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等高线地形图——实践运用和剖面图解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
展开
这是一份1.2 等高线地形图——实践运用和剖面图解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素养解读,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呈现】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空间定位,分析区域地理特征。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域特征、区位选择上的应用。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①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②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分布图,港口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宿营地①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③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图中宿营地选在C地)2.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引水路线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①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3.选面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如图为湖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为1 527 m,等高距相同,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N两地的高差最大为( )A.29 m B.39 mC.99 m D.89 m2.山区道路受地形影响,随意超车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自M开车至N,最适合超车的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B 2.D 【解析】1.依据图中1 500 m等高线及最高峰海拔可判断等高距为10 m,则可判断M高度为:1 470 m<M<1 480 m,N处的高度为:1 440 m<N<1 450 m,即M、N两地的高差范围是20~40 m,故最大高差为39 m。2.甲处即将翻越鞍部,乙处即将由缓坡进入陡坡,丙处为急弯,均不易发现对面来车;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开阔,同时前后视线良好,且已过急弯,便于加速,适合超车。四 地形剖面图及其应用(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第1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图中的A—B)。第2步: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第3步:确立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不变,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第4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第5步: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三)通视问题的判读技巧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图所示: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通视(如图1);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如图2)。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3)。下面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3~4题。3.乙图比甲图(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4.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3.C 4.D 【解析】3.两图图幅大小一样、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则比例尺相同;但乙图地形剖面图中地势起伏更细致,能反映较小的地势变化,说明乙图等高距更小。4.图中M、N两点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则海拔必然相同;但E、F两点在图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等高线,则两点海拔不一定完全相同。故D正确。【拓展提升】 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河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豫西某山地进行研学旅行。下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西南流向正北 D.自东北流向西南2.该地理兴趣小组在研学过程中( )A.在山峰处可一览众山小 B.可在陡崖处观看流泉飞瀑C.沿河而上可见鲜花烂漫 D.可在山峰处看太阳正东升起3.该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植被观察记录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以阔叶林植被为主体 B.树木四季常绿不落叶C.山麓、山顶植被差异巨大 D.树叶具有典型蜡质层【答案】1.D 2.C 3.A【解析】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图中左下角的指向标可判定,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图中山峰的高度比其正北方向闭合等高线的海拔低,所以在山峰处不能一览众山小,A错误;依据“凸低为高”的原则可判断图中的陡崖位于山脊处,不可能形成河流,所以不能看到流泉飞瀑,B错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花开时间晚,5月份沿河而上有可能看到见鲜花烂漫,C正确;此时为5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D错误。故选C。3.根据题干可知,该地为河南省西部,河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正确,B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米,山体的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山麓、山顶植被差异小,C错误;树叶具有典型蜡质层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D错误。故选A。(2020·河南名校质量考评)读等高线(单位:m)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 m,回答4~5题。4.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 )A.300 m B.418 mC.500 m D.382 m5.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A.④ B.③C.② D.①【答案】4.B 5.C 【解析】4.读图可知,河流源头的海拔为700~800 m,甲地海拔在312~318 m,所以,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在382~488 m。5.读图可知,①处位于陡崖下,易有落石,不安全;②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宿营;③处位于河谷,易发生洪水灾害;④处等高线密集,坡太陡。(2020·湘鄂八市十二校联考一)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6~7题。6.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A.1∶200 B.1∶20 000C.1∶200 000 D.7.图示信息反映了(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6.B 7.D 【解析】6.一般中学的面积较小,长宽多为几百米,结合图示学校面积,可判断比例尺采用1∶20 000最合适。7.测量区域海拔大约在50 m以下,以平原为主,①错误;图中河流流向大体自西向东流,②错误;图示学校东方为海洋,且学校与海洋之间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则③正确;图示河流上游等高线较下游密集,则上游地势落差大于下游,河流流速上游比下游快,故④正确。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建造火情瞭望塔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9.若只考虑地形因素,AB两地温差可能是( )①0.5℃ ②1℃ ③1.5℃ ④2.5℃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8.A 9.C【分析】8.甲点高度为800-900,图示范围内海拔最高,且位于山脊,通视性最好,因此可建监测火情的瞭望塔,故A正确,乙为山脊,海拔为600米,丙为山谷,海拔为400米,丁为山脊,海拔为600米,都没有甲地海拔高,通视性好,故排除BCD。9.A点海拔为400、500米或者600米,B点海拔为200-300米,AB之间相对高差可以为100-400米,再结合气温递减率,海拔相差100米,温差为0.6℃,计算可知,AB之间的温差为0.6-2.4℃,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C,自然排除ABD。苏木吉林湖是我国内蒙古西部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左图为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右图为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0.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地下水 B.雨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邻湖湖水11.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淡水湖泊,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植被茂盛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面风速小④纬度和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0.A 11.D【分析】10.由材料“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可推测出,苏木吉林湖的补给水不可能为邻湖湖水和高山冰雪融水,CD错。该地有沙山,可推测出可能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不可能是大气降水补给,B错。从该湖区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中可看出,该湖总补给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出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A正确。故选A。11.由材料“形成局部流域”可知,该湖没有外泄河道,是咸水湖泊,①错。与南方平原地区湖泊相比,该湖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④正确。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蒸发慢,③正确。湖泊周围地区沙山分布,植被少,②错。故选D。(2020·承德模拟)如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14题。12.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a B.bC.c D.d13.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14.图中陡崖(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 mB.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答案】12.A 13.A 14.B 【分析】12.a位于山丘的阳坡,冬季采光条件好;并且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位于西侧的山坡上,光照条件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13.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水流最缓,最利于泥沙沉积。14.据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 m,底部海拔在0~30 m,计算可知陡崖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 m;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宜布局交通线。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如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5~17题。15.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 )A.①处流向②处 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 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 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 东北流向西南16.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 )17.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答案】15.B 16.A 17.B 【分析】15.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由西北流向东南。故B正确。16.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故A正确。17.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故B正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2 等高线地形图——如何描述与判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素养解读,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2 等高线地形图——常见计算和特征判定(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素养解读,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