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01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02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

    展开
    第七单元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 同地点的景物。《山居秋瞑》《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 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 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二、 语文要素1.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 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 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 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 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和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突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 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 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 迹》 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 态描写,充满了情趣。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2. 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 到写的训练。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为是“初步 体会",教学时不宜提太高的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 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过细的分析。2.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 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3.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的顺序。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 变化",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 记录,为本次习作拓展思路,积累素材。习作教学,可安排在语文园地后进行,以便更 好地迁移运用“交流平台”中体会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以及“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把句子写具体的学习成果。 分类内容/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文21古诗词三首(对人间美好景色的喜爱;孤寂思乡)借助关键字词,在古诗词中感受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22四季之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借助关键语句,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3鸟的天堂(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借助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4*月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借助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体会作者的细腻感受和他笔下的动人画面习作即景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体会、交流、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语句,并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4.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孙”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瞑》,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读导语页,导入新课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咱们先来读一读单元导语页左上的这句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从“四时景物皆成趣”这句话我了解到了这个单元的课文描写的是不同季节的景物。2. 师总结: 是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去领略世间景物的美好。今天 我们就先来学习第21课《古诗词三首》。(板书:古诗词三首)齐读课题,快速看一下本课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本课有两首古诗还有一首词。【设计意图】 由单元导语页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单元整体编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揭示课题,了解王维1.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古诗词中作者用最凝练的语言创造出美妙 的境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作者写作的素材,春 夏秋冬各具特色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也变得更加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居秋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板书:山居秋暝)2.请借助注释说说“山居秋瞑”是什么意思。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是在山里居住时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3. 了解王维。 课件出示王维简介。【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和对作者的了解,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山居秋瞑》是一首五言律诗,请大家反复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2.随文指导写字。书写“孙”字,左边的“子”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子”的提的下面。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不好理解的记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 一会儿我们全班进行交流。(1)学生自学。(2)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诗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 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 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4. 师总结: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首联交代了什么? (把地点“空山”、环境“雨后”、时间“晚”、季节“秋”全点出来了。)(2)联系下文思考: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写的是“空山”? (大概是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啊。)(3)从“空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空山”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4)师总结:首联写山中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5)指导朗读。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颔联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月、松林、泉水、石头)其中,哪些景物是静态 的? (明月、松林、石头)哪些景物是动态的? (泉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动一 静, 一光一声,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2)人们常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更是将其中的“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你能够将此画描绘出来吗? (明 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 淙流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3)师总结: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好一幅清幽明净的自然图景!(4)指导朗读。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颈联描绘了哪些景物? (翠竹、莲叶、渔舟)其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 (翠 竹)哪些景物是动态的? (莲叶、渔舟)从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月夜山村的幽静。)(2)互相交流:试着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 来。(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洗衣的姑娘们归来了;荷叶纷纷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3)师总结:颈联写听到竹林里传来喧笑声,看到莲叶晃动,原来是浣女归来、渔 舟顺流而下。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笑声,看到莲叶晃动,才发现浣女、渔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4)指导朗读。(5)谈话过渡:诗人的品格是那样高洁,他在那“空山”之中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指名读。(2)“随意”是什么意思? (任凭)“春芳”是什么意思? (春天的花草)“王孙”指谁?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3)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4)引导: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山中的生活悠闲自在,王维决定“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满足于这种隐居生活,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5.师生合作朗读全诗。教师相机点拨:首联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空山”的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颔联 由静到动,朗读语调要变得活泼些;颈联由景入事,朗读时声音要相对响亮、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6.课件出示填空,尝试背诵全诗。【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品味诗中的意境。想象画面,体会动、静之美1.梳理提炼出诗中描写的景物。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空山、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竹林、莲叶、渔舟。2.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动、静之美。引导: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前三联,边读边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师总结:这些或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山水间的美景,还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3.抓住重点词深入感悟。(1)“秋”“空”“明”"照"写出了怎样的意境?“秋”点明秋天的季节;“空”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明”点出了月光的 明亮皎洁;“照”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下山林的美景。诗人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将空山 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生动地描写了出来,体现了秋天雨后山中的静谧美。(2)“流、喧、归、动、下”的运用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流、喧、归、动、下”将石上清泉的声音、浣女归来时竹林中的喧笑声以及渔船 归来,莲叶晃动的动态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 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4.引导学生思考。山中的生活悠闲自在,诗人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时诗人心中生出 了怎样的情感呢?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归隐山林的心愿。(板书:寄情山水)5.朗读全诗,熟读成诵。【设计意图】 在读中感悟、理解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感悟古诗的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绘画诗意,体验诗情1. 引导: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也是当时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苏轼曾赞: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天王维散步回到住处后,即兴为这首《山居秋瞑》配了一幅画。他画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古诗,说一说。2. 学生畅所欲言。3.师总结。这首诗清新明快,充满生机和活力。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及归隐山林的心愿。4.课后作业。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泊、愁、寺”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揭示题目,解字读题1. 谈话导入: 一千二百多年前, 一个叫张继的人进京赶考,后考取了进士。安史 之乱后,张继在途经寒山寺时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枫桥夜泊》。(板书题目,指导书写“泊”字,学生齐读)2. 理解诗题: “泊”是什么意思? (停船靠岸)在哪儿停泊? (在枫桥边)3. 了解张继。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介绍作者张继。【设计意图】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写作背景,读题解字,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自主学习,理解诗意请大家运用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1. 朗读古诗。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随文指导书写"愁、寺":"愁"字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心”要写得扁一些;"寺”的第二横最长,“土”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写。2. 理解词语。 学生交流难懂的内容,教师点拨难理解的词语。(1)月落: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会渐渐沉落。(2)霜满天:是诗人身处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3)对愁眠: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将其理解为“伴愁眠”的意思,表达出诗人对着江枫渔火满心愁绪的状态。(4)夜半钟声: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3. 理解诗意。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 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满愁绪。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品读诗句,想象场景1.品读:月落乌啼霜满天。(1)读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月亮渐渐落下去)听到了什么? (乌鸦在啼 叫)“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 (寒冷、孤独)(2)月亮渐渐落下去了,乌鸦在不停地啼叫,天空仿佛弥漫着寒霜。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清冷)(3)首句写了半夜时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 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乌鸦大约是因为 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4)指导朗读。2.品读:江枫渔火对愁眠。(1)读这句诗你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江枫、渔火)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 你什么感觉? (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 (难以 入眠)(2)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渔船上闪烁着灯火,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温 暖、美丽)(3)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 江边枫叶摇曳,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 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令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暗一明, 一江边, 一江上,景物 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4)指导朗读。3. 想象画面: 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想到了残月西沉、乌鸦啼叫、寒霜漫天、火红的江枫、点点的渔火这几种景象,触发 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4.品读第三、四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朗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寒山寺)寺里还传来了什么? (钟声)钟声怎么样? (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 (2)“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到”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一个“到”字将姑 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刻画得非常生动。诗人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 悠远的钟声,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听到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板书:旅途中孤寂忧愁之感)(3)指导朗读。5.朗读整首诗,体会情感。(1)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大家可以划出诗的节拍,也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大家尝试一下。(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3)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自由读,练习背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6.多元吟诵,古诗新唱。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为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请欣赏“古诗新唱”—— 《枫桥夜泊》。【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钟声叩心,释放愁怀1.诗中的景色在我们的眼里是那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 ( 愁 )2.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张继与《枫桥夜泊》。3. 教师描述: 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 啼叫。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寒山 寺的钟声传到了诗人的客船上……请问,这半夜寒山寺的钟声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猜想。4. 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展示自己的“猜想”。5. 课堂小结。 《枫桥夜泊》描写了 一个秋季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心情。6. 学生交流、积累其他表达思乡的诗句。7.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榆、畔、聒”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畔”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体会词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词句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 回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咱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相思》。(板书:长相思)2.指名读,全班齐读。3.回顾“词”的知识。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说一说《长相思》与前两首诗比较,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上阕与下阕之间有空格。4. 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纳兰性德的简介。读词识字,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随文指导学习生字。榆:偏旁是“木”,说明意思与树木有关。课文中的“榆关”指的是山海关。聒: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聒”由“耳”“舌”组成,可以想象成舌头在耳边不 停地说话,耳边感觉嘈杂。“聒”就是“声音嘈杂,使人厌烦”的意思,课文中的“聒”是指风雪声。更:“更”是多音字,此处读一声。“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半夜”。“更”读 “gèng” 时,可组词为“更加”。3. 随文指导书写。“畔”:右半部分“半”中间不要多加一横。 4.借助注释,了解词意。(1)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本首词的大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地方。(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疑难问题。(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 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词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长相思》这首词的大致意思,为后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 学习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指名读,全班交流。(2)“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山涉水, 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 反复)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路途的遥远)(3)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中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 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 回首的情景。“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身向榆关那畔行”写出了词人“身心分离”的痛苦。)(4)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 (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5)"夜深千帐灯"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夜已经深了,上千顶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渲染了什么样的场景? (一幅壮观的军队驻扎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看似是写 壮伟景观,实乃写内心之哀苦,白日行军、跋山涉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 这是因思乡而失眠。)这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6)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 “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人们在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之情。) (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的意思。(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上千顶帐篷里都亮着灯。)(8)指导朗读。2. 学习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指导学生朗读下阕,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描绘了风雪交加,雪整夜持续不断地下的场景,表现了天气的恶劣。)(2)在下阕中,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到风雪交加、天气十分恶劣? (聒碎)怎样理解“碎”字? (“碎”意为打碎,破碎。这里指将士们的思乡梦碎,思乡心碎。)引导学生再读读这一阕,把关外天气的苦寒、征途的艰辛读出来。(3)课件出示家乡风雪图、关外风雪图。引导学生对比画面,交流感悟:难道家乡没有风雪声吗?词人在家乡听到的和在塞外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词人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家乡是温暖舒适、宁静祥和的。家乡有亲人、朋友相伴,不会觉得孤单、冷清。但是在这关外,听到的只有嘈杂的风雪声。词人这个时候格外思念家乡。(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试着把作者浓浓的思乡情读出来。点拨:读"风一更,雪一更"时语调上扬,由“梦不成”开始语调下抑。"乡 心”“故园”虽不是韵脚,但读时也要适当拉长声音,以读出韵味。(5)从“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能感受到什么? (与上阕相呼应,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聒”字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6)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近纳兰性德,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 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风一更,雪一更”的动态与 “故园无此声”的静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进一步体现了故园的温馨、宁静、祥和。)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7)同学们想象一下,出征前,在作者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作 者多么希望可以在梦中回到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8)学生练习背诵《长相思》。诵读设疑,体会词情1. 师生齐诵《长相思》。2.抓住“身、心”所在,体会词中情感。(1)此时的作者身在哪里? (榆关、山海关、关外、征途 ……)追问:作者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课件出示补充资料帮助理解。 (2)知道了作者身在征途,再想想作者的心在哪儿。(故乡)(3)看到战士们行军的艰辛,听到风雪交加之声,作者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孤寂、思乡)尝试读出作者的孤寂与思乡之情。3. 师总结: 作者身在征途,却心在故乡,很想念自己的家人。(随机板书:身在征途心系故园)4. 多种形式朗读。(1)播放音乐,配乐朗读,品读作者的思乡之情。(2)教师渲染画面,引读全文,体会词人“身心分离”的痛苦之情。(3)学生多种形式练读,并尝试背诵。5. 课堂小结。作者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这就是那个梦会破碎、那颗心会破碎的原因所在。长途跋涉的艰辛,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纳兰性德的《长相思》。7. 课后作业。 (1)背诵这首词。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山居秋瞑 枫桥夜泊 长相思寄情山水 旅途中孤寂忧愁之感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基础上, 把握整句诗或词的意思,并体会诗或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2.初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古诗词中描写的 景物,初步感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体会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表达特点,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不足之处:教学中对课外资料的搜集和运用较少。如课前应该让学生搜集关于《长相思》的有 关资料,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边塞军旅生活、纳兰性德故园的情景等有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人的情感。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1 古诗词三首(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