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试卷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1页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2页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热度 ★★★☆☆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特别提示] 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三、可持续发展
    1.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特别提示]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庞大的人口基数。
    ②人均资源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范围扩大。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
    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
    方式
    环境友好
    目的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实践
    工业
    发展清洁生产
    农业
    推行生态农业
    公众
    提倡适度消费
    〖图文拓展〗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

    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产生活,同时,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也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当人类的索取和排放超过环境的再生和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种种环境问题。图中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的箭头是指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图中环境指向人类社会的箭头指环境的反馈作用。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口的压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了种种环境问题。
    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生产→污染排放”单向流动型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考向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1.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
    (1)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度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太湖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垃圾围城现象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康菲石油
    公司漏油事件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城市噪声污染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森林的环境
    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3.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
    (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

    PM2.5浓度/(μg/m3)
    长三角部分城市
    ≤40
    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40-50
    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50-60
    南京、无锡、苏州
    ≥60
    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1)差异:南北地域分异明显;北高南低。原因:北方地区工业和生活排放污染物较多,在冬季风影响下不断向南扩散;长三角北部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多于南部;北部地区降水少,南部地区降水较多有利于PM2.5沉降。
    (2)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强立法、保护环境。
    (3)PM2.5污染会随着大气进行跨区域扩散;长三角PM2.5污染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需要区域合作,进行共同治理,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解析】本题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涉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信息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1)据图表可知,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地域分异明显,总体是北高南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污染物排放量、降水对污染物沉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PM2.5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多,在冬季风的影响下,向南扩散,长三角北部地区受影响较大,再加上北部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大,降水小于南部地区,不利于污染物沉降,PM2.5浓度较高。
    (2)注意题目要求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回答。汽车尾气排放主要是由于私家车数量较多,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还要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3)雾霾污染是跨区域的环境问题,不可能单靠某个地区完成治理,需要区域共同参与治理。PM2.5污染属于大气污染,会随着大气进行跨区域扩散。长三角地区的PM2.5污染的影响范围大,涉及行政区域广,需要区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治理,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考向二 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实施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
    含 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清洁生产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实施工业生产的重要思路,其中回收和处理废弃产品是重要的环节。读某大公司清洁生产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清洁生产特征,推测方框R最适合的填充内容是( )
    A.清洗/喷漆 B.分类/检查 C.维修/保养 D.翻新/包装
    2.该公司旧产品零部件重新进入装配的意义有( )
    A.提高终端产品质量 B.提高产品售价
    C.节省原材料购买和能源使用 D.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推行清洁生产,会使环境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 )
    A.减小 B.增大 C.没有变化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1.B 2.C 3.A
    【解析】1.R的上一个程序是“拆除、拆卸”,是将旧产品的回收处理环节之一,R的下个程序包括“再循环”,“安全填埋和“经认证的零部件”,不难看出,R这步骤将拆卸后的旧产品的零件进行了分类、检查,故B选项正确;“清洗、喷漆”、“维修、保养和“翻新、包装”等环节的顺序应该是旧产品一拆除、拆卸分类、检查经认证的零部件一维修、保养一清洗、喷漆翻新、包装一装配,故A、C、D三个选项不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D。
    2.使用旧的零部件并不能提高零部件的质量,也不会提高终端产品的质量,故A选项错误;使用旧的零部件,从程度上,会降低生产的成本,可以降低产品售价,故B选项错误;旧产品回收利用的价钱低,使用旧产品可以减少对原来的原材料的购买和能源的使用,故C选项正确;使用旧产品零件会增加生产环节,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C。
    3.推行清洁生产行动计划,企业可以减对原材料区位的考虑,也会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所以推行清洁生产会使环境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A。
    【点睛】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包括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清洁能源,利用无毒害原材料,减少使用稀有原材料,循环利用物料等措施。(2)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节约资源、降低损耗、提高效能和产品质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3)环境危害最小化。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使用有毒害物料,采用无废、少废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注重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采用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完成产品生产和包装,改善产品功能等一系列环保措施,实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和“工业绿化”的目的
    考向三 循环经济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理、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判读步骤
    第一步:读图名,明确主题研读图名及图文材料,明确关联图的主题是什么
    图1中体现甜菜制糖的加工处理过程;图2体现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与人类关系图;图3体现煤炭生产、加工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图。
    第二步:理顺关系,寻找突破
    ①观察箭头指向和已知框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图2中图示左侧信息:小麦主要供给面粉厂,面粉厂的麸皮给牛羊猪当作饲料,秸秆用于喂养牲畜、制造沼气。沼气池一方面提供燃料,另一方面沼渣作为肥料还田。连接P框的箭头中,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是指向耕地的“固氮”作用,应该是大豆。而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加工的Q,应属于豆制品加工。
    第三步:分析原理,寻找方法
    ①抓住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生产活动互为提供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生产活动的综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②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正确性。
    图1中甜菜属于种植业,加工过程属于工业生产,与原流程相比,新的方式增加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图2中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大豆,与东北地区的作物类型相符;
    图3中固体废弃物填充塌陷区,恢复保护地表;对煤泥和煤矸石的充分利用,对废气、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赣南地区逐步形成了以脐橙产业为龙头的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果实套袋是生产无公害产品的有效配套技术措施之一,脐橙套袋宜在脐橙生理落果和脐黄结束后的稳果期进行。下图是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脐橙套袋有利于( )
    ①增加甜度,提高果实品质 ②减少病虫害 ③降低农药残留量
    ④提早成熟 ⑤改善果品外观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⑤
    2.赣南地区推广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生态效益有( )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B.利用沼气能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
    C.减少对林木的砍伐,增加土壤肥力
    D.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1.A 2.A
    【解析】1.提高果实品质的主要方法有增加温差、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土壤肥力、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更优质的品种等,但是水果套袋不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不能增加水果的甜度、提高果实品质,故①选项错误;水果套袋可以隔离病虫害,减少病虫直接接触水果的可能,故②选项正确;套袋就相对于给水果上了一层保护膜,不仅可以隔离病虫害,还可以隔离农药直接接触水果,降低农药残留量,故③选项正确;套袋只是给水果增加一层保护膜,并不能促进水果成熟,故④选项错误;套袋中的水果不会受到鸟类的侵害,不会受到果蝇危害,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通过,使成熟水果表面光色泽鲜艳,从而改善果品外观提高了水果档次,故⑤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②③⑤,选择A。
    2.由图可知,赣南地区发展生态综合立体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实现了一地多用,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农业多种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故A选项正确;利用沼气,只是为当地农民生活用能增加了一条途径,可以缓解问题,但是不能解决问题,故B选项错误;立体农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林木种植,减少对林木的砍伐,但这不会导致土壤肥力增加,故C选项错误;立体农业增加了农业的多样性,优化了农业结构,但不能增加就业机会,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A。
    【点睛】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省安吉县高家堂村依靠丰富的毛竹资源发展工业,成为当时贫困县里的富裕村,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1998年开始,高家堂村通过实施封山育林,禁用除草剂,恢复刀砍锄头挖的传统除草方式等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开展休闲度假区、山水风景区和农业观光区等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据此完成1-2题。
    1.高家堂村恢复传统除草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水土污染 B.防止水土流失
    C.节约除草成本 D.增加就业机会
    2.高家堂村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发展( )
    A.竹林产业 B.生态经济
    C.旅游产业 D.观光农业
    通常处理秸秆最理想的方式是秸秆还田,但2020年作物秸秆焚烧新政策出台后,吉林省延边州按照错时、限量、轮烧要求,认真制订烧除计划,并及时对各县市烧除计划进行了调整。据此完成3-4题。
    3.吉林省延边州允许焚烧秸秆可能是为了( )
    A.提高地温,增加光照 B.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
    C.改变土壤成分,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成本,利于机械化生产
    4.吉林省延边州错时、限量、轮烧秸秆的原因是( )
    A.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错时播种,提高生产效率
    C.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出苗率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5-6题。

    5.“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6.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坞下村,位于永州市新田县城西北郊,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众多。过去该村荒山连片,杂树丛生;现在大片荒山被开垦为果园。每到阳春三月,桃李盛开,芬芳满因,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据此完成7-8题。

    7.人们发现果园的地面每隔两三米就挖有一个长宽深都约半米的土坑,它最可能用于( )
    A.排水 B.蓄水 C.堆肥 D.除虫
    8.大片荒山开垦为果园,有利于该村( )
    ①脱贫增收 ②务工人员大量回流 ③优化农业结构 ④促进产业升级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淡水中生长。下图为我国菜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完成9-11题。

    9.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 )
    A.休闲食品 B.包装物流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
    10.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
    A.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B.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
    C.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D.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
    11.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②河流为城市运送废水,加速净化
    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河流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并有利于防卫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食品不受外来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破坏,维持食品质量稳定的特点。下图示意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组成。据此完成12-13题。

    12.受食品包装工业影响最明显的是( )
    A.工业集聚化 B.农业规模化 C.工业精细化 D.农业产业化
    13.当前食品包装工业的转型升级主要立足于( )
    A.原料来源 B.环境保护 C.经济实用 D.外观精美
    十九大将“美丽中国”建设提上议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未来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与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统一协调发展。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据此完成14-15题。

    14.有关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增长速度看,珠三角年均增长率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增长速度
    B.京津冀和珠三角均于2008年从濒临失调等级进入勉强协调等级
    C.长三角在整个研究期内都处于勉强协调等级,且协调度始终高于其他城市群
    D.10年间各城市群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呈上升态势
    15.下列有关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京津冀是传统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水平对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正向影响大
    B.科技进步对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C.对第二产业的大规模投资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D.发展中国家环境管制标准较低,充分利用环境准入门槛提高外资依存度
    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德化县农业系统的主要产业;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并且多为农户型散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读图完成16-17题。

    16.德化县山区农业环境负荷较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畜禽市场需求量大 B.农业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偏少 D.草场资源丰富
    17.化肥是德化县农田生产最主要的污染源,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禁止使用化肥,发展有机农业
    ②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
    ③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
    ④培植黑土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8.德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主要原因是( )
    A.畜禽生产规模大,废弃物排放多 B.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 D.丘陵山地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念青唐古拉山从西北横穿全境,平均海拔4200米.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天然草地资源,草原占总面积的30%,受科技含量低、草畜供需错位、牧民落后观念等束缚,畜牧业一直处于传统粗放型,一度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当地政府深入推进畜牧业发展,以牦牛产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种植优质的草料,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对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实现草原生态平衡和群众稳定致富的双赢目标。下图为当雄县位置示意。

    (1)分析制约当雄县早期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因素。
    (2)简析当雄县发展牦牛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说明当雄县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具有的生态效益。
    (4)指出当雄县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对我国其他贫困县脱贫扶贫的借鉴意义。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湖南南部地区遭遇秋冬连旱,冬日下,浅浅的河中漂浮着大量青青的水葫芦(下图),格外地刺眼。据查,水葫芦原产于巴西,根须发达,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水葫芦。水葫芦适应性很强,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已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已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对区域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分析湖南南部地区秋冬连旱条件下,河中大量水葫芦漂浮的主要原因。
    (2)就怎样防治水葫芦泛滥,提出有效措施。




    1.(2020·北京高考真题)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生物塑料( )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 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 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
    (2019·全国高考真题)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2-3题。

    2.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3.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4-5题。

    4.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A.青海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2015·全国高考真题)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7.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8.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5·北京高考真题)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9-10题。
    9.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10.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江苏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边境省区比较多
    1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13.(2021·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

    (1)结合图,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
    (3)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14.(2020·江苏高考真题)(环境保护)
    下图为“2000~2018年我国GDP、能源消费、SO2排放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明2000~2018年我国SO2排放量的变化特点。
    (3)分析我国2006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说出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考点冲关
    【答案】1.A 2.B
    【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材料中信息“禁用除草剂,恢复刀砍锄头挖的传统除草方式”,主要是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缓解除草剂对水土的污染,A项正确。采用传统的除草方式会使土壤变得疏松,容易出现水土流失,B项错误。用传统的除草方式增加了除草成本,C项错误。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就业,而是恢复生态,D项错误。故选A。
    2.高家堂村生态问题严重,实现乡村振兴的立足点首先是抓好生态环境,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B项正确。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竹林产业、旅游产业和观光农业,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生态经济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答案】3.B 4.C
    【解析】3.秸秆还田有利也有弊,吉林省延边州再次焚烧秸秆,说明秸秆还田的弊端大于好处。秸秆还田的不利影响是其发酵腐烂的过程中会提高地温并有利于滋生病虫害,所以选B项;黑龙江纬度更高,气温更低,秸秆还田不影响作物生长,说明焚烧秸秆的原因与温度无关,A项错误;秸秆燃烧仅增加矿物质(钾、钙等)和一些无机盐,秸秆还田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结构,C项错误;秸秆还田不影响机械化作业,D项错误。故选B。
    4.吉林省延边州错时、限量、轮烧秸秆减少了秸秆的焚烧量和集中程度,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环境污染,故选C项。焚烧秸秆会增加CO2浓度,不能减轻全球气候变暖,A项错误;错时、限量、轮烧秸秆不是为了错时播种,B项错误;燃烧秸秆是在春播之前,不能提高出苗率,D项错误。故选C。
    【点睛】秸秆焚烧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吉林省延边州允许错时、限量、轮烧秸秆,说明与“焚烧”相比,秸秆还田存在明显缺点;“错时、限量、轮烧”,可以有效减轻“焚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答案】5.C 6.D
    【解析】5.由题干以及图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C正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城市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不是发展“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A错误;对居民的生产方式改变较小,且不是主要目的和意义,B错误;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增加绿地等,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故选C。
    6.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A错误;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C错误;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有农社区的构想将农业全过程和物质循环代谢系统与社区空间融为一体、互补共生,通过减少生产、生活源头物质输入,增加社区物质循环,可以显著减少社区末端废弃物输出,降低社区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线性代谢的现状。
    【答案】7.C 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综合思维能力。
    7.土坑并不是沟渠,并非排水,A项错误;土坑不利于存水且容易渗透,所以不太可能用于蓄水,B项错误;没有除虫功能,D项错误。在果园里面挖土坑,将农作物秸杆、杂草、树叶等推入坑中堆制腐解形成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有很好的效果,C项正确。故选C。
    8.大片荒山开垦为果园,有利于脱贫增收,①正确;果园产业仍属于农业,对外出务工人员吸引力不大,不会造成务工人员大量回流,②错误;结合材料,过去该村荒山连片,杂树丛生;现在大片荒山被开垦为果园,有利于优化当地农业结构,③正确;产业类型并未发生改变,④错误,B项正确。故选B。
    【点睛】堆肥指的是把杂草、落叶、秸秆、骨屑、泥土、粪尿等堆积起来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肥力持久,多用作基肥。
    【答案】9.A 10.A 11.B
    【解析】9.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是在茭白种植基础上的将茭白直接面向市场,同时对于废弃物实现了再利用,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茭白深加工,发展休闲食品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A对。而包装物流和服装制造需要大量劳动力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与当地传统支柱无关,B、D错。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科技人才,C错。故选A。
    10.读图可知,图示产业链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水体污染,A对;图示产业链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但是原来排放的废弃物不属于工业废弃物,并未造成土壤污染,B错;图示产业链并未增加该地植被覆盖,C错;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属于经济效益,与题意无关,D错。故选A。
    1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止点,河口位置等。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河流主要为城市提供生产及生活用水,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与为城市运送废水加速净化、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关系不大,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点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1)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注重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
    (2)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生产过程中既要促进生态保护,又要依赖生态的有效支撑,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体系;绿色农业主要讲防污染,也就是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过程,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机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12.D 13.B
    【解析】12.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延长产业链、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需要配套大量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所以,食品包装工业对农业产业化影响十分明显,D正确;对于工业集聚化、农业规模化、工业精细化影响较小,ABC错误。所以选D。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可降解、可食用、可回收利用。所以,当前食品包装工业的转型升级主要立足于环境保护,B正确;原料来源 、经济实用、外观精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食品包装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下游产业之一,是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要手段之一。现在食品包装工业的发展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发展和环境保护。
    【答案】14.D 15.B
    【解析】本题以2006—2016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统计图为背景资料,考查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度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4.由图可知,从增长速度看,珠三角年均增长率与京津翼和长三角的增长速度大致相等,A错误;珠三角始终在协调度等级分界线之上,不存在从濒临失调等级进入勉强协调等级的现象,B错误;珠三角在整个研究期内协调度始终高于其它城市群,C错误;10年间各城市群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呈上升趋势,D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项。
    15.京津冀不是传统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水平对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正向影响不大,A错误;科技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科技进步对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B正确;对第二产业的大规模投资不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C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环境管制标准较高,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项。
    【点睛】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提高人口质素与重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答案】16.C 17.A 18.D
    【解析】16.畜禽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环境负荷较重无关,A、B错误;读材料可知,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说明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所以可推测此地耕地面积较少,C正确;草场资源丰富,不会导致农业环境负荷重,D错误。故选C。
    17.德化县发展农业可少施化肥,不能禁止使用,①错误;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可以将畜禽粪便还田,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还能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②③正确;此地自然环境不适合形成黑土,④错误。故选A。
    18.读材料可知,畜禽养殖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小,A错误;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均在材料无体现,BC错误;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说明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
    【点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实现生态农业。
    19.【答案】(1)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产草量低;冬季寒冷,产草量季节变化大,冬季发展畜牧业饲料不足;多山的地形,转场困难等。
    (2)草原面积辽阔,光照强,草场营养价值高;水资源丰富,可满足牲畜用水需要;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交通条件改善,便于产品外运等。
    (3)通过种植优质草料,提高产草量,减轻天然草原的压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本地养殖品种的保护与培育,提高牦牛的品质;发展牦牛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一部分牧民转化为工人,减轻了人口对草原的压力。
    (4)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本题以当雄县牦牛产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优势、生态农业的意义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由材料可知,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念青唐古拉山从西北横穿全境,平均海拔4200米。海拔高,夏季气候较低,产草量低;受科技含量低、草畜供需错位、牧民落后观念等束缚,畜牧业一直处于传统粗放型,可知当地冬季寒冷,产草量季节变化大,冬季发展畜牧业饲料不足;多山的地形,转场困难,草畜供需错位等制约畜牧业发展。
    (2)由材料可知,当雄县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天然草地资源,草原占总面积的30%,草原面积辽阔;水资源丰富,牲畜用水充足;土地租金低;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当地政府深入推进畜牧业发展,以牦牛产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种植优质的草料,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对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条件改善,便于产品外运等。
    (3)有材料可知,种植优质的草料,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对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实现草原生态平衡和群众稳定致富的双赢目标。当地通过种植优质草料,减轻天然草原的压力;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牦牛的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使一部分牧民转化为工人,增加了收入,同时减轻了人地矛盾。
    (4)由材料可知,当地以牦牛产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种植优质的草料,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对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当地以牦牛产业为基础,其主要经验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优质牧草,减轻草场压力,体现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对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体现了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
    20.【答案】(1)人为原因: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流富营养化,为水葫芦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水葫芦大面积繁生。
    自然原因:秋冬连旱,河流径流量小,河水浅,流动性差,利于营养盐类的富集,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
    (2)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清理污泥,疏通河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流量,加快河流流速,保持河水清洁;定期清理河水中的水葫芦。
    【解析】(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材料“葫芦原产于巴西,根须发达,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水葫芦,适应性很强”,说明水葫芦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植物,一方面人类将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水葫芦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造成水葫芦大面积繁生。另一方面,秋冬连旱,导致河流径流量小,河水浅,流动性差,利于河流中营养盐类的富集,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加剧了水葫芦的繁生速度。
    (2)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水葫芦泛滥主要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因此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此外要定期清理污泥,疏通河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流量,加快河流流速,保持河水清洁;因水葫芦繁生速度快,水利、环保部门要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清理河水中的水葫芦。
    【点睛】第1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第2题,;第3题,水葫芦泛滥主要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要从源头和过程消减水污染。
    直通高考
    【答案】1.A
    【解析】玉米的种植需要占用耕地,用木材废料代替玉米为原料,可以尽量少的占用耕地,A正确;虽然相比于传统塑料而言,生物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但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不能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BD错;生物塑料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因此生产区位并不会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属于传统塑料),C错。故选A。
    【答案】2.B 3.C
    【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故选B。
    3.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
    【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答案】4.A 5.B
    【解析】4.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非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该厂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的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正确。因此①②对,故选A。
    5.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B正确,故选B项。
    【答案】6.D 7.D 8.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考查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和农业地域类型。
    6.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湿地面积缩小,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减少,大气湿度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增加建筑物,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答案A、B、C错误,故答案选D。
    7.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选D。
    8.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墉农业与当地今后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故答案选A。
    【答案】9.C 10.D
    【解析】9.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而山中腰树木茂密,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故选C。
    10.过渡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故选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续发展
    【答案】11.AB 12.BC
    【解析】11.结合图11可知,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种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地区较少,故A项正确;读图可知,东部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由低纬向高纬不断减少,故B项正确;面积较大的西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分布较少,C项错误;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都属于边境地区,但是入侵植物种数较少,D项错误。
    12.云南省并不临海,A项错误;云南以山地、高原为主,广东以丘陵为主,两地均地形复杂,环境多样,适合多种外来物种生存,故B项正确;两地均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交界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水热条件好,故C项正确;云南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D项错误。
    13.【答案】(1)微生物分解之后的营养物质一方面可以用于栽培蔬果,种植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将水进行净化,用于渔业养殖,实现农产品和养殖业的共同发展,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2)以色列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淡水缺乏,“养耕共生”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城市人口比重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荒漠广布,发展农业的耕地有限。
    (3)可行;西北地区水源缺乏,“养耕共生”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荒漠广布,可耕地面积小,该模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不可行;西北地区人口规模小,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有限;该模式投资较大,回收周期长。
    【解析】本题组主要以以色列的生态节水农业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农业相关问题,考查区域认知、阐述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主要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合农业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模式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的生态节水农业模式。首先把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利用其营养成分,进行果蔬栽培;微生物分解之后产生的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用于渔业养殖,构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2)从材料中可知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可推断出该地耕地面积有限,并且缺少淡水资源,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材料中提到以色列城市人口比重大,可推断该模式可以满足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3)可行的原因主要分析,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和耕地面积,即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淡水资源也是非常匮乏,该模式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西北地区也是荒漠广布,该模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面积并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不可行的原因主要从投资、市场需求等角度来分析。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城市人口也不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有限;该模式需要投入一些设施,有一定的投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
    14.【答案】(1)相同点: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
    (2)SO2排放先上升后下降。
    (3)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
    (4)谋求人地协调发展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变化,考查图表的分析和信息提取能力,难度一般。
    (1)从图可看出,相同点:我国GDP总量和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而GDP的增长速度加快。
    (2)从图可知,2006年前 S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2006年SO2排放呈下降趋势。
    (3)2006年SO2排放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
    (4)2006年以前,我国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排放的染污物量大,后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等措施的实施,能耗大幅下降,这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人地的协调,谋求人地协调发展。


    相关试卷

    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4页。

    考点63 我国的农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63 我国的农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三大棉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56 亚洲-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56 亚洲-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该区域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总体大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