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五 实验探究题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五 实验探究题 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滤液显蓝色,肯定含有硝酸铜,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HCl+AgNO3,硫酸铜,氯化钡,CuNO32,无色酚酞试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类型1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示范题1】(2021·邵阳中考)化学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某探究实验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1)写出锌粉与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Cu(NO3)2===Zn(NO3)2+Cu
(2)探究蓝色滤液的成分【提出问题】蓝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Zn(NO3)2;猜想二:Zn(NO3)2和Cu(NO3)2;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猜想中,该小组有同学直接判断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NO3)2、Cu(NO3)2和AgNO3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猜想,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结论分析】猜想三成立,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
===AgCl↓+HNO3
【方法点拨】含Cu2+的溶液呈蓝色,根据滤液的颜色呈蓝色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判断出猜想一不合理;再根据锌、铜、银的活泼性判断出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然后得出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类型2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示范题2】(2021·武汉中考)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NO3)2+CuSO4===BaSO4↓+
Cu2+、Ba2+、Na+、H+
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
中,加入足量水,振荡,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
【方法点拨】根据得到的A溶液呈蓝色溶液,先判断出原固体中还有硫酸铜,再根据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推出溶液中不含氯化钡,由于加入的是过量的稀硝酸,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类型3 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示范题3】(2020·衡阳中考改编)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交流讨论】(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
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Ca(OH)2+CO2===CaCO3↓+H2O
【反思应用】(1)生石灰要_________保存。(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解决。
【方法点拨】根据CaO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得出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再根据CaO、Ca(OH)2、CaCO3三种物质的性质进行推理和判断。
类型4 有关反应影响因素的探究【示范题4】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图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___管接c。(2)他选用2 g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中的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
没有换用不同浓度
盐酸进行多次实验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的速率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小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做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还与_________有关。
【方法点拨】研究锌与稀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时要控制变量,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多少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判断反应快慢。
类型5 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示范题5】(2021·江西中考)化学社团的同学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_______________ 。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辰意外发现:当两种金属发生触碰时(如图2),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小彬猜想是氢气。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Zn+H2SO4===ZnSO4+H2↑
【查阅资料】 (1)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体。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发生了转移。(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导管与图4中的装置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_______ (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延伸应用】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______(填序号)。A.锌 B.铜 C.银
【方法点拨】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想得到气体,然后根据实验去分析解答。
类型6 其他类探究【示范题6】(2021·衡阳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久置的某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设】老师提示:原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硫酸钠溶液【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探究二】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该实验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变质,该药品必须要_________保存。(2)倾倒液体试剂,要注意标签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方法点拨】根据猜想与假设得出的三种可能物质的性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结合题中的实验进行判断解答。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假设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实验探究】用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3)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有关。(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所得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___。除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反思与评价】(6)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Mg+H2SO4===MgSO4+H2↑
相同条件下,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
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2.(2020·南充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知识后,他们做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并没有铜生成,而是产生蓝色沉淀和少量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1】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实验探究2】在上述反应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探究3】将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得到黑色固体。【查阅资料】①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②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③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问题分析】(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要先_________。(2)写出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思与交流】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少量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铜
3.(2020·黔南州中考)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俗称___________。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NaOH是否变质?【做出猜想】猜想1:NaOH全部变质。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进行试验】
Na2CO3+CaCl2===
CaCO3↓+2NaCl
【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a中的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实验结论】上述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NaCl、Na2CO3
【讨论与交流】小月认为猜想1无须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与结论】(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不含盐酸的氯化钠溶液也不能使酚酞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须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5.(2021·荆州中考)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O3·3H2O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密封、干燥、低温保存
6.(2021·云南中考)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混合物。【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仅有Ag2SO4 猜想二:仅有Ag2S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2SO4和Ag2S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实验结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和沉淀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①另取溶液A,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盛有少量AgN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Na2SO3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H2O+2AgNO3===Ag2SO3+2HNO3
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生成,再逐渐溶解
7.(2021·河北中考)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
产生氧气速率较慢,氧气浓度过低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3流程进行实验。【表达交流Ⅱ】(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l2+Na2CO3===CaCO3↓+2NaCl
(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M呈__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反思总结】(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过量
8.(2021·苏州中考)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石灰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如下探究。Ⅰ.石灰石分解的探究取三块形状大小相近的石灰石(长宽厚约为1 cm×1 cm×0.2 cm),一块不加热,另两块分别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的火焰上加热2 min(假设杂质加热时不发生变化)。探究过程如图所示,实验现象见表1。
表1 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
(1)通过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得出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 。(2)丙组实验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能否推断石灰石煅烧产生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H2O+CaCO3↓
会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丙组实验中,向试管B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实验方案)。
反应,酚酞红色褪去;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氢氧化钙又继续溶解,溶液
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Ⅱ.石灰石煅烧温度的探究【查阅资料】生石灰质量的优劣常采用“活性度”来衡量。“活性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指定浓度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数(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数越大,“活性度”越高。 某研究小组在电炉内煅烧石灰石样品,并测定煅烧产物(CaO)的活性度,数据见表2。
表2 不同条件下煅烧产物的活性度(mL)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四 工艺流程图题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Fe和Cu,较多固体出现,玻璃棒,FeSO4+,作钾肥,强化训练·检成效,HCl,H2O,复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一 选 择 题 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强化训练·检成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题型突破 题型六 计 算 题 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15∶2,32%,强化训练·检成效,3∶4∶1,9∶1∶4,1∶2,H2O+CO2↑,80%,9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