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下图为传统飞地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 )A.重化工业 B.生物医药 C.电子装配 D.棉麻纺织2.与传统飞地相比,设立创新型反向飞地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园区建设 B.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人才流动 D.提升研发效率 2023春节档电影中,《满江红》深受观众们的喜爱。电影取景地位于山西太原古县城一处五进庭院(连续的五层四合院),其建筑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图为院落不同结构处的照片和风陵渡的位置。庭院经济是以农村居民庭院及周围闲置用地为空间 3.有关该地院落结构及其最主要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①窄巷一通风降温②内坡顶一收集雨水③五进一凝内御外④布列有序一透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庭院经济不是“小农生产”,而是小庭院、大市场、新产业。关于该地发展庭院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方向为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B.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产品附加值高C.从事生产人员仅可能为家庭成员D.消费对象可以是村落外人员5.电影结尾,孙均威胁秦桧给军队下达了“暂缓出发秋凌渡”的命令,据分析“秋凌渡”可能为今山西风陵渡黄河古渡口(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历史上风陵渡曾为商旅云集的重要渡口,主要原因可能为( )①该处河道较窄,通航里程短②该河段河道稳定,摆动范围小③河道拐弯处,水速快,节省时间④该河段无沙洲、浅滩,河水较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台风是强烈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现象,对过境海区产生重要影响。台风在其前进过程中,处于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因风速不同危险程度差别较大,一侧为危险半圆。如图1为某超强台风移动路径及剖面位置示意图,图2示意该台风过境前和过境时剖面M﹣N的海水温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6.与过境前比,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 )A.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左侧B.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C.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左侧D.台风中心南侧、台风路径右侧7.造成台风可航半圆与危险半圆风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陆地远近 B.台风移动路径C.副热带高压位置 D.台风生成位置8.若船只在图3中台风移动路径附近海域行驶,最危险海域位于第几象限( )A.第Ⅰ象限 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 D.第Ⅳ象限 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校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南省 C.福建省 D.云南省10.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照再次照进高三(2)班教室的时间约为( )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11.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 )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理由。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地区,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数量接近全国数量的一半。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投资巨大、历时长,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叉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如图为巴蜀地区石窟数量及分布。(1)与北方石窟相比,列举巴蜀石窟摩崖造像主要特征。(2)概述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的人文原因。(3)推断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原因。(4)石窟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请你献出自己的三点建议。
参考答案:1.B 2.D 【解析】1.由图示可知,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试图借助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和飞地特殊的政策优惠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因此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生物医药,该产业需要人才及科技的投入,B正确;重化工业、电子装配、棉麻纺织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小,ACD错误。故选B。2.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反向设立飞地平台,带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赶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D正确;飞地园区不仅没有挤占发达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反而帮助其消化了存量楼宇资源,A错误;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蕴含着欠发达地区企图通过创新要素在异地空间的聚集、跃迁,实现带动本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新愿景,B错误;人才依然留在发达地区,C错误。故选D。【点睛】创新型反向飞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借助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飞地”,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飞地的创新。3.D 4.D 5.B 【解析】3.窄巷宽度较小,不利于通风,故①错。内坡顶可以将屋顶的雨水排向屋内,有利于收集雨水,故②对。五进体现了院落层次,不是凝内御外,故③错。大院房屋布列有序,层次分明,充分考虑了通风与透光,故④对。故选:D。4.畜牧业占地规模较大,不适合庭院经济,故A错。庭院经济投入较多资金和劳动力,属于密集型经济,故B错。庭院经济从事生产的人员可以是雇佣的劳动力,故C错。庭院经济的农产品可以供应村落外人员,故D对。故选:D。5.风陵渡河道较窄,渡河的距离较短,故①对。风陵渡河道较窄,流速较快,河道摆动幅度较小,故②对。水速快,渡河较危险,时间较长,故③错。风陵渡河道较窄,流速较快,流水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深,故④对。故选:B。【点睛】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屋顶选择平屋顶还是斜屋顶?平屋顶:降水较少的地区,不需要坡顶排水,例如:热带沙漠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等斜屋顶:降水较多的地区,需要坡顶排水;降雪较多的地区,坡顶利于积雪滑落。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地区等房屋墙体选择厚墙体还是薄墙体?厚墙体:炎热、寒冷、昼夜温差大的地区,防止和外界交换热量,起到保温的作用,使室内的温度不易散失。例如:热带沙漠气候区、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地区、我国西北地区等墙体薄:气候湿热的地区,有利于散热,减少室内潮湿,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区、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地区等6.B 7.C 8.A 【解析】6.读图可知,在太平洋,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逐步从太平洋向我国靠近,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23°N﹣25°N附近,且根据M﹣N剖面图可知,在23°N﹣25°N区域的海区M一侧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由此可以判断台风过境时表层水温变化最明显的海区在台风中心北侧、台风路径右侧。B正确,ACD错误,故选:B。7.同一区域内的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所以风也就越大。台风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时,由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邻,通常在台风的右半圆内风较强,而在左半圆内风力较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8.在北半球,台风前进的右侧距离副热带高压近,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所以图中I、Ⅳ整体风速较大;但Ⅰ象限在台风路径的前进方向,距离台风越来越近,风速会越来越大,最危险。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A 10.C 11.B 【解析】9.结合图示可知,该地9月23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该校正午太阳高度为4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该地位于42°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河南、福建和云南四省被42°N穿过的是吉林省,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结合材料“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可知,10月23日正午阳光恰好被南侧高楼遮挡,之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每天正午阳光都会被南楼遮挡,冬至之后,正午太阳高度渐大,但仍被南楼遮挡,直到下一次太阳直射点和10月23日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和10月23日相同,正午阳光再次恰好被南楼遮挡,之后正午阳光可以照进教室内。根据对称原则可知,太阳直射同一纬度对应的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如下图所示),10月23日到冬至约两个月,即下一个日期为冬至后约两个月,即次年2月21日前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结合上题分析,该地10月23日到次年2月21日期间,正午太阳光会被南楼遮挡,即其他日期内(2月21日到10月23日)正午太阳光都可以照进教室。夏至在2月21日到10月23日日期范围内,两个教室都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为同时出现,CD错误,在10月23日时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高三(2)班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但高三(8)班在楼上,仍未被遮挡,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高三(8)班正午太阳光照持续时间更长。【点睛】在楼高一定的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越容易被前面高楼阻挡;在同一栋楼上,楼层越高,被阻挡的时间越少(即开始阻挡迟,结束阻挡早)。12.(1)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原内部海拔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传给大气的热量也多,热量损失较少。(2)北部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气温低,稀释作用强,结冰早,热容量小;西风风力大。(3)全球气候变暖,使结冰时间延后;湖泊面积扩大,结冰时间延后,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增强(4)龙羊峡海拔高水温低,水温适宜三文鱼生长,水质好;水库发电等使水体流动性强,产量大、机械化。 【分析】本大题以色林错、青藏高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辐射、湖冰、水产养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太阳辐射由于温度高,波长短,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大气直接吸收,绝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会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由于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给大气的热量也多,热量损失较少,大气的热量也较多;而山体外部的地面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经大为减弱。(2)北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气温较低,易先冻结;北部有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结冰早;湖泊东、北岸为浅水区,湖水热容量小,且靠近冷源陆地,水温较低,湖水先冻结;冬半年以西风为主,在西风定向吹拂下,初冰在东岸不断累积,所以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3)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升高,湖冰冻结时间退后,消融时间提前;冰雪融水增多,湖泊面积扩大且水量增加,热容量增大,冬季降温慢,水温较高,湖水不易冻结;材料提到"湖泊浑浊度上升",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湖面吸收热量增加,水温较高,湖水不易冻结,综上所述,可知湖冰存在期缩短。(4)水库面积广大,养殖场地宽广,能够大量养殖;水库的季节性蓄水、放水,水体交换量大,水质优良,为三文鱼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青海省境内湖泊和河流的自然水温普遍偏低,冷水资源丰富;龙羊峡水库库区水域面积大,水量大,冬季降温慢,水温不是太低,封冻时间短,适宜三文鱼的生长和繁殖;读区域图可知,黄河上游支流众多,携带的营养盐类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的饵料丰富;三文鱼产量高,捕捞时间长,养殖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13.(1)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与生产生活及当地风土风俗关联密切。 (2)北方战争、社会动荡、文人等迁入巴蜀地区,受北方影响小;巴蜀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人们比较富裕;反映人们追求安定。 (3)当时交通以水运(河流运输)为主;河流两岸多山地(悬崖,便于石窟摩崖造像,观赏视野开阔等。 (4)要有专门维护、维修资金;安装电子设备,能及时发现;加大宣传力度。 【分析】本题以石窟造像相关信息为材料,涉及地域文化及其保护、河流地貌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上信息及材料“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可知,数量多,分布广,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可知整体规模小;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可知,内容与生产生活及当地风土风俗关联密切;展示古代文化多元化。(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变革,社会动荡不安,大批工匠迁往巴蜀地区,巴蜀地区社会稳定;根据地理位置及地形从特征,多丘陵和山地,巴蜀交通不便,社会相对安定,巴蜀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经济发展,经济富裕的人愿意出资建造石窟摩崖造像、反映人们追求安定、美好生活的愿望。(3)根据材料“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地区,始于南北朝,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石窟造像是从北方传入的巴蜀地区,路上交通不便,石窟造像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河流两岸多山地,峡谷地形有利于石窟摩崖造像的修建;而且观赏视野开阔。(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川渝石窟具有突出的价值是中国晚期石窟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集大成者;拥有中国最为系统的密教造像,也是儒释道三教并流在石窟艺术领域的重要见证。在遗产价值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体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维修资金,减少人为破坏及自然破坏,可以安装电子设备,能及时发现,也可以设置专门看护人员,弘扬川渝石窟的突出价值,加大宣传力度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九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