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3 地球上的水(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解密03 地球上的水(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28页。
解密03 地球上的水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1 水循环
核心考点2 洋流
核心考点3 水资源
核心考点
读高考考查点知考点分布
命题解读
水循环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海雾
1. 以热点材料、区域地图、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水系和水文特点、河流的补给来源。
2. 以区域地图、洋流图,考查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及保护方案。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河流补给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河流补给和水文特征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水文特征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河流补给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水循环
(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河流补给
洋流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洋流对海冰的影响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洋流的影响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渔场的成因
水资源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城市雨污分流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水资源调配、水运及水能开发
(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水库建设
(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五水共治
核心考点一 水循环
一、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作用: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2、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
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
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
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特别提醒:
(1)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
(2)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2、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考法一 水循环(题型预测:综合题)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答案】(1)西南;南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
(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
【分析】本大题以海雾的形成及分布为材料,涉及雾的形成及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可知,当吹西南风时,甲地最容易形成海雾。根据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可知,145°E经线上,每年3月-6月,成雾频次的等值线向低纬弯曲,即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南移动。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多数海雾都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雾。当风力过大时,水汽易蒸发,不易凝结;当风力过小时,输送的水汽量有限,不利于形成海雾。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受日本暖流影响,夏季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增大,水汽增多;且根据图中7月等压线可知,夏季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流经北侧较冷的海面易形成海雾,因此甲地夏季海雾频发;北极航线主要通行时段为北半球夏季,所以甲地夏季航运更为繁忙,结合上题可知,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南界往低纬延伸,表明夏季海雾范围扩大。因此,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
考法二 河流补给(题型预测:综合题)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一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二为图一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以下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分析】
本大题以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巴马科处位于①河上游,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圣路易位于①河下游,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河流有断流现象,说明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下游多季节性时令河;两地降水均集中在夏季,结合纬度位置可知,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巴马科纬度较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所以雨季较长,河流下游地区纬度较高,雨季较短。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厚度。
(3)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经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分析】(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考法三 水文特征(题型预测:综合题)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9年1月国务院批准某快递公司在乙城市建设我国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该城市距武汉约1小时车程。
(1)甲、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丙地相比,甲地水质 (填“好”或“差”),可调水量 (填“大”或“小”)。
(2)长江中游河湖密布.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 (填“快”或“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 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 (填“增大”或“减小”)。
(4)说出在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
【答案】(1)好 小
(2)慢 地方性
(3)增加 夏 减小
(4)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分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上游,沿线人口及工农业较丙(地处长江下游)少,水质较好,但是水量较小。
(2)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较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条件发生明显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增加,夏季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量多,库区淤积量大,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4)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要从需求、交通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2021·浙江·高三月考) 甲湖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读甲湖泊近现代以来水位和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现代以来该湖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原有湖面缩小 B.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增多
C.引水灌溉,入湖河水减少 D.全球气候变化,总降水量锐减
2.该湖泊变化将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地下水位下降,河流补给困难 B.扩大可利用耕地的范围
C.空气中水汽增加,提高降水的频率 D.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更易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答案】1.C 2.D
【分析】
1.由材料信息“甲湖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判断,该地区应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降水少,以咸水湖为主,湖泊水源主要受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量补给;由“甲湖泊近现代以来水位图”可知,湖泊水位呈下降的趋势;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湖泊以咸水湖为主,不适宜围湖造田,A错误。干旱地区降水少,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B错误。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C正确。全球气候变化,该地湖泊水蒸发旺盛,导致湖泊水量减少,D错误。故选C。
2.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河流补给以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地下水补给小,A错误。由于水资源更加短缺,耕地面积变小,B错误。该地区湖泊数量减少,空气中水汽减少,减少降水的频率,C错误。气候更加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退化,更易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D正确。故选D。
【点睛】内陆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上游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
(2022·浙江·模拟预测) 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出现生态功能近乎丧失殆尽的局面,下图为某城市湿地破坏前后的气温和河流流量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3.城市内部湿地转变为硬化路面,会造成城市水循环环节中增加的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下渗 D.蒸发量
4.表示该地区湿地破坏后气温年变化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答案】3.A 4.B
【分析】
3.城市内部湿地转变为硬化路面,使得地表水很难下渗,下渗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小,蒸发减弱,蒸发和下渗均减小,则地表径流增大。由此判断,城市内部湿地转变为硬化路面,会造成城市水循环环节中增加的是地表径流,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4.该地区湿地破坏后,湿地对气温、径流的调节功能将下降,则气温年变化和河流流量年变化均会增大。读图可知,图中乙曲线变化大于甲曲线,丁曲线变化大于丙,因此该地区湿地破坏后气温年变化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乙和丁,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城市建设使得地表硬化,使得地表水很难下渗,下渗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地表很难保存水分,使得蒸发减少;城市建设导致热岛效应加剧,城区盛行上升气流,有可能使得降水增多;由于前面环节的变化,使得地表径流增加。
核心考点二 洋流
一、洋流的概况
1.定义: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
3.洋流的分布规律
环流系统
海区
模式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中低纬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副极地环流(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北印度洋海区
西风漂流
40°S~
60°S附近
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
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
最佳航行线路的选择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西风带影响的洋流大致自西向东流;信风带影响的洋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2)洋流性质法: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低纬,暖流由较低纬度流向高纬。
(3)海水等温线弯曲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4)地理位置法:中低纬大洋东岸洋流流向低纬方向,西岸洋流流向高纬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大洋东岸洋流流向高纬方向,西岸洋流流向低纬方向。
2、洋流判断中的应用技巧
(1)依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南半球。
(2)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3)依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洋流呈顺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夏季,呈逆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冬季。
(4) 洋流与等温线疏密:洋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洋流背向流动处,等温线稀疏。
(5)洋流与渔场:有渔场的海区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处,也可能有上升补偿流。
3、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
(1)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4、渔场形成条件分析
考法一 洋流的分布及影响(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8.D 9.C
【分析】8.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正确。故选D。
9. 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浪高,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3.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
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
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答案】C
【详解】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左图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8、9月份气温高,应该北极附近;右图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2月份气温高,应该是南极附近。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达到13百万km2,9月份达到5百万km2,6个月消融了8百万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达到16百万km2,2月份达到2百万km2,7个月消融了14百万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AB错误。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C正确。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较弱,D错误。故选C。
考法二 渔场的成因(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1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1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②—丙 ③—乙 ④—丁 B.①—乙 ②—丁 ③—甲 ④—丙
C.①—丙 ②—甲 ③—乙 ④—丁 D.①—丁 ②—乙 ③—甲 ④—丙
4.图1中四海域,由于上升流形成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C
【分析】
该组试题以板块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板块边界类型的判断以及世界渔场的分布等,试题难度适中。
3.①处为红海,属于板块生长边界,其东西两侧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均为陆地,对应丙。②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处,属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于亚欧板块下方,对应甲。③处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上,东西两侧分别是南美洲大陆和太平洋,对应乙。④处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属生长边界,大洋底部板块张裂,对应丁。故选C。
4.①处红海,不是著名渔场。②处附近有北海道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③处位于南太平洋东部,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底部营养物质随海水上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④处西部有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因此C正确。
(2021·浙江·高三月考)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N洋流在世界洋流环流体系中,属于( )
A.中高纬寒流 B.中高纬暖流 C.中低纬寒流 D.中低纬暖流
6.M海域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表层海水年均温等温线比较( )
A.稀疏,受冬季风影响明显 B.稀疏,受寒、暖流交汇影响
C.密集,受冬季风影响明显 D.密集,受寒、暖流交汇影响
【答案】5.A 6.D
【分析】
5.根据纽约及纬度等信息可知,N为拉布拉多寒流,属于中高纬寒流,故选A。
6.M海域附近处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受寒暖流交汇的影响,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表层海水年均温变化更大,其表层海水等温线更为密集,与冬季风关系不大。故选D。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2021·浙江丽水·一模)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板块边界类型和附近地形是( )
A.生长边界海岭 B.生长边界海沟C.消亡边界海岭 D.消亡边界海沟
8.下列地理事物或事件,主要受甲洋流影响的是( )
A.①岛冰川消融加快 B.②半岛西侧峡湾海岸广布C.③港口长年不封冻 D.④地地壳运动活跃度加大
【答案】7.A 8.C
【分析】
7.由图中大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板块边界为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CD错误;板块张裂地带,岩浆喷出多形成海岭,A正确,海沟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错误。故选A。
8.甲为北大西洋暖流,常年存在。①岛冰川消融加快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A错误;②半岛西侧峡湾海岸广布主要受冰川侵蚀的影响,B错误;③港口纬度高,但长年不封冻,是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暖海水增温的影响,C正确;④地地壳活跃主要跟板块运动有关,与洋流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时间省燃料。逆流相反。4、对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 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盐场、渔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淮北盐场春季产盐量最大,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春季( )
A.蒸发量=降水量 B.蒸发量<降水量 C.蒸发量>降水量 D.蒸发量≥降水量
10.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形成该渔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河流入海口,多浮游生物 B.靠近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
C.地处亚热带海域,终年水温高 D.海域深度较小,阳光透射量大
【答案】9.C 10.B
【分析】
考查盐场、渔场的形成条件。
9.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淮北盐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雨季未到,风力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产盐量大。选项C正确。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均不利于晒盐,排除A、B、D。故选C。
10.根据舟山渔场位置判断,舟山渔场位于长江与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营养盐类丰富,加上北上的暖流和南下的寒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选项B正确。故选B。
【点睛】盐场的影响因素:温度、降水、风速、地形、盐度。
核心考点三 水资源
一、水圈的组成
二、水资源:
1、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我们常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构成: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3、主体: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 2/3 以上。
4、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 0.3%。
三、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其影响
1.在农业中的利用: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特别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地区,水资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南北纬10°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源主要来自丰富的降水,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橡胶、荔枝等热带作物,要求这些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和亚洲中部等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山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主要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河水发展绿洲农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甜菜等,畜牧业主要牲畜有绵羊、马、牛等。
在河流和湖泊等比较潮湿的地区,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如我国的江淮流域利用河网密布的特点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
但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地下水、河流等水体受到污染。在西北地区由于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加剧荒漠化。
2.在工业中的利用:
水资源是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的自然条件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水资源作为原料、冷却水等,因此工业生产多沿河、湖泊等分布,以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如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利用五大湖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发展成为以钢铁、机械和化工等为主的最大工业区。
把水作为原料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化工、食品、电镀等。把水用于冷却的主要有钢铁、核电等。把水用于洗涤的有印染、造纸、化工、食品等工业。
但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重金属、有机污染,如我国的淮河由于沿岸的“五小”工业发展导致水污染,环渤海湾地区的重化工业对污水处理不及时导致渤海污染等,导致水生物数量下降,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等。
3.在第三产业中的利用
(1)交通方面:在地形平坦、水流速度相对比较缓慢的大江大河地区,发展水运。我国主要的内河运输有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等河流,世界主要的河流有亚马孙河、莱茵河、美国的五大湖、尼罗河等。
(2)旅游方面:水体和当地的地貌、植被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旅游资源,成为人们休闲、陶冶情操的区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水体主要的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杭州西湖、扬州的瘦西湖、以泉闻名的济南、白头山天池筹。
4.水力资源的开发:
在地形起伏大、河流径流丰富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力发电具有成本低、无污染的优点,我国近年来加大了水力资源的开发。注重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一个河段上水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河段上几座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有利于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使整个梯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5.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布局多和河流、海域有关,河流对城市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河流为城市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水源,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
1、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有利影响:
(1)工程技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差异;人工降雨可以促进水汽的凝结,增加降水量,缓解暂时水资源的不足;在地下水过度开采地区,采取雨水回灌,改变地下水资源的不足,防止地面塌陷;喷灌、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防止土壤盐碱化;修筑梯田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变不稳定径流为稳定径流。
(2)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或恢复植被)和退耕还林可改变水资源分布的时空,减缓流速,增加下渗,保持水土;恢复沼泽和湿地可起到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补充地下水等作用。
考法一 城市雨污分流(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1.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详解】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没有改变河网,①错误。污水管进行了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正确。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③正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④错误。故选B。
考法二 水资源调配(题型预测:综合题)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9年1月国务院批准某快递公司在乙城市建设我国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该城市距武汉约1小时车程。
(1)甲、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丙地相比,甲地水质 (填“好”或“差”),可调水量 (填“大”或“小”)。
(2)长江中游河湖密布.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 (填“快”或“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 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 (填“增大”或“减小”)。
(4)说出在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
【答案】(1)好 小
(2)慢 地方性
(3)增加 夏 减小
(4)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分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上游,沿线人口及工农业较丙(地处长江下游)少,水质较好,但是水量较小。
(2)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较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条件发生明显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增加,夏季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量多,库区淤积量大,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4)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要从需求、交通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考法三 水运和水能开发(题型预测:综合题)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坦桑尼亚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坦桑尼亚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原,东部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自然保护区众多,约占国土面积的1/3。该国经济欠发达,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近年来,坦桑尼亚实施经济改革,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1)甲地处于内流区,简述该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该国东部地区河流不宜发展航运,说明其自然原因。
(3)与开发水电相比,有人认为该国更宜利用天然气发电,请说明理由。
【答案】(1)盆地地形;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
(2)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长度较短。
(3)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接近电力消费市场;有利于保护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解析】(1)内流区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参与的循环类型及环节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甲为盆地地形,向心型水系;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不参与海陆循环,所以应为内流区。
(2)河流发展航运条件主要从水量季节变化、流速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图示东部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长度较短,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变化大,不适宜发展航运。
(3)与开发水电相比,更适宜发展天然气要从市场、资源及生态保护方面分析。天然气资源丰富;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接近电力消费市场;有利于保护自然保护区。
(2020·浙江·高三专题练习) 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日,国家水利部等提出到2035年华北地区地下水要实现采补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下图是河北三地间1964年-1998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所示地理现象在一年中表现最突出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2.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农业措施是( )
A.重力漫流灌溉 B.禁止开采水源 C.调整种植结构 D.雨季雨水回灌
【答案】11.B 12.C
【分析】
11.本题主要考查华北地区水资源最短缺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华北地区春季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故华北地区春季需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因此水位较低月份是4月,B正确。故选B。
12.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华北地区气候干燥,重力漫流灌溉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A错误。禁止开采水源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误。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作物,可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C正确。雨季雨水回灌不是农业措施,D错误。故选C。
13.(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有效降水是指自然降水中能补充到植物根层土壤的水量,即降水中可被植物根系吸收的部分。若某日的降水量不能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则称为无有效降水日。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年均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图。
(1)从水循环原理看,降水初始,雨水首先会被地表的植物枝叶截留,超出截留部分会降落到地表被__________吸收,当降水量超过__________时,会产生__________径流。
(2)归纳西南地区年均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结合西南地区因无有效降水而引发的问题,简述农业生产中可采取的积极措施。
【答案】(1)土壤(地面) 下渗(量) 地表(面)
(2)空间分布不均,呈“西高东低”特征或“西南部有效降水日多,东中部少”。
(3)西南地区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长,极易引发旱灾,需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供水能力;西南地区无有效降水空间差异大,不同区域旱情不同,需合理安排作物种植。
【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结合图中的图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空间分布规律。无有效降水可能会导致干旱,然后结合水资源利用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结合材料“超出植物枝叶截留量部分落下来”可知,雨水到达地表会被土壤(地面)吸收,当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雨水在地表(地面)有富余,会产生地表径流。
(2)根据图例可知,西南地区年均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呈“西高东低”的规律,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主要集中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及四川西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等地区。
(3)结合问题可知,设问为“结合...问则首先需要回答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回答措施。针对极易引发旱灾的问题,需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干旱时期供水能力;针对西南地区无有效降水空间差异大,不同区域旱情不同的问题,需合理安排作物种植,避开干旱多发时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10 工业生产(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30页。
这是一份解密08 城镇与乡村(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31页。
这是一份解密07 人口与地理环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