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人口与城镇化(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人口与城镇化(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QQ同时在线人数地图,图中数字编制的依据及目的分别是,该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人口与城镇化
(2022·天津·模拟)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下表为我国“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均衡)。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地区
东部
0.365
0.398
0.427
中部
0.302
0.305
0.336
西部
0.773
0.765
0.771
东北
0.449
0.459
0.504
1.2000~2010年,表中数据显示( )
A.东南半壁人口趋向均衡 B.西北半壁人口趋向集中
C.东部地区人口趋向集中 D.中部地区人口趋向均衡
2.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B.粮食产量提高
C.生态环境持续退化 D.矿产开采逐步萎缩
3.下列省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的是( )
A.四川 B.陕西 C.吉林 D.湖南
【答案】1.C 2.D 3.A
【解析】1.2000-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基尼系数下降,反映人口分布更趋向均衡,B错误;东南半壁、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人口基尼系数都上升,人口趋向集中,AD错误,C正确,所以选C。
2.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反映人口分布趋于集中,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乡村振兴、粮食产量提高有助于促进人口均衡分布,AB错误;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与东北实际情况不符,C错误;东北地区资源开采大多进入减产阶段,资源型工业衰落,人口大量外迁,而中心城市向外迁移的相对较少,人口相对集中于中心城市,D正确,所以选D。
3.胡焕庸线反映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对比关系,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四川省东南部的成都平原密集,西北部的川西高原稀疏,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A正确;陕西省关中地区人口密度大,南北人口密度小,B错误;吉林省中部人口密度大,东西部人口密度小,C错误;湖南西部、南部和东部人口稀少,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D错误,所以选A。
(2022·上海徐汇·三模)下图显示的是某一时刻中国网民在线使用QQ交流的人数,这张图印证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该分界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李克强总理曾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问,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QQ同时在线人数地图( )
A.信息收集借助GPS和GIS技术 B.具有直观、数据稳定的特点
C.反映了所有手机用户的分布状况 D.可以城市的人口数量
5.以下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大量移民到西部地区
②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③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④西部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
⑤西部地区建立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产业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4.A 5.C
【解析】4.获取QQ登陆的位置信息需要借助GPS来收集,绘制同时在线人数地图要用到GIS技术,A正确。QQ同时在线人数地图具有直观的特点,但是QQ登陆是变化的,是不稳定的,B错误。QQ用户较多,图中仅仅是显示在线的,不能反映了所有手机用户的分布状况,C错误。乡村人口也有QQ用户,因此不能城市的人口数量,D错误。故选A。
5.胡焕庸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导致人口分布差异较大。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产业群,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住条件,吸引人口迁入;②③⑤正确。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环境承载力小,不可能大量移民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①④错误。C正确。故选C。
(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下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图中数字编制的依据及目的分别是( )
A.行政区的经济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B.行政区的方位特征、方便行政管理
C.行政区的生态状况、保护生态环境 D.行政区的民族状况、保护传统文化
7.统计某行政区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可以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人口信息有( )
①自然增长率②老龄化水平③迁移流动④性别结构⑤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6.B 7.B
【解析】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1字头的为华北区,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15;2字头的为东北区,就是东北三省。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3字头的为华东六省一市,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4字头的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5字头的为西南地区,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因此主要是根据政区的方位特征来编制,主要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B选项正确。未体现与经济水平、生态状况、民族状况有关,A、C、D选项错误。故选B。
7.自然增长率情况需要知道该区域的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数据,与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关系不大,①错误。居民身份证号码主要包含了年龄、性别等信息,因此可以获取老龄化水平和性别结构情况,②④正确。不同省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不同,但迁移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获取不同区域迁移流动人口信息,③正确。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与文化水平关系不大,⑤错误。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B。
(2022·浙江·模拟)下图为俄罗斯近半个世纪的人口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8.图中所示时间,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1955年 B.1989年 C.1994年 D.2015年
9.该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 )
A.持续减少 B.先增后减 C.持续增加 D.先增后减再增
【答案】8.C 9.D
【解析】8.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总人口数量增加。图中大约是1994年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之后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所以1994年之前人口数量一直增加。1994年-2010年一直减少,2010年之后才小幅度增加,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1994年,C对,A、B、D错。故选C。
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总人口数量增加。该国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1994年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之后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2010年之后自然增长率大于0,该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再增,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湖北·黄冈中学三模)下表是我国四个直辖市2019年常住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及城镇化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直辖市
面积
(万km²)
年末总人口
(万人)
0~14岁少儿
抚养比(%)
65岁及以上老
年抚养比(%)
总抚养比
(%)
城镇化率
(%)
a
1.641
2152
13.34
14.66
28.01
86.80
b
1.195
1562
13.23
15.56
28.80
83.48
c
0.634
2428
13.62
22.07
36.68
88.30
d
8.240
3124
24.72
22.61
47.33
66.80
全国
960.0
140005
23.80
17.80
41.50
60.60
10.三类抚养比数据均较接近的两个直辖市是( )
A.上海和重庆 B.上海和天津
C.北京和重庆 D.北京和天津
11.直辖市d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较高的原因是( )
①出生率较高②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
③人均GDP较高④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有关2019年我国四个直辖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b市人口密度最大
C.c市农村人口数量最多 D.d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
【答案】10.D 11.A 12.D
【解析】10.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重庆市的面积远远超过其他三个城市,且城镇化率最低,故d为重庆市;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中,天津的城镇化率最低,故b为天津市;北京、上海两市中,上海面积小于北京,且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65岁及以上老年抚养比高,故c为上海市,a为北京市。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和b的三类抚养比数据均较接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结合上题:d为重庆市,四大直辖市中,重庆市位于中西部地区,相对于其它三个直辖市,经济发达程度要低一些。因此大量的重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其老年抚养比上升,同时相对于其它三个直辖市的育龄人口而言,重庆市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较强,出生率较高,因此其少儿抚养比也高于其它三个直辖市,故①②正确,A正确;北京和上海较重庆发达,其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GDP都高于重庆,且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12.结合上题和表格:通过四市0-14岁少儿抚养比数据,可知d市少儿抚养比最高,结合少儿抚养比定义,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d市最高,A错误;根据人口密度=人口总量/面积,可知a市人口密度约为1311人/km²,b市人口密度约为1307人/km²,c市人口密度约为3830人/km²,d市人口密度约为379人/km²,c市的人口密度最大,B错误;根据农村人口数量=总人口×(1-城镇化率),d市城镇化率水平最低,且d市总人口最多,可得知d市农村人口数量最多,C错误;根据总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可得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总人口/(1+总抚养比),可知a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约为1681万人,b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约为1212万人,c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约为1776万人,d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约为2120万人,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的直辖市,D正确;故选D。
(2022·山东·模拟)常住人口是指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拥有户籍且实际居住的人口,以及没有户籍但实际居住的人口。H市某学校地理小组根据人口统计资料,绘制了1990~2020年该市人口变化图(图)。在探讨人口变化时,小组成员发现统计资料中的"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均未标示是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净迁移率对应户籍人口 B.净迁移率对应常住人口
C.自然增长率对应户籍人口 D.自然增长率对应常住人口
14.H市( )
A.人口老龄化较严重 B.城市化水平较高
C.位于中国西部地区 D.社会抚养负担重
【答案】13.A 14.B
【解析】1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净迁移率较低时,户籍人口增长较慢,而常住人口增长较快,在2000年净迁移率突然升高时,户籍人口从2000年开始增长速度提高,而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在2005年到2015年净迁移率降低时户籍人口数增长缓慢,在2020年净迁移率变得非常高的同时,户籍人口数增长明显加快,由此可以判断出,净迁移率对应户籍人口,而不是常住人口,A正确,B错误。在1995年到2000年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而1995年到2000年户籍人口增长速度几乎没有变化,1995年到2000年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变快,说明图中自然增长率既不对应户籍人口,也不对应常住人口,CD错误。故选A。
1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H市常驻人口比户籍人口数量更多,说明H市能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可能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口老龄化不明显,A错误。由于该市为净迁入地,所以说明经济水平比较高,B正确。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应该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错误。由于经济发达,所以社会养老负担较轻,D错误。故选B。
(2022·浙江·模拟)新一线城市是依托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居民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等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得出。在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15个进入新一线名单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下图为2017~2021年三类城市中高端人才流入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新一线城市对中高端人才需求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短缺 B.产业转型升级
C.老龄化严重 D.劳动力素质下降
16.吸引中高端人才流入一线城市的主导因素应是( )
A.人才优惠政策 B.交通便利度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舒适度
【答案】15.B 16.C
【解析】15.新一线城市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B正确;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素质下降都不是新一线城市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所以选B。
16.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吸引中高端人才迁入,C正确;人才政策对于中高端人才迁入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错误;交通便利度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但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生活舒适度不是影响中高端人才迁移的主导因素,D错误。所以选C。
(2022·江苏·模拟)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已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并且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已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图为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时间与子女随迁概率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17-18小题。
17.影响新、老两代流动人口迁移的共同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 C.子女教育 D.文化
18.总体上新生代流动人口较老一代流动人口( )
A.子女随迁概率高 B.子女随迁概率低
C.子女中留守儿童数量更多 D.子女中留守儿童数量更少
【答案】17.B 18.B
【解析】17.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此影响新生代和老一代人口迁移的共同因素为经济。故选B。
18.据图可知,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子女随迁概率整体上低于老一代流动人口的子女随迁概率,故B正确,A错误。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子女随迁概率相对较低,留守儿童数量的变化要看儿童基数,因此C、D从材料中无法判断,CD错误。故选B。
(2022·广东广州·一模)深港跨境学童(以幼稚园和小学为主)是指居住在深圳,但拥有香港籍而在香港就读的学童。学童的父母大多都是双方不具备香港籍的“双非”,但孩子在香港出生而获得香港籍。2013年起,香港实施停止接受内地“双非”孕妇的分娩预约政策。据此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双非”父母选择让孩子在香港就读的根本原因是( )
A.教育费用偏低 B.特区政策支持
C.接轨国际教育 D.深港交通便利
20.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深港跨境学童入学潮出现在( )
A.2013年 B.2015年 C.2018年 D.2020年
21.随着深港跨境学童数量的减少,对香港本土学校的影响有( )
A.教育资源短缺 B.班级数量缩小
C.增加经济收入 D.推进国语教育
【答案】19.C 20.C 21.B
【解析】19.香港经济发达,生活成本高,教育费用不低,A错误。由材料无法得出之前是否存在政策影响,并且2013年起,香港实施停止接受内地“双非”孕妇的分娩预约政策,B错误。香港是我国的发展前沿,教育英文要求高,并且前往香港就读便于申请海外高校,C正确。与交通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20.2013年起,香港实施停止接受内地“双非”孕妇的分娩预约政策,对于2013年或2012年出生的新生儿来说,他们还可以享受到跨境求学,大约2018年年龄达到幼稚园的入学年龄,所以这一年会成为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深港跨境学童入学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香港教育资源发达,不会短缺,A错误。由于入学学生减少,不需要那么多的班级,班级数量缩小,B正确。学童数量减少,缴纳学费的人数减少,这部分经济收入会减少,C错误。无法得出后续是否退出国语教育,D错误。故选B。
(2022·江苏·模拟)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毕业生流动情况差异较大,下图是2018年我国39所(其中一线城市14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流动路径及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2018年我国39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 )
A.同等级城市内部流动 B.新一线城市内部流动
C.流向一线城市 D.流向二线城市
23.“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将会( )
A.促进不同等级城市均衡发展 B.减少流出城市的就业机会
C.促进不同等级城市等级提升 D.增加流入城市的经济活力
24.新一线城市为吸引更多的“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 )
A.调整“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B.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C.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答案】22.C 23.D 24.D
【解析】2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显示2018年我国39所“一流大学”毕业生,由二线、三线流向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居多,不是同等级的城市内部流动,A不选;流向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毕业生比例较大,所以主要流向一线城市,C正确;新一线城市流入一线城市的占26.52%,也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流入,所以不是内部流动,B不选;由一线、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流入二线城市的比例并不大,D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
23.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大多流向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人才流失,与一线城市差异将逐渐增大,A不选;高校毕业生的流入,将对流入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增加了城市的经济活力,D正确;大量毕业生流入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将导致二线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等级提升速度降低,故C不选;毕业生的流出,将给流出城市留下更多的就业机会,B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
24.根据题意,新一线的大城市要更加快速的发展,吸引大学生的流入。调整“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针对所有城市的,不是单一对新一线城市的,专业建设,不一定就匹配新一线城市的建设,A不选;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不能吸引大量的一流大学大学生,因为一流大学大学生是高薪技术人才,B不选;新一线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且一线城市也能做到,因此不能吸引本科毕业生,C不选;本科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文化和理想,想要创业或者更好的工作,因此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可以吸引大量本科毕业生的,故正确答案为D,
(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模拟)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表示该地人口密度减小明显的的图例是( )
A.I B.II C.III D.IV
26.为使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该地首先应( )
A.优先促进经济发展 B.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C.加快提高科技水平 D.加大地区开放程度
【答案】25.B 26.B
【解析】25.由题意,根据材料“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可见人口密度明显减小的地区应该是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区域,该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为内流区,水资源是决定该流域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因素。四种图例所示区域中,Ⅱ图例所示区域为石羊河下游,水资源最少,环境承载力最小。因此经过协调后,人口密度减小最明显,B对,ACD错。故选B。
26.由题意,根据上题分析,制约该流域环境承载力的资源是水资源,因此要首先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合理分布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量,保证中下游河段的水资源满足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B对。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对外联系不便,受水资源限制,经济发展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发展程度低,ACD都需要在水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ACD错误,故选B。
27.(2022·上海浦东新·二模)下图为第七次人口普查上海市人口增长率地图。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机械增长是浦东新区人口增长主要形式②人口减少有利于缓解市辖区的城市问题
③环境好是嘉定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④人口容量下降是崇明人口减少主要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上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但是经济发达,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大,迁入人口多,因此机械增长率较高,并成为浦东新区人口增长主要形式,①正确。市辖区人口多,密度大,城市病较显著。图中显示,市辖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表明市辖区人口减少。随着人口减少,市辖区的城市问题可能得到缓解,②正确。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嘉定人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而不是环境好,③错误。崇明人口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其他区高,就业机会不如其他区多,收入不如其他地区高,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崇明的自然资源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动,人口容量不会出现明显下降,④错误。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浙江·模拟)下图为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8-29小题。
28.①城镇的形态最有可能是( )
A.放射状 B.团聚型 C.棋盘式 D.条带状
29.②地比①地更容易发展为大城市,理由是②地( )
Ⅰ水源充足,植被繁茂,环境优美Ⅱ靠近海洋,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Ⅲ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Ⅳ地势平坦、开阔
A.Ⅰ、Ⅱ B.Ⅲ、Ⅳ C.Ⅱ、Ⅳ D.Ⅰ、Ⅲ
【答案】28.D 29.C
【解析】28.由图可知,①位于河流上游的山谷,河流两岸海拔较高,城镇多布局在海拔较低的河岸,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发展,D对;放射状、团聚型和棋盘式形态多位于受地形限制小的平坦的地方,与①处地形不符,A、B、C错。综上,本题选D。
29.由图可以看出,②和①相比,位于河口地区,地形平坦,Ⅲ错、Ⅳ对;同时,其位于河流入海口,便于发展河海联运,交通便利,Ⅱ对;①处位于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所以植被覆盖率高且环境优美,Ⅰ错。综上,本题选Ⅱ、Ⅳ,即C。
(2022·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模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POI(PointofInterest,即“兴趣点”)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下图示意银川市中心城区某地理事物POI密度及路网密度特点。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30.该地理事物是( )
A.商业网点 B.物流仓库 C.公交站点 D.医疗诊所
31.该地理事物增多可能会使( )
A.交通设施损坏率增大 B.区域间道路绿化差别增大
C.道路交通压力增大 D.汽车尾气污染扩散速度加快
32.据调查,某些区域该地理事物的密度与人口密度不完全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住房质量 B.出行距离 C.地质条件 D.人居环境
【答案】30.A 31.C 32.D
【解析】30.读图可知,该地理事物的密度与交通线的密度密切相关,且越靠近市中心该地理事物的密度越大,说明其分布受交通线的密度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应当是商业网点,A正确。物流仓库、医疗诊所不应靠近市中心布局,公交站点主要沿交通线分布,BCD错误。故选A。
31.该地理事物是商业网点,商业网点增多会导致车流量和人流量增大,使道路交通压力增大,C正确。商业网点增多不会使交通设施损坏率增大,不会影响区域间道路绿化差别,也不会使汽车尾气污染扩散速度加快,ABD错误。故选C。
32.商业网点与人口密度不完全相关,说明商业密集区的居住人口不一定最多,可能是由于商业密集区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人居环境较差,D正确。商业区经济发达,住房质量好,A错误。出行距离、地质条件对商业区人口密度影响不大,BC错误。故选D。
(2022·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模拟)点轴渐进扩散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信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区域城市空间扩散示意图。完成下面33-34小题。
33.在外围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城镇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地 B.土地面积大 C.交通便捷 D.劳动力丰富
34.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县城应该(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征收地租补贴运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33.C 34.A
【解析】33.城镇的区位布局,主要考虑人多的地方,人口的集聚就会形成城镇,城镇区位不是工业区位,所以不考虑原料地和劳动力的数量,AD错误;选择城镇重点发展时,城镇的土地面积大小不是重要的区位条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故B错误;选择重点发展的城镇,其交通应较为通畅,堵塞程度较轻,同时可能有外环路或国道高速路经过,便于与中心城市联系,所以交通应该是其考虑的因素,故C正确。本题应选C。
34.周围地区的小城镇,应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改善投资环境,以接纳产业转移,①②正确;产品研发机构应建到科技发达的城市而不是县城,在各县城均征收地租补贴运费不利于协调发展,③④错误。本题A正确,BCD错误。本题应选A。
(2022·宁夏·银川一中二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图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5-36小题。
35.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36.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
A.田间管理 B.防洪避险 C.生活取水 D.交通出行
【答案】35.D 36.A
【解析】35.据材料,该地位于安徽省,据图可知,该地东南部主要为水田及田垄,地势较低,西北部分布有旱地及其他用地以及经济林,地势较高,故该地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降低。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6.据图,该地住宅分散分布,田地和住宅交错相间,便于田间管理,A正确。住宅分散需要修建更多的交通线路来沟通各区域,不便交通出行,D错误,防洪避险应将住宅分布在远离山区的地方,与住宅分散关系不大,B错误,住宅分散与生活取水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A。
(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二模)城市房价和交通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图甲示意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37-38小题。
37.图甲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依山傍水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有公路线交汇,交通便捷
C.接近文化区,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D.地形平坦,工厂鳞次栉比
38.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区域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文化区 D.中心商务区
【答案】37.D 38.A
【解析】37.据图可知,P处为高级住宅区,影响高级住宅区的条件有依山傍水,风景优美,A可能。靠近公路,交通便利,B可能。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C可能。工厂集聚的地区环境质量差,低价较低,不适宜建高级住宅区,D不可能。本题要求选择原因不可能的选项,故选D。
38.据乙图可知,该地8时左右人们刷卡上车去上班,21时左右人们刷卡下车回家休息,所以这里是住宅区,A正确。去中心商务区购物、去工业区上下班与去文化区游玩或者工作应是8时左右出站,17时左右进站,BCD错误。故选A。
(2022·河北·模拟)生活性活动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购物、用餐、散步等非通勤性质的家外活动,对个人来说,所有的生活性活动涉及的目的地的集合是其生活空间。下图示意上海市鞍山新村居民生活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39-41小题。
39.鞍山新村居民生活性活动主要集中在住宅区周边的近距离圈层,主要是因为( )
A.近距离圈层服务齐全 B.服务需求的等级较低
C.住宅区远离主城中心 D.住宅区周边交通闭塞
40.与主中心相比,副中心对住宅区辐射的优势是( )
A.距离住宅区更近 B.服务种类更齐全
C.轨道交通更完善 D.服务重叠范围小
41.图中节点处最可能是( )
A.广场 B.工厂 C.绿地 D.大型商场
【答案】39.B 40.A 41.A
【解析】39.由材料可知,生活性活动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买菜、就医、散步等满足生活需求的家外活动。居民生活性活动集中在近距离圈层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服务需求等级较低,在住宅区附近就能满足,B正确。住宅区附近主要是最基本的生活性服务,种类不齐全,A错误。居民生活性活动集中在近距离圈层与住宅区是否远离主城中心关系不大,C错误。图中显示,住宅区周边有轨道交通通往城市主中心,交通不闭塞,D错误。故选B。
40.由图可知,城市副中心相比城市主中心与住宅区的距离更近,对住宅区低等级的服务辐射强度更大,与住宅区周边的服务重叠范围更大,A正确,D错误。与主中心相比,城市副中心服务种类齐全程度、轨道交通的完善程度等都比较低,BC错误。故选A。
41.据图分析可知、主中心、副中心、近距离圈层及轨道交通沿线均有节点分布,数量多,且彼此之间有一定距离,说明节点处是大量居民家外活动集聚的场所,活动设施相对集中,最可能是广场,而不是工厂、 绿地与 大型商场,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湖北·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一模)为落实国家提高幼儿园普惠率政策,我国华北平原某县城积极开展幼儿园建设工作。下图示意该县城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42-44小题。
42.该县城建设不同类型幼儿园,主要考虑到( )
A.家庭托幼需求 B.环境质量状况 C.家庭幼儿数量 D.财政支持力度
43.该县城各种类型幼儿园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公立幼儿园 B.托儿所 C.寄宿幼儿园 D.双语幼儿园
44.该县城幼儿园布局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空间形态 B.社区人口密度 C.交通便捷程度 D.县城人口总量
【答案】42.A 43.C 44.B
【解析】42.由图文资料可知,该县城共有4类幼儿园,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有差别,主要是由于县城家庭托幼的需求多样化,A正确。环境质量是影响幼儿园布局的因素,对幼儿园类型影响不大,B错误。家庭幼儿数量对幼儿园类型影响不大,C错误。财政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数量上,而不是幼儿园类型上,D错误。故选A。
43.一般服务业的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图中寄宿幼儿园的数量最少,相互之间距离最远,所以服务范围最大,C正确。公立幼儿园、托儿所、双语幼儿园数量较多,且分布距离较近,多服务一定范围内的社区,服务范围较小,A、B、D错误。故选C。
44.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居住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往往儿童数量多,对幼儿园的需求大,因此影响幼儿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社区人口密度,B正确;城市空间形态及交通便捷程度不是影响幼儿园布局的主要因素,A、C错误;县城人口总量能影响该县城幼儿园的数量,但不是影响幼儿园布局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2022·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三模)整建制拼合模式(下图)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常见方式,该模式下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据此完成下列45-47小题。
45.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 B.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
C.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 D.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
46.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初期可能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区域间协调差 C.环境污染加剧 D.道路交通拥堵
47.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田园模式 D.多核心模式
【答案】45.B 46.B 47.D
【解析】45.根据材料“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可见原县的管辖范围并未扩大,故A错误;原县的行政范围未变,城市等级未变,所以原县的服务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据图可知,撤县设区后,主城区的范围扩大,使大城市竞争能力增强,故B正确;撤县设区并未提升大城市的等级,所以也不会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故D错误。故本题选B。
46.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减小,故A错误;原来的县,经济发展一般较市辖区有差别,所以撤县设区后,区域间水平有高低之分,区域间的协调较差,故B正确;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利于原县辖区的经济发展,并会促进对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投入,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是有利的,故CD错误。故本题选B。
47.随着撤县设区的实行,主城区以原市区和原县辖区为中心继续发展,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多核心模式,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2022·河南·模拟)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汇集了全省8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山西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读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图,完成下面48-49小题。
48.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有( )
①资源禀赋②地理区位③政策优势④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9.为进一步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下列措施中不可采取的是( )
A.完善基础交通网络 B.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C.重点发展高耗能产业 D.发挥太原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答案】48.C 49.C
【解析】48.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地理区位条件好,②正确;“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说明有政策支持,③正确;图中未体现中部地区具有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①④错误。C正确,故选C。
49.由材料“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可知该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高新产业,不只发展高耗能产业,且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越高,因此今后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发展高耗能产业,C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对外合作和发挥太原的带动作用,都是可采取的措施,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2·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校模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50-52小题。
50.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资源匮乏 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劳动力不足 D.上海的虹吸作用
51.“集聚阴影区”的出现( )
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 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
52.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50.D 51.C 52.B
【解析】50.由题意,苏锡常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距离上海市近,与上海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有优越的气候资源、较丰富的水资源及劳动力资源,A、B、C错;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等要优于苏锡常城市带,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会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D正确。故选D。
51.“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加大了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差距,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A错,C正确;“集聚阴影区”不会改变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B错;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集聚阴影区”,对其会产生拉力,D错。故选C。
52.“集聚阴影区”可以把握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寻找发展机遇;通过交通线等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区域发展可设置多中心发展战略,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②④正确;扩展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解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消减“集聚阴影区”,③错。故选B。
(2022·湖北·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模拟)数字孪生城市是实体城市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和状态,它让实体城市里建筑、道路、桥梁、停车场、信号灯等部件的实时状态能在虚拟数字城市中复现。数字孪生城市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作为全球首个数字孪生城市,雄安数字孪生城市如今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据此完成下面53-55小题。
53.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雄安新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优势是( )
A.城市新 B.城市小 C.市场大 D.人才多
54.雄安新区“数字城市”的作用是( )
A.提高城市的工业水平 B.直接增加居民收入
C.增加城市道路密度 D.创造更加高效的环境
55.雄安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带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
A.钢铁产业,城市轨道建设 B.大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
C.工业机器人,特高压输电 D.新能源设备,电动车充电桩
【答案】53.A 54.D 55.B
【解析】53.由材料可知,数字孪生城市可以复现实体城市里建筑、道路等部件的实时状态。如果城市新,可以在建设实体城市时预留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所需要的条件,或是直接安装适应数字孪生城市的相关部件。而雄安新区2017年才设立,目前尚处于建设阶段,这是它的优势所在,A正确。城市小对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影响不大,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雄安新区市场小、人才少,BCD错误。故选A。
54.数字孪生城市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数字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与居民收入、工业水平、城市道路密度无直接关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5.数字孪生城市收集实体城市各部件的实时数据进而辅助城市管理,因此利用大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实体城市各部件的实时数据快速地传输需要依赖5G基站等数据传输设备。B正确。钢铁产业不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雄安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对“工业机器人,特高压输电”、“新能源设备,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项。
(2022·浙江台州·模拟)一般而言,大都市圈的形成与演进主要经历四个阶段,各阶段城市规模、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下图。完成56-57题。
56.长三角大都市圈所属阶段是( )
A.城市独立发展阶段 B.单中心都市圈形成
C.多中心都市圈形成 D.成熟大都市圈形成
57.成熟大都市圈有利于( )
①核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②优化区域投资环境
③核心城市集聚资金技术④强化区域产业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6.C 57.C
【解析】56.由材料可知,多中心都市圈体系中,由一个特大核心城市,若干大城市,以及若干中小城市组成,资源主要向特大中心城市、大城市集中,资源虹吸效应强,而位于都市圈外侧的中小城市资源流出多,资源流入少,区域合作较弱,目前长三角大都市圈所属阶段符合多中心都市圈形成这一阶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7.成熟大都市圈发展阶段,核心城市、大城市的资源也向外围的中小城市流入,不利于核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资金集聚,①③错误,ABD错误,核心城市、大城市的资源也向外围的中小城市流入,有利于强化区域产业协作,优化整体的投资环境,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发展。②④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常见自然灾害(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嗜茶之人皆以春茶为贵是因为,与华北地区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产业区位(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产品品牌化生态意义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河流与湖泊(解析版)-【抓重点·破难点】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大口井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是,与泉水相比,该大口井井水,从甲至乙,图示季节,该区域范围内,葡萄成熟期,乌苏市周边地区,若①②处有河流经过,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