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C.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淀粉、纤维素水解后产生许多个葡萄糖分子2.如图为某动物细胞甲、乙、丙三种细胞器中有机物的含量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乙具有膜结构,只能是溶酶体C.丙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甲和乙具膜结构,丙不具有膜结构3.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光下,若给含叶绿体的叶片提取液(淡绿色)提供特定的与氢离子结合的氢受体2,6―D(一种墨绿色染料,接受氢离子并被还原成无色),在无CO2时进行光照,可观察到提取液由墨绿色变为淡绿色,并释放出O2;但放在暗处,则试管中的液体仍为墨绿色,且无O2的释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和推论,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完全来自于H2O的光解B.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产生了还原性物质C.若给A组提供14CO2等物质,可能会检测到(14CH2O)的生成D.该实验无法证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合成糖类的场所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B.在双链DNA分子中,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在单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一定相等D.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5.由于福岛核泄漏,日本近几年发现了一些“放射鼠”。这些老鼠有的不仅体型巨大,其带有的放射性可能也会使人类处于危险之中。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中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必然导致基因突变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C.互换、自由组合、转基因技术都属于基因重组D.因为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所以无子性状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6.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B.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甲与害虫A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发生改变 二、综合题7.脱落酸是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大豆叶片内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脱落酸含量以及与气孔开放程度的关系,有人进行了相关实验,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浇水。(1)由图中数据可知,脱落酸在叶片中的大量积累会引起气孔 ,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中 ,导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浇水后,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随水含量的升高而 。(2)在大豆体内除了脱落酸外,还有生长素、赤霉素、 和乙烯等激素。研究发现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大豆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大豆的生长。这一现象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 作用。8.下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 ① ~ ⑦表示生理过程或物 质, A ~ E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体细胞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 mRNA的场所有 (填字母) 。(2)直接决定⑦中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的是 。在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 ⑦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 。(3)若④为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 则④进入线粒体中体现了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是 。(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常用、简便的方法是 。9.人体的内环境具有“自稳态”,当气温变化较大或人体疲劳时,这种“自稳态”易遭到破坏,机体出现疾病。近年流感开始在人群中传播,这与各地气温骤降不无关联。流感传染性强,患者会高烧、咳嗽,并伴有头痛和周身不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2)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 增加,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增加。(3)机体在第二次被同种病毒侵染时,能够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主要是 。(4)患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但血糖浓度还能基本维持平衡,此时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10.香豌豆具有紫花与红花、长花粉与圆花粉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等位基因A、a与B、b的控制。紫花长花粉与红花圆花粉杂交,F1全为紫花长花粉,F1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226∶17∶17∶64。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甲同学推测:“F2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由于 之间发生 而重新组合,产生各含4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 ,从而产生这种结果”。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甲同学的推测。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及支持该同学推测的子代表现型情况)(3)乙同学推测:“F2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可能是:含有某个基因的花粉不能正常受精从而产生这种结果”。你认为这种推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不能正常受精的花粉类型;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1.已知微生物P是一种可以分解尿素的细菌,微生物Q是一种可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请回答:(1)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不便于直接观察,因此对微生物的了解通常是观察其群体的特征,该群体就是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 。(2)根据微生物功能分析,微生物P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产生 酶。(3)如果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微生物Q并对其活菌数进行计数,通常接种的方法是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之前要选择培养,目的是 。(4)在某次实验中,统计到平板内微生物P的菌落数是348个,试分析此结果与真实值相比最可能 (填 “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5)在某次实验中,观察到平板内菌落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原因是 。12.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于PKU某因突变导致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苯丙酮酸。基因定点整合可替换特定某因用于该病治疗,即将正常PKU基因定点整合到PKU基因突变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替换突变基因。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中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HB1和HB2为小鼠胚胎干细胞染色体DNA上突变的PKU基因两侧的一段DNA序列。(1)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 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 。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 ,neoR基因的作用是 。(2)可用 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3)现用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写出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 。
参考答案:1.A【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详解】A、核糖是五碳糖,分子式是C5H10O5,A错误;B、二糖和多糖的结构单元都是单糖,B正确;C、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D、淀粉、纤维素均为多糖,其水解后会产生许多个葡萄糖分子,D正确。故选A。2.B【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甲细胞器含有蛋白质、磷脂、核酸,甲又是动物细胞的细胞器,因此甲是线粒体;乙具有蛋白质和磷脂,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丙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磷脂,因此是核糖体。【详解】A、据图文分析,甲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可能是高尔基体、内质网或溶酶体,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丙是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含有磷脂分子,因此具有膜结构,丙不含磷脂分子,不具有膜结构,D正确。故选B。3.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A组光照和无二氧化碳条件下,叶绿体产生了氧气,且提取液的颜色由墨绿色变成了淡绿色,说明叶绿体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氢离子和氧气,且氢离子与氢受体2,6-D结合;B组黑暗条件下,没有氧气释放,溶液仍然为墨绿色,说明叶绿体黑暗条件下不能产生氢离子和氧气。【详解】A、该实验说明了光照条件下释放了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A错误;B、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产生了还原性物质(氢离子),B正确;C、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若给A组提供14 CO2等物质,可能会检测到(14CH2O)的生成,C正确;D、该实验只能证明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氧气和氢离子,无法证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合成糖类的场所,D正确。故选A。4.C【分析】DNA为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对排列在内侧。【详解】A、DNA中有的脱氧核糖上连接2个磷酸基团,有的连接1个磷酸基团,A错误;B、双链DNA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单链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含有的一分子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故碱基的数目与脱氧核糖的数目一致,C正确;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D错误。故选C。【点睛】5.C【分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B、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不能确定,可能会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都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产生种子,但属于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C。【点睛】6.D【分析】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详解】A、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由单独种植甲,改为间作乙后,进而会引起后续的其他生物种类的改变,因而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A正确;B、间作能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数量受到抑制,故降低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D、生态系统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会引起甲与害虫A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7. 关闭 CO2供给不足 降低 细胞分裂素 协同【分析】由图分析可知:持续干旱时,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浇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降低,气孔开放程度升高。【详解】(1)由图分析:脱落酸积累,含量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所以脱落酸大量积累会引起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中CO2的供给,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浇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降低。(2)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从作用上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根据图像明确相关物质之间的关系,根据物质变化和光合作用变化的关系明确相关物质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8.(1)BC(2) 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或密码子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细胞吸水涨破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E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详解】(1)图示表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E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mRNA是转录形成的,在果蝇体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主要是B细胞核,此外C线粒体中也能转录合成mRNA。(2)多肽链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的,所以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序列)直接决定了⑦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在同一生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转录和翻译形成的⑦的种类不同。(3)有氧呼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4)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渗透原理,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其吸水涨破。9.(1)理化性质(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3)记忆细胞(4)胰高血糖素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原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病毒感染人体时,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而散播,进入宿主细胞后,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消灭,当同种病毒再次侵染时,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反应。【详解】(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指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TSH),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3)二次免疫过程中由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则通过调节,此时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有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记忆细胞。(4)患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进食减少,此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进而使葡萄糖的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平衡。10. 紫花和长花粉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随机结合 实验设计:让F1与红花圆花粉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情况结果: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8:1:1:8 不正确 F2中,紫花:红花=3:1,长花粉:圆花粉=3:1,说明F1产生的各种花粉都能正常【分析】根据“紫花长花粉与红花圆花粉杂交,F1全为紫花长花粉”,可判断紫花、长花粉为显性性状。F1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226∶17∶17∶64,不符合9∶3∶3∶1,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基因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紫花和长花粉。(2)甲同学推测:“F2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重新组合,产生各含4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从而产生这种结果”。若为上述情况,则根据子二代中红花圆花粉占16/324,说明子一代产生的ab配子为8/18,即ab连锁,则AB也连锁,AB的配子也应占8/18,所以互换型的配子Ab、aB各占1/18,即AB∶Ab∶aB∶ab=8∶1∶1∶8。若验证这一结论可让F1与红花圆花粉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情况。若实验结果为: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8∶1∶1∶8。(3)分析子二代中,紫花∶红花=(226+17)∶(17+64)=3∶1,长花粉∶圆花粉=(226+17)∶(17+64)=3∶1,说明F1产生的各种花粉都能正常存活,所以乙同学推测的“含有某个基因的花粉不能正常受精从而产生这种结果”是不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连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交叉互换的实质和产生配子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 菌落 脲 稀释涂布平板法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种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偏小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涂布不均匀【分析】菌落是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能抑制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允许目标菌种生长。【详解】(1)微生物形体微小,不便于直接观察,因此对微生物的了解通常是观察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每种微生物都有独特的菌落。(2)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因为含有脲酶,脲酶能把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3)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能用来计数。选择培养基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故选择培养能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种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4)稀释涂布平板法估算的结果往往与真实值相比偏小,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菌落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单个菌落。(5)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平板内菌落有多个菌落连在一起的情况,其原因是菌液稀释不够充分。【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接种的相关知识,学生需要熟知选择培养基的概念及原理,牢记常见的接种方法和菌种计数方法,能根据菌落情况判断所用的接种方法。12. HB1和HB2的碱基 启动于、终止子 限制酶、DNA连接酶 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显微注射 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分析】结合题图可知,互换后的小鼠染色体DNA,与小鼠染色体DNA比较,HB1和HB2的碱基分别替换成了重组载体的HB1'和HB2',并且增加了重组载体的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原来突变的PKU基因,替换成了正常的PKU基因。【详解】(1)据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小鼠染色体DNA上HB1和HB2的碱基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并且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组件。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neoR基因可用来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2)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3)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以及动物细胞工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遂宁射洪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