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815701/0-16944418846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815701/0-1694441884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815701/0-16944418846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共8页。
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四川省巴中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6. 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 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和万事兴”等。C.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人。D.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书法小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不同的书体抄录李蕃的《壁山春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乙:丙:丁:A. 甲字体是隶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 B. 乙字体是楷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C. 丙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 D. 丁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浑厚端庄。8. 当地茶文化陈列馆大门对联暂缺下联。管理员邀请你根据上文,紧扣茶文化主题补齐下联。上联:喜看秦巴新貌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巴中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6.探究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衣古镇名士吴德潇进士,任官知县。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中华诗文卷帙浩繁,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万钟”指优厚的俸禄,“桑梓”指故乡,“南冠”指俘虏,“扶摇”指旋风。D.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独特习俗,如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除夕守岁等。7.同学们在恩阳古镇举行“红军入川9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即兴书写了“红军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B.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C.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D.丁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8.日子不停向前,人心总在思变,古镇变化令人欣喜,同学们即兴赋诗。阅读其中一首小诗,请你将画线处补写完整。六月古镇的六月演奏夏的序曲我的六月 ① 你的六月 ② 四川省巴中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巴山民歌,情满巴山”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5题。巍巍巴山,莽莽苍苍,千百年来,巴山子民聚居一地,同甘共苦,用民歌反映生活,用民歌宣xiè[ ]情感。巴山民歌 。大巴山是民歌的海洋,民歌让大巴山多情起来。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通江河,南江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这是米仓古道上巴山背二哥的山歌,粗犷朴拙。响彻云xiao[ ]:“半天下雨半天晴,斑鸠爱的刺笆林,牛儿爱的丝茅草,夭妹爱的勤快人……”这是山野田间里巴山幺妹的情歌,直率甜美,余音袅袅:“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是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巴山儿女,巴山儿女传播着动听的巴山民歌。民歌声情并茂是巴山亮丽的文化名片,或高亢嘹亮,如山瀑奔腾;或婉转悠长,如清泉流淌;或浅吟低唱,如溪水淙淙。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岁月流长,世事变迁。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6、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即兴写了“巴山民歌,情满巴山”八个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B.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C.这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燕尾。D.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7、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C.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长跪而谢之”。D.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8、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某同学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巴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请你帮他设计两个问题。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文学文化常识及书写四川省巴中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6. 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 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和万事兴”等。C.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人。D.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书法小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不同的书体抄录李蕃的《壁山春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乙:丙:丁:A. 甲字体是隶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 B. 乙字体是楷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C. 丙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 D. 丁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浑厚端庄。8. 当地茶文化陈列馆大门对联暂缺下联。管理员邀请你根据上文,紧扣茶文化主题补齐下联。上联:喜看秦巴新貌 下联:________________ 6. A 7. C 8. 示例:(1)笑品茗茶美味;(2)乐赏蜀地(川北)香茗;(3)直(畅)抒香茗深情;(4)共享健康绿茶;(5)闲品光雾(璧山)香茗;(6)同赏乡村佳茗;(7)共享家乡茗兰;(8)细啜蜀乡佳茗……【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浪漫主义”有误,应为:现实主义。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A.“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是楷书的特点;B.“字形扁平,蚕头雁尾”是隶书的特点;D.丁字体是篆书。“浑厚端庄”是楷书特点;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开放类试题,与上句语义相关,符合对联格式要求,围绕“茶文化”的主题拟写即可。如:慢饮茶乡珍茗。 四川省巴中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6.探究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衣古镇名士吴德潇进士,任官知县。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中华诗文卷帙浩繁,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万钟”指优厚的俸禄,“桑梓”指故乡,“南冠”指俘虏,“扶摇”指旋风。D.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独特习俗,如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除夕守岁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其中包括: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与类别、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解答】A.有误,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CD.正确。
故选:A。【点评】文化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化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文化常识网络。7.同学们在恩阳古镇举行“红军入川9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即兴书写了“红军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B.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C.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D.丁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读书法的鉴赏与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A.甲是行书,不是楷书;
B.乙是隶书,不是草书;
C.正确;
D.丁是楷书,不是隶书。
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了解汉字演变的历程,及掌握汉字不同字体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日子不停向前,人心总在思变,古镇变化令人欣喜,同学们即兴赋诗。阅读其中一首小诗,请你将画线处补写完整。六月古镇的六月演奏夏的序曲我的六月 ① 你的六月 ②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补写。根据题意,这首诗要抒发的是写作者在参观古镇后的欣喜之情。古镇的变化令人欣喜,也让参观者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并对未来的生活无比憧憬。据此补写的句子与“演奏夏的序曲”结构相同,表达出人物对未来的憧憬,充满正能量即可。【解答】答案:
示例:①渴望着远方,②拥有一切希望。【点评】情境补写一定要注意语段的整体意思,根据其表述的中心补写,并注意与前后内容衔接自然。 四川省巴中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巴山民歌,情满巴山”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5题。巍巍巴山,莽莽苍苍,千百年来,巴山子民聚居一地,同甘共苦,用民歌反映生活,用民歌宣xiè[ ]情感。巴山民歌 。大巴山是民歌的海洋,民歌让大巴山多情起来。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通江河,南江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这是米仓古道上巴山背二哥的山歌,粗犷朴拙。响彻云xiao[ ]:“半天下雨半天晴,斑鸠爱的刺笆林,牛儿爱的丝茅草,夭妹爱的勤快人……”这是山野田间里巴山幺妹的情歌,直率甜美,余音袅袅:“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是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巴山儿女,巴山儿女传播着动听的巴山民歌。民歌声情并茂是巴山亮丽的文化名片,或高亢嘹亮,如山瀑奔腾;或婉转悠长,如清泉流淌;或浅吟低唱,如溪水淙淙。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岁月流长,世事变迁。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6、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即兴写了“巴山民歌,情满巴山”八个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B.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C.这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燕尾。D.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分析:(6)本题考查书法知识。这几个字用笔平稳,字形扁平,字体端庄,蚕头燕尾,很明显是隶书。
故选:C。答案:C 7、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C.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长跪而谢之”。D.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ACD.正确;
B.有误,“豆”是古代的一种容器,是容量单位。
故选:B。【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8、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某同学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巴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请你帮他设计两个问题。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本题考查设计问题的能力。此题为开放性题,围绕“保护和传承”提问即可。【解答】答案示例:
①你知道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和传承巴山民歌?
②你身边有哪些人会唱巴山民歌?【点评】开放性设问,依据社会现实实际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衔接排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关联词的搭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辨析及衔接排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语感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专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