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97446/0-16937482176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97446/0-16937482177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797446/0-16937482177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⑤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读中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B.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最高C.煤燃烧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的燃料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A.氢气和氮气 B.天然气和氢气 C.氮气和氧气 D.面粉和空气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B.秋收后就地焚烧秸秆C.增加城市湿地面积 D.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 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 D.纸杯不是可燃物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实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异常情况未看到火星四射滤液浑浊测定结果偏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选项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B.可能是滤纸破损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A.A B.B C.C D.D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④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以上不需要做的实验是③C.设计②和④的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降低白磷的着火点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根据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装置现象结论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红磷没有燃烧燃烧需要可燃物和氧气B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且不助燃C红磷燃烧冒出白烟,待其熄灭后打开弹簧夹,水从烧杯倒流入集气瓶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D加热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冒出木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单质A.A B.B C.C D.D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要标出“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煤、石油、天然气和乙醇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D.家中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将秸秆就地焚烧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B观察乳化现象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A.A B.B C.C D.D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燃烧的条件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善于观察和梳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错误的一组( )A.呼吸作用、白磷自燃、蜡烛燃烧都是氧化反应,也是放热反应B.地壳中几种元素含量的比较:O>Si>Al>FeC.点燃三种可燃性气体O2、CO、CH4都需验纯D.H2、CO、C 都可以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它们都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1.C【详解】A、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C、煤炭作为燃料,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污染较大,所以应减少使用,应提倡以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故选项说法错误;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所以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的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D【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是没有助燃性气体,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面粉具有可燃性,因此面粉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3.B【详解】A、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 秋收后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会造成大气污染,故B符合题意;C、 增加城市湿地面积有益于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 ,可以控制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故选项错误;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故选项正确;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5.C【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若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则不能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泥沙流入烧杯中,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无法完全消耗氧气,使测得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故选C。6.C【详解】A、①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④中白磷燃烧,不能验证出燃烧需要氧气,故A错误;B、③中白磷不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中白磷燃烧,③和④对比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B错误;C、②中白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④中白磷燃烧,故C正确;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白磷保存在冷水中,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故D错误。故选C。7.D【详解】A、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B、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看,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C、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发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 D、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不会因留下痕迹,而损坏图书,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且不助燃,故选项正确;C、红磷燃烧冒出白烟,待其熄灭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从烧杯倒流入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才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故选项错误;D、碳和氧化铜加热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木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9.C【详解】A、加油站有挥发出来的汽油等可燃物气体和面粉厂空气中会有很多面粉小颗粒,也属于可燃物,遇明火会引起火灾,故要标出“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此选项正确;B、煤含有硫元素,燃烧会产生SO2,SO2会形成酸雨,天然气没有硫元素,燃烧不会产出SO2,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此选项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此选项错误;D、家里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和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的火焰颜色是蓝色,故出现黄色火焰,说明氧气不足,此选项正确。故选C。10.D【详解】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不会产生污染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改善环境状况,不符合题意;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D、将秸秆就地焚烧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A、对比①③,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跟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B、对比①④,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能燃烧,但是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温度和是否与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比③④,③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能燃烧,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D、细铁丝的着火点太高,热水的温度无法满足,得不出相同的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C【详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用水浇,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因水的流动而扩大燃烧面积,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而不是顺风,不符合题意;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符合题意;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扑灭,容易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C。13.C【详解】A、将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木炭,振荡,气体的颜色变浅,甚至变成无色,证明木炭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B、加入洗涤剂后,振荡,可观察到植物油“均匀”分散的倒水中,形成乳状液体(乳浊液),故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正确;C、将铁钉防止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探究铁生锈需要水,但不能证明需要氧气,选项错误;D、鼓入空气后,面粉悬浮在装置内,此时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面粉被蜡烛引燃而发生爆炸,可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选项正确。故选C。14.A【详解】A、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停止,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原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选项正确;B、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中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不能够使酚酞变色,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选项错误;C、实验中气球随着瓶中气体的变化而发生体积的变化,其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也再变化,会造成实验出现偏差,选项错误;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太低,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红磷和白磷均不能燃烧,选项错误,故选A。15.C【详解】A、呼吸作用、白磷自燃、蜡烛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也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是:氧、硅、铝、铁、钙,故选项说法正确。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CO、CH4均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验纯,O2只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H2、CO、C 都可以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在还原金属氧化物的过程中,它们夺取了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属于还原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⑥,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5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③,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