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鸡免同笼
展开八年级数学教案鸡免同笼
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鸡免同笼,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鸡免同笼
备课时间:第九周 上课时间:第十三周
第4 课时:7、3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进一步形成积极参 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鸡兔同笼,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读懂古算题;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入课题(15分钟,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交叉进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题意)
内容1:例1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提问:(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
(2) 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
(说 明:多媒体展示鸡兔同笼问题后,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思考,后讨论,然后找学生说出他的解题思 路,
写出解题过程,让学生讨论对不对,有没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最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用多媒体课件,给出正确的答案.)
1.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设有鸡x只,则有兔(35-x)只,得
所以有鸡23只 ,兔12只.
小结: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优点: 思维便捷些.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不足:计算较复杂.
2.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设有鸡x只,兔y只,则
x+y=35, ①
2x+4y=94. ②
①2,得 2x+2y=70 , ③
②-③,得 2y=24,
y=12,
把 y=12 代入①,得x=23.
所以有鸡23只,兔12只.
小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优点:思维快速简单.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不足:计算复杂些.
内容2:随堂练习1
列方程 解古算题:今有牛五、羊二, 值金十两;有牛二、羊五,值金八两.牛、羊各值金几何?
(在引例及例题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此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当然由于本题是古文,可以先找学生说出题目的大意:5头牛、2只羊共价值10两金,2头牛、5只羊共价值8两金,每头牛、每只羊各价值多少金?在题的结果上强调只要分数表示即可;要学生板书整个解题过程.)
解:设每头牛值金 x 两,设每只羊值金 y 两,则有方程:
5x+2y=10 , ①
2x+5y=8. ②
①2,得 10x+4y=20 , ③
②5, 得 10x+25y=40 , ④
④-③, 得 21y=20,
解得 y= , 把 y= 代入②得:x= .
所以,每头牛值金 两,设每只羊值金 两.
第二环节: 典型例题(20分钟,教师引导分析,演示解题过程,并总结步骤)
内容1: 例1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提问:1.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什么意思?
2.若将绳四折测之, 绳多一尺,又是什么意思?可以让学生演示.
(此时课堂讨论可能很热烈,要注意引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显示完整的解题过程.)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
-y=5 , ①
-y=1. ② 联立①,②
①-②,得 - =4,
=4,
x=48,
将 x=48 代入①,得 y=11.
答:绳长48尺,井深11尺.
内容2:小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根据上面几例,总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1) 审清题意,设未知数;
2) 弄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3) 列出方程,联立方程,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 作答.
并指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内容3:随堂练习2
古有一捕快,一天晚上他在野外的一个茅屋里,听到外边来了一群人,在分赃,在吵闹,他隐隐约约地听到几个声音,下面有这一古诗为证:
隔壁听到人分银,
不知人数不知银.
只知每人五两多六两,
每人六两少五两,
问你多少人数多少银?
第三环节 :感悟和收获(5 分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内容:
1. 通过前面几个题,你对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的怎样?
2. 这里面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不能解决求两个量的问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
4.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说明:通过以上四个问题,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可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及疑问.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7.4
A组(优等生) 1,2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B组(中等生)1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组(后三分之一生)1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八年级数学教案:证明: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证明,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整式: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整式,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前练习, 探索练习, 巩固练习, 提高练习, 小结, 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免同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免同笼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羊二,值 金十两;有牛二,例题示范,新知应用,自主归纳,学后反思,课堂检测,评价测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