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分层作业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培优练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培优练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4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 [2023·南京联考]2022年11月8日,我国许多地区可观察到难得一遇的月全食天象(所谓月全食是指地球位于太阳、月球之间,太阳光被地球遮挡、无法照射到月球上的现象),同时出现月球遮挡天王星的“月掩天王星”天象。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 材料中(非图中)所提及的天体,属于行星的有( ) B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 材料中(非图中)所提及的地球、天王星是行星,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故选B。2. 据探测,天王星上无生命生存和繁衍,最可能是由于( ) CA.天王星属于巨行星,质量体积过大 B.天王星位于河外星系,距太阳过近C.天王星距太阳过远,温度条件太差 D.天王星的宇宙环境易受小行星冲击[解析] 天王星上无生命生存和繁衍,最可能是由于天王星距太阳过远,温度条件太差,C正确。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A错误。天王星位于太阳系、银河系,距太阳过远,B错误。天王星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D错误。故选C。 [2023·南京六校期中]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 “Trappist-1”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 D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解析] 由题中“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可知“Trappist-1”是类似于太阳的能发光的一颗恒星,由此可知“Trappist-1”天体系统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统。故选D。4. 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CA.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B.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C.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接近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解析] 若“Trappist-1”质量与太阳相似,那么“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从材料可知“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为了满足生物存在的温度条件,“宜居带”距离中心天体应当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近;所以结合选项,适宜生物繁衍的“宜居带”(适宜的温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可能是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故选C。 [2023·如皋期末]下图为我国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引进的“智能太阳花”,它可以自动追踪太阳,花瓣昼开夜合且花面始终与阳光垂直,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据此回答5~6题。5. 下列城市更适合推广使用“智能太阳花”发电的是( ) A.乌鲁木齐 B.重庆 C.哈尔滨 D.贵阳A[解析] 重庆、贵阳阴雨天较多,与哈尔滨相比,乌鲁木齐晴朗天气更多,日照时间长,更适宜推广“智能太阳花”发电。故选A。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A.可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热能 B.能量来源于内部核裂变反应C.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动力 D.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解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是核裂变反应,B符合题意。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和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泰州中学期末]日全食即地球上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7~8题。7. 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DA.光球层,太阳黑子 B.日冕层,耀斑 C.色球层,太阳风 D.色球层,耀斑[解析]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平时用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日全食时,肉眼可见太阳外围的玫瑰色的大气是色球层;色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8.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C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解析] 色球层大气剧烈活动时,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当它们闯入大气电离层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闯入地球磁场时,会产生磁暴,导致指南针突然失灵;高速轰击地球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时,还会使两极出现极光。 [2023·连云港灌南校考期末]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解析] 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结合图中地球的外部各圈层位置可知,A不占有独立空间,表示生物圈,外部各圈层中D位于最外层,表示大气圈,C位于外部圈层中的最下层,表示岩石圈,则B表示水圈。故选D。10.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D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千米 ④对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解析] 由上题可知,图中A圈层为生物圈,但并不是只有生物圈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错误;A圈层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正确,③错误;生物圈在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变地表形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④正确。故选D。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3·山东泰安校考期末]下面图1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图2为湖北十堰市博物馆“龙蛋共生”图片。据此回答11~12题。图1图211. “龙蛋共生”可能形成于( ) CA.①早期 B.②早期 C.④末期 D.⑤末期[解析] 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①代表太古宙,②代表元古宙,③代表古生代,④代表中生代,⑤代表新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恐龙从地球上消失,即“龙蛋共生”可能形成于中生代末期,图中的④末期。故选C。12. ③早期( ) AA.出现了三叶虫 B.脊椎动物繁盛 C.联合古陆解体 D.蓝细菌大爆发[解析] 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③代表古生代,古生代早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而三叶虫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A正确;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B错误;联合古陆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但由于地壳运动强烈,联合古陆解体于中生代,C错误;蓝细菌出现于前寒武纪,D错误。故选A。 [2023·唐山期末]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回答13~14题。13. 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是( ) C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解析]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早期,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所以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为乙、丁、甲、丙。故选C。14. 与图中丙化石处于相同地质年代的陆上植物是( ) DA.孢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解析] 丙为哺乳动物化石,主要生活在新生代,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正确;孢子植物繁盛时代是古生代,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时代是中生代,B错误;海生藻类繁盛时代是元古宙时期,C错误。故选D。拓展提升练 [2023·广东开学考试]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西北戈壁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据此回答15~16题。15. 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解析] 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月球也同样围绕地球公转,所以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其他选项天体系统的级别均高于地月系。故选A。16.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 ) C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北极星[解析] 中国空间站运行中主要是通过太阳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航天员使用以及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没有从月球、地球或者北极星获取能量。故选C。 [2023·天一中学期中]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读图回答17~18题。17. 造成“日凌”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BA.太阳辐射的增强 B.太阳强电磁波干扰 C.太阳温度升高 D.太阳能利用减弱[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卫星和地面站接收设备受到更强的太阳电磁波干扰影响。故选B。18. “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表现是( ) AA.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减弱甚至中断 B.太阳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内部设备C.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D.卫星的运行轨道将发生严重偏离[解析] 卫星的主要功能是和地球进行数据信号通信。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强烈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使信号减弱甚至中断。故选A。 [202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下图示意我国陕西、新疆、青海三个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9~21题。19.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D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C.陕西、青海、新疆 D.新疆、青海、陕西[解析] 新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特别是夏季由于纬度高,白昼时间最长,日照时数最多,①为新疆;陕西与青海纬度相差不大,但陕西夏季降水多,日照时数少,③为陕西;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对应②。故选D。20. ①省级行政区在6月份日照时数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CA.深居内陆 B.海拔高 C.白昼长 D.晴天多[解析] 新疆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白昼长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21. 导致②③两个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冬季差异大的因素是( ) DA.纬度位置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海拔[解析] ②③两个省级行政区纬度相近,冬季昼长相差不大,降水都比较少,A、B、C错误;青海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陕西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相对较低,日照时数相对短于青海。故选D。 [2023·河北邢台期末]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连续面)示意图和某次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回答22~24题。22. 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①层厚度分布不均匀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固态 D.④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解析] 从图中看,①为地壳,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厚度分布不均匀,A正确;②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B错误;③为外核,从图中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其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错误;④为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D错误。故选A。23. 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BA.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B.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的分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突然加快C.横波的速度比纵波快D.经过乙处界面,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减慢[解析] 图中甲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上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A错误;从图中看,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的分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突然加快,B正确;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C错误;图中乙为古登堡面,经过乙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24.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解析] 当火山喷发后,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位于大气圈中,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降落至地表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其营养物质进入生物圈,火山灰沉降在地表或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岩石圈,因此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D。 [2023·扬州中学期末]如图为2022年10月16日新疆喀什地区地震时离震中距离不同的各地震观测站测得的地震波传播时间变化图。据此回答25~26题。25. 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 )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C.地壳与地核 D.所有内部圈层A[解析] 图中显示,地震波W1、W2相比,相同距离下,W1的传播时间耗费较长,应为速度慢的横波。横波可在地壳与地幔中传播,但不能通过地核的外核。故选A。26. 关于此次地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A.W1和W2在莫霍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快B.地震时W2的破坏性比W1的破坏性更大C.地震时震动和摇晃由W2和W1先后导致D.地震预警利用W2比W1传播速度慢的特点[解析] 图中显示,地震波W1、W2相比,W1的传播时间耗费较长,应为速度慢的横波,W2的传播时间耗费较短,应为速度快的纵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出现在古登堡面附近,A错误;横波的破坏性大于纵波,因此地震时W2的破坏性比W1的破坏性更小,B错误;地震时震动和摇晃是由纵波(W2)和横波(W1)先后导致,C正确;地震预警利用横波(W1)比纵波(W2)传播速度慢的特点,D错误。故选C。27. [2023·苏州昆山校考期末]学完“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整理自己的学习作品,并提出一些问题,从时空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地球。阅读相关作品,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这位同学完成整理任务。活动一 读图1太阳系模式图、图2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图3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从空间角度看地球。图3图1 图2(1)据图1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双项选择题)。AC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B.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同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解析]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地球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外部条件是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图1可看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C正确;与公转方向、八大行星无关,B、D错误。故选AC。(2)地球从外向内进行了圈层结构的划分,图2中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修改后应是______。岩石圈地壳[解析] 岩石圈位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图中岩石圈包含的范围不对,莫霍面以上应为地壳。(3)图3是地球四大圈层相互关系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中圈层丁的名称是______圈。通过图3,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解析] 读图3可知,圈层丁可以降水给甲圈层,丁应为大气圈。图3各圈层之间的双向箭头说明其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活动二 读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从时间角度看地球。(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解析] 由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可知,地质年代从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物演化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哺乳动物—人类,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章末培优练创新应用练 [2023·南京联考]2022年11月8日,我国许多地区可观察到难得一遇的月全食天象(所谓月全食是指地球位于太阳、月球之间,太阳光被地球遮挡、无法照射到月球上的现象),同时出现月球遮挡天王星的“月掩天王星”天象。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 材料中(非图中)所提及的天体,属于行星的有( ) B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 材料中(非图中)所提及的地球、天王星是行星,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故选B。2. 据探测,天王星上无生命生存和繁衍,最可能是由于( ) CA.天王星属于巨行星,质量体积过大 B.天王星位于河外星系,距太阳过近C.天王星距太阳过远,温度条件太差 D.天王星的宇宙环境易受小行星冲击[解析] 天王星上无生命生存和繁衍,最可能是由于天王星距太阳过远,温度条件太差,C正确。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A错误。天王星位于太阳系、银河系,距太阳过远,B错误。天王星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D错误。故选C。 [2023·南京六校期中]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 “Trappist-1”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 D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解析] 由题中“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可知“Trappist-1”是类似于太阳的能发光的一颗恒星,由此可知“Trappist-1”天体系统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统。故选D。4. 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CA.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B.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C.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接近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解析] 若“Trappist-1”质量与太阳相似,那么“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从材料可知“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为了满足生物存在的温度条件,“宜居带”距离中心天体应当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近;所以结合选项,适宜生物繁衍的“宜居带”(适宜的温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可能是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故选C。 [2023·如皋期末]下图为我国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引进的“智能太阳花”,它可以自动追踪太阳,花瓣昼开夜合且花面始终与阳光垂直,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据此回答5~6题。5. 下列城市更适合推广使用“智能太阳花”发电的是( ) A.乌鲁木齐 B.重庆 C.哈尔滨 D.贵阳A[解析] 重庆、贵阳阴雨天较多,与哈尔滨相比,乌鲁木齐晴朗天气更多,日照时间长,更适宜推广“智能太阳花”发电。故选A。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A.可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热能 B.能量来源于内部核裂变反应C.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动力 D.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解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是核裂变反应,B符合题意。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和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泰州中学期末]日全食即地球上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7~8题。7. 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DA.光球层,太阳黑子 B.日冕层,耀斑 C.色球层,太阳风 D.色球层,耀斑[解析]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平时用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日全食时,肉眼可见太阳外围的玫瑰色的大气是色球层;色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8.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C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解析] 色球层大气剧烈活动时,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当它们闯入大气电离层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闯入地球磁场时,会产生磁暴,导致指南针突然失灵;高速轰击地球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时,还会使两极出现极光。 [2023·连云港灌南校考期末]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解析] 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结合图中地球的外部各圈层位置可知,A不占有独立空间,表示生物圈,外部各圈层中D位于最外层,表示大气圈,C位于外部圈层中的最下层,表示岩石圈,则B表示水圈。故选D。10. 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D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千米 ④对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解析] 由上题可知,图中A圈层为生物圈,但并不是只有生物圈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错误;A圈层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正确,③错误;生物圈在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变地表形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④正确。故选D。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3·山东泰安校考期末]下面图1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图2为湖北十堰市博物馆“龙蛋共生”图片。据此回答11~12题。图1图211. “龙蛋共生”可能形成于( ) CA.①早期 B.②早期 C.④末期 D.⑤末期[解析] 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①代表太古宙,②代表元古宙,③代表古生代,④代表中生代,⑤代表新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恐龙从地球上消失,即“龙蛋共生”可能形成于中生代末期,图中的④末期。故选C。12. ③早期( ) AA.出现了三叶虫 B.脊椎动物繁盛 C.联合古陆解体 D.蓝细菌大爆发[解析] 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③代表古生代,古生代早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而三叶虫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A正确;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B错误;联合古陆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但由于地壳运动强烈,联合古陆解体于中生代,C错误;蓝细菌出现于前寒武纪,D错误。故选A。 [2023·唐山期末]下图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回答13~14题。13. 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是( ) C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解析]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早期,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所以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为乙、丁、甲、丙。故选C。14. 与图中丙化石处于相同地质年代的陆上植物是( ) DA.孢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解析] 丙为哺乳动物化石,主要生活在新生代,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正确;孢子植物繁盛时代是古生代,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时代是中生代,B错误;海生藻类繁盛时代是元古宙时期,C错误。故选D。拓展提升练 [2023·广东开学考试]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西北戈壁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据此回答15~16题。15. 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解析] 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月球也同样围绕地球公转,所以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其他选项天体系统的级别均高于地月系。故选A。16.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 ) C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北极星[解析] 中国空间站运行中主要是通过太阳翼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航天员使用以及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没有从月球、地球或者北极星获取能量。故选C。 [2023·天一中学期中]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读图回答17~18题。17. 造成“日凌”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BA.太阳辐射的增强 B.太阳强电磁波干扰 C.太阳温度升高 D.太阳能利用减弱[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卫星和地面站接收设备受到更强的太阳电磁波干扰影响。故选B。18. “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表现是( ) AA.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减弱甚至中断 B.太阳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内部设备C.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D.卫星的运行轨道将发生严重偏离[解析] 卫星的主要功能是和地球进行数据信号通信。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强烈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使信号减弱甚至中断。故选A。 [202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下图示意我国陕西、新疆、青海三个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9~21题。19.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D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C.陕西、青海、新疆 D.新疆、青海、陕西[解析] 新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特别是夏季由于纬度高,白昼时间最长,日照时数最多,①为新疆;陕西与青海纬度相差不大,但陕西夏季降水多,日照时数少,③为陕西;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对应②。故选D。20. ①省级行政区在6月份日照时数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CA.深居内陆 B.海拔高 C.白昼长 D.晴天多[解析] 新疆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白昼长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21. 导致②③两个省级行政区日照时数冬季差异大的因素是( ) DA.纬度位置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海拔[解析] ②③两个省级行政区纬度相近,冬季昼长相差不大,降水都比较少,A、B、C错误;青海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陕西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相对较低,日照时数相对短于青海。故选D。 [2023·河北邢台期末]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连续面)示意图和某次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回答22~24题。22. 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①层厚度分布不均匀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固态 D.④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解析] 从图中看,①为地壳,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厚度分布不均匀,A正确;②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B错误;③为外核,从图中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其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错误;④为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D错误。故选A。23. 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BA.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B.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的分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突然加快C.横波的速度比纵波快D.经过乙处界面,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减慢[解析] 图中甲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上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A错误;从图中看,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的分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突然加快,B正确;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C错误;图中乙为古登堡面,经过乙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D错误。故选B。24.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解析] 当火山喷发后,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位于大气圈中,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降落至地表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其营养物质进入生物圈,火山灰沉降在地表或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岩石圈,因此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D。 [2023·扬州中学期末]如图为2022年10月16日新疆喀什地区地震时离震中距离不同的各地震观测站测得的地震波传播时间变化图。据此回答25~26题。25. 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 )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C.地壳与地核 D.所有内部圈层A[解析] 图中显示,地震波W1、W2相比,相同距离下,W1的传播时间耗费较长,应为速度慢的横波。横波可在地壳与地幔中传播,但不能通过地核的外核。故选A。26. 关于此次地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A.W1和W2在莫霍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快B.地震时W2的破坏性比W1的破坏性更大C.地震时震动和摇晃由W2和W1先后导致D.地震预警利用W2比W1传播速度慢的特点[解析] 图中显示,地震波W1、W2相比,W1的传播时间耗费较长,应为速度慢的横波,W2的传播时间耗费较短,应为速度快的纵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出现在古登堡面附近,A错误;横波的破坏性大于纵波,因此地震时W2的破坏性比W1的破坏性更小,B错误;地震时震动和摇晃是由纵波(W2)和横波(W1)先后导致,C正确;地震预警利用横波(W1)比纵波(W2)传播速度慢的特点,D错误。故选C。27. [2023·苏州昆山校考期末]学完“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整理自己的学习作品,并提出一些问题,从时空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地球。阅读相关作品,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这位同学完成整理任务。活动一 读图1太阳系模式图、图2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图3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从空间角度看地球。图3图1 图2(1)据图1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双项选择题)。AC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B.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同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解析]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地球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外部条件是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图1可看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C正确;与公转方向、八大行星无关,B、D错误。故选AC。(2)地球从外向内进行了圈层结构的划分,图2中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修改后应是______。岩石圈地壳[解析] 岩石圈位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图中岩石圈包含的范围不对,莫霍面以上应为地壳。(3)图3是地球四大圈层相互关系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中圈层丁的名称是______圈。通过图3,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解析] 读图3可知,圈层丁可以降水给甲圈层,丁应为大气圈。图3各圈层之间的双向箭头说明其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活动二 读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从时间角度看地球。(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解析] 由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可知,地质年代从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动物演化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哺乳动物—人类,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