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二、实验用品
95%酒精、蒸馏水、棉花球、玻璃棒(或石棉绒)、小蜡烛、小木条、小煤块、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玻璃杯等
三、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酒精、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 酒精燃烧,蒸馏水不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具有 可燃性 |
(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团棉花球、玻璃棒(或石棉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 棉花球燃烧,玻璃棒(或石棉绒)不燃烧 |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具有 可燃性 |
(3)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 | 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过一会儿就会熄灭 |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
(4)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比较使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 使小木条燃烧比使小煤块燃烧所需的时间短 |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2023·四川成都·九年级统考专题练习)有关如图实验说法错误的是(已知红磷的着火点 240 ℃)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空气
C.升高水温,铜片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D.对比两处白磷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据此请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白色小液滴,说明白磷熔点较低
B.根据实验可知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能燃烧的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C.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了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起来
D.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环境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或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可以实现灭火目的
3.(2023·陕西渭南·统考三模)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②试管中有燃烧现象
B.由①②试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由实验①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的作用
4.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仅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原因是
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可燃物的温度变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变低了
D.可燃物的着火点被降低了
5.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6.(2022秋·江苏无锡·九年级文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小轩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②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
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A. B.
C. D.
8.以下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燃烧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
②一些着火点较低的可燃物,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久了易自燃引发火灾
③“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④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⑤篝火晚会时架空木柴,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⑥“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①②⑤
9.下图中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莹同学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2023秋·广东汕头·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1.(2023·河南许昌·统考一模)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12.(2023·河南周口·校联考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时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为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挤压胶头滴管,使H2O2溶液滴入Y形管左侧,发现有气泡产生,观察到A处白磷不燃烧,B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气泡与白磷接触一段时间后,白磷才燃烧。
(1)写出Y形管左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对比A、B两处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
三、实验题
14.(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60℃
(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3)图三是将两只分别盛有白磷和红磷的试管放入60℃的热水中,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图三和图四的实验目的是相同的,对比图三和图四两套装置,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理由是 。
15.(2022秋·贵州黔东南·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四个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说明:热水的温度均为80℃。
(1)Ⅰ、用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比较图1和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 。
Ⅱ、资料显示: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改用如图3、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a试管中白磷燃烧,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3)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1和图2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1、图2和图3实验装置,你认为图3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 。
(4)图4装置未直接用橡皮塞,而是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并在玻璃管上套上瘪气球,你认为作此改进的目的是 。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一、单选题
1.(2023秋·江西鹰潭·九年级统考期末)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儿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了起来。下列猜想错误的是
A.实验中水过多,脱脂棉可能不会燃烧
B.可能是水降低了脱脂棉的着火点
C.可能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
D.可能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2.(2023·河南南阳·校考三模)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热水主要起加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B.若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白磷在热水中也能燃烧
C.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热水中白磷的现象可知灭火原理之一是隔绝空气
D.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2022秋·山西大同·九年级大同市第三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小红同学设计了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形成密闭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烧杯中白磷不燃烧
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隔绝空气
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4.(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60℃),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绿色化
B.实验中a、c处的白磷均可燃烧
C.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10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比试管①②可知,氮气不支持燃烧
B.对比试管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比①③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空气
6.(2023秋·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末)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相关探究,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先通入,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B.先通入,再点燃酒精灯,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先通入,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木炭燃烧生成的
7.(2023·安徽·九年级统考专题练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I中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步骤Ⅱ中的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红磷不燃烧
C.该实验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红磷度要达到其着火点
D.玻璃管中的氧气不可以换成空气
二、实验题
8.(2023秋·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1)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放入盛有 的广口试剂瓶中。
(2)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中的X、乙中的Y依次为 。
9.(2023·河南驻马店·校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将注射器中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80℃的热水水浴加热W形管的②和③,发现③中白磷燃烧,而②中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
(3)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
10.(2022秋·福建福州·九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甲同学:挤压滴管1,产生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乙同学:微热燃烧管至a ℃,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2,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1)甲同学挤压滴管2后有氧气生成,属于 (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2)乙同学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a的温度范围 。
(3)实验过程能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是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白磷不燃烧
B.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60℃以上,红磷不燃烧
C.微热燃烧管至80C,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2,白磷燃烧
D.微热燃烧管至80℃,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2,红磷不燃烧
1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物质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已知着火点:白磷40℃,红磷260℃)
【探究一】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如图1,烧杯中装有60℃水,底部放白磷。试管a、b中放入红磷与白磷,塞上橡胶塞,放入烧杯中、观察到只有试管a中有白烟生成。
(1)通过对比试管a、b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填一种即可)。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磷燃烧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O2不足,小傅同学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请写出物质M加入N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二】氧气的量对物质燃烧程度的影响。取5g白磷放入试管,将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图2左边试管底部,放入60℃水中,几秒后,将物质M注入试管中,采集数据曲线如图3所示。
(4)B点温度比A点高,说明左边试管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根据D点温度比B点高,本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13.(2023春·四川巴中·九年级统考开学考试)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t1时刻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1)图2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2)生石灰的作用是 。
(3)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_(填字母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一、单选题
1.(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2.(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制取
B.通入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
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4.(2023·湖北咸宁·统考中考真题)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5.(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
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C.③既可探究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可说明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二、实验题
6.(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
化学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课后测评,文件包含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基础实验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基础实验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