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4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4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运动的规律性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4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4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4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世界的物质性练习
展开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科幻影片中,“蜘蛛侠”凭借神奇的“蜘蛛丝”穿梭于摩天大厦之间或缓慢降至地面而毫发无损。如今,这一科学幻想有望成为现实。南开大学研究团队使用水凝胶纤维成功研制出了新型超强韧性“人造蜘蛛丝”,它强度高、回弹慢,可重复伸缩,未来或将用于高空缓降等领域。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②“人造蜘蛛丝”没有摆脱物质自身固有的属性 ③虽然人能制造“蛛丝”,但也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能够脱离自然界的束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被创造、消灭、改变;物质具有客观性,②符合题意;研究出“人造蛛丝”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肯定了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2.一项研究报告称,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以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做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
A.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答案:A
解析:C项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如实的反映与歪曲的反映;D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人的意识活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感应器件通过机械臂发挥作用离不开人脑,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选A项,不选B项。
3.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采取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身上的电击。但是,如果接受实验的狗以前受到过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那么即使它后来有机会远离电击,也会变得无力逃离。而且,接受实验的狗还会表现出沮丧和感到压抑,主动性降低。这一实验表明( )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实验说明狗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缺乏能动性和创造性,①③符合题意。动物心理具有适应性和主观性,②④观点错误。故选A项。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依赖意识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答案:C
解析:材料未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项与题意无关;意识依赖物质,B项错误;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
5.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不够灵活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了意识活动离不开人脑,所以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③④正确。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错误。意识离不开人脑,但并不等于人脑可以决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①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
(2)建设美丽中国,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1)体现了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人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不可随心所欲。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
A.是不同于哲学中所讲的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B.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C.是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的一种具体形态
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答案:C
解析:“异物质”属于物质,是现实的存在,是哲学上所说的客观实在,A、B两项错误;“异物质”是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的一种具体形态,并没有概括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C项正确,D项错误。
2.“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①②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③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④说法错误。
3.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些部分想象其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答案:B
解析: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现象,而且能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排除A项。人脑把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想象成完整情形,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故选B项。C项错误,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项错误,意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反映,还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当光照射到一片叶子上时,整株植物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人、动物、植物都具有反应特性,并且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①④入选;植物的反应特性不同于人的反应,这种反应不能等同于意识,②不选;不同形式的物质反应特性不同,③表述错误。
5.某著名插画家创作的画作,以巧用渐变、制造视觉上的幻境为人们所喜爱。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利用透视上的奇妙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惊喜。在他的笔下,海浪可以变成雪山或天空,高楼大厦可以化作修道院的廊柱……近与远,真与幻,醒与梦,在一个画框中融为一体,让人无法分辨究竟哪里是真实的,哪里又是因为画面渐变而产生的错觉。可以说,这位插画家以想象力为砖瓦,为人们搭建了一个个有趣而迷人的新殿堂。这表明艺术创作( )
①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③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艺术作品是人们意识的体现,因此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排除②④;艺术创作是实践,是创作者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③正确。故选B项。
6.我国某作家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这位作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的多样性,形式不能决定内容;②正确,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主义;④正确,意识的形成受人的主观因素制约。
7.某研究小组在计算机上制造了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这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答案:D
解析:“仿真人脑”是对人类思维的机械模拟,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材料体现的观点。
8.“意象”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意象”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的中国式审美名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易经》中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下列对“意象观”理解正确的有( )
①有什么样的“意”,就有什么样的“象” ②“象”是第一性的,但“意”能够直接改造“象” ③“意”寓于“象”之中,并通过“象”表现出来 ④“意”根源于“象”,但又高于“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基于物质决定意识可知,有什么样的“象”,就有什么样的“意”,①错误;“圣人立象以尽意”强调“象”是第一性的,“意”是对“象”的反映,材料未涉及“意”对“象”的反作用,且“意”不能够直接改造“象”,②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象”,就有什么样的“意”,“意”体现“象”,“意”寓于“象”之中,并通过“象”表现出来,③正确;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意”根源于“象”,“意”指思想、情意,在中国意象观中作为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文化的美好意愿,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意”又高于“象”,④正确。故选D项。
9.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人甚至在梦中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做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梦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做梦是一种物质活动的说法错误;B项中的“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说法错误;C项正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梦也是一种意识现象;D项错误,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说法错误。故选C项。
10.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
A.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B.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C.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D.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该观点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B项入选。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示例二 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说明: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或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均可。)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题,共6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