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0气压带和风带
展开十 气压带和风带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压带
B.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C.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D.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
2.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
A.2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平洋副高)是一个在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其移动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对我国的影响尤为显著。下图示意1980年7月29日至8月16日和1983年7月15日至8月13日(历史上两个较具代表性的时段)西太平洋副高脊线西端位置的变化状况,图中黑点为每天同一时间测得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西端的位置。根据多年统计,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在每年7月中旬北移到25°N~30°N,7月底8月初越过30°N,并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由西进北上到东退南下的转变。据此完成3~5题。
3.1980年7月29日至8月16日,西太平洋副高南北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A.8月1日至8月2日
B.8月12日至8月13日
C.8月3日至8月4日
D.8月14日至8月15日
4.与1980年相比,1983年8月1日后,西太平洋副高南北方向位置较为稳定,该特点造成降水增加的区域最可能是( )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B.华北地区、江淮地区
C.江淮地区、华南地区
D.东北地区、华南地区
5.1980年7月29日至8月16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异常偏东偏南,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 )
①伏旱 ②夏涝 ③冷夏 ④热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3·张家口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岛屿及其附近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控制甲岛屿的气压中心属于( )
A.西伯利亚高压的延伸部分
B.夏威夷高压的延伸部分
C.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
D.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
7.图示时期,甲岛屿降水较多,其降水类型主要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2022·滨州模拟)下图为亚洲东部(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亚洲高压 B.冰岛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副热带高压
9.关于亚洲东部冬季风、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
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
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
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岛
(2021·海南卷)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11.图示高空西风( )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中,以青藏高原季风最为典型。青藏高原季风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环流产生巨大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环流。
(1)将冬季青藏高原季风环流示意图补充完整。
(2)解释高原季风环流形成原理。
(3)说明青藏高原季风环流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
13.(2022·德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图1中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1)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图2)。
图1
图2
(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说明。(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十 气压带和风带
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图中气压带在30°N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乙图中的风带位于30°S~60°S,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30°S,判断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是赤道低压带。第2题,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大致为北半球夏季;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大致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6个月。
3.C 4.A 5.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根据轨迹图,相邻点南北跨度大,则该时间段南北移动速度快。因此1980年7月29日至8月16日副高南北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8月3日至8月4日,C正确,ABD排除。故选C。第4题,结合所学可知,我国雨带分布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压脊北侧。读图可知,1983年8月1日副高高压脊在30°N左右,8月1日后向北移动,大致在34°N左右移动,因此,雨带应影响北方地区,造成降水增加的区域最可能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A正确,排除BCD。故选A。第5题,1980年7月29日至8月16日副高位置异常偏东偏南,结合图可知,副高在14°N—24°N南北移动、西段在100°E—110°E移动。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徘徊时间长,因此出现夏涝,①错误,②正确。长江流域正常年份7、8月会出现伏旱,高温少雨。但该年份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气温低,出现冷夏,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C正确。故选C。
6.D 7.D 解析:第6题,由经纬度、等压线和槽线等信息判断,甲岛正值阿留申低压控制,阿留申低压为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后保留在海洋上的低压中心。第7题,甲岛屿被槽线贯穿,槽线附近易发育锋面系统,会给甲岛带来丰富降水,故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
8.D 9.B 解析:第8题,亚洲东部(115°E以东)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为偏南风。读图可知,图中曲线为南风北界,即夏季风的北界,夏季风北界的南北移动是由西太平洋高压(副热带高压带在太平洋西部的分支)势力强弱、南北进退位置决定的,因此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副热带高压,与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关系不大。第9题,与冬季风相比,亚洲东部夏季风影响范围仅限于离海洋不远的地区,影响范围较小;亚洲东部夏季风大致4—5月开始登陆,7—8月到达最北位置,北进时间为3~4个月,夏季风10月退出大陆,南退时间约2个月;东亚季风的冬季风势力强劲,可以影响到海南岛。
10.C 11.A 解析:第10题,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上形成强低压,海洋上近地面形成强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登陆,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持续高温伏旱的天气;中纬西风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向北快速移动,我国北方形成强降水;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不到江西和湖北地区,且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多;北方冷暖空气相遇,会形成强降水天气。第11题,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高空的风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
12.解析:第(1)题,冬季,青藏高原比周围大气温度低,是冷源,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风从高原吹向周围,热空气上升形成热力环流。第(2)题,夏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高于周围的自由大气,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形成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周围的空气吹向青藏高原面;冬季原理与夏季相反。第(3)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原季风与我国季风环流方向完全一致,使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季风增强,即冬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北风的影响;夏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南风的影响;两者叠加,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势力更强盛。
答案:(1)
(2)由于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的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夏季高原面升温较周围大气快,气压较低,风从周围吹向高原面,冬季相反,形成了高原季风环流。
(3)高原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两者叠加起来,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势力更强盛。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2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图中M处于高压中心北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第(3)题,因太阳直射点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也发生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或60°N附近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偏西风(或西南风)。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流动,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
(3)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副热带高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0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0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0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0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