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展开4.体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的物理量的实验设计思想(重难点)。
一、实验思路
1.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内力____________外力,因此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挡光片等。
2.物理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用________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v=__________________,式中的d为滑块上挡光片的__________,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____________的时间。
(3)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3.本实验研究以下几种情况
(1)滑块碰撞后分开。
(2)滑块碰撞后粘连。
(3)静止的两滑块被反向弹开。
4.实验步骤:(以上述3中第(1)种情况为例)
(1)安装气垫导轨,接通电源,给导轨通气。调节导轨水平。
(2)在滑块上安装好挡光片、弹性碰撞架、光电门等,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1和m2。
(3)用手拨动滑块使其在两数字计时器之间相碰。滑块反弹越过数字计时器之后,抓住滑块避免反复碰撞。读出两滑块经过两数字计时器前后的4个时间。
(4)改变碰撞速度,或采用运动滑块撞击静止滑块等方式,分别读出多组数据,记入表格。
5.数据分析
在确保挡光片宽度d一致的前提下,可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v1+m2v2=m1v1′+m2v2′变为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事项
(1)气垫导轨要调整到水平。
(2)安装到滑块上的挡光片宽度适当小些,计算速度会更精确。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一个质量________的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与放在斜槽末端的另一质量________的同样大小的小球发生正碰,斜槽末端保持水平,之后两小球都做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铁架台,斜槽轨道,两个大小相等、质量________的小球,铅垂线,复写纸,白纸,________,__________,圆规,三角板等。
2.物理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两小球的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出。
3.实验步骤:
(1)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m1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________滚下,记录平抛的落点P及水平位移OP。
(2)在斜槽水平末端放上被碰小球m2,让m1从斜槽________位置由静止滚下,记下两小球离开斜槽做平抛运动的落点M、N及水平位移OM、ON。
(3)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找到不放被碰小球及放被碰小球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为此,需要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多次滚下,进行多次实验,然后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小球所有的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即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4.数据分析
由OP=v1t,OM=v1′t,ON=v2′t,
得v1=eq \f(OP,t),v1′=eq \f(OM,t),v2′=eq \f(ON,t)。
可知,小球碰撞后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之比,因此这个实验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只需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成立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5.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
(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5)不需要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将速度的测量转化为水平距离的测量。
三、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用长木板实验时是否平衡掉摩擦力,两球是否等大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的测量。
例1 (2022·江苏常熟中学高二期中)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导轨的底脚螺丝,使导轨水平;
B.把带有遮光条的滑块1放在弹射架和光电门1之间,左侧带有撞针的滑块2放在两光电门之间;
C.弹射架弹射滑块1,滑块1与弹射架分离之后通过光电门1,然后与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结合在一起,通过光电门2,最后被制动;
D.读出光电门1与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10.20 ms、Δt2=17.30 ms
E.改变滑块1的弹射速度,重复步骤C、D两次,读出光电门1与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
F.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为d,用天平测出滑块1与滑块2(包括撞针)的质量分别为m1=300 g、m2=200 g
(1)下列调节导轨水平的两种做法中,较好的是________。
A.将气垫导轨平放在桌上,不打开气源充气,将滑块放到导轨上,若滑块不动,则导轨水平
B.将气垫导轨平放在桌上,先打开气源充气,再将滑块放到导轨上,轻推滑块,若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相等,则导轨水平
(2)如图为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的情景,则d=________ mm。
(3)碰撞前滑块1的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 kg·m/s,碰撞后滑块1和滑块2的总动量大小__________ kg·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下表为另外两次碰撞前、后的动量取得的实验数据
结合(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若用水平长木板和小车1、2替代气垫导轨和滑块1、2完成本实验,为尽可能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采用宽度大一些的遮光条
B.适当增加小车1的弹射速度
C.选用表面平整一些的长木板
D.适当增加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例2 (2023·江苏苏州市高二期中)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研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
A.两小球的质量和尺寸可以不同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C.需要直接或间接测量小球的平抛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和射程
D.斜槽轨道越光滑误差越小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出平抛的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且多次重复。接下来还要完成的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并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个小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第2问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某次实验中的部分数据为:m1=50 g,m2=8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eq \f(p1,p1′+p2′)=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例3 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正碰(碰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仍会沿着这条直线)。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弹性球1的质量m1,弹性球2的质量m2,立柱高h和桌面高H,此外: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测出的量及上述测量量表示)
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选取合理的器材,设计合理的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重点)。2.创设系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3.掌握一维碰撞前、后速度测量的方法,并学会处理实验数据(重点)。4.体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的物理量的实验设计思想(重难点)。
一、实验思路
1.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
2.实验原理:由于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此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m1v1+m2v2=m1v1′+m2v2′。
二、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挡光片等。
2.物理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v=eq \f(d,Δt),式中的d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3)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3.本实验研究以下几种情况
(1)滑块碰撞后分开。
(2)滑块碰撞后粘连。
(3)静止的两滑块被反向弹开。
4.实验步骤:(以上述3中第(1)种情况为例)
(1)安装气垫导轨,接通电源,给导轨通气。调节导轨水平。
(2)在滑块上安装好挡光片、弹性碰撞架、光电门等,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1和m2。
(3)用手拨动滑块使其在两数字计时器之间相碰。滑块反弹越过数字计时器之后,抓住滑块避免反复碰撞。读出两滑块经过两数字计时器前后的4个时间。
(4)改变碰撞速度,或采用运动滑块撞击静止滑块等方式,分别读出多组数据,记入表格。
5.数据分析
在确保挡光片宽度d一致的前提下,可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v1+m2v2=m1v1′+m2v2′变为验证eq \f(m1,t1)+eq \f(m2,t2)=eq \f(m1,t1′)+eq \f(m2,t2′)。
6.注意事项
(1)气垫导轨要调整到水平。
(2)安装到滑块上的挡光片宽度适当小些,计算速度会更精确。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来,与放在斜槽末端的另一质量较小的同样大小的小球发生正碰,斜槽末端保持水平,之后两小球都做平抛运动。
实验器材:铁架台,斜槽轨道,两个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铅垂线,复写纸,白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等。
2.物理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两小球的质量m1、m2。
(2)速度的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出。
3.实验步骤:
(1)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m1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记录平抛的落点P及水平位移OP。
(2)在斜槽水平末端放上被碰小球m2,让m1从斜槽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记下两小球离开斜槽做平抛运动的落点M、N及水平位移OM、ON。
(3)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找到不放被碰小球及放被碰小球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为此,需要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多次滚下,进行多次实验,然后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小球所有的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即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4.数据分析
由OP=v1t,OM=v1′t,ON=v2′t,
得v1=eq \f(OP,t),v1′=eq \f(OM,t),v2′=eq \f(ON,t)。
可知,小球碰撞后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之比,因此这个实验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只需验证m1·OP=m1·OM+m2·ON是否成立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5.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
(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5)不需要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将速度的测量转化为水平距离的测量。
三、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用长木板实验时是否平衡掉摩擦力,两球是否等大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的测量。
例1 (2022·江苏常熟中学高二期中)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导轨的底脚螺丝,使导轨水平;
B.把带有遮光条的滑块1放在弹射架和光电门1之间,左侧带有撞针的滑块2放在两光电门之间;
C.弹射架弹射滑块1,滑块1与弹射架分离之后通过光电门1,然后与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结合在一起,通过光电门2,最后被制动;
D.读出光电门1与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10.20 ms、Δt2=17.30 ms
E.改变滑块1的弹射速度,重复步骤C、D两次,读出光电门1与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
F.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为d,用天平测出滑块1与滑块2(包括撞针)的质量分别为m1=300 g、m2=200 g
(1)下列调节导轨水平的两种做法中,较好的是________。
A.将气垫导轨平放在桌上,不打开气源充气,将滑块放到导轨上,若滑块不动,则导轨水平
B.将气垫导轨平放在桌上,先打开气源充气,再将滑块放到导轨上,轻推滑块,若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相等,则导轨水平
(2)如图为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宽度d的情景,则d=________ mm。
(3)碰撞前滑块1的动量大小为________ kg·m/s,碰撞后滑块1和滑块2的总动量大小________ kg·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下表为另外两次碰撞前、后的动量取得的实验数据
结合(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若用水平长木板和小车1、2替代气垫导轨和滑块1、2完成本实验,为尽可能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采用宽度大一些的遮光条
B.适当增加小车1的弹射速度
C.选用表面平整一些的长木板
D.适当增加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答案 (1)B (2)5.2 (3)0.153 0.150 (4)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5)BC
解析 (1)由于不打开气源充气,将滑块放到导轨上,由于摩擦阻力作用,即使气垫导轨不水平,滑块仍然可能不动,所以应该将气垫导轨平放在桌上,先打开气源充气,再将滑块放到导轨上,轻推滑块,若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相等,则导轨水平,故选B。
(2)游标卡尺读数为d=5 mm+2×0.1 mm=5.2 mm。
(3)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为v1=eq \f(d,Δt1),
碰前动量为p1=m1v1≈0.153 kg·m/s
碰后的速度为v2=eq \f(d,Δt2),
碰后动量为p2=(m1+m2)v2≈0.150 kg·m/s
(4)由表中数据和第一次碰撞结果可以看出,碰前的动量略大于碰后的动量,原因是运动过程中存在阻力。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5)遮光条的宽度增大,滑块通过光电门的运动时间变大,速度测量误差变大,实验误差变大,故A项错误;
选择表面平整的木板可以减少阻力,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适当的增加滑块1的弹射速度,可以让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一些,即让速度测量误差变小,也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B、C正确;
因为长木板上存在阻力,适当增加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会增加阻力的影响,从而增大实验误差,故D项错误。
例2 (2023·江苏苏州市高二期中)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研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
A.两小球的质量和尺寸可以不同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C.需要直接或间接测量小球的平抛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和射程
D.斜槽轨道越光滑误差越小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出平抛的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且多次重复。接下来还要完成的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并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个小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第2问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某次实验中的部分数据为:m1=50 g,m2=8 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eq \f(p1,p1′+p2′)=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B (2)AD (3)m1·OP=m1·OM+m2·ON (4)1.03
解析 (1)为保证碰撞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两个小球的半径要相等,故A错误;
为保证入射小球不反弹,入射小球的质量应比被碰小球质量大,即m1>m2,故B正确;
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不需要测量时间,故C错误;
小球m1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因为克服阻力做功相同,每次到达斜槽末端速度相同,斜槽不光滑也没关系,故D错误。
(2)(3)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
小球离开斜槽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于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相等,则m1v0t=m1v1t+m2v2t
即m1·OP=m1·OM+m2·ON,实验需要测量两球的质量与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OP、OM、ON,故A、D正确,B、C错误。
(4)根据分析可知eq \f(p1,p1′+p2′)=eq \f(m1·OP,m1·OM+m2·ON)≈1.03。
例3 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正碰(碰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仍会沿着这条直线)。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弹性球1的质量m1,弹性球2的质量m2,立柱高h和桌面高H,此外: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测出的量及上述测量量表示)
答案 (1)A点与水平桌面间的距离a B点与水平桌面间的距离b 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c
(2)2m1eq \r(a-h)=2m1eq \r(b-h)+m2eq \f(c,\r(H+h))
解析 (1)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A点与水平桌面间的距离a,B点与水平桌面间的距离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c。
(2)球1从A处下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有m1g(a-h)=eq \f(1,2)m1v12
碰撞后球1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b-h)=eq \f(1,2)m1v22
球2碰后做平抛运动,
有:c=v3t,eq \f(1,2)gt2=H+h
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m1v1=m1v2+m2v3
联立解得2m1eq \r(a-h)=2m1eq \r(b-h)+m2eq \f(c,\r(H+h))。
方案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方案2: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次数
碰前滑块1的动量(kg·m/s)
碰后滑块1、2总动量(kg·m/s)
2
0.224
0.220
3
0.320
0.315
方案1: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方案2: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次数
碰前滑块1的动量(kg·m/s)
碰后滑块1、2总动量(kg·m/s)
2
0.224
0.220
3
0.320
0.315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共5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学案,共1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单摆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单摆学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