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碳和碳的氧化物③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碳和碳的氧化物③,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碳和碳的氧化物③ 一、单选题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氢气较纯B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C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D粉尘爆炸实验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爆炸性A.A B.B C.C D.D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A.无色一红色一紫色 B.紫色一红色一紫色C.紫色一红色一无色 D.红色一蓝色一无色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可把木炭粉换成活性炭B.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能说明反应已经开始C.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从试管①中撤出,再停止加热D.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用水即可清洗干净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有黑色粉末生成D.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黄色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性质也相同C.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至另一个容器中D.CO2和CO都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滴加液体C.连接仪器 D.验满二氧化碳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氦气密度小,可用于飞艇C.氮气熔点低,可用于充入灯泡中,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D.CO2溶于水,可用作气体肥料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验证生石灰溶解放热B.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C.探究水的组成D.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向块状生石灰滴加少量水 B.CO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干燥石蕊纸花放入装CO2的集气瓶 D.用打磨过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石灰石煅烧能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灯泡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乙醇汽油 B.石灰石 C.木炭 D.臭氧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 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CO”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为化合反应B.“C→CO2”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为化合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时没有声音氢气较纯 B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水,迅速盖紧瓶盖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D用 木 炭 还 原 氧 化 铜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石墨很软石墨做电池电极B金刚石硬度大金刚石做玻璃刀C木炭具有吸附能力木炭用于冶炼金属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作火箭燃料A.A B.B C.C D.D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1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干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 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做脱色剂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A.A B.B C.C D.D1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表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装置操作与现象结论A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①中液体变红色。氨分子很小,且分子之间有间隔。B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振荡后发现塑料瓶没有变瘪。CO2难溶于水。C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颗粒状固体。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D朝一个密闭的易拉罐内装着的干燥面粉鼓气,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详解】A.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此选项错误;B. 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此选项错误;C. 黑色粉末变红,是氧化铜变为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说明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此选项正确;D. 罐内发生爆炸,是因为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爆炸极限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故选C。2.B【详解】石蕊溶液颜色为紫色,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化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逃逸,溶液颜色又变为紫色,故选:B。3.D【详解】A、活性炭与木碳的成分都是碳,因此可以替换,故选项A说法正确;B、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能说明反应已经开始,是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故选项B说法正确;C、实验结束后,应先把导管从试管①中撤出,再停止加热,故选项C说法正确;D、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用水不能清洗干净,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4.A【详解】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现象描述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有白色粉末生成,实验现象描述错误;D、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答案:A。5.C【详解】A、碳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其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将二氧化碳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故C正确;D、CO2和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CO有毒,CO2无毒,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选项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B、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滴加,故B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将橡皮塞塞进试管的操作方法是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橡皮塞,以免压破试管,故C选项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D、二氧化碳的验满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D选项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B【详解】A、石墨很软,有滑腻感,且呈深灰色,可用于生产铅笔芯,故选项A错误;B、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飞艇,故选项B正确;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充入灯泡中,延长灯泡使用寿命,故选项C错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故选项D错误;故选:B。8.D【详解】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装置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U型管内左侧红墨水下降,故A正确;B、倾倒二氧化碳后,右侧下沉,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B正确;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塑料瓶变瘪,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D。9.C【详解】A、向块状生石灰滴加少量水,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B、CO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干燥石蕊纸花放入装CO2的集气瓶,没有碳酸生成,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故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D、用打磨过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铝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A、碳具有还原性,可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故A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氧化剂,氧气不可燃,不能做燃料,故B错误;C、石灰石煅烧能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生石灰,故C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灯泡隔绝氧气,以延长灯泡寿命,故D正确。故选B。11.D【详解】A、乙醇汽油含有乙醇、碳氢化合物等物质,是混合物;B、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还含有其他物质,是混合物;C、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含含有其他物质,是混合物;D、臭氧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选D。12.D【详解】A、CO2→CO,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C→CO2,可以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CaCO3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与碳酸可以相互转化,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碳酸显酸性,可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但不能用酚酞试剂验证,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3.D【详解】A、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故A选项不符合;B、由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确定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故B选项不符合;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选项不符合;D、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生成,红色物质为单质铜,木炭在高温条件下把氧化铜还原为铜,生成二氧化碳,木炭具有还原性。故D选项正确;故选D。14.B【详解】A、石墨做电池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因为石墨很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则可做玻璃刀,该选项符合题意;C、木炭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木炭具有还原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5.A【详解】A、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符合题意;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不符合题意;C、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符合题意;D、这两个反应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A。16.A【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则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氦气通电时发出粉红色的光,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煮沸能使硬水软化,是因为煮沸时能除去大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但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7.C【详解】A、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可以长时间不褪色,选项正确;B、石墨具有导电性故此能用作电极,选项正确;C、焦炭具有还原性,因此能在高温下将铁的氧化物中的铁还原出来,焦炭不具有氧化性,,选项错误;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给糖脱色,选项正确;答案为:C。18.D【详解】A、浓氨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静置一段时间后,烧杯②中液体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塑料瓶会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颗粒状固体,说明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朝一个密闭的易拉罐内装着的干燥面粉鼓气,罐内发生爆炸,说明面粉具有可燃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4碳和碳的氧化物(填空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碳和碳的氧化物⑤,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1碳和碳的氧化物⑦,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