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5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问题与对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5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热度 ★★★☆☆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与对策
问 题
对 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和管理,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特别提示】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并非是不可避免的。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产业升级困难、城市建设落后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如果在发展之初或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及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会大大减少问题的产生。
〖图文拓展〗
1.珠江三角洲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为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2.“城中村”问题
城中村的弊病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环境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问题:人口密度过高;建筑密度过大,布局混乱;市政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环境卫生条件差;社会治安混乱。
考向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
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拓展延伸】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答案】1.A 2.A
【解析】1.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
2.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A正确。
考向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受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形式的变化及国内、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贺州市通过“双飞地”经济模式,即以贺州为“飞入地”,探索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模式和以贺州为“飞出地”,引导贺州企业走出去,以合资促引资、以品质换品牌、借渠道拓市场,探索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在大湾区的“飞地企业、飞地市场合作”模式。下图为贺州市与大湾区区域图。
(1)简述贺州市作为“飞入地”的区位优势。
(2)指出贺州市发展“双飞地”经济模式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3)说出贺州市发展“双飞地”经济模式对贺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邻近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政策的大力支持;交通便捷程度高;劳动力、地价优势明显。
(2)鼓励当地企业与大湾区企业交流融合;为大湾区企业到来提供便利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
(3)有利于贺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提高贺州市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贺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加贺州市就业岗位,带动贺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以广西贺州市“双飞地”经济模式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飞入地”是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读图可知,贺州市在地理位置上紧邻广东省和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且当地开展“双飞地”经济模式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作为“飞入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应较为完善,且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相比于大湾区而言,贺州市的地价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低。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飞入地”是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而“飞出地”即为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在大湾区。由此可知“双飞地”需要当地企业与大湾区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所以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等鼓励当地企业与大湾区企业进一步交流融合,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前提是进一步完善区域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该为大湾区企业到来提供便利政策支持,营造更为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投资氛围,促进当地“双飞地”经济模式进一步融合发展。
(3)这种“双飞地”经济模式,有利于促进贺州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引导贺州企业走出去,以合资促引资、以品质换品牌、借渠道拓市场,提高贺州市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促进当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持续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带动贺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贺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考向三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1.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和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图1 某市1978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2 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
图3 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
(1)结合三大产业的构成,判断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
(2)结合不同年份产业的构成,判断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3)结合产业的变化特点,分析其成因。
2.产业结构变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思路
(1)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②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不平衡。
③第三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小。该区域一般是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
(2)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①针对第一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工业,当地工业发展主要考虑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的加工、物流产业等。
②针对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组成,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
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甲)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c~d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是( )
A.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B.逆城市化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会生产力下降
2.图乙中①对应的“在农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大约是( )
A.5% B.22% C.45% D.75%
3.图乙中①、②为图甲各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组较合理的是( )
A.a时期—② B.b时期—① C.c时期—② D.d时期—①
【答案】1.B 2.A 3.A
【解析】1.c~d时期,该国城市化水平有所降低,说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正确。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A错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C错误。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历程的正常表现,不代表社会生产力下降,D错误。故选B。
2.图乙中①位置,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约70%,在农业中就业比重约5%,在工业中就业比重约25%,A符合题意。故选A。
3.图乙中①、②为图甲各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①位置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约70%,在农业中就业比重约5%,在工业中就业比重约25%;②位置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约30%,在农业中就业比重约55%,在工业中就业比重约15%。图甲a时期城市化水平低,约为15%,农业人口比重大,和②对应,A正确。b时期是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是最高,和①不对应,c时期城市化水平是最高,和②不对应;d时期是逆城市化时期,农业人口不是最低,和①不对应。BCD错误。故选A。
【点睛】
从a到d体现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研究学者指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上下半场之分:“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是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城市化“上半场”的典型代表地区是( )
A.20世纪80年代的东部沿海地区 B.20世纪70年代的中西部地区
C.21世纪的东北地区 D.21世纪的东部沿海地区
2.要使城市走向繁荣,我国城市化的“下半场”必须( )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C.进一步降低资源要素的成本 D.以人为本,“人城”和谐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下图和下表,完成3-5题。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990-2010年扩展状况
城市
建成区扩展倍数
人口增长倍数
GDP增长倍数
广州
2.50
0.86
36.78
深圳
8.38
5.57
88.38
珠海
4.75
1.86
37.16
香港
0.55
0.23
1.96
澳门
1.46
0.59
7.79
3.粤港澳大湾区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应着重发展( )
A.汽车制造业 B.房地产业 C.生态城市 D.高端服务业
4.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快速扩展,得益于( )
①平坦地形②国家政策③交通发展④填海造陆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据表可判断( )
A.各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增长均衡发展
B.珠江口东侧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快于西侧
C.澳门对内地经济辐射作用大于香港
D.广州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最快
下图为“七大沿黄城市群依据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偏离增率分布的散点图”,读图完成6-7题。
注:偏离度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
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兰西城市群始终保持良好的产业结构优势②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势依旧明显
③太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优势逐渐凸显④呼包鄂榆城市群仍然保持良好的产业竞争力优势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4年前后,太原城市群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煤炭资源开采 B.基础设施完善 C.南水北调实施 D.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深圳市高新企业迅速崛起,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的高新化转型,其空间演化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据统计,2007年、2013年、2017年深圳市在册的某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564家、1836家、6888家。下图示意深圳市行政区划。下表为2007年、2013年、2017年该类企业集聚区企业统计数据。据此完成8-10题。
集聚热点区
2007年
2013年
2017年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南山高新区
524
34%
491
27%
2301
33%
福田老工业区
301
19%
196
10%
507
7.3%
龙华龙头企业区
-
-
67
4%
513
7.4%
8.该类企业可能是( )
A.汽车制造 B.生物制药 C.电子信息 D.航空航天
9.2010~2013年,该类龙头企业选址龙华区的关键因素是( )
A.产业集聚 B.园区政策 C.交通通达度 D.知识技术
10.2007年~201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的空间格局演化大致是( )
A.集聚→分散→分散 B.分散→集聚→集聚
C.集聚→分散→集聚 D.分散→集聚一→分散
2020年2月25日, 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安省合肥市,合肥市政府进行超100亿元战略性投资。蔚来是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完成11-12题。
11.与传统汽车相比,目前电动汽车的优势主要有( )
①排放污染少②噪音小③技术难度低④续航时间长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对合肥市的影响有( )
①产业升级②扩大就业③提升产品的知名度④提升竞争力⑤减轻交通压力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了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深圳市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为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深圳的物联网产业在软件开发、硬件的生产制造及行业应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下图示意2015~2020年深圳市物联网产业的产值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2015~2020年深圳市物联网产业( )
A. 产值波动减少 B.产值持续增加
C.产值增速波动减慢 D.产值增速持续加快
14.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依托的主要优势有( )
①基础教育水平高②雄厚的经济基础③完整的产业链④包容性强的社会文化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目前物联网产业在深圳市的主要应用领域是( )
A.智慧农业 B.环境保护 C.网络直播 D.智能工业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完成16-17题。
16.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基础
C.城市行政等级 D.与上海的空间距离
17.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 )
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
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未来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与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统一协调发展。图14为“2006-2016年三大城市群经济和环境协调度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值越大,协调度越好。表2为“2016年三大城市群经济水平与工业主导产业表”。据此完成18-19题。
城市群
人均GDP(万元)
地均GDP(亿元/km)
工业主导产业
京津冀
5.1
0.26
电子信息、汽车、金属冶炼、化学化工
长三角
9.7
0.70
装备制造、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纺织
珠三角
11.3
1.23
通信电子设备、汽车、家用电器、纺织家具
18.依据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三角协调度增速最快,珠三角协调度最高
B.珠三角和长三角协调度一直高于京津冀
C.三大城市群之间协调度差距在不断缩小
D.三大城市群协调度呈现同速增减趋势
19.关于三大城市群经济和环境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耗水平与协调度呈正相关 B.科技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呈负相关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呈负相关 D.京津冀协调度低与重化工业比重大有关
陕西省某县将移民搬迁和就业同步谋划,创建了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社区工厂”发展模式。近年来,该县83家“社区工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帮助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新生活。据此完成20-21题。
20.该县“社区工厂”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 )
A.城市待业人员 B.外出打工人员
C.农村留守妇女 D.回乡创业人员
21.目前,“社区工厂”发展模式( )
A.适合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B.主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C.利于提升社区居民教育水平 D.适合在我国东南沿海推广
2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我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材料三:图1为“环渤海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
(2)比较天津、济南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
(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经通车,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试分析此方式的优势。
(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2020·海南·高考真题) 下图示意陕西省安康市区域,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过去,有的区县因为缺乏集中连片、适宜发展工业的土地,只能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为此,安康在市城内进行统筹,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供发展空间受限的区县开发和经营。据此完成1-3题。
1.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 )
A.渭河 B.汉江 C.淮河 D.岷江
2.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 B.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C.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D.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
3.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县改区,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 B.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C.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 D.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
(2020·山东·高考真题)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5.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2019·全国·高考真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6-8题。
6.“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7.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我国2018年软件行业收入前十位省(市)统计数据。完成9-10题。
9.2018年下列省份软件行业收入增长额最大的是
A.陕西 B.浙江 C.辽宁 D.广东
10.表中可反映出
A.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 B.软件产业在长三角地区集聚明显
C.东北地区软件产业增速快于西部 D.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东部
(2018·海南·高考真题)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010亿元。据此完成11-12题。
11.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12.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组建企业集团 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 D.增加木材进口
(2016·浙江·高考真题)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13-14题。
13.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14.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15.(2018·上海·高考真题)当今世界,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正打造粤(广东省)港澳大湾区,努力使之成为世界一流湾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一般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变。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约有2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多。
(1)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2)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内产业发展的区内差异,并说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3)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分析该地区冬季温暖、夏季酷热天数较少的原因。
(4)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湾区。说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6.(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17.(2018·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18.(2018·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1)上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
(3)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19.(2017·上海·高考真题)“水到白洋阔连天”,被誉为“华北之肾”的三百里白洋淀,在建设雄安新区过程中称为生态保护重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 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1)2017 年 4 月 1 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 1、2 月和 5、6 月水位偏低的原因。
(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 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016·上海·高考真题)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精准扶贫,需要厘清贫困的主要原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
材料二:怒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
材料三: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建设淹没了部分谷地农田。
2012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
(1)说明影响怒江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
(2)简述怒江州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对策。
21.(2016·上海·高考真题)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考点冲关
【答案】1.A 2.D
【解析】1.城市化的上半场指我国城市化初期阶段,我国城市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启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处于萌芽阶段,B错误;21世纪的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并不是刚起步的阶段,C错误;21世纪的东部沿海处于快速发展时期,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
2.为了让城市走向繁荣,不仅要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且更要关注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要以人为本,“人城”和谐发展,D正确;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是城市发展初期的策略,A、B错误;不能因为城市发展降低资源要素成本,C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D。A、B、C错误。
【答案】3.D 4.B 5.D
【解析】3.粤港澳大湾区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应着重发展技术创新和高端服务业,D正确。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生态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但是对于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
4.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扩展,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②③正确;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分布区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①错误;填海造陆也仅局限在沿海地带,④错误。所以选B。
5.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990—2010年扩展数据可以看出,各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增长发展不均衡,A错误;珠江口东侧主要城市为香港和深圳,其中深圳建成区扩展速度快,但香港建成区扩展速度较慢,B错误;表格数据只能反映澳门各项指标增长倍数大于香港,并不能说明澳门对内地经济辐射作用大于香港,C错误;广州人口增长0.86倍,GDP增长36.78倍,人均GDP增长(37.78+1.86)倍,和其它4城市相比最高,D正确。所以选D。
【答案】6.C 7.D
【解析】6.读图可知,兰西城市群结构偏离增率始终为正值,始终保持良好的产业结构优势,①正确;2014~2018年,宁夏沿黄城市群结构偏离增率为负值,优势不明显,②错;从2009~2018年,太原城市群竞争力偏离增率从负值变为正值,结构偏离增率始终保持正值,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逐渐凸显,③正确;呼包鄂榆城市群竞争力偏离增率显著下降,产业竞争力优势下降,④错。故选C。
7.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14年前后,太原城市群竞争力偏离增率由负值变为正值,且增幅较大,表明当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使了其城市群竞争力的提高,D正确;山西的煤炭资源开采并非从2014年前后才进行开采,A错;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会导致城市群竞争力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B错;与南水北调关系不大,C错。故选D。
【点睛】本题组的解答要抓住图示信息的获取,偏离度是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偏离度为正值,表明其优势越强,反之,其竞争力越弱。
【答案】8.C 9.B 10.C
【解析】8.由材料可知,“2007年、2013年、2017年深圳市在册的某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564家、1836家、6888家”,说明该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可能是电子信息工业,C正确;汽车制造、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通常企业规模大,数量少,A、B、D错误。故选C。
9.由图可知,原特区边界2010年取消,龙华区紧邻原特区边界,可知2010~2013年龙华区吸引龙头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是政策,B正确;2007年龙华区无该类龙头企业,可推测不是产业集聚导致的变化,A错误;与其他区域相比,龙华区交通、技术无明显优势,C、D错误。故选B。
10.仔细观察表可知,200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和福田老工业区两个区占比为53%,表明集聚性强,2013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福田老工业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三个区占比仅为41%,且南山高新区和福田老工业区两个区占比均下降,表明分散性强,2017年该类企业在深圳南山高新区、福田老工业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三个区占比上升为47.3%,且南山高新区和龙华龙头企业区两个占比有所上升,表明趋于集聚,故选C。
【答案】11.A 12.B
【解析】11.传统的汽车的燃料是汽油或者柴油,这样会排出大量的废气,污染环境;电动汽车都使用的电能对来自风能、水能,所以电动汽车污染小,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①正确;电动汽车开起来相当的安静,噪音小,②正确;与传统汽车相比,目前电动汽车技术难度高、续航时间短,③④错误。故选A。
12.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是对产品的影响,不是对合肥市的影响, ③错误;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会减轻交通压力,⑤错误;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将助力合肥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样板。因此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有助于产业升级,扩大就业,从而提升合肥市的竞争力,①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电动汽车现在是国家越来越发展的趋势,并且它还有很多的优势,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相信在以后,电动汽车将会取代传统汽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音。电动汽车跟传统汽车相比,它的优势就是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传统燃油车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却只能跑300公里,优秀一些的也只有400公里出头,所以在续航里程方面燃油车具有天然的优势。
【答案】13.B 14.C 15.D
【解析】13. 图中显示,2015~2020年深圳市物联网产业产值持续增加,产值同比增速持续减小,B正确,ACD错。故选B。
14.注意材料关键信息:深圳市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为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深圳的物联网产业在软件开发、硬件的生产制造及行业应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由此可知,深圳市经济发达,物联网软件、硬件的开发制造及行业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②③正确;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包容性强的社会文化等不是其主要优势,也不是材料关键信息的直接体现,①④错。故选C。
15.工业制造一直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未来深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目前在深圳的主要应用领域为智能工业,这将促进深圳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D正确;相比于高端制造业而言,农业生产在深圳市比重很低,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A错;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了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环境保护以及网络直播利用原先的互联网技术也可实现应用,不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BC错。故选D。
【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第1小题直接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即可;第2、3小题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深圳市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为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深圳的物联网产业在软件开发、硬件的生产制造及行业应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从而明确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依托优势以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16.D 17.B
【解析】16.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A错误。从图二可知,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无锡的,但是上海对无锡的辐射强度高于南京,BC错误。由图2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正好对应了其空间距离问题,D正确。故选D。
17.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的对外辐射强度增强,正好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竟争力①正确,②错误,AC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资源节约型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③正确,即B正确。产业转型并不会导致上海人口大量外迁,④错误,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看图析图的能力。某城市辐射强度增强,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其他城市的竟争力;产业转型同时促进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
【答案】18.A 19.D
【解析】18.由图中数据可知,长三角协调度增速最快,A对。2010年前后京津冀协调度略高于长三角,B错。京津冀和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在扩大,C错。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增速最快,京津冀增速最慢,D错。故选A。
19.京津冀主导产业重化工比重大,消耗能源较多,协调度低,珠三角能源消耗少协调度高,说明能源消耗水平与协调度呈负相关,A错,D对。科技发展水平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提高协调度,B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协调度越高,C错。故选D。
【答案】20.C 21.A
【解析】20.注意材料信息“社区工厂、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其面向的人员主要是农村留守妇女,既可以在社区上班补贴家用,同时可以兼顾老人和小孩,C正确;注意材料信息“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其面向的人员并非城市待业人员或回乡创业人员,AD错;社区工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村人员外出打工,但相比而言,B选项不是其主要的面向人群,B错。故选C。
2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社区工厂”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农村留守妇女,其知识水平较低,适合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适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所以“社区工厂”发展模式适合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A正确,D错;主要培养负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人,而非复合型技术人才,B错;社区居民教育水平主要与区域教育的投入有关,与“社区工厂”关系不大,C错;故选A。
【点睛】“社区工厂”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农村留守妇女,多从事服装生产、鞋帽加工、玩具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社区工厂的存在,农村留守妇女可以就近上班,既可以补贴家用,同时可以兼顾老人和小孩,缓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有助于社会和谐。
22.【答案】(1)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减少区际协调的成本与难度;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有利开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能够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2)区位特点:天津是沿海港口城市,济南是内陆铁路枢纽城市。
共同自然条件: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都位于河流沿岸。
(3)可节省土地,减少占用耕地: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
(4)该两区域的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状况较好,高素质人才比较集中;符合欧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的需要
【解析】本题以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重新调整行政区划,构建大上海经济区,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从而减少区际之间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减少内部竞争。以上海为核心构建大上海经济区,更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大上海经济区,可以发挥各地区的特色优势,根据产业链需求,促进不同优势类型的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2)根据图一信息可知,天津地处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而济南地理位置相对更靠内陆,为众多铁路的交汇点,是内陆铁路枢纽城市。两城市均位于华北平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两地区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两城市均靠近河流,取水方便。
(3)一方面,通过以桥代路,可减少沿线地区耕地的占用,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京沪高铁所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交通线路密集,以桥代路可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影响,形成专线运输线路,也有利于提高运输速度与效率。
(4)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条件好,吸引了欧美等外资企业建厂。两区域高等院校相对较多,高素质人才较多;另外,欧美等外资企业更倾向于在两地区投资建厂,表明两地区更符合欧美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的需要,所以相比于其他地区,两区域更能得到欧美等外资企业的青睐。直通高考
【答案】1.B 2.C 3.B
【解析】1.根据材料“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可知,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长江水系,结合经纬网信息可知,安康地区应在陕西南部(秦岭的大致纬度约为34°N),汉江从此经过,所以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汉江,故选B。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面积超过90%,但又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所以安康统筹发展经济园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C正确;“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的流动”以及“减少区县之间的无序竞争”均不是主要目的,AD错;与促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无关,B错。故选C。
3.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人口向城市转移,不是简单的通过“县改区”即可实现,A错;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充足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可共建共管,协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B正确;根据材料“劈山造城、填河造地”以及“在允许开发、土地平坦的区县建立经济园区”等信息可知,该区域多山地,平地较少,且大部分区域限制和禁止开发,所以即便调整行政区划,合并相关区县,但适宜开发的土地并不会发生变化,对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较小,C错;增大发展空间受限区县的收益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园区所在县区的收益,且这种收益比例的调整并不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D错。故选B。
【点睛】本题组的第1小题中,在无法根据文字材料信息解题的情况下,还有更为简洁的解题技巧。地名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中河流流经“汉阴县”、“汉滨区”,可大胆推测安康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系是“汉江”。
【答案】4.B 5.C
【解析】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公路客流量大,反映城市间联系紧密,有利于推进同城化。选项中城市组合相比而言,合肥与巢湖之间空间位置相对较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两城相互之间均为首位客运流向,城市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推进同城化,B正确;池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安庆,但安庆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合肥,次位客运流向为池州,A错;亳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阜阳,但阜阳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淮南,C错;芜湖的首位客运流向为铜陵,但铜陵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池州,D错。故选B。
5.滁州与合肥同属安徽省,两者的行政联系更为密切,而南京属江苏省,所以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客流量相差很小,C正确;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滁州距离南京距离更近,更有利于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不能解释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客流量相差小这一现象,AB错;同理,合肥和南京均为省会城市,也不能解释为何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客流量相差很小,D错。故选C。
【答案】6.B 7.D 8.A
【解析】6.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村办企业燃料来源分散、原料来源分散, B对, A C错误。村办企业属于生产企业,市场是否分散与“村村冒烟”无关,D错误。故选B。
7.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括两部分:“抱团”和“飞地”。“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材料中提到,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②④正确。在实施“抱团飞地”模式之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①错误。“抱团飞地”主要是针对原先集体经济资金、资源发展总量少的问题,跟教育无关,③错误。故选D。
8.原先是村村冒烟、一村一地的发展,单个村发展可能存在经济实力薄弱、资源要素禀赋差、项目建设实施难、资金不足等等问题。“抱团飞地”模式有利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单个村单打独斗面临的资金、区位等瓶颈,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补贴资金。实施“抱团飞地”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整合县域资源,推进城镇等发达区域和乡村等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低收入村增收致富。因此是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创新,A正确。不是生活方式创新,没有提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发生变化,B错误。农业发展创新是农业机械或者是耕作方式等的变化,C错误。“抱团飞地”模式体现的是城乡发展模式的创新,并非科技的创新,D错误。故选A。
【答案】9.D 10.B
【解析】9.软件行业收入增长额等于收入与年增长率的积,计算可得,广东省2018年增长额为3752亿,陕西891,浙江2304,辽宁320亿,故选D。
10.由材料可知,软件产业西部省区增长速度快,但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软件产业在长三角的江苏、上海、浙江等集聚明显,东北软件产业增速比西部慢,中部地区对外开发程度低于东部,故选B。
【答案】11.B 12.A
【解析】11.由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相关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型升级,因此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会促使南康木匠大批返乡,故B正确,和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南康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南康资金雄厚不符合事实;材料显示南康家具产业所需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且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同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对中低端家具的需求较少,故A、C、D错误。
12.当前南康家具产业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缺乏品牌产品;南康家具企业高达7500多家,企业数量多,彼此之间易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组建企业集团,可以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故A正确。增加木材进口、挖掘本地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不是“最有效措施”,故D、B、C错。
【点睛】本题组题目较容易,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主要原因”、“最有效措施”等。
【答案】13.B 14.D
【解析】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工协作,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的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人口密度增加,交通改善,不是主要目的。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科技水平高,是产业总部所在地,负责研发环节。
13.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工协作,促进城镇协调发展,B对。建设城市群,没有扩大城镇总体规模,A错。城镇制造业发展,能够提高城镇人口密度,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城镇交通联系,不是发展城市群的主要目的,C、D错。
14.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科技水平高,是产业总部所在地,负责研发环节,D对。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市群、成渝城市群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科技水平较低,不适宜负责产业的研发环节,A、B、C错。
15.【答案】(1)港口多,航运发达,铁路、公路密集,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服务业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大。(任答三点)
(2)差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以服务业为主,其他城市多以工业为主。香港作用:香港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领先,利用这些产业带动本区向服务经济转型;香港是国际性大都市,可以为本区其他城市提供对外贸易平台。(任一点)
(3)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因纬度较低,受冬季风影响小,较温暖。夏季因地处东南沿海,受夏季风、海洋调节和台风等影响,酷热天气较少。
(4)区内:能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能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外:能辐射带动周边省市经济发展,能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新的增长,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1)读材料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是位于沿海海湾地区,港口多,海上航运发达,铁路、公路分布密度大,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服务业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依托中国大市场,市场广阔。
(2)依据图文材料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内产业发展的区内差异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以服务业为主,其他城市多以工业为主。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主要是香港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领先,利用这些产业带动本区向服务经济转型;香港是国际性大都市,可以为本区其他城市提供对外贸易平台。
(3)粤港澳大湾区冬季温暖的原因是纬度位置较低,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夏季酷热天数较少的原因是该地地处东南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强,受夏季风、海洋调节和台风等影响,酷热天气较少。
(4)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区内和区外两个方面。区内主要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协同发展。区外主要是辐射带动周边省市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16.【答案】(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2)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3)(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4)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1)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具体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澳大利亚东南地区是西方殖民者最早到达的地区,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看,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温和,有利于人口分布,所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同时也为组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阿德莱德、墨尔本、吉朗都位于临海,港口多,海上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2)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及个性化需求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且草原、荒漠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个性化需求大;“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3)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劳动力价格及生产规模角度分析。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同时,“各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使得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所以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4)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从不利影响看,由于汽车产业退出,使得当地就业压力增大,以汽车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经济出现下滑,且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汽车产业退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人才等从事其他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17.【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解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为载体,考查我国的主要开发策略、城市建设区位条件、城市经济特点对比、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我国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主要结合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如该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2)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主要结合图20来判断,据图可知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较好城市体系基础。与南京相比,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结合表2,从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3)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一关于城市群的叙述和图21,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空间发展差异、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方面描述成渝城市群的不足之处。(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结合第(3)问描述的问题,从核心城市、城市体系、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等角度着手分析。
18.【答案】(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 (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3)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港的建设、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京津冀的发展定位应立足各自优势制定:北京为首都,突出优势是高校众多,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天津为直辖市,靠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现代工业基础好;河北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传统工业基础好。
(2)天津港转出一些与发展方向不符的产业可以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减轻污染;这对于周边其他港口而言,因产业增加,可以增加吞吐量,规模扩大,便于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3)山区主要是生态屏障、水源地,因此要保护其生态环境,扩大林业比例。平原地区则要立足于华北缺水的现状,发展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点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依据各自优势发展,其中,天津的港口功能要加强,北京的科技优势要发挥,河北作为产能转移地和京津的生态屏障,既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也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19.【答案】(1)交通: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
科技: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 政策:政府政策扶持。 人口:现阶段人口介绍,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宽阔。
(2)1、2 月:此时受冬季风控制,降水量较少;5、6 月:此时,夏季风未临,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教大。
(3)气候: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 水文特征: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涵养水源,使 得河流含沙量减少。
生物:保持生物多样性。
(4)开源: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滴管或喷灌);防治水污染等。
【解析】(1)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政策、人口等方面分析。新区内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国家设立新区,有政府政策扶持。现阶段人口众多,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宽阔。
(2)白洋淀位于华北地区,在1、2 月是冬季,此时受冬季风控制,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5、6 月是春末夏初,此时,夏季风未临,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
(3)白洋淀属于湖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可以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有调节径流的功能,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有涵养水源功能,使 得河流含沙量减少。湿地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4)解决“干淀”困境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防治污染方面分析。开源措施有引黄河水入白洋淀,即跨流域调水。采用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节流措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如滴管或喷灌等。生产生活中,注意防治水污染等。
20.【答案】(1)主要问题: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用地规模已经超出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
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
人类活动原因: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及初级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
【解析】(1)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山区面积大,地表破碎,境内可利用土地较少。这是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江州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1.31%,即其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地较多;怒江州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梯级电站开发淹没部分谷底农田。
考点:考查提取资料能力及区域发展存在问题。
(2)云南省怒江州山地多,平原少,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发展初级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利用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即保护自然资源,又可增加收入。
21.【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解析】(1)图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三大产业特点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图示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第一产业比值小,产业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是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4)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也可以减少种植业对环境破坏,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4页。
这是一份考点64 我国的工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集分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迁移路径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63 我国的农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三大棉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