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6948/0-16939688638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6948/0-16939688639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6948/0-16939688639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同步练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3分)如图所示,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B. 声呐发出的次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
C. 超声能把水“打碎”成小水珠
D. 医院利用次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2.(3分)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是A. 蝙蝠靠声波发现昆虫
B. 用超查看胎儿
C. 高频声波清洗机
D. 用声波预报火山爆发3.(3分)频率很高的超声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即集中在一定的方向上传播,坚硬物如石块容易吸收超声而被粉碎,松软的物质则能让其通过。目前医学上治疗肾结石,可以不必做外科手术,只需用超声碎石的办法,无损伤地将石块击碎而自然地从人体内排出。下列关于超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超声可应用于验钞机 B. 超声可应用于微波
C. 超声可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D. 超声可应用于潜艇上的声呐系统4.(3分)下列事例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①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②超声波洁牙
③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④超声波雾化
⑤“超”检查病人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6.(3分)别总以为植物“默默无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于年月日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也会发声,甚至在缺水或承受其他压力时发出更多声音。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千赫兹至千赫兹的声波。人无法直接听到的原因是植物发出声波的A. 振幅小、频率高 B. 振幅大、频率低
C. 音色好、频率高 D. 音色差、频率低7.(3分)如图所示,依靠发射、接收超声波捕获食物的动物是A. 金鱼 B. 蝙蝠
C. 大象 D. 蜜蜂8.(3分)产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是利用次声波的是A. 倒车雷达 B. 声呐探测
C. 大象交流 D. 超检查9.(3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是棕毛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超声波的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D. 刷牙时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10.(3分)年月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联,据报道飞机坠入南印度洋中,飞机黑匣子的信标会向外发送脉冲信号,这种脉冲可以被声纳和声学定位仪探测到.飞机黑匣子发射的这种脉冲信号是A. 次声波 B. 超声波 C. 激光 D. 无线电波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1.(4分)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产生的声音非常大,有时甚至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12.(4分)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示意图。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______。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______。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到的声音,低于的声音称之为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减弱噪声。
13.(4分)用一张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能听到卡片由于 ______ 而发出的声音.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能够听出卡片声音的 ______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大地震产生的巨大声音人们却听不见,这是因为地震产生的是 ______ 超声波次声波;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则反射角为 ______ ;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 ______ 填“靠近”或者“远离”水面.14.(4分)两幅图表明:声音具有______.
15.(4分)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这个例子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 ______填“信息”或“能量”,下同的功能。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______。
16.(4分)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调低于,为______波,而海豚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的声音,为______波。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听见“都能”或“都不能”。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17.(12分)阅读材料
次声波
声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频率越低的声波在传播时能量损失越慢,传播得越远.海轮上的雾号声特别低沉、庄重,有的雾号频率只有27Hz.这种号声在传播16Km以后还能被人听到.如果在海轮上用高音喇叭喊话,尖尖的喊声跑不了多远就被空气“吃掉”了.
次声波因为频率很低,它也就成了声波中的“长跑分健将”.1960年智利大地震,次声波传到了全世界;1961年前苏联进行了1500万吨级核试验,次声波足足绕了地球5圈;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火山爆发,次声波绕了地球3圈,持续了108h.
在遥远的海面上发生了风暴,强风擦过海面就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和风暴怒吼的声波一起向四面八方传播,有些声波被空气和大海“吃掉”了,惟有次声波传到了远方.
次声波要比风和浪的速度快好多倍,它成了风暴来临的警报,可惜我们的耳朵听不见.
有些动物却能听到次声波.风暴来临之前,海蚤听到了“警报”,一个个跳到远处躲藏起来;水母也如临大敌,一个个潜游到了大海的深处.有经验的渔民看见它们隐身藏匿,猜出会有风暴,便收网返航.
次声波为什么能杀人呢?原来,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波频率极为相似(0.01Hz-20Hz).当外界的次声波频率与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时,就会形成人体内脏的共振状态,产生种种不良反应,还会导致视觉模糊,吞咽困难,肝功能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四肢麻木,胸部产生压迫感.尤其是当人的腹腔、胸腔及颅腔内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来的次声波频率一致时,人体的内脏会被振坏而丧生.因此有人正在利用次声波的性质与特点,研制一种能导致人神经麻痹的“次声武器”.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当今人类社会,次声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行各业中得以更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
(1)次声波有哪些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干什么?
(2)次声波有何危害?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_____ , ______ .
材料 ______ 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材料 ______ 中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描述的是轮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的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就能及时发现冰山和暗礁的存在,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和原理吗?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9.(6分)同学王某春节放爆竹将自家的玻璃窗震破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0.(6分)数字式音响转录设备的出现使得音乐作品的拷贝质量近乎完美,而且轻而易举,这就造成了令人头疼的侵犯版权问题.麻省技术公司的专家们研究了数字音乐信号中人耳所能察觉和不能察觉部分的特征,发现通过微妙地调整人耳不能察觉的那部分信号,并产生一定的模式,就能将有关的版权信息编成密码,这种密码人耳听不见,电脑却能识别,从而达到判别是否盗版产品的目的.请说明其中依据了什么.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错误;
、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根据反射的声波来发现障碍物,故错误;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能把水“打碎”成小水珠,故正确;
、医院利用超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错误。
故选:。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高于的叫做超声波,低于的叫做次声波。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声现象中的知识,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和归类,学会运用。
2.【答案】D;【解析】解:、蝙蝠靠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不符合题意;
、用超查看胎儿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高频声波清洗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故不符合题意;
、用声波预报火山爆发是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
振动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振动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核爆、台风时都会产生次声波。
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性及应用。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3.【答案】D;【解析】解:、验钞机使用的是紫外线,故错误。
、微波使用的是电磁波,故错误。
、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故错误。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声呐系统使用的是超声波,故正确。
故选:。
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此题主要考查了超声波的特点,比较简单。
4.【答案】C;【解析】解: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洗牙、利用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超声波雾化器都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现象;“超”检查病人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现象。
综上所述,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振动使媒质得到的声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可传递能量,也可传递信息。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D;【解析】解:、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将“小石头”粉碎的,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因此锣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切断声音的产生,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正确;
故选:。
声音的应用: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也可以用来传递能量。
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响度大小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发声体所特有的,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
该题考查音调、响度、音色的决定因素、声音的利用以及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A;【解析】解: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千赫兹至千赫兹的声波,该声波的频率范围为超声波,不在人耳达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振幅也比较小,所以植物发声人类听不见,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植物发声的频率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见。
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7.【答案】B;【解析】解:蝙蝠依靠发射、接受超声波捕获食物。
故选:。
蝙蝠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此题主要考查了超声波的利用,属于基础题。
8.【答案】C;【解析】解:、汽车倒车雷达、声呐探测、超检查都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错误;
、大象是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故正确。
故选:。
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声学知识进行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超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9.【答案】B;【解析】解:超声波是由电动牙刷产生,不是棕毛振动产生的,故错误;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正确;
C.超声波指的是频率高于的声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故错误;
D.电动牙刷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错误。
故选:。
一般情况下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超声波指的是频率高于的声波,人耳听不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声的产生、传播、超声波、声与能量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B;【解析】解:声呐浮标的探测装置接收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这种信号属于超声波;
故选B.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而卫星系统则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超声波与电磁波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但由于它们的特点不同,所以应用范围也不相同,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11.【答案】能量;【解析】略
12.【答案】声波 反射 空气 次声波 传播过程 ;【解析】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
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到的声音,低于的声音称之为次声波;
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传播的途径,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波;反射;空气;次声波;传播过程。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分析,我们的耳朵与声源之间的物质就是声音的传播介质。
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的声音,低于的叫次声波,高于的叫超声波。
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该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范围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3.【答案】振动;音调;超声波;30°;远离;【解析】解: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
当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大地震产生的巨大声音人们却听不见,是因为地震产生的是次声波.
当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会在水的表面发生反射现象,若入射角为,则反射角也是;
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也会减小,故折射光线将远离水面.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次声波;;远离.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大地震产生的声波频率低于,属于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并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运用,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4.【答案】能量;【解析】解:收音机前面的烛焰晃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
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该题考查声音的特性,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5.【答案】响度 信息 能量;【解析】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响度;信息;能量。
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
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①声音能够传递信息,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回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16.【答案】次声 ; 超声 ; 都不能 ;【解析】解: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属于次声波,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的声音,为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故答案为:次声;超声;都不能。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低于的叫次声波,高于叫超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该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7.【答案】解:由短文知道:次声波频率低,有很强的能量
(1)次声波频率低,传播时能量损失慢,会传得较远.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做成海轮上的雾号声.
(2)次声波可以人体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内脏振坏而死亡.;【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危害、以及应用.
18.【答案】超声;次声;二;一;【解析】解: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信息和定位,所以应是:超声.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材料一中,介绍了蝙蝠的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材料二中,介绍了次声波可以对人造成伤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该探测装置名称是回声测位仪;其原理是:用它发出超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声波信号.测量出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时间,根据在水中的声速可以计算出到障碍物距离.
故答案为:
超声;次声;
二;一;
回声测位仪;用它发出超声波,然后用仪器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声波信号.测量出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时间,根据在水中的声速可以计算出到障碍物距离.
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亚声”的实质是一处次声波,据此判断;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了解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知识,以及回声测距离的相关应用可做出解答.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
19.【答案】解:王某春节放爆竹将自家的玻璃窗震破了,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解析】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20.【答案】解:人耳不能察觉的信号一定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答:利用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次每秒和高于20000次每秒的声音,大多数人不能觉察.;【解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次每秒和高于20000次每秒的声音,大多数人不能觉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原卷版docx、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随堂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振动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后作业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