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一下•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0个,每题2分,总分40分)
    1. 类囊体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干类囊体堆叠形成的结构是基粒
    B. 类囊体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C. 催化CO2与C5形成C3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 将NADP+转化为NADPH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A、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若干类囊体堆叠形成的结构是基粒,A正确;
    B、类囊体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B正确;
    C、催化CO2与C5形成C3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
    D、将NADP+转化为NADPH的过程是光反应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正确。
    故选C。
    2. 沃柑果皮易剥,汁多香甜,深受喜爱。现将沃柑幼苗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测量其 CO2的吸收量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时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B. 与 17℃相比,22℃条件下植株的呼吸速率更小
    C. 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 C、D两点,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强度的影响的曲线,A点表示该植物在22℃时的呼吸强度,B点表示该温度下的光补偿点。E点表示该植物在17℃时的光饱和点,C、D两点分别处于两条曲线的上升阶段,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横坐标代表的因素(光照强度)。
    【详解】A、A点时光照强度为0,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错误;
    B、据图可知,17℃下呼吸强度为11.2(CO2吸收量/mL),22℃下呼吸强度为22.4(CO2吸收量/mL),因此与17℃相比,22℃条件下呼吸速率更大,B错误;
    C、B点是CO2的吸收量为0,是该植物22℃时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正确;
    D、C、D两点CO2吸收量相同,即两点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但两点对应温度下的呼吸作用量不同,而且真正的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量)=呼吸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所以两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不同,D错误。
    故选C。
    3. 纺织厂常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的α-淀粉酶除去织物中的淀粉,为探究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科研小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棉花初始质量为5g,每组在各自温度下保温20min后测量棉花减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
    2
    3
    4
    5
    6
    棉花减重/g
    0
    0.12
    0.16
    0.22
    0.23
    0.15
    温度/℃
    25
    35
    45
    55
    65
    75

    A. α-淀粉酶加快淀粉水解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保温时间和棉花初始质量等
    C. 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α-淀粉酶的活性也随之上升
    D. 实验结果说明α-淀粉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65℃左右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
    B、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故本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包括保温时间、棉花初始质量及pH等条件,B正确;
    C、由表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酶的活性先上升后降低,C错误;
    D、在本实验中,温度为65℃的实验组棉花减重量最大,说明其分解淀粉的效果最好,故该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65℃左右(55~75℃),D正确。
    故选C。
    4. 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除肌细胞外的一种干细胞。力量训练时肌细胞受损会激活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肌细胞与现有的肌细胞融合来修复肌肉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卫星细胞与肌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
    B. 新的肌细胞与现有肌细胞的融合可能使肌细胞拥有多个细胞核
    C. 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使肌肉萎缩,危害人体健康
    D. 肌细胞已高度分化,所以其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可产生新的肌细胞,肌卫星细胞与肌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相同,A错误;
    B、新的肌细胞与现有肌细胞的融合,在融合之前,每个肌细胞都有自己的细胞核,在融合在一起后,肌细胞就拥有了多个细胞核,B正确;
    C、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激活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肌细胞与现有的肌细胞融合来修复肌肉损伤,C错误;
    D、肌细胞已高度分化,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5. 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叶肉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可能更高
    B. 在35°C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C,黑暗条件下只有细胞呼吸发生,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图中无法确定,但是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显然高于光合作用;35°C时,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45°C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即总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详解】A、图中黑暗下的吸氧速率可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光下的放氧速率可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且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由图可知,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在30°C左右,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不低于为50°C,因此叶肉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A正确;
    B、据图可知,在35℃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故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2倍;45°C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即总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的不同和是否有光,即目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C正确;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光反应增强,细胞中ATP和[H]的量增加,C3的还原速率加快,而固定二氧化碳生成C3的速率不变,因此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减少,D正确。
    故选B。
    6. 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色素缺失的豌豆变异植株,提取其色素并进行了纸层析分离,结果如下图(图中数字代表正常植株的色素带位置)。以下关于该变异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失叶绿素b,植株对蓝紫光、红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B. 缺失胡萝卜素,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C. 缺失叶绿素a,植株对红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D. 缺失叶黄素,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 (蓝绿色)、叶绿素 b (黄绿色)。
    【详解】据图可知:右边为滤纸条的下端,①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③是蓝绿色的叶绿素 a ,④是黄绿色的叶绿素 b ,图中缺失的是②叶黄素。该变异植株缺失叶黄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植株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 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阶段的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B. NADPH可以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 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该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的还原需要NADPH、ATP和多种酶参与。
    【详解】A、该反应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
    B、NADPH即可做还原剂,也能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利用,B正确;
    C、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有关酶的活性,但超过一定温度范围,再提高温度会使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
    D、无光条件没有ATP和NADPH产生,不利于暗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8. 细胞分裂时,线粒体通常依赖微丝(细胞骨架的组分之一)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的乳腺干细胞分裂时线粒体不均等分配,形成一个子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后者形成乳腺组织细胞。与乳腺干细胞相比,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丝由蛋白质组成,线粒体由细胞骨架支撑于细胞质中
    B.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线粒体将保持均匀分布
    C. 乳腺干细胞分裂后,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会保持继续分裂的能力
    D. 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作用有:作为细胞的支架,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从而可以给细胞去定位;同时可以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以及物质的转运提供动力;可以参与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另外细胞骨架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功能,比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线粒体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物质变化为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故线粒体分解的是丙酮酸而非葡萄糖。
    【详解】A、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可以起到锚定的作用,故微丝(细胞骨架的组分之一)由蛋白质组成,线粒体等细胞器也由细胞骨架支撑于细胞质中,A正确;
    B、根据题干“但一些特定的乳腺干细胞分裂时线粒体不均等分配,形成一个子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 ”导致分配到子细胞中的线粒体并不均匀分布,B错误;
    C、由题干“与乳腺干细胞相比,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 ”可以推测乳腺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更多,但是其为分化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即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无继续分裂的能力,C错误;
    D、线粒体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物质变化为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故线粒体无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解的是丙酮酸 ,D错误。
    故选A。
    9. 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它们通过增殖和分化,能不断产生其他种类的细胞。下图展示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B. 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不能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D. 各种干细胞的发现,为治疗某些由组织或器官受损引起的疾病提供了可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A错误;
    B、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说明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但不能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各种干细胞的发现,为治疗某些由组织或器官受损引起的疾病提供了可能,例如多能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产生新的细胞,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等,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 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详解】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B错误;
    C、龙胆紫为碱性染料,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D错误。
    故选C。
    11.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也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图是在溶酶体参与下衰老的线粒体被降解并回收利用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自噬”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的个体发育
    C. 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
    D. 利用“细胞自噬”可以清除衰老细胞器和无用的大分子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
    【详解】A、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过程中涉及生物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细胞自噬”参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个体发育,B正确;
    C、细胞自身成分中含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C正确;
    D、自噬溶酶体中含有各种水解酶,能够清除衰老细胞器和无用的大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有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
    C.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 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可以发育成雄蜂,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详解】A、植物种子属于器官,其萌发形成幼苗为自然生长过程,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
    B、细胞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有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遗传信息,B正确;
    C、“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分化,全能性的体现首先需要细胞离体培养,C错误;
    D、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可以发育成雄蜂,只能说明动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C. 衰老细胞内多数酶的活性降低,凋亡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
    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强,A错误;
    B、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幼年个体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会引起个体的衰老凋亡,B错误;
    C、衰老细胞内多数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其新城代谢减弱,凋亡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如与凋亡相关的酶,C正确;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以补充衰老、坏死的细胞,D错误。
    故选C。
    14. 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B. 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
    C. 后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的最佳时期
    D.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为32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即制成装片。
    【详解】A、由于间期时间长,则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A错误;
    B、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为16条,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以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的最佳时期,C错误;
    D、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为32条,形成染色体后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
    故选D。
    15. 图甲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该生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bc段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加倍
    B. 图甲中,cd段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追失
    C. 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的cd段
    D. 图乙的后一个时期会在细胞中部出现一个细胞板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及纵坐标的含义可知:cd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其染色体数目的2倍即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因此可判定其所处时期为G2期、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乙图:乙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bc段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加倍,A错误;
    B、图甲中cd 段可表示细胞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因此cd段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消失,B正确;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ef段,C错误;
    D、图乙为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 狗舌头卷曲与狗舌头不能卷曲 D. 马的细毛和长毛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符合同种生物,A错误;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不符合同种性状,B错误;
    C、狗舌头卷曲与舌头不能卷曲,符合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正确;
    D、马的细毛和长毛,不符合同种性状,D错误。
    故选C。
    17.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若从孟德尔遗传规律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夫妇双方一定都含有单眼皮基因
    B. 该夫妇不可能生出双眼皮的女孩
    C. 该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2
    D. 该夫妇至少有一方是单眼皮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A代表双眼皮显性基因,a代表单眼皮隐性基因。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可推知父母均至少都含有一个a基因。
    【详解】A、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设用A/a表示,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孩子,可推知父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A正确;
    B、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可推知父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则有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_(双眼皮)的女儿,B错误;
    C、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再生一个单眼皮aa孩子的概率为1/4;当父母基因型为Aa×aa时,再生一个单眼皮aa孩子的概率为1/2,因此无法判断,C错误;
    D、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aa孩子,可推知父母均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当父母基因型均为Aa时,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D错误。
    故选A。
    18.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字母A表示腺苷,线框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B.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C.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b、c键同时断裂并释放能量
    D. 图2中Pi能使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活性和结构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1中,A是腺嘌呤,五边形是核糖,方框里边是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1分子磷酸,构成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P是磷酸基团,b和c是特殊化学键,其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很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
    【详解】A、图1中字母A表示腺嘌呤,而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线框部分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
    B、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但可以快速转化,所以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B正确;
    C、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ATP水解,图1中的c键断裂,磷酸脱离并带有较高的转移势能,C错误;
    D、主动运输过程中,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磷酸化,从而使其结构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
    19.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1白花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隐性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举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详解】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
    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和③可以判断出显隐性关系。故选D。
    2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 孟德尔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
    D.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进行了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
    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错误;
    C、孟德尔根据假说,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C正确;
    D、在演绎推理之后,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共60分)
    21.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a、b、c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利用温室种植果蔬,可以使其在冬春季节上市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科研人员探究温室内不同CO2浓度对番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组别
    净光合速率( umol/( m2-s) )
    产量( kg/hm2 )
    A0(对照组,大气CO2浓度)
    24.50
    70407.69
    A1( 600 umol/L CO2浓度)
    29.87
    82682.69
    A2( 800 umol/L CO2浓度)
    36.24
    9014808
    A3( 1000 umol/L CO2浓度)
    37.28
    97844.23

    (1)图中,a过程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c过程产生CO2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NADPH在b过程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随着温室CO2浓度的升高,进入叶绿体的CO2增多,与C5结合生成的________增加。CO2浓度升高还能提高Rubico(催化CO2固定的酶)的活性,直接提高________反应的速率,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和产量。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为减小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这些无关变量应保持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②. 线粒体基质 ③. 作为C3还原过程的还原剂 ④. 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
    (2) ①. C3 ②. 暗 ③. 光照强度、温度、培养时间等 ④. 相同且适宜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为光反应阶段、b为暗反应阶段、c为有氧呼吸过程。
    【小问1详解】
    图中a为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膜;c过程为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NADPH在b暗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有作为C3还原过程的还原剂和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它既是还原剂也能提供能量。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5与CO2结合生成C3,故进入叶绿体的CO2增多,与C5结合生成的C3增加;CO2浓度升高还能提高Rubico(催化CO2固定的酶)的活性,直接提高暗反应的速率,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和产量。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CO2浓度,因变量是番茄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无关变量有光照强度、温度、培养时间等,为减小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这些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2. 科学家们发表文章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__________________条,图二中A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三中画出进行有丝分裂的人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

    (5)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②.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2) ①. ACDEB ②. CD
    (3) ①. 92 ②. 着丝粒分裂
    (4) (5)细胞坏死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情况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 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 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3、在图一中,A有细胞核,且核仁明显,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中的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形成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C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中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E中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 。
    4、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不分裂的体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只有染色体复制后才具有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进入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
    【小问1详解】
    干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干细胞内不能产生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
    【小问2详解】
    分析图一,A有细胞核,且核仁明显,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中的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形成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C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中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E中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A中正在形成染色单体,E和B分别处于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和D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CD。
    【小问3详解】
    人体扁桃体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依题意并分析曲线图可知:AB段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是不增殖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2倍,所以a =46条×2=92条。图二中A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小问4详解】
    体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周期中,DNA的数量开始时是46个,DNA在间期完成复制后加倍(92个),在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前段都保持加倍后的数量,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最后,细胞一分为二时,DNA数量减半,恢复到正常的数量(46)个。
    【小问5详解】
    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属于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而导致的细胞坏死。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以及凋亡和坏死的区别,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以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必须熟知有丝分裂图示的全过程。
    23. 如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与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体积的值较_______,因此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⑤与⑥形成的过程中,会在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⑤⑥的全能性与受精卵相比,相对较________。
    (3)正常的骨骼肌常呈现红色,是因为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红蛋白。请推测上皮细胞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肌红蛋白,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肌红蛋白基因。
    (4)人体干细胞的核糖体数目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根据细胞核的哪些特征判断出衰老的细胞?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小 ②. 弱
    (2) ①.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②. 低
    (3) ①. 不能 ②. 含有
    (4)干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旺盛
    (5)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为细胞生长、b为细胞增殖、c为细胞分化。
    【小问1详解】
    与①相比,细胞②的表面积/体积的值较小,物质运输速率降低,因此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弱。
    【小问2详解】
    ⑤⑥的是通过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分化指的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⑤⑥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相对较低,受精卵分化程度低,则全能性相对较高,故细胞⑤⑥的全能性与受精卵相比,相对较低。
    【小问3详解】
    上皮细胞中不能合成肌红蛋白,但含有肌红蛋白基因,只是肌红蛋白基因在上皮细胞中不表达。
    【小问4详解】
    干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旺盛,因此人体干细胞的核糖体数目较多。
    【小问5详解】
    衰老细胞核的特征有: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24. 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以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亲本:红花(甲)× 红花(乙)→ F1 红花(丙)、紫花(丁)
    (1)在红花、紫花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花,红花(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为验证红花(甲)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利用F1中的________花植株与红花(甲)杂交,这种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作_____________。
    (2)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均与紫花(丁)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子代植株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自然界配子的发生、个体的发育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致死现象。若该植物含有a的花粉全部死亡,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红 ②. Aa ③. 紫 ④. 测交
    (2) ①. 红花:紫花=2:1 ②. 1/9
    (3)AA:Aa=1:1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故在红花、紫花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红花,红花(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为验证红花(甲)的遗传因子组成,可采用测交的方法,即利用F1中的紫花植株与红花(甲)杂交。
    【小问2详解】
    亲本甲、乙基因型均为Aa,故 F1 红花(丙)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紫花(丁)的基因型为aa,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均与紫花(丁)杂交,若1/3AAaa,则子代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若2/3Aa aa,则子代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1/3aa;因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红花:紫花=(1/3+2/31/2):2/31/2=2:1。若让红花(丙)的所有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雌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2/3A、1/3a,则理论上子代植株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1/3=1/9。
    【小问3详解】
    若该植物含有a的花粉全部死亡,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1:1,雄配子类型只有A,故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1:1。
    25.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用所学知识检测荔枝“果汁”中的糖类:将适量荔枝果肉榨汁并过滤,取2mL滤液注入试管中,向试管中注入1mL______(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注入),并将试管放在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试管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你认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荔枝图序》描述荔枝采摘后情况:“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该研究小组发现采摘后的荔枝果实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果皮中的多面氧化酶的作用而褐变,褐变导致荔枝果实新鲜程度下降。该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温度对荔枝的保鲜效果,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验探究,研究小组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下图。


    ①图中保鲜效果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研究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氧气浓度(0%~10%)在图中最适宜的温度下,对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的影响,请你参照以上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斐林试剂 ②. 荔枝果肉细胞中含有还原糖
    (2) ①. 5℃ ②. 低温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③. 在一定温度(5℃-30℃)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④. 将新采摘的荔枝在氧气浓度0%-10%范围内按浓度梯度设置多组,放在5℃的环境中,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计算褐变面积的百分率,比较各组平均值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小问1详解】
    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荔枝中的还原糖,经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因实验结果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荔枝果肉细胞中含有还原糖。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褐变面积百分率可看出,5℃时保鲜效果最好,由于低温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所以褐变速率变慢。
    ②由图中曲线整体变化是随温度的升高(5~30℃范围内)而升高,即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关试卷

    重庆市长寿中学等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等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cm,8 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