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展开
这是一份(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8页。
【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1.(2022·银川一中高三(下)一模)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展现了更高、更强、更快、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上,我国18岁的小将谷爱凌以1620跳的高难度动作力压群芳,拿到了金牌。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裁判在对谷爱凌1620跳的动作进行裁定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教练员在分析运动员起跳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时可以将她看成质点C.该项目不受天气环境的影响,随时可以进行比赛D.该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解析】 A.裁判在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裁定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B.教练员在分析运动员起跳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B正确;C.降雪带来的新增积雪,会使赛道表面松软,摩擦力增大,不利于选手发挥,C错误;D.该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其它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答案】 B2.(2022·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如图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到达终点,现让甲远离起跑点,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 )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解析】 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A正确.【答案】 A3.(2022·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三(下)第五次阶段考)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M、N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解析】 A.位移指的是从M点漂流到N点的有向线段,故位移大小为,故A错误;B.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则平均速率为,故B错误;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以玉女峰为参考系,所乘竹筏的平均速度为,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也为,故D错误;故选C。【答案】 C4.(202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下表中记录了三种交通工具在某段时间中的运动情况,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交通工具初速度/末速度/经过时间/s自行车下坡262火车出站020100飞机飞行20020010A.飞机的速度变化量最大B.自行车的速度变化最快C.火车的速度变化最快D.火车的加速度最大【解析】 自行车的速度变化量,火车的速度变化量为,飞机的速度变化量为,可知飞机的加速度为零,火车的加速度为,自行车的加速度为,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 B5.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解析】 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条线段.t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的时间间隔;第n s内是指从(n-1)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间隔,故A、C、D均错,B正确.【答案】 B6.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与一墙壁碰撞经Δt=0.01 s 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解析】 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a=得,a=m/s2=-500 m/s2,负号表示方向与v1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选项C正确。【答案】 C7.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A.12 0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解析】 从题干图甲可以看出电磁波从发出到接收到用时t1=4×10-4 s,此时飞机离雷达距离为s1=ct1=3×108×2×10-4 m=6×104 m,t=173 s后,从题干图乙可求出这一时刻飞机离雷达的距离为s2=ct2=3×108×1×10-4 m=3×104 m,因此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大约为v====300 m/s.【答案】 D8.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0.1 m/s B.100 m/sC.4.0 m/s D.0.4 m/s【解析】 由于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将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v== m/s=0.1 m/s,A正确。【答案】 A9.(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为( )A.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 若初、末速度同向,a== m/s2=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A正确,B错误;若初、末速度反向,a== m/s2=-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答案】 AD10.如图所示是某公园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形部分是两个直径都为R的半圆,马大爷在晨练时,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A.πR R B.πR πR C.2πR R D.2πR 2R【解析】 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D点时,路程等于轨迹的长度: s=πR+2π+R=πR,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x=,方向由A指向D,选项A正确,B、C、D错误。【答案】 A1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位移,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的位移,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20m/s B.18m/s C.23.3m/s D.40m/s【解析】 设全程位移长为x,则前位移所需的时间t1=,后位移所需的时间t1=,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联立可得=18 m/s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 B1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3 m/s【解析】 由x=5+2t3可知:t1=0时,x1=5 m;t2=2 s时,x2=21 m;t3=3 s时,x3=59 m;所以:Δx1=x2-x1=16 m,Δx2=x3-x2=38 m,故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1==8 m/s,2==38 m/s,选项B正确.【答案】 B13.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若v1≠v2,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解析】 (1)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v=,又t1=,t2=,解得v=.(2)设全程所用时间为t,前一半时间的位移为x1=v1·,后一半时间的位移为x2=v2·,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得v′==.(3)v′-v=-=≥0,由于v1≠v2,所以v′>v,即后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较大.【答案】 (1) (2) (3)后一种情况平均速度较大14.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m,如图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在Δt内,光束转过角度Δφ=×360°=15°①有两种可能:(1)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接近N点,Δ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30°,小车走过L1,速度应为v1= ②由图可知L1=d(tan45°-tan30°) ③由②③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1=1.7 m/s.(2)光束照到小车上,小车正在远离N点,Δt内光束与MN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L2,速度为v2= ④由图3可知,L2=d(tan60°-tan45°) ⑤由④⑤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2=2.9 m/s.【答案】 v=1.7 m/s或2.9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力的单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机械振动-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8页。
这是一份(能力提高练) 第一节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