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1 人地关系主题(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解密11 人地关系主题(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人地相互影响,地影响人的方式,提供自然条件,提供自然资源,发生自然灾害,占用自然空间,人影响地的方式,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人地关系的时间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重要的核心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地关系”的内涵从关注“环境决定论”变为关注“人类如何破坏环境”再变为“人和环境如何和谐共处”。“人地关系”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仅分析人地的相互影响,还分析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1.人地关系分析框架2.人地协调观的素养的水平划分3.高考试题中人地协调观试题的呈现形式与设问方式
专题一 人地关系分析框架
(1)自然条件为人类提供物质基拙和空间场所,也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2)自然条件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基拙。(3)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和文化服务,如吸收和消化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陶冶人类情操等。
(1)受自然资源稟赋和人类开采能力限制,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有限的。如利用得当,自然资源也可以再生,循环利用。(2)自然资源的类型、质量、空间分布对人类社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3)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
(1)自然灾害有多种类型,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活动。(2)自然灾害具有区域差异性。(3)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异变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会给人类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或潜在威胁。
干扰人地之间物质、能量的流动
(1 )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需要占用更多自然空间。(2)人类的行为会影响另一个空间的自然环境。(3)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人类放弃的空间能够重新成为自然空间。
(1)人类的干扰体现在空间、时间和过程上。(2)人类的干扰在一定程度内(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则人地关系可以维持在协调状态,不会引发人地矛盾;但干扰的程度过大,可能会造成人地矛盾。
“人影响地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进行改造,导致自然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改造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人们不断修建城乡住所,开展工农活动,将自然环境逐渐改造为社会环境(人为环境),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空间范围的缩小。
【案例】在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人们大面积砍伐雨林,种植油棕,导致生活在这里的红猩猩无家可归,这是占用自然空间的表现。【案例】人类主动地放弃自然空间,并通过努力缩短其恢复原样的时间,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第二,人类通过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流动影响自然环境。
空间干扰可体现为物质和能量的跨区域调配,如中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输;时间干扰可体现为加快或减缓动速度,如加快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过程干扰可体现为影响地理过程,如修建水坝影响水循环。人类的干扰程度过大,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例如,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过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人类过快地获取物质和能量(资源),可能引发资源枯竭等问题;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干扰程度过于剧烈,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等问题。
不同空间尺度人地关系的差异
不同类型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
(1)不同空间尺度上人地关系存在差异。(2)关注区域内部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地关系差异。
(1)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地关系矛盾和特点各不相同。(2)不同区域的人地关系各异,应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的区域差 异
第一,分析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差异。区域可按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为本地、国家、大洲、全球等。局部地区年均气温上升可能只对当地产生轻微影响;但从全球尺度上来看,气候变暖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一次洪灾对当地来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对全球尺度而言,并不具有代表性。如将中国视为一个区域,区域内的空间差异可以体现为农业生产中减少粮食产量的因素,东北地区为水土流失、长江流域为土壤酸化和土壤污染、西北地区为土地荒漠化。
“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是从区域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关注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两类。
第二,不同类型区域人地关系的差异。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等均有较大差别,这导致两地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制度、作物品种有较大区别,两地的民居也存在墙体厚度、房屋朝向、屋顶坡度的区别,两地的人地关系特点不同,发展方式也有区别。
不同时间尺度人地关系的变化
科学技术对人地关系变化的中介作用
(1)从人类发展阶段 看人地关系的变化。(2)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关注人地关系近百年的变化。
(1)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技术发生着变化。(2)人类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措施也发生着变化,可通过预警等方式减少损失,有些情况下甚至能将自然灾害转化为自然资源。(3)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方式和程度发生着变化。灌溉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大面积开发原先不适宜耕种的土地。(4)人类通过废弃某项技术,或使用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
第一,不同时间尺度人地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人地关系也发生变化。例如,人类文明诞生之初,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黏重、水系密布的自然环境特征限制了耕作农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原来的限制性因素逐渐变成了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地。第二,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变化的中介作用。例如,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利用品位更差的资源,如开发含杂质较多的矿石并进行提纯。
“人地关系的时间变化”是从时间尺度出发,动态地看待人地关系。这种时间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人地协调观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解决,离不开对“人”和“地”之间相互影响的讨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
水平1:知道人类活动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展开。水平2: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水平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水平4: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水平5: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措施。
专题二 人地协调观的素养的水平划分
专题三 高考试题中人地协调观试题的呈现形式与设问方式
一、人地协调观试题呈现形式
1.图文结合,创设情境(1)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可以补充和完善文字材料中对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述,是地理要素分析过程的具化延伸,促进学生对地理要素的理解,实现对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升华。
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有助于明晰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应的依托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聚落、工农业设施、交通、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
反映出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使学生能够明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过程和因果关系,从而判断自然地理事物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的可能性联系。
读懂图文,明确其中呈现的地理事象是准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2021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
(1)结合图,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6分
①微生物分解之后的营养物质一方面可以用于 栽培蔬果,种植农产品,②另一方面可以将水进行净化,用于渔业养殖,实现农产品和养殖业的共同发展,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8分
①以色列境内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淡水缺乏,“养耕共生”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城市人口比重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③荒漠广布,发展农业的耕地有限。
(一)人地协调观试题呈现形式
1.图文结合,创设情境(2)文字材料
范例:(2022年全国乙卷-37)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10分)
地理概念的叙述和地理现象的描述多采用单独文字材料呈现,一般而言,文字材料多描述特定地域地理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社会新兴事物和现象。
①氮素含量增加,不再成为当地土壤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禾本科牧草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氮素供应,长势改善,能竞争到更多的生长空间,覆盖度和多样性提高;②豆科牧草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减弱,部分资源被禾本科牧草侵占,覆盖度和多样性减小。③总体上,群落结构改变,多样性增大, 但优质的豆科牧草减少,杂类草增加。
(二)人地协调观试题设问方式
1.解释原因及条件分析类
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是学生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要环节。解释人地关系问题的原因及条件是人地协调观试题中“地对人”的主要设问方式。部分问题基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人类活动分布及变化的原因。
部分问题基于当地具体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人类活动(农业、工业等)开展的区位条件。
以2021年全国卷甲卷为例分析
( 2021年全国卷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答案】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 2021年全国卷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8分)
【答案】①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②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③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
【答案】①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②经常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③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专题三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复杂系统中,人类生产和生活需以一定的环境和资源为基础,人类活动也会反馈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基于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由局域演变为全球化的现状,人地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探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与“地”两大要素相互影响的方式和强度、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选拔性考试的重要命题方向。
(一)人地协调观试题设问方式
2.分析地理影响及意义
3.提出措施及评价、建议
在试题给定的图文材料中,基于具体的人地关系问题,为充分考查学生人地协调的价值观以及科学指导下的方法论。设问环节中常出现评价具体资源、环境或人口问题,提出的治理措施与建议。该类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评价分析人地关系问题,理解人地关系的协调措施与政策。
(2022·辽宁·高考真题)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 )A.产业链条复杂 B.制备过程无污染 C.储存运输安全 D.终端应用零排放4.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 )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
(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①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②糯稻耐阴、耐寒;③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
①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②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③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
①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②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③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②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③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解密11 人地关系主题(教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2页。
这是一份解密11 人地关系主题(分层训练)(解析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2页。
这是一份解密08 基于高阶思维的城市主题(教案)-【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