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0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828827/0-16946767310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四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0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828827/0-16946767311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单元分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6夏天里的成长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17盼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案 0 次下载
- 习作例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展开教学 要求 | 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重点) 3.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难点) 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
教学 课时 | 一课时。 |
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课件。
一 交流平台
1.回忆课文,说形象。
(1)请同学分别说一说本单元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
《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主要人物是老支书。
《穷人》:桑娜和渔夫收养了邻居的两个遗孤。主要人物是桑娜。
《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带领三位生病的红军战士过草地。主要人物是老班长。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班长的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关心战士、勇担重任的老班长。
(3)说一说本单元中的三篇小说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2.理解形象,学方法。
(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出示课件3)
①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②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③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2)教师指导: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理解人物形象。(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人物形象,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的方法。
二 词句段运用
1.部分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出示课件4)
(1)学生读教材中“长坂桥张飞退曹军”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片段讲了什么内容,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张飞。(勇猛威风)
(4)明确: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练习朗读,感受人物形象。讨论怎样可以读出人物的神勇之气?(提示学生关注动作、环境、节奏)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2.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出示课件5、6)
(1)学生自读,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不安、害怕、担心的心理活动,以及“我”看到邱少云被火烧时担心、难过、伤心欲绝的心理活动。(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
(2)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3)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让学生找出写作方法,并尝试着写一写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 日积月累
1.朗读感悟,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回乡偶书》。(出示课件7)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让学生读,强调“鬓、衰”的读音。
(4)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出示课件8)
很小时候离开家乡,到老才回乡,乡音没有改变但两鬓头发已白了。小朋友见到了都不认识,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啊?
(5)学生交流,赏析古诗。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凝练地叙述了诗人离家之久;第二句看起来平铺直叙,感情其实最为深沉——“乡音无改”表达了诗人无论漂泊何方,都难忘血浓于水的桑梓之情,“鬓毛衰”表达出诗人离乡五十余年物是人非的淡淡怅惘;第三、四句笔锋忽转,以儿童天真的问询,写出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中的“衰”
字,旧读cuī,在这里读shuāi。
(6)指导诵读、表演。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表演诗中的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
2.情感升华,背诵古诗。
(1)“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贺知章步履蹒跚地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
(2)指名让学生朗读,自由读,齐读。(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3)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因为这盏灯,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4)齐背《回乡偶书》。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共4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难点,单元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3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3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梳理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