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1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2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3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4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5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6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7页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敬天保民,铸刑书,为政以德,以法为教,结果及原因,九章律,儒家化,唐朝时期,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
    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___________”思想。(2)东周时期,影响最大的治国新思想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2.导火线:春秋时期子产“_________”,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时期: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________是最重要的变化。
    (1)法律: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先颁布《永徽律》,后又撰成《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2)教化:唐朝提倡礼治。 ____________》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宋刑统》《天圣令》基本以唐律令为蓝本。(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最后开创了__________的体例。(4)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___________》。
    (1)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①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②朱熹的《家礼》《________》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2)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①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______________》,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__”,使
    ③清朝乡约改换了宣讲内容。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知识拓展】中国封建王朝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君主代表上天,体现天意,神圣不
    (2)应经合义,礼法融合:以儒为主,礼法合流,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春秋决狱”集中体现了礼法融合的趋势。
    (3)“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三纲”是维护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制定封建法律的根本原则。
    (4)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强调以道德教化为主;用阴阳学说阐述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阳为德,阴为刑”“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
    (1)概念: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阶层在应对社会变迁时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它是通过士大夫自觉地、义务地在乡村建立起来的开展思想教化的制度。
    ①是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
    ②是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耳
    相传,从未见之于文字、契约。
    ③以乡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④自愿加入,民主选举。
    ⑤以聚会的形式进行宣讲,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
    (3)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
    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1)强调示范作用,树立榜样。(2)设官教民。
    (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
    (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5)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
    1.(2022 年山东模拟)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
    “铸刑鼎”等。这一转变(
    A.反映了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答案:C
    2.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A.重视基层治理C.注重政令传达
    B.开始尊崇儒术D.压制宗族自治
    解析:选 A。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宣讲内容,这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 A项正确。
    3.(2022 届浙江台州十校联盟期中)王阳明在率军镇压南赣等地的动乱后,制定并推行《南赣乡约》,结果,“近被政教,甄陶稍识,礼度趋正,休风惟日有渐矣。士知守法,民皆力农,骎骎
    乎有振兴之意”。由此可知,《南赣乡约》的推行(A.表明乡约具有明显的民办色彩B.促进了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C.强化了政府对乡约组织的管控D.增强了民众的情感归属意识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敬天保民,《汤刑》,《九刑》,成文法,道德礼义,为政以德,赏罚分明,富国强兵,君主专制,统一六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敬天保民,理国家,铸刑书,德治与法治之争,为政以德,地主阶级,以法为教,中央集权,九章律,魏晋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备战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备战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1),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导火线表现,人性善,人性恶,礼法逐步结合,律令合一,律令儒家化,礼法结合,法律制定,基层教化,联系选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