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修改及语法知识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修改及语法知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修改及语法知识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新时代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让航天人有了绽放青春的舞台。B.打造“厚道阜新,乐养无忧”品牌,是市政府启动康养医育示范工程的目标。C.“复兴号”动车能否驶入青藏铁路,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正式运行。D. 2023赛季,辽篮之所以再创佳绩,是因为其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所成就的。 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巍峨的三危山,霞光里的敦煌,因为有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因为有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因为有了此生无悔入沙海的守护者,才能得以在现代化进程中绽放光彩。传统文化不仅随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传承着,而且在人文、美学、经济等诸多方面彰显出璀璨的价值。别问我为什么对你如此眷恋,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A.文中加点词语“巍峨”是形容词,“进程”是动词。B.文中画线的“绽放光彩”是动宾短语,“传统文化”是偏正短语。C.“血脉代代相传”一句中,“相传”是谓语。D.“传统文化不仅随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传承着,而且在人文、美学、经济等诸多方面彰显出璀璨的价值。”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小手拉大手,撑起一片天”的主题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校园绿化活动的热潮。B. 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运营里程向着近4万多公里迈进。C.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家也能上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D. 阅读素养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养。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将“双奥之城”的荣耀载入冬奥史册的同时,也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宝贵的体育文化财富。A. 文中加点词语“成为”是动词,“宝贵”是形容词。B. 文中画线的“独特风景”“文化财富”两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C.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定语。D. “‘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从孕育、成长、诞生,达到顶峰,再到衰落的过程。B. 阜新市抓住京沈高铁全面开通的契机,全力传递“玛瑙文化”“蒙古贞风情”等文化旅游品牌。C. 短视频平台应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作品。D.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50亿,是因为它唤醒人们对亲情的向往的原因。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A. 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B. 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C. “不经意间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D. “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修改及语法知识辽宁省阜新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新时代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让航天人有了绽放青春的舞台。B.打造“厚道阜新,乐养无忧”品牌,是市政府启动康养医育示范工程的目标。C.“复兴号”动车能否驶入青藏铁路,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正式运行。D. 2023赛季,辽篮之所以再创佳绩,是因为其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所成就的。 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巍峨的三危山,霞光里的敦煌,因为有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因为有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因为有了此生无悔入沙海的守护者,才能得以在现代化进程中绽放光彩。传统文化不仅随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传承着,而且在人文、美学、经济等诸多方面彰显出璀璨的价值。别问我为什么对你如此眷恋,星辰总在闪耀,血脉代代相传。A.文中加点词语“巍峨”是形容词,“进程”是动词。B.文中画线的“绽放光彩”是动宾短语,“传统文化”是偏正短语。C.“血脉代代相传”一句中,“相传”是谓语。D.“传统文化不仅随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传承着,而且在人文、美学、经济等诸多方面彰显出璀璨的价值。”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3.(2分)B 4.(2分) A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小手拉大手,撑起一片天”的主题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校园绿化活动的热潮。B. 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运营里程向着近4万多公里迈进。C.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家也能上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D. 阅读素养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养。【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病句修改。B.“近”与“多”语义矛盾,去掉“多”;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环境”;D.语序不当,改“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为: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故选A。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将“双奥之城”的荣耀载入冬奥史册的同时,也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宝贵的体育文化财富。A. 文中加点词语“成为”是动词,“宝贵”是形容词。B. 文中画线的“独特风景”“文化财富”两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C.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定语。D. “‘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C.分析有误。“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补语。故选C。 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从孕育、成长、诞生,达到顶峰,再到衰落的过程。B. 阜新市抓住京沈高铁全面开通的契机,全力传递“玛瑙文化”“蒙古贞风情”等文化旅游品牌。C. 短视频平台应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作品。D.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50亿,是因为它唤醒人们对亲情的向往的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语序不当,“孕育、成长、诞生”应该调整为“孕育、诞生、成长”;B.用词不当,把“传递”改为“推出”;D.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故选C。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A. 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B. 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C. “不经意间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D. “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是假设关系复句,不是“条件关系复句”。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共10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