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新人教版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100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章人口第52课时人口容量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5课时城市的辐射功能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7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九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9课时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八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76课时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第76课时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必备知识梳理1.地区产业结构(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________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3)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差异①非洲的布隆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②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思维拓展】 三次产业比重与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能大致说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其他因素相关。例如,美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的耕地面积广、农业投入较多等有关,但不能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低。2.产业结构的升级(1)表现①经济发展过程:劳动力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____________转向____________,进而转向第三产业。②工业内部: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________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____________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____________产业为主。(2)意义: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转变。(3)原因①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②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1)概况 eq \b\lc\{(\a\vs4\al\co1(产业结构:由 ,为主导向 为主导转变,主导工业: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2)变化过程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产业结构的描述有的国家和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有的以第二产业为主,有的以第三产业为主。具体描述的思路与方法如下表:2.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主导因素的变化(1)区域主导因素不断变化 (2)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区域主导产业。(3)产业结构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地演变。3.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4.产业转型方向的分析思路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0·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1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2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3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3分)(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2分)(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分)[审题解题][答案] (1) (2) (3) (4)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2021·6月浙江卷]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1.甲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2.四大地区中(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3.[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下图为福建、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图。(1)比较分析福建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2)对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第76课时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必备知识梳理1.(1)比例 (2)资源禀赋 (3)①农业 ②服务业2.(1)①第一产业 第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②重化 加工组装 技术密集型 (2)经济增长方式 (3)①因地制宜 ②次第3.(1)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轻纺工业 轻工业 消费市场 综合性 重工业化 金融服务业 科研实力 创新 经济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2)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3)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4)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镇化进程。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甲地区人口增长率最低且为负值,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是四个地区中最大的,说明该地区农业在全国中地位比较重要,且2012~2019年间人口数是减少的,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因此其人口减少应该是人口迁出导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劳动力迁出导致人口减少,因此甲地区是东北地区。第2题,结合表中数据,丙地区人口增长率较低,说明人口增长较慢,结合上题分析,人口迁移对人口增长影响较大,丙地区经济应该不发达,对人口吸引力不大,丙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人口吸引力大于中部地区,乙是东部地区,丁是中部地区。主导东部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东部地区是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轻重工业较均衡,东北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答案:1.D 2.B3.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福建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需要按变化趋势分时段来具体描述其变化,再加上图中有浙江、广东及全国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所以不仅要横向比较还要纵向比较描述。第(2)题,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福建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应明确你的观点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再具体分析原因,赞同应该从优势说明,不赞同从劣势说明。答案:(1)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2)赞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不赞同: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位区位优势工业化初期以____________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________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____________;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的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国家实施了__________的战略决策;原有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____________发展迅速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____________、开放的服务环境等今后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________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依托自身的________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思路具体描述方法总体描述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单一还是较复杂三次产业的关系以第几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偏高或偏低农业结构以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以某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为主工业结构以重工业或轻工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结构以旅游业或金融业等为主时期初期中期后期主导要素劳动力和资源资金技术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资源条件各种资源中,矿产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大产业基础农业发达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成为区域重要的产业科技教育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策受政策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加快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变化区域合作与其他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交通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认知图1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在区域认知上,明确黄石市的位置,了解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综合思维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思维分析。分析图2统计图表,说明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工业基础等角度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对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的分析,指出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针对黄石市面临的问题,提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地区全国甲乙丙丁人口增长率(%)3.4-1.74.52.64.2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0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9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