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 大气的水平运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11 大气的水平运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的三种力,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判断风力大小,判断季节,判断天气状况,关于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1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点热度 ★★★☆☆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影响风的三种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
偏向力
始终
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
不影响
风速的大小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摩擦力
始终与
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考向一 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读
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如何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
(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
(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F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2题。
1.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A 2.D
【解析】 1.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同一水平面上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
2.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地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地数值可能是1 002.5~1 005 hPa或1 007.5~1 010 hPa;与图中丁地数值可能相等。
考向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图3)。在同一等压线图中,同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图1 气压场类型图(单位:hPa)
图2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
图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符合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并适用于等值线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转风向(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某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3题。
1.据此推测,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 )
①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等压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
③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 ④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可能出现( )
A.持续大雾 B.狂风暴雨 C.晴空万里 D.大风降温
3.图中( )
A.风向普遍为偏南风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各地均处于雨季 D.包括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此时低压在海上,并不控制北京,北京附近等压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②③正确,①错;图中没有冷锋过境,④错。故选C。
2.甲天气系统属于强低压中心,而且系统中心附近等压线密集,属于台风天气系统,若其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经历狂风暴雨,B正确。
3.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部,风向普遍为偏北风,A错误;图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错误;10月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C错误;图示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D正确。
【点睛】等压线图的判读流程
考向三 等压(温)面图的判读
1.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大小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如图,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乙地。
2.等温面图的判读
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
(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
(3)夏季: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气压值P1和P2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2.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注:气团是指气象要素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并具有一定垂直稳定度的较大空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推断甲地最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
A.大幅升温 B.大幅降温 C.狂风暴雨 D.高温干旱
【答案】1.B 2.C 3.B
【解析】1.根据“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像显示其高度在5km处等压面为P2,高度在3km左右等压面为P1,近地面大气自地面向高空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低,所以P1>P2,故B正确,ACD错。
2.结合上题分析,P2明显在甲地上空向下倾斜,P1趋于水平,这表明等压面倾斜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由此推断,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相反,向上凸起,为高压区,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乙经度相同,乙的纬度高于甲地,且同为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故C正确,ABD错。
3.据图可知乙地纬度高,气温低,形成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团,结合题干,来自乙地的气团会使甲地大幅降温,故B正确,ACD错。
【点睛】等压面判读技巧: ①等压面上的气压值都相等;②垂直方向上,气压数值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③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近地面大气受冷冷却下沉,气压升高;④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⑤垂直方向上,大气的流向取决于近地面受热状况,若受热则膨胀上升,若受冷则冷却下沉;⑥受热状况取决于下垫面的性质,由于比热不同,一般情况受热对比为:陆地>海洋(河流、湖泊、沼泽等)裸地(沙漠、戈壁等)>植被覆盖地(森林、绿洲等)城市>郊区、 山脊>山谷。
下图为某区域2021年6月1日8时的气压(单位:百帕)形势。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即将经历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风速最大地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021年3月14-16日,一场大范围强沙尘暴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先后遭受严重影响。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遇到的强度最大,影响最广的沙尘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3月14日14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据此完成3-4题。
3.乙处天气系统控制下( )
A.气流上升,利于扬尘 B.气流下沉,利于扬尘
C.气流上升,抑制扬尘 D.气流下沉,抑制扬尘
4.由图分析,此时沙尘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处气压偏低 B.东南季风强盛
C.甲乙间地势落差大 D.甲乙间气压差大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①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西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2020年1月24日,一股强大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7-8题。
7.若忽略摩擦力的影响,此时我国南海海域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8.关于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一定降温降雪 B.北京风力小于三亚
C.地形因素使上海气温低于成都 D.昆明海拔高降雪几率大于上海
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北半球某锋面系统过境某大湖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9-11题。
9.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汽多少
C.纬度 D.下垫面摩擦力
10.戊线的数值是( )
A.18 B.19 C.20 D.21
11.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图为某时刻我国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石家庄在56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3.与广州相比,石家庄( )
①高空风力较大②高空风力较小③近地面气压较高④近地面气压较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日亚洲局部区域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银川 B.北京 C.东京 D.郑州
15.此时银川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2020·天津高考真题)读图,完成4-5题。
4.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5.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2020·浙江高考真题)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6-7题。
6.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
A. B.
C. D.
7.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
A B.B C.C D.D
(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8-9题。
8.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18·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11.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2016·浙江高考真题)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13题。
12.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13.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考点冲关
【答案】1.A 2.C
【解析】1.读图分析,此时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经历大风、降温、降水等冷锋天气过程,A正确;乙地此时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错误;丙地此时受低压中心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出现阴雨天气,C错误;丁地此时位于高压脊附近,风力较大,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等压线最为密集,此时风速最大;丁地的风向可以通过作图判断: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根据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可以得出其风向为东北风。故选C。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答案】3.A 4.D
【解析】3.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和冷锋分布可知,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自图中1035等压线到东部乙附近,气压值降低,故乙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BD错误;3月降水少,气流上升容易把地面沙尘带起,形成扬尘天气,A正确、C错误。故选A。
4.结合上题分析,可判断,甲处为高压中心,气压值高,A错误;此时为2021年3月14-16日,夏季风即东南季风还不强盛,图中冷锋东移南下,说明西北风势力强,B错误;由图可知,甲乙间有多条等压线,故甲乙间气压差大,风力大,导致沙尘暴强度大,D正确;甲乙沿线位于蒙古国北部,地势落差较小,由图可看出,甲乙间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大风是沙尘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沙尘暴主要由3种因素构成:第一,产生大风的条件因素;第二,产生对流层低层强烈垂直不稳定的因素;第三,地理环境存在着丰富的沙尘源。我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地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3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答案】5.D 6.B
【解析】5.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但比较时要使比较地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据此判断即可。由“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可知,①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该水平面上,①处附近气压变化较大,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②处附近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变化较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因此①>②。同样的分析可知,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等压面越靠上,气压值越低,据此可知,①地附近左侧气压高,右侧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左侧指向右侧,即由南指向北;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由于①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①处风向为正西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而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为高压中心,因此我国南海的北方为高压,南方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由高压指向低压,也就是自北向南,若忽略摩擦力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形成东北风,D正确。故选D。
8.北方此时受高压脊控制,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A错误;北京的等压线较三亚密集,风力较三亚大,B错误;成都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所以气温较上海温暖,C正确;昆明海拔较高,受冷空气影响较小,降雪的几率较上海小,故D错误。故选C。
【答案】9.D 10.C 11.B
【解析】9.从材料中可知,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所以,陆地和湖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同会导致风速的变化,由图中可知,乙处风速最快,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D正确;图中看不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差异,A错误;风速与水汽含量、纬度无关,BC错误;故选D。
10.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戊线数值可能是19或20,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湖面的风速较快,因此戊线内部是高值中心,故戊线的数值应该是20,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从图中可知,乙处风速最快,由此可知,该锋面的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该锋面经过湖面,带来大量的水汽,乙处位于该锋面的迎风坡,降水丰富,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①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温差大/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②同风源地的距离:靠近高压/低压,风力大;③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海面/冰雪摩擦力小,地表植被稀疏,地势和缓等情况下风力大;④地形:高大地形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狭管效应、下降风等。
【答案】12.C 13.A
【解析】12.从图中看,石家庄500百帕等压面西南海拔高东北海拔低,可知在5600米高空,石家庄高空西南气压高于东北,可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可画出石家庄高空风向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从图中看,与广州相比,石家庄高空等压线更密,风力较大,①正确,②错。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与广州相比石家庄高空气压较低,则近地面气压较高,③正确,④错。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
高空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第二步画风向,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答案】14.B 15.D
【解析】本题以某日亚洲局部区域等压线示意图为载体,考查风力及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及区域认知素养。
14.风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图中银川、北京、东京、郑州四城市中,北京附近等压线最密,故北京风力最大,所以本题B项正确。
15.银川位于高压中心的南侧,受向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为东北风,故本题D项正确。
【点睛】等压线图中判断某点风向: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直通高考
【答案】1.C
【解析】在甲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由此可知甲地风向为东北风,A错;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流辐合,多阴雨天气,B错;丙地为高气压中心(如果单看图中的等压线分布,丙地既可能为高压中心,也有可能有低压中心。但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的控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应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紫外线强,C正确;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尚未受冷锋的影响,D错。故选C。
【答案】2.C 3.A
【解析】2.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
3.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A正确;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征,B错误;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C错误;此时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A。
【答案】4.A 5.D
【解析】4.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
【答案】6.A 7.B
【解析】6.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
7.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 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 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 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 30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 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 左右。
【答案】8.A 9.B
【解析】8.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故选B。
【答案】10.B 11.A
【解析】10.据图可知,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且风向为西北风,A错误;据等压数值的递变可知甲地为一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正确;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判断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C错误;台风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50hPa以下,据图可知,180°经线经过太平洋,该处低纬度热带洋面没有形成台风,D错误。故选B。
11.据图可知,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强盛,北太平洋面为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故选A。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大气活动中心。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根据大气活动中心可判断季节。
【答案】12.A 13.B
【解析】12.根据探空气球1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故选A。
13.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顺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⑦、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4页。
这是一份考点11 大气的水平运动-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风的三种力,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判断南、北半球,判断风力大小,判断季节,判断天气状况,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有关此时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9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个来源,两大过程,两大作用,逆温现象的影响分析,使辐射雾消散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