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全套(Word版附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4
(40分钟 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一日三秋(节选)
刘震云
老景是安阳汤阴人,汤阴离殷墟近,贩卖古董方便,老景二十岁起,便跟着人贩卖古董。转眼二十年过去,老景贩卖古董赚了钱,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院落。汤阴古衙一带,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院落是三进三出。
院落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一块好木头,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枣木。老景的二姑家,在延津塔铺,年前刚盖好院落。年关,老景到塔铺串亲,吃饭间,闻知塔铺的木匠老范,当年买了一棵两百多年的大枣树,枣树被解成板,打成了桌椅板凳,但有一块树心,还留在家里。他便到老范家查看。一看这树心不俗,有年头,又坚硬似铁,便花了二百块钱,从老范手里买走了这块树心。
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景把老晋请到家,让老晋查看这块树心。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老景新盖的院子,老景家还没搬进来,老晋一个人先住了进去。当然屋子还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间偏房里,给老晋搭了个床铺。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间连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各四个字,其中都有稠字,笔画计算下来,两者数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犹豫。
正犹豫间,一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老晋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头一回进这院落,知道是一个生人,便说:“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来干活的,你待的时间长了,主人知道了,面皮上怕不大好看。”
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
“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砖瓦和这个地段。”
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是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开着,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完,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脚步:“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上午在火车上,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词,平日也见过,但放到这本书里,就非同一般,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这话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欢,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既然老景说过让他做主,他便抛开“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两幅字,直接雕了一个“一日三秋”。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老景看后,愣在那里:“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
老景:“这个是不俗,但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院落盖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三进三出,门匾选用百年枣树心来做,暗含了老景对美好庭院生活的殷殷期望。
B.老景先花大价钱找门匾木料、雇名匠雕刻,后来却说“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说明他对门匾的态度是矛盾的。
C.老晋嫌笔画稠的字雕刻麻烦,木头薄时动刀还得仔细思量,他就挑笔画少的雕刻,由此来看老晋是有点小心眼的实在人。
D.老景虽没有多高的文化,但他能理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这是他认为“一日三秋”不是坏词的重要原因。
解析:思想内容+人物形象 “说明他对门匾的态度是矛盾的”错误,由结尾“别再把事情搞复杂”可看出老景想简单处事的心态,他只是不把简单的事搞复杂,这与他花心思做门匾,对美好生活心怀愿景并不矛盾。
答案:B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的人物对话既推进了情节发展,又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也能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极具艺术表现力。
B.“门匾”这个道具在小说中兼具多重作用,但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汤阴人是富有文化底蕴的。
C.虽然都是对门匾内容进行斟酌,但老晋、老景、客人三人的心理各有不同,这样写利于刻画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D.小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如老晋的“当得起”“想雕个啥”,客人的“差池”“胸中有无点墨”等,个性化色彩明显。
解析:作品语言+情节构思+人物形象 “但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汤阴人是富有文化底蕴的”错误,从“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的门匾题字来看,小说中的“门匾”能够表现汤阴人的文化心态,不能说其“富有文化底蕴”,且“门匾”的多重作用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答案:B
3.小说开头叙述繁杂而舒缓,结尾收束却简洁明快,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情节结构及作用 本题实际上要求回答四个点:为何说开头叙述繁杂而舒缓,赏析这样开头的作用,为何说结尾收束简洁明快,赏析这样结尾的作用。小说开头不厌其烦地叙述了老景发家、盖院落、门匾木料的选择等与雕刻门匾相关的人和事,叙述繁杂,节奏舒缓。老景想要雕一块门匾,由此引出请老晋雕匾的情节,因此开头部分的叙述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而小说以老景和老晋的对话结尾,两三句交代了老景请老晋雕匾的结局,可谓简洁明快。结尾老景并没有纠结于门匾上的字,而是说“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体现了老景对“一日三秋”门匾的接受和老晋微妙的心理,言简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①开头部分叙述繁杂,对与雕刻门匾相关的人和事进行了翔实的交代,为后文情节发展做足了铺垫。②结尾部分以对话的方式,简洁地写出了老景对门匾题字的接受和老晋的心理,言简意深,令人回味。
4.你认为作者塑造“客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客人”在这篇小说中属于次要人物,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一般可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来思考。情节上,正当老晋对两个门匾题字犹豫不定时,客人的出现顺利解决了老晋的难题,使“一日三秋”的门匾题字的出现更符合情理,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上,客人、老景、老晋三人在身份、性格和志趣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在对比之中,人物形象多样而立体;主题上,客人对老景新建院落的评价以及对“一日三秋”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解读,传达出对人、地、文化关系的深刻思考,使小说主题更加厚重,丰富了文章主旨。
答案:①便于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正是客人的出现使老晋的难题得到解决,使“一日三秋”门匾题字的出现更符合情理。②使人物形象多样而立体。客人在身份、志趣、性格等方面与老景、老晋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样而立体。③丰富了文章主旨。借客人之口,传达出对人、地、文化关系的深刻思考,使小说主题更加厚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周庄冉记商号
马宝山
冉记客栈坐落在古镇周庄富安桥下的水岸上,客栈的老板冉绍白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
冉老板不爱多讲话,他的话大半都在他的眼神里面放着,所以他不多的话语一说就在点子上,让人听了舒畅,听了顺耳。这样他就结交了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客人只要在冉记客栈住那么一两回,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下次客人再来周庄绝不换地方,就住冉记客栈。
这样从东北来贩人参鹿茸的赵掌柜,从羊城来买卖草药的钱掌柜,从西域来推销玉器的孙掌柜,从山西大同来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个个成为冉记客栈的老客,个个成为冉老板的忘年交。
一天,客栈来了一位客人。这是个新客,四十来岁,一身布衣还很褴褛,牵着一匹汗淋淋的马走进院子里。冉老板急忙上前,想帮助客人卸马背上的褡裢儿,客人急忙挡住冉老板的手说:“不劳您动手,不劳您动手……”
冉老板问:“小店分中、高档和普通客房,客官想住哪样的房间啊?”
客人说:“住……住高档的单间房吧。”来客就由冉老板引领着走进楼上一间高档客房,将褡裢儿“嗵”地放在地上。
不知看官有没有看出蹊跷来,八成没有。
可是,冉老板却看出来了,并发现了疑窦:这客人一身寒酸的布衣,怎就住高档客房呢?一般客人一路劳顿,都想着能有人帮助卸肩解鞍,可是这位客人非但拒绝,神情怎么还惶惶的?客人背着褡裢儿上楼,气喘吁吁的。那褡裢儿里是什么沉重东西——是金?是银?还是枪械?
冉老板就亲自照料这位新客,想解开疑云。这会儿就到饭时了,冉老板问:“客官,您是到饭堂里用餐呢,还是我把饭菜给您端上楼来啊?”
客人说:“就请伙计给我端到屋里来吧。”
冉老板没指派伙计,他亲自为客人端茶递水,布菜斟酒,饭后还亲自收拾碗盏。在这一系列活动间,冉老板一直想着弄清楚那褡裢儿里的秘密。他终于在褡裢儿的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看到一个“李”字印记。冉老板便问道:“客官是哪里人?是姓李吧?”
那客人愣怔了一下,摇摇头说:“俄(我)……俄(我)不姓李,俄(我)姓……”
吞吞吐吐的山西话,使精明的冉老板认定了,这个客人心怀鬼胎,就报了官。捕快就在半夜拿住了这个山西人。
一捕,一审,这家伙果然是个见财起意的歹人。他本是给山西大同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做保镖,到江南收明前茶,看到茶商的一袋银圆就生了歹意。那天他们坐在一个山崖边上歇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保镖一直寻找的机会来了。他站起来说:“掌柜的,俄(我)去尿一泡。”说着走到李掌柜身后,在一棵树下哗哗尿了一阵,转身系着腰带走到李掌柜背后,一抬脚把李掌柜踹下山崖,然后驮着那一褡裢儿钱,牵马投店,住进冉记客栈。哪知一枕黄粱美梦还没做完就锒铛入狱了。
冉老板为好友李掌柜伤心落泪一夜,第二天就派人去大同送信,请李家来人取走那一褡裢儿的钱。半个月后,派去的人回来了,领来一个人,万没想到这个跟随来的人竟是李掌柜。
冉老板白日见鬼一般,浑身颤抖:“你……你是人,还是……”
李掌柜在冉老板面前转了一圈,作揖道:“冉老板,我大难不死,被那歹人踹落山崖后,让一棵老树托住,在树丫上待了三天三夜,得一采药人相救,真是死里逃生啊。我这是特来谢您呀。”
李掌柜说着抱住冉老板一阵号啕。
冉老板极是热情地款待李掌柜,两人天天对饮或喝茶。忽然在一天争论起来,又由争论发展到争吵,争得急赤白脸,吵得面红耳赤。
看官你可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吗?就一个字——钱。
冉老板一脸赤红:“这一褡裢儿钱,我一分不要,您拿走。”
李掌柜瞪圆了眼睛:“这一褡裢儿钱,我一分也不会拿,您留下。”
两人争着吵着,彼此愈发亲热信赖。李掌柜终于想出一个主意,用这笔钱做两个人共同的生意,一个在南国茶乡买茶,一个在山西大同卖茶,一路船载车运就交给做脚运的商家去办。
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冉老板就答应了李掌柜,两人就做起了南北的茶叶生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几年后又开拓药材生意和绸缎生意,一个做了大同的首富,一个成为周庄的富豪。
一年,康熙帝下江南,来到苏州府,从当地官员那里听说北李南冉的感人故事后,甚为震动。就派人从周庄请来了冉记客栈老板冉绍白,很是仔细地问了他与大同李家合作贸易的事情,听完大为感动,提笔写下“商贾德范”四字,赐予冉绍白。
冉老板就把这四个字制成两块牌匾,一块挂在自己经营的冉记商号大门上,一块派人送往山西大同,挂在李掌柜经营的大同商号门楣上。
周庄的冉记商号与山西的大同商号,两大商号合伙经营了一百多年,他们仁义诚信,以道德传家,不仅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也影响了与他们有往来的许多商户,成为北地南国百年佳话。
世事沧桑,许多年过去了,山西大同的李家怎么样了不知道,有着康熙帝赐字的牌匾也早已腐朽,只知道周庄冉家凭着祖训,生意一直做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在周庄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一定会见到冉家后人开的商铺,这些商铺远不及当年冉记商号的规模了,不过仁义诚信的经营理念还一直被他们传承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只要在周庄冉记客栈住一两回,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这体现了客栈老板为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
B.冉老板想帮助客栈来的新客卸马背上的褡裢儿,但客人看他是老板而自己又来路不正,不好意思麻烦他,谢绝了他的帮忙。
C.李掌柜提议与冉老板一同经营南北的茶叶生意,而且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表现出李掌柜富有生意人的眼光,很善于经营。
D.康熙帝下江南听到北李南冉的故事后,御笔题字赠予冉绍白,既是被两人的故事所感动,也是对他们仁义诚信思想的肯定。
解析:思想内容 A项,“这体现了客栈老板为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错误,根据小说中“冉老板不爱多讲话……他不多的话语一说就在点子上,让人听了舒畅,听了顺耳”可知,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住一两回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体现了冉老板慎言、实在且让人信赖。B项,“但客人看他是老板”“不好意思麻烦他,谢绝了他的帮忙”错误,应是“新客由于自己来路不正而内心惶恐,怕被人发现什么,于是谢绝了冉老板的帮忙”。C项,“这表现出李掌柜富有生意人的眼光,很善于经营”理解错误,应是表现了李掌柜的知恩图报、为人诚信。
答案:D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对客栈来的新客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个让人心生疑虑的人物形象。
B.小说插叙了李掌柜被谋害的经历,保镖见财起意的杀人行径与冉老板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小说结构精巧,“一褡裢儿钱”在文中反复出现,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D.整篇小说突出了“仁义诚信”的主题,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延续与传承。
解析:描写手法+情节结构+小说主旨 “心理描写”错误,小说刻画客栈来的新客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答案:A
3.小说开头说客栈的老板冉绍白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他的精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物性格特征 关于冉绍白的精明,小说中写他“不爱多讲话……这样他就结交了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可见冉老板话虽不多,人却实在,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体现出他在与人交往上很精明。小说中写冉老板因店里来的新客的穿着、神情等而发现了疑窦,亲自照料新客并及时报官,使歹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可见冉老板能细心观察客人的言谈举止,体现出他在察人识物上的精明。小说中写冉老板以为李掌柜已去世,派人请李家人取走那一褡裢儿钱,并拒收李掌柜的谢礼,还把康熙帝的题字做成两块匾送给李掌柜一块,可见冉老板不贪图利益,坚守仁义诚信,体现出他在为人处世上的精明。
答案:①体现在与人交往上:与住店的客人交谈时言语不多,说话实在,结交了很多的朋友。②体现在察人识物上:对客人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观察细微,发现新客的反常,及时报官。③体现在为人处世上:派人请李掌柜的家人取回一褡裢儿钱,拒收谢礼;把皇帝御笔亲写的大字做成两块匾,在义和利面前不糊涂,坚守着仁义与诚信。
4.请结合作品分析李掌柜死而复生这一情节在文中起到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情节的作用 可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和读者感受等角度,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情节上,李掌柜的死而复生使故事走向产生了突转,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而且这一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正因为李掌柜死而复生,才有了下文其与冉老板一起做生意的北李南冉的感人故事。人物形象上,李掌柜死而复生之后发生的关于两位老板的争执、两人一起做生意,以及冉老板制作两块牌匾分给李掌柜的故事,突出了李掌柜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也突出了冉老板不贪图钱财、讲仁义守诚信的形象。主题上,李掌柜死而复生之后,一心回报冉老板,与冉老板合伙经营,遵守仁义诚信,以道德传家,突出了知恩图报、仁义诚信的主题,使主题表达更为丰富。
答案:①使情节有了突转,让故事有起伏,增加可读性。(或:推动了情节发展,没有这一情节就不会有后面北李南冉的故事。)②突出了人物性格,既表现了李掌柜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也使得冉老板不贪图钱财、讲仁义守诚信的形象更丰满。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突出了“知恩图报”“仁义诚信”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0(Word版附解析),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1(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3(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