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怀恋(liàn) 豁亮(huò) 鲜为人知(xiǎn)
B. 粗拙(zhuō) 小楷(kǎi) 锲而不舍(qiè)
C. 迸溅(bèng) 校对(xiào) 颠沛流离(pèi)
D. 秩序(zhì) 模拟(nǐ) 悲天悯人(mǐn)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屑,对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B.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对此向来是深恶痛绝的。
C. 南极点短时间两次被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意的事。
D. 我浸在这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大熊猫花花目前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面对游客,时而尽情玩乐,目不窥园;时而趴在树上,酣然入梦。它憨态可掬的样子令游客们忍俊不禁。
A. 家喻户晓 B. 目不窥园 C. 酣然入梦 D. 忍俊不禁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成都今年五一旅游收入约 150亿左右,跻身全国热门城市前三名。
B. 中小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活习惯。
C. 通过全市环城生态区复耕复垦行动,展示了成都田园城市的魅力。
D. 年轻的非遗继承人以传统和时尚融合的方式引领“国潮”新风尚。
5.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问题。
甲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孙权劝学》)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女亦无所思 | 思:意思 |
B.从此替爷征 | 征:出征 |
C.及鲁肃过寻阳 | 过:经过 |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见:知晓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问女何所思/水何澹澹
B.愿为市鞍马/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C.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结友而别/出淤泥而不染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A.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每卷上都有爷爷的名字。
B.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C.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D.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卷上都有爷爷的名字。
(4)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两文皆显人物心理。甲文可见木兰的忧愁,乙文表现吕蒙的自得。
B.两文形象鲜明。甲文体现木兰孝顺明理,乙文表明鲁肃善于劝学。
C.两文写法巧妙。甲文以问答交代事由,乙文侧面凸显吕蒙进步大。
D.两文风格鲜明。甲文质朴,有民歌特色;乙文简练,极富表现力。
6.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 诗歌触景感怀。诗人在秦淮河边眼见灯红酒绿之景,引发兴亡之忧。
B. 诗歌构思巧妙。巧用“夜泊秦淮”点题,再以“近酒家”引出下文。
C. 诗歌情感含蓄。借《后庭花》委婉表达了对商女沉溺于声色的批判。
D. 诗歌语言凝练。连用两个“笼”字勾勒出一幅朦胧凄清的水色月景。
7.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对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同情。
B. “痛快地活着,委屈地死去”是车夫祥子一生的命运写照。
C. 《海底两万里》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对自由的渴望。
D. 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的战士。
8.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苔痕上阶绿, 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 请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雨下得大了。我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哦,我可怜的小桃树!
②多年前的秋天,奶奶从集市上回来,给了我们每个孩子一颗桃子,我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③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④后来,我到城里上学了。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番事业。但是,我慢慢发现了我的幼稚,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脾性一天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也垂垂暮老了。这时,真是祸不单行,奶奶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弟弟说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⑤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一夜之间,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的脸,苦涩涩地笑着,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恋过它,一只蝴蝶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⑥雨还这么大地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在风雨中渐渐零落。但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
⑦我心里稍稍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选自《一棵小桃树》,有删改)
(1) 选文开头说“我可怜的小桃树”,小桃树“可怜”之处有哪些?请结合内容,分条概括。
(2) 选文第六段描写了风雨中的小桃树,有何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 作者为什么多次称呼小桃树为“我的小桃树”?请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一粒大豆的喜剧
夏立君
①时间是模糊的,情景是清晰的。
②可能是 1969年,或是1970年,沂蒙山区的一个村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全家人沉浸在欢乐气氛里——我家自留地里的大豆收获了,每一粒大豆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在家门口一块平地上捶豆子。大豆成熟了,就变成一种极为调皮的庄稼。
③那时我八九岁,我四弟五六岁。我的年龄决定我必须认真地捶豆子。弟弟就不同了,他一心一意玩,捉蜻蜓,捕蚂蚱,玩豆子。瞧,弟弟忽然把头像个拨浪鼓一样甩来甩去。哎,他干了一件多么有创意的事——把一粒新豆塞进耳朵眼里去了。什么办法都用了,最后家里人抱着弟弟找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郑重下结论:“俺治不了,最好去县城界湖。”
④界湖?爹娘一听,头都大了。什么病也没长,还要去沂南县人民医院?爹伸出一根手指,在弟弟头上戳了一下,说:“自作自受,让豆子在耳朵里待着吧!”
⑤弟弟很快安之若素,照样玩他的。过了多少天不清楚。一天深夜,弟弟忽然从床上爬起来号啕大哭,捂着有新豆的那只耳朵说疼。爹把弟弟抱在怀里,娘用全家唯一的“电器”——手电筒照弟弟的耳朵,说:“哎呀,豆芽都冒出来了。”
⑥豆子是有生命力的。新豆吸收了弟弟耳朵里的水分养分,膨胀了,发芽了。“我要出去,我要长大!”这样的愿望哪粒大豆没有呢?
⑦天亮了,爹用自行车载着弟弟去了三十多里外的界湖。听说那里有一条全用柏油铺的路,路两边电线杆上都挂着电灯泡……
⑧我从未去过界湖,比我小很多的弟弟却去了界湖。
⑨太阳要落山了,爹和弟弟还没回来。有人从界湖捎来了惊人的口信,据说新豆已和肉长到一起了,爹和弟弟当天就去了另一个更遥远的城市——临沂。临沂!临沂!临沂,就像 。整个童年,它差不多是耸立在我想象中的天边。
⑩一个又一个夜晚,我们那一群小伙伴坐在村头石桥上,面对着星空和大地,以儿童式的苍茫情怀,谈论着山外面的世界。一个年龄大些的伙伴指着南方天空下一团隐隐约约的光亮说:“看,那就是临沂。”那是我心目中一个伟大的人类之城。
⑪爹和弟弟从临沂回来了。弟弟的耳朵看不出任何变化,但弟弟知道了什么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他的身上凭空多了一些神秘的东西。一粒豆子的力量真是不小呀,它一下子就把我弟弟顶到了界湖,顶到了临沂,让弟弟见了大世面。我从心底里羡慕弟弟。
⑫天还是那么明晃晃的,刚打下的新豆还放在一个大筐箩里晒着。我站在天井里,用两根手指捏住一颗新豆端详着。我想:我也放放试试?我捏紧豆粒,在耳朵眼里放一放,没事!拿出来……忽然,豆粒失去了手指的控制,进去了。手指还能摸到它,但已捏不着了。这粒新豆遵循弟弟那粒新豆的轨迹,到达了同样的秘境。
⑬怎么办?怎么办?我不敢告诉任何人。我一遍遍问弟弟治“病”的过程。弟弟烦了,我只好说了实话。弟弟说:“三哥,你犯了神经病啊!”爹也知道了,还是伸出一根手指,在我头上戳了一下,说:“你也想去界湖,去临沂?你做梦吧!”
⑭耳朵里的这颗大豆,令我眼里的山河异色,生机全无。猪草割满了筐,我无力地躺在一堆洁净的沙丘上。脑袋触着细软的沙,我忽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豆子弄出来。我试着把有豆粒的那一侧脑袋朝沙丘摔去,一下,又一下,摔得越来越猛,摔得天旋地转。
⑮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粒金黄的大豆从本老三的耳朵里冲出来了,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傻的事。
⑯但是,那粒大豆也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在那之后,世界离我并不遥远了。
(选自《时间会说话》,有删改)
(1) 文章围绕“大豆”写了哪两件“喜剧”?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答。
(2) 文章第七至十段写弟弟外出治“病”,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请结合语境,将文章第九段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简要赏析。
(4) 文章结尾两段先说大豆“冲出来了”,又说那粒大豆“生根发芽了”,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1. 读书讲究方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阅读下面短文,将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填1个字。
阅读要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有所取舍。① ______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② ______ 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格外关注。③ ______ 对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或大段的知识介绍,可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补充阅读。
(2) 读书需要探究。下面是某班同学读完《骆驼祥子》后设计的四个专题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全空缺处,每点不超过6个字。
活动内容 | 专题 |
根据作品内容,写一篇主人公祥子的小传,完整勾勒他的经历。 | ① ______ |
精读思考,查找资料,探究鲜活的祥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原因。 | ② ______ |
圈点批注书中描写环境的精彩语段,体会其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 ③ ______ |
摘抄关于老北京的段落,品味老北京民俗风情和独特语言习惯。 | 品析京味特色 |
(3) 做批注也是一种读书好方法。模仿示例,为前面的散文《一粒大豆的喜剧》写一则评价性批注,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一:《木兰诗》:美丽的女子,勇敢的战士,传世的英雄。
示例二:《一棵小桃树》:寻常的情景,特别的情感。
12. 作文。
鲁迅历经多年,渐渐读懂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杨绛历经多年,渐渐读懂了老王的深情厚意……身边的人,也等待我们渐渐去读懂。
请以“我渐渐读懂了他(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校对”的“校”应读作“jiào”。
故选:C。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答案】B
【解析】A.有误,“至死不屑”的“屑”应为“懈”;
B.正确;
C.有误,“不可思意”的“意”应为“议”;
D.有误,“烦密”的“烦”应为“繁”。
故选:B。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时,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错别字,大多是因为汉字中存在着许多形声字、形近字等造成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正确书写。
3.【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目不窥园”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本句该词使用属于望文生义。
故选:B。
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答案】D
【解析】A.有误,表意重复,可将“约”或“左右”删去;
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和生活习惯”删去;
C.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删去;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有误,思,想。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什么/多么。
B.为此/被。
C.于是。
D.表承接/表转折。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十二,虚指,很多;爷,父亲。句意: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
故选:C。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鲁肃爱才。
故选:B。
答案:
(1)A
(2)C
(3)C
(4)B
译文:
甲: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乙: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泊秦淮》借商女不关心国事,隔江吟唱《玉树后庭花》,批判了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故选:C。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鉴赏诗歌:
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
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7.【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海底两万里》体现了作者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和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故选:C。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根据平时的阅读记忆作答。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8.【答案】【小题1】独怆然而涕下,会当凌绝顶,草色入帘青
【小题2】略
【解析】(1)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②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绝”的书写)
③草色入帘青
(2)《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畏”“遮”的书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注意“赚”“政”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9.【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可概括为:外形瘦弱单薄;根据“雨还这么大地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在风雨中渐渐零落”可概括为:饱受风雨摧残;根据“我每每看着它,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恋过它,一只蝴蝶飞过它”可概括为:被人冷落嫌弃,孤独寂寞。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根据上文“雨下得大了。我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可知,“雨还这么大地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在风雨中渐渐零落。但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这段描写桃树与风雨抗争的画面和开头形成对照,凸显了小桃树的坚韧,表达对桃树的赞美之情;小桃树保留的花苞使我看到了希望,为后文抒发对小桃树的感激作铺垫。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我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可知,小桃树是“我”在院子里种下的,“我”对它充满爱怜;根据“后来,我到城里上学了。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番事业。但是,我慢慢发现了我的幼稚,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脾性一天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也垂垂暮老了”可知,“我”的成长和小桃树一样饱受磨难,它是另一个“我”;根据“我该怎么感激你,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可知,“我”在小桃树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志,多次提及是为了强调对小桃树的赞美、感激之情。
答案:
(1)外形瘦弱单薄;饱受风雨摧残;被人冷落嫌弃,孤独寂寞。
(2)描写桃树与风雨抗争的画面和开头形成对照,凸显了小桃树的坚韧,表达对桃树的赞美之情;小桃树保留的花苞使我看到了希望,为后文抒发对小桃树的感激作铺垫。
(3)小桃树是“我”在院子里种下的,“我”对它充满爱怜;“我”的成长和小桃树一样饱受磨难,它是另一个“我”;“我”在小桃树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志,多次提及是为了强调对小桃树的赞美、感激之情。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文选自《一棵小桃树》。文章通过描述一颗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赠送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书书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解答内容理解与概括问题,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再确定重点句段,最后筛选提炼关键词作答。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哎,他干了一件多么有创意的事——把一粒新豆塞进耳朵眼里去了”“太阳要落山了,爹和弟弟还没回来。有人从界湖捎来了惊人的口信,据说新豆已和肉长到一起了,爹和弟弟当天就去了另一个更遥远的城市——临沂”“弟弟的耳朵看不出任何变化,但弟弟知道了什么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他的身上凭空多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可概括为:弟弟玩大豆入耳,被迫外出就医,却因此见了世面;根据“我从心底里羡慕弟弟”“我捏紧豆粒,在耳朵眼里放一放,没事!拿出来……忽然,豆粒失去了手指的控制,进去了。手指还能摸到它,但已捏不着了。这粒新豆遵循弟弟那粒新豆的轨迹,到达了同样的秘境”“我忽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豆子弄出来。我试着把有豆粒的那一侧脑袋朝沙丘摔去,一下,又一下,摔得越来越猛,摔得天旋地转”“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粒金黄的大豆从本老三的耳朵里冲出来了,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傻的事”可概括为:“我”为了见世面,放大豆入耳,却因害怕而强行摔出大豆。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本文记叙了“一粒大豆”的两件“喜剧”:弟弟玩大豆入耳,被迫外出就医,却因此见了世面;我为了见世面,放大豆入耳,却因害怕而强行摔出大豆,表现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据此可知,弟弟外出治“病”一事是主要事件,它激发了引出了第二件“喜剧”,因为弟弟因外出看病见了世面;引发“我”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并为下文“我”放大豆入耳的内容作铺垫。
(3)本题考查情景补写和句子赏析。
根据上文“另一个更遥远的城市”和下文“整个童年,它差不多是耸立在我想象中的天边”“你也想去界湖,去临沂?你做梦吧”,结合要求“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可确定答案:遥不可及的梦(或:天上的街市、海市蜃楼等);这句话将“临沂”比作“遥不可及的梦”(或:天上的街市、海市蜃楼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临沂的遥远和神秘;表达“我”对临沂的向往;与下文“它差不多是耸立在我想象中的天边”相呼应。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粒金黄的大豆从本老三的耳朵里冲出来了”一句中的“冲出来了”是指“我”将放入耳朵的大豆摔出来了;“但是,那粒大豆也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一句中“生根发芽了”是指渴望见世面的梦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梦想如种子一般在“我”心中生根;这两句话写出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1)①弟弟玩大豆入耳,被迫外出就医,却因此见了世面;②“我”为了见世面,放大豆入耳,却因害怕而强行摔出大豆。
(2)弟弟因外出看病见了世面;引发“我”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并为下文“我”放大豆入耳的内容作铺垫。
(3)示例:遥不可及的梦(或:天上的街市、海市蜃楼等);将“临沂”比作“遥不可及的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临沂的遥远和神秘;表达“我”对临沂的向往;与下文“它差不多是耸立在我想象中的天边”(或:父亲骂“我”做梦)相呼应。
(4)不矛盾。理由:“冲出来了”是指我将放入耳朵的大豆摔出来了;“生根发芽了”是指渴望见世面的梦想,如种子一般在“我”心中生根;这两句话写出了山区少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记叙了“一粒大豆”的两件“喜剧”:弟弟玩大豆入耳,被迫外出就医,却因此见了世面;我为了见世面,放大豆入耳,却因害怕而强行摔出大豆,表现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解答句子赏析问题,需了解句子赏析的角度及赏析的要点。句子赏析的角度有:修辞方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运用等。有的题目限定了某一角度,需按指定角度作答;不做具体要求的,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11.【答案】【小题1】如,也,而
【小题2】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探讨艺术手法
【小题3】略
【解析】答案:
(1)示例:①如
②也
③而
(2)示例:①给祥子写小传
②探寻悲剧原因
③探讨艺术手法
(3)示例:《一粒大豆的喜剧》:相同的起因,不一样的结局。
(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是列举事例,故①处应填“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和“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在语意上是并列关系,故②处可填写“也”;“对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或大段的知识介绍,可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补充阅读”语意转折,故③处可填写“而”。
(2)本题考查拟写专题名。根据“写一篇主人公祥子的小传”专题①处可拟写为:给祥子写小传;根据“探究鲜活的祥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原因”专题②处可拟写为:探寻悲剧原因;根据“描写环境的精彩语段”专题③处可拟写为:探讨艺术手法。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结合《一粒大豆的喜剧》内容来拟写批注,语意要准确,表达要生动。
填写词语,要看具体语境,注意和前后文内容上的联系。
12.【答案】我渐渐读懂了她
漫漫人生路,遇见不同的人与事。有人一如既往,不厌其烦。其中的缘由,我慢慢懂了。
嘹亮的声音使我从梦中醒来,看见来人的身影,心中明白早起的唠叨开始了。妈妈开始忙碌地洗好碗筷,吃着饭,她开始唠叨起了我的学习,我开始烦闷了。我出门时,她又开始唠叨:“带没带水、钥匙,天气降温了,多穿点儿……”我急忙打开门逃了出去。
晚上写作业时,她会打开房门,端来水和水果。她会问我:“有没有什么不会的?记得背课文单词啊。”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她走了以后我不免会嘀咕:“你自己都看不懂,还问我干嘛?”
累了,走出门,看到她屋的灯依旧亮着,打开门见她正在看《水浒传》。她笑了笑,一脸祥和,开口:“你不是要看吗?我看你也没时间,我早起吃饭讲给你听也方便些。”我笑了笑,不免有些感动。她又投入书中,眼睛眯成一条缝,眉头皱了皱,微黄色的灯光打在脸上,温暖。
早起,如往常一样。走到书桌前发现书整整齐齐排列,衣服也放在床头,吃饭,她真的如那晚所说给我讲起《水浒传》。
以前其实也是如此,她会帮我把书放好,衣服叠好,晚上陪我在同一时间入睡。早餐、家务打理好,只是我没有发现,不在意罢了。
渐渐地,我懂了唠叨中的爱。每一天的唠叨是为了我的学习与生活,每一天的付出是为了我,她用她本该快乐休闲的时间来照顾我。
感谢生命中的相遇,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终于我懂了:一如既往,不厌其烦的原因是爱;终于我懂了:母爱似海,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终于,我懂了,您最深层的爱。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读懂”是一个动补式的动词,读得怎么样,懂了。结合“渐渐”细品一下,就会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他(她)可以是生活中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等;可以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屈原、苏轼、李清照、鲁迅、林黛玉、诸葛亮、保尔……“我”限定了文章的写作主体及人称,文章必须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不能写他人。所以文章的立意范围很广,取决于作者对“他(她)”的定义是什么。如:读懂了父亲深沉而不善表达的爱,读懂了鲁迅心中的悲愤,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宽容……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如写一件事,就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读与懂的过程;如写多件事,就要注意叙事的简洁明了,注意中心的高度统一。构思上,可以先从回忆开始写起,先写对“他(她)”不解、误会,过程要有心理等描写,然后无意间发现了“他(她)”的真实举动或听到了你的真实想法,让“我”恍然大悟,改变了对“他(她)”的看法,然后表达了对“他(她)”的敬意。从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以真实事件寄托自己对“他(她)”的真挚感情。
本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一件件的小事,让“我”终于懂得了母亲对“我”的爱。文章内容紧扣题目,突出主题。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武侯区西川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武侯区西川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