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可知,我国造林面积变化可能会使,A 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全国共完成造林677万hm2,森林抚育837万hm2。下图为2010~2020年我国新造林面积分布图(港澳台资料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 )A.云南和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较高 B.西部地区森林面积大于东部地区C.山西与广西新造林为同一树种 D.中西部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2.上海市新造林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原始森林多 ②区域面积小 ③育林水平低 ④城市化水平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我国造林面积变化可能会使( )A.我国木材可用量减少 B.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C.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减少 D.长江径流量持续增加【答案】1.D 2.D 3.B【分析】1.图示显示的是新造林面积分布,并不能反映其整体植被覆盖率的高低,A错误。图示显示的是新造林面积,未体现森林面积,实际上是东部地区水热条件较西部地区好,森林面积大于西部地区,B错误。山西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西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新造林为不同树种,C错误。图示显示,中西部地区新造林面积大,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D正确。故选D。2.上海市为直辖市,区域面积小,且城市化水平高,建筑用地面积大,林业用地较小,所以新造林面积较小,②④正确。上海市没有原始森林,①错误。上海市科研院所多,人才丰富,科技水平高,所以育林水平也高,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由图可知,近年我国造林面积增加。造林面积增加会使我国木材可用量增加,A错误。造林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会增加,B正确。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变化,与造林关系不大,C错误。长江径流量大小主要与流域降水量有关,且长江流域的造林面积增多,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但流量不会持续增加,D错误。故选B。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 )①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②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③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④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 )A.编号8切沟 B.编号6切沟 C.编号4切沟 D.编号2切沟【答案】4.C 5.A【分析】4.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①③正确,C正确。故选C。5.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8号切沟侵蚀量最大,所以沟头发育最深的是编号8切沟。A正确,故选A。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南北盘江是珠江上游的主要河流,处于云贵高原向杜中山地丘陡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下表示意南北盘江流域2000~2010年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坡度侵蚀模数侵蚀量<5°10.223725°-8°12.512928°-15°14.2293115°-25°15.6301925°-35°17.21088>35°20.93036.南北盘江流域面积占比最大的坡度范围是( )A.<5° B.8°~15° C.15°~25° D.>35°7.坡度>35°的地区土壤侵蚀蚀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 B.面积小 C.植被覆盖率高 D.侵蚀作用弱8.为有效减少南北盘江流域耕地的土壤侵蚀量,当地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顺坡垄作 ②秸秆覆益 ③留茬耕作 ④间作和套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A 7.B 8.D【分析】6.由材料可知,侵蚀量除以侵蚀模数即为该坡度范围的土地面积,通过计算可知,坡度<5°的地区面积占比最大,故A正确,BCD错。7.侵蚀量除以侵蚀模数即为该坡度范围的土地面积,通过计算可知,坡度>35°的地区面积最小,因此土壤侵蚀量最小,故B正确。南北盘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故A错,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植被覆盖率高可以减轻土壤侵蚀强度,但该坡度范围侵蚀模数最大,土壤侵蚀作用最强,说明该坡度范围植被覆盖率并不高,故CD错。8.秸秆覆盖和留茬耕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下渗,使地表径流流速减慢、流量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固定和拦蓄泥土,从而减轻土壤侵蚀,间作和套种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度,可减轻土壤侵蚀,故②③④正确,顺坡垄作会加剧侵蚀,故①错,本题选D,ABC错。牦牛坪位于玉龙雪山东北山麓,海拔3475~3700m,年均降水量为1350mm,年平均气温为5.5℃,主要景观为高山草甸牧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杜鹃灌丛。下图示意人类活动对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强度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牦牛坪高山草甸干扰强度格局反映出( )A.西部草甸退化最严重 B.草甸呈斑块状分布C.由豁口向四周草甸退化加剧 D.由景点向四周草甸退化减轻10.导致牦牛坪高山草甸发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冰川消融 C.旅游踩踏 D.生物入侵11.为恢复牦牛坪高山草甸植被,可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旅游规模 B.搬迁旅游景点 C.变更放牧路径 D.增加牲畜饮水点【答案】9.B 10.C 11.A【分析】本题以牦牛坪高山草甸为背景,考查高山草甸被干扰后的特征、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的恢复措施。9.根据图中人类活动对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强度格局可知,西部草甸属于轻度退化,退化不是最严重的,是最轻的,所以A选项错误;极重度草甸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扰后呈斑块状分布,B正确;图中可以看出豁口向四周草甸退化整体是减轻的,C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景点向四周草甸退化是比较严重的,D错误;故选B。10.该地主要景观为高山草甸牧场,根据图中人类活动对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强度格局,沿着放牧路径草甸退化程度较轻,故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不是过度放牧,A错误;沿着旅游路线草甸退化程度较严重,故导致牦牛研高山草甸发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践踏,所以C选项正确;冰川消融、生物入侵材料均为体现,故BD错误;故选C。11.导致牦牛坪高山草甸发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践踏,所以为了恢复牦牛坪高山草甸植被,可采取控制旅游规模的措施,所以A选项正确;旅游景点与景观密切关联,故搬迁旅游景点不现实不可行,B错误;过度放牧不是牦牛坪高山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表为大连地区湿地面积统计,下图为大连湿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于大连湿地变化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面积减少最多是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B.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C.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使大连地区降水增加D.盐场及养殖场增加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3.关于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库水体与池塘破碎度高,因其空间分布分散 B.因人类保护,沼泽湿地破碎度有所上升C.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破碎度大幅度增加 D.海洋湿地所占面积最小且变化幅度最小【答案】12.B 13.A【解析】12.大连水田生产的粮食受市场欢迎,市场需求大,A错误;海岸湿地面积减少会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B正确;从统计表中数据可知,沼泽湿地减少,C错误;盐场生产的盐是工业原料,属于第二产业,因此盐场及养殖场增加不一定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D错误;故选B。13.据图分析,水体空间分布分散, 导致景观完整度差,破碎度高,A正确;人类保护会使沼泽湿地破碎度下降,B错误;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种植面积大,水田破碎度会减小,C错误;海洋湿地所占面积大,D错误;故选A。美国学电网主要有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克萨斯州电网。2021年2月,德克萨斯州遭遇暴风雪袭科击,气温骤降,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下图为2020年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14.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 )A.以新能源为主 B.受天气影响小C.以清洁能源为主 D.以可再生能源为主15.为提高德克萨斯州电力供应稳定性,最合理的措施是( )A.加大太阳能开发力度 B.建设跨区域电网C.提高煤炭发电的比例 D.减少高耗能产业【答案】14.C 15.B【分析】14.由图可知,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结构统计图中,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和风能,比重只占36%,所以新能源不是主要能源,A项错;由于遭遇暴风雪,出现大面积停电,说明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受天气影响大,B项错。其能源构成中,除煤炭外,其余皆为清洁能源,故C项正确;德克萨斯州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2%)和风能(23%),故D项错。15.太阳能的利用受天气变化及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对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的作用不大。故A项错;建设跨区域电网,可以相互补充和支援,有利于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德克萨斯州电力供应不稳,出现的大面积停电现象,主要是恶劣天气导致供电设施和发电设备出现了故障造成的,不是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与煤炭的发电比例的大小和高耗能产业无关,所以C、D两项错误。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城差异,图1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图2为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谷宽度 B.河流水量 C.人口密度 D.交通方式17.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答案】16.D 17.C【解析】16.注意题中信息“我国传统”,意思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明显、改造自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南船北马(南方河网密布,水运方便,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陆运方便),陡拱桥为了适应内河航运,桥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桥面上大多数为步行通道;而直拱桥主要是为了沟通河流两岸,便于车马在桥面通行,D正确。而河流宽度、河流水量、人口密度与拱桥形态关系较小,ABC错误。故选D。17.结合上题可知,陡拱桥以便于船只通行为主要目的,长江三角洲发展历史久远,历史时期经济发达,河网密布,内河航运繁忙,所以,陡拱桥分布较多,C正确。四地中,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河网较稀疏,珠三角地区历史上人口较稀少、交通需求较低,ABD错误。故选C。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8.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19.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18.B 19.B 20.D【分析】18.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19.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B项正确,A、C、D项错误。20.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选项正确。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样地幼苗密度/株·hm-2乔木蓄积量/m3·hm-2无间伐区15003935轻度间伐区19002721中度间伐区23002066重度间伐区5700198321.依据表格信息可得( )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22.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 )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 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答案】21.A 22.C【分析】21.由表格可知,重度间伐区幼苗密度最大,说明幼苗生长条件好,A正确,C错误;重度间伐区幼苗密度最大,说明裸地面积小,B错误;重度间伐区,间伐强度大,枯枝落叶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D错误。故选A。22.由材料可知,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间伐有利于幼苗生长,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且间伐后幼苗长出,耗用水资源,故不是为了节约水资源,A错误;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间伐也不会加剧土地沙化,B错误;林区间伐是一种管理途径,不是为了发展林业经济,D错误。故选C。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4.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25.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23.C 24.B 25.C【解析】23.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所以选C。24.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所以选B。25.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2 资源跨区域调配-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10页。
这是一份专题1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影响沪通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沪通铁路建设影响不明显的是,岱崮镇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条件是,永吴公路建设主要是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环境与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图中a、b、c分别代表,西沙群岛典型的旅游资源有,稳妥开发西沙旅游资源是因为当地,开发西沙旅游资源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