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1页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2页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4页。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方法指导】  1.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天气特征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 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符 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雨区位置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2.锋面类型辨析(1)  看箭头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方向只是朝向暖气团,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2)  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3)看符号三角为冷锋,半圆为暖锋。符号所指的方向为锋前进的方向。(4)看温压变化 3.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平面示意(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我国的寒潮天气4.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气旋伴随锋面,形成锋面气旋。(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2)确定风向依据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转关系可确定各点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EH正好相反,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处为冷气团,EH处为暖气团。(4)确定锋面性质锋面应随气旋一起呈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可确定锋面AB是冷气团F主动向暖气团E移动形成的,为冷锋;同理可知,CD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左冷右暖。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而已。(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右方低压槽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左方低压槽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冷锋与暖锋之间为暖气团控制。(6)左右手记忆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朝向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弯曲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拓展练习】    下图为2020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A B C D2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A B C D【答案】1D 2B【解析】1.从图中等压线和风向分析,①②地风向由北风转为东北风; 地由北风转为西北风,风向变化较大。ABC错误。地维持在东南风,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2.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2时至14时,选项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由受低压槽控制的阴雨天气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的晴朗天气,B正确。始终受高压脊控制,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均较小,ACD错误。故选B某月10~12日有一自东向西移动的天气系统,下图分别示意该天气系统在海洋和陆地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该气压系统出现的月份及c、d处的风向分别是(   )A2月份  西北风、西南风B8月份   东北风、西南风C1月份  西北风、东南风D7月份  西南风、西北风4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2日甲出现在大陆上,10日乙出现在海洋上②10日甲出现在海洋上,12日乙出现在大陆上③造成ab两地风向偏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摩擦力④造成ab两地风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3A 4D【解析】3.根据图中风向,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的低压系统, c d 处的风向分别是西北风、西南风;利用排除法得出A对,BCD错。故选A4.从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判断:甲图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大于乙,说明摩擦力大,故推测乙10日先出现在海洋上,12日自东向西移动后,甲出现在大陆上。该天气系统自东向西移动,分别在海洋和陆地上移动,因此摩擦力大小发生了变化,而纬度没有变化,因此地转偏向力不变。故①③对,②④错。故选D下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A东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北风 D东南风、西南风6图中L处锋面为(   A低压槽—冷锋系统 B低压槽—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 D高压脊—暖锋系统7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A出现强对流 B气旋过境 C寒潮爆发 D沙尘暴过境【答案】5A 6B 7C【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图示区域为北半球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等压线和经纬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甲点风向为东北风,乙点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6.读图L处等压线向高压弯曲,所以L线附近应为低压槽;该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L锋面应向东南方向移动,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该区域内北部气温高南部气温低,L锋面由温度高的区域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应为暖锋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7.根据材料该地高空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易形成寒潮天气,C正确。垂直方向该地气流下沉,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错误。气旋为低气压,垂直方向气流上升,该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为反气旋,B错误。读图该地纬度较高,冻土广布,缺少沙源,D错误。故选C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乙是甲图中虚线部分的大气运动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9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10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 BC D【答案】8A 9D 10C【解析】8.乙是甲图中虚线部分的大气运动状况,读图可知,乙地为暖锋,所以甲图中虚线处为低压槽。由此可在甲图中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该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会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左右),结合图中方向指示可知,M处吹西南风,故选A9M处为低压槽,甲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应为锋面气旋系统。就锋面气旋而言,暖锋出现在偏右侧的低压槽附近,再结合图中方向指示,M地吹西南风,所以M一侧为暖气团,N一侧为冷气团,因此M处于暖锋的锋后,N处于暖锋的锋前,暖锋的雨区主要位于锋前,所以M地晴,N地有雨,D正确,ABC错,故选D10.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右侧暖锋,暖锋位于低压槽中,过境期间,B地有低压槽过境,气压变化过程的是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与图C相符,C对。图A是暖锋过境,A错。图B是冷锋过境,B错。图D是高压脊或反气旋影响,D错。故选C【点睛】对于锋面气旋而言,无论南北半球,锋面一般出现在低压槽附近,且左侧低压槽为冷锋,右侧低压槽为暖锋,如下图: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1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A BC D12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AA    BB    CC    DD【答案】11A 12B【解析】11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12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 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 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 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 30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 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 左右。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段某天气系统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3该天气系统会使(   A甲国早情得到缓解 B乙国沿海爆发山洪C海峡轮渡被迫中断 D丙国植被干枯减少14该天气系统在通过海峡时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域水深浅 B海域水温高C海域面积小 D海域盐度高【答案】13C 14B【解析】13.甲国在该季节为雨季,所以A错。乙国沿岸为平原地形,所以主要为洪涝,非山洪,B错。气旋给内陆的丙国带去了大量的水汽,有利于当地植被的生长,所以会增加植被覆盖率,D错。气旋在海峡运行期间,会阻碍航运开展,所以C对。故选C14.热带气旋的发展壮大与温暖广阔的热带洋面密切相关(提供充足的水汽和潜热),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海域水温高,B正确。与水深、盐度关系不大,海域面积小不利于扩大,ACD错误。故选B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A位置偏北    风速偏大 B位置偏北    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    风速偏大 D位置偏南    风速偏小16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A台风形成 B寒潮结束 C沙尘肆虐 D对流加剧17现代商用飞机可利用温带急流加速,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   A北京飞往乌鲁木齐 B香港飞往堪培拉C东京飞往莫斯科 D旧金山飞往纽约【答案】15C 16B 17D【解析】15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材料可知高空气压梯度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故C正确。故选C。16结合图示100hPa等高线的分布可知I处高空为低压中心,此处I处近地面应为高压中心,受高空温带急流的推进,高空低压中心会向东南方向移动,进而促使近地面高压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该天气系统自高纬向低纬地区移动,易导致甲地寒潮爆发,故B正确。故选B。17温带急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旧金山飞往纽约,故D正确,北京飞往乌鲁木齐,东京飞往莫斯科,都是飞机向西北飞,香港飞往堪培拉,飞机自北向南飞,都不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故ABC错。故选D。雷暴天气一般有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种类型,其中热雷暴是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它的形成与下垫面的湿度和太阳辐射有关,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热雷暴所产生的热雷雨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民间有“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的熟语,我国雷州半岛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午后热雷暴占雷暴天气的大多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影响雷州半岛热雷雨强度的直接因素是近地面单位空间范围内大气(   A温度年较差 B温度日较差 C垂直温度差 D水平压强差19雷州半岛热雷雨最集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据统计近年来雷州半岛冬半年雷暴天气天数呈减少趋势,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当地(   A水田的面积下降 B气候变暖C汽车普及率提高 D地势抬升【答案】18C 19B 20A【解析】18由材料 “热雷暴是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它的形成与下垫面的湿度和太阳辐射有关” 知,热雷暴的形成与的主要因素是地面温度高、对流强烈、垂直温差大;其它因素影响较小。故选C19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多,空气强烈上升,对流天气多,最容易形成雷暴。其他季节都不能满足雷暴的形成条件。故选B20水田的面积下降,导致空气中的湿度下降,缺乏水分条间,不易形成热雷暴。A选项正确。气候变暖会使雷暴增多,排除B选项;汽车普及率提高与雷暴的形成无关,排除C选项;地势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排除D选项。故选A【点睛】雷暴天气产生的原因:雷暴是指当3-5条左右闪电在很近的距离同时产生放电的现象。形成雷暴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为:水分和迅速爬升的暖空气。因为水分和温度是雷暴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当湿度和温度较高,就会使大量的暖湿空气上升进入大气层,从而形成雷暴。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场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当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且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即“闪电”。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相关试卷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8页。

    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37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3页。

    专题17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城市化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这是一份专题17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城市化过程(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