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湘教版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99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区域发展第75课时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七章区域发展第76课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8课时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9课时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90课时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学生用书湘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87课时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学生用书湘教版
展开第87课时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必备知识梳理 一、碳循环1.概念:碳元素在大气圈、 、水圈和 圈之间转移和 的过程。2.碳循环过程(1)认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2)碳循环过程(3)意义:不考虑 等突发因素影响,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 。[思维拓展] 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主要影响(1)人类通过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使更多固态的碳转化为大气中气态的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2)通过植树造林或毁林开荒等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固定气态碳的过程。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1.大气温室效应的产生2.碳排放和温室气体(1)碳排放:是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2)温室气体①概念:是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是指大气中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入,而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的气体。②类型: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氢氟碳化物等30多种气体。③贡献程度差异 eq \b\lc\{(\a\vs4\al\co1(二氧化碳占63%,甲烷占18%,氧化亚氮占6%,其他合占13%)) ④度量单位:为了统一度量温室效应的结果,我们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减排合作1.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3)导致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4)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5)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2.国际减排合作(1)必要性:碳减排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事,而是必须采取全球性的行动才能实现。(2)基本共识: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世界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思维拓展] (1)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2)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关键能力突破 技 法 点 拨1.人为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碳循环的过程(2)人为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7)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人居环境体系、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典 题 精 研[典例] [天津高考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1)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 20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以变暖为突出特征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据此完成1~3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B.城市用地扩大C.铁路建设速度快 D.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2.如果人类继续任意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A.北欧地区雪线下降 B.中亚地区湿度增加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岛屿的面积减小3.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②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③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④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据此完成4~5题。4.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A.采掘业 B.制造业C.零售业 D.金融业5.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是( )①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 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降低能耗,减缓经济增长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2022·广东卷,20]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 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10分)第87课时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必备知识梳理一、1.岩石圈 生物 交换2.(2)植物 地质 人类活动 (3)火山爆发 稳定二、1.化石燃料 人类活动 岩石圈 碳循环 二氧化碳三、1.(1)热浪 台风 水热 (2)融化 上升 沿海低洼 (3)生态系统 生存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D (2)D知能转化演练1~3.解析:第1题,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第2题,如果人类连续任意排放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岛屿的面积变小。第3题,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或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1.A 2.D 3.A4~5.解析:第4题,制造业是指工业时代利用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生产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这导致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比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B项正确。第5题,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明显,清洁能源开发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③正确;区域一体化建设不能减轻二氧化碳的排放,①错误;减缓经济增长不利于发展,④错误。故选C项。答案:4.B 5.C6.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环境保护问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据图可知,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快型模式碳排放高,慢型模式碳排放低;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随距离增加,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快型远大于慢型。由于快型的碳排放量远大于慢型,所以要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的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尽量选择慢型和简易、轻便包装,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的浪费。答案:差异:相同距离下,快型模式较慢型模式碳排放高;随距离增加,二者碳排放差距增大。做法:根据缓急程度,选择适当快递类型;可寄慢件的不寄快件;尽量选择简易、轻便包装;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原因 的大量使用,如燃煤 方式的变化,如毁林结果 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被活化,重新参与到 过程中影响 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着力点具体措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①控制煤炭消费的过快增长,推进节能降耗;②大力开发新能源,促使能源结构多元化优化产业结构①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阳产业;②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①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②提高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低碳经济建设机制①构建地区碳交易机制;②优化低碳技术创新机制;③建立产业政策导向机制;④建立低碳环境监管机制;⑤完善财政税收调控机制等区域认知结合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照片,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明确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图示地区1936年至2015年地表环境的变化特征及科学家们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陆地范围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