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秀精练
展开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区域认知】
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地理实践力】
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综合思维】
思维导图
知识点01 陆地水体
一、水体的分类
水体 ,水的集合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
液态和固态水体所覆盖的地球空间。水圈中的水上界可达大气对流层顶部,下界至深层地下水的下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体内的水。各种水体参加大小水循环,不断交换水量和热量。水圈中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储存于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及土壤中;部分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极地的广大冰原、冰川、积雪和冻土中;水汽主要存在于大气中。
二、陆地水的概况
项目
内容
概念
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构成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储量
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来源
主体
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直接利用不多
三、水体对于地球的影响
1.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租用;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即学即练1】
读四种水体景观图,回答1~2题。
1.在地球的淡水资源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所示的水体中 ( )
A.乙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之一
B.丙开发利用为淡水资源成本最低
C.甲大部分目前被直接利用
D.丁不能参与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转化
【答案】1.A 2.A
【解析】1.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比最大。故选A。
2.河流水(乙)、湖泊水(丁)和浅层地下水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 ,A正确。丙开发利用为淡水资源成本较高,B错误。甲大部分目前不能被直接利用,C错误。丁可以参与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转化,D错误。故选A。
知识点0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是联系其他水体的纽带。
二、河流与湖泊
1.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2.有的河流发源于于山地的湖泊,如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源头。
3.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
三、河流与地下水
河流与地下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这时河流补给地下水,如图1。
2.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如图2。
四、河流与冰川、积雪
1.影响因素: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的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2.补给差异:
①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②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读图思考】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从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到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
思考: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知识拓展】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
【即学即练2】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3~4题。
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河道淤积 B.湖泊分流 C.河谷变宽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考法01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明确三类相互补给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五种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
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
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三、掌握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下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①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②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③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典例1】
(2022·山东临沂·高二期末)克里斯蒂湾地处加拿大西北部大奴湖东部,冰期长达七个月,在湖冰消融和入秋之后两次出现湖水对流较强的时期,大奴湖湖水经马更些河注入北冰洋。下图示意克里斯蒂湾年均湖水分层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克里斯蒂湾的湖冰一直能覆盖到6月中旬,主要是因为( )
①纬度高,冬季结冰层厚②湖冰融化时吸热,湖水升温慢
③有拉布拉多寒流流经,气温低④太阳辐射穿透冰层,表层吸热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湖冰消融时对流较强,表现在( )
①下层冷水上升②表层冷水下沉③表层较暖水下沉④下层较暖水上升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该湖湖水秋季再次进入对流较强时期,与其原因相关的是( )
A.风速加大 B.降水增加 C.光照增强 D.湿度减小
【答案】1.A 2.D 3.A
【解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拿大的克里斯蒂湾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冬季寒冷而漫长,结冰层较厚,一直能覆盖到6月,故①正确;由于湖泊的冰层较厚,湖冰融化时吸热,因此湖水升温较慢,导致湖冰融化慢,因此持续性到6月份,故②正确;拉布拉多寒流距离该区域较远,对其影响较小,故③错误;太阳辐射会被冰层反射,因此表层吸热少,故④错误。正确的是①和②,故选A。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冰层覆盖的情况下,表层湖水温度较低,相反由于下层湖水受到冰层的一定保温作用,下层湖水的温度较暖,故①③错误;图中显示在对流较强的时间里,随着对流增强,混合层底面下降,因此是表层的冷水下沉,而下层较暖的水上升,故②④正确。故选D。
3.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湖位于加拿大北部区域,纬度较高,属于大陆性气候,在进入秋季过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受北冰洋的气流影响,风力较大,风速较快,导致湖水对流增强,故A正确;该区域进入秋季后降水量减少,故B错误;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纬度较高,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减弱,故C错误;湿度减少与湖水的对流运动无太大关系,故D错误。故选A。
分层提分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重庆·高二期末)河流、湖泊是陆地上重要的水体。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图,下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水补给湖泊水的月份是( )
A.1—2月 B.4—5月 C.7—9月 D.10—11月
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丙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②甲湖与相连乙河段之间的区域,地形相对平坦
③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④该水系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B
【解析】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从图中看,7~9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C正确;从图中看,1—2月、 4—5月、 10—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ABD错。故选C。
2.从图中可看出,河流水和湖泊水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丙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丙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①错;图中河流水和湖泊水之间可相互补给,说明甲湖与相连乙河段之间的区域,地形相对平坦,②正确;根据图中河流和湖泊水位不足20米,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为主,为季风气候区,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正确、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
(2022·河南南阳·高二期末)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下图为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及甲、乙两河流量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乙河对应的流量曲线及与湖泊的关系是( )
A.I,乙河补给湖泊 B.I,湖泊补给乙河
C.Ⅱ,乙河补给湖泊 D.Ⅱ,湖泊补给乙河
4.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特点是( )
A.a时水位最高 B.b时水位最高 C.b时水位上升速度最快D.c时水位最低
【答案】3.B 4.C
【解析】3.由左图可知,湖泊的海拔在1000米到1500米之间,而乙河与湖泊相连部分的海拔最高,推出乙河的源头为博斯腾湖,因此湖泊补给乙河;由图可知,甲河是补给湖泊的主要河流,且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其补给量最大(b时),其流量应大于流出的乙河,且I曲线流量的年内变化较小,可推测是因为有湖泊的补给,故推出I为乙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博斯腾湖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冬春季融水量小,a时流出大于流入,水位最低,A错误;由a到c时,流入大于流出,水量不断积累,水位最高,BD错误,b时注入量与流出量差值最大,水量增加最快,水位上涨速度最快,C正确,故选C。
(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构成了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并使得水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增加了可用水资源量,但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水质越来越差,盐碱度也不断增高。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内陆盆地的水资源最终来自( )
A.高大山体截留水汽 B.山间盆地集聚水分
C.冲洪积扇储存水分 D.冲积平原河流补给
6.内陆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会多次发生转化,图中地下水转化成地表水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5.A 6.C
【解析】5.内陆盆地处于高大山系之间,由于高大山脉对于暖湿气流的截留能力更强,可将其转化为山地降水,成为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A正确;山间盆地的积聚水分也是来自于山脉阻挡后的降水或冰川融水,B错误;洪积扇、冲积扇的水分最初来源也是来自于山脉对水汽的阻挡截留形成的山地降水,C、D错。故选A。
6.据图分析可知,当高山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向山麓渗流,当遇到①②之间不透水层后,会沿断层出露地表。①处的地层有裂隙,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当地表水流过①②之间不透水层后,在②处断层下渗,转化为地下水,继续向山麓渗流,当遇到③④之间的不透水岩层时,向山麓渗流的地下水会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④处则是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点。综合上述分析,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某湖泊流入量与流出量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湖泊水位最高和最低的时间分别是( )
A.6月和5月 B.7月和12月 C.10月和5月 D.6月和12月
8.关于该湖泊所在地区耕作土壤(经过人为水耕熟化形成)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淋溶作用强烈②有机质含量高③土壤表层颜色多呈红色④土质疏松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7.C 8.A
【解析】7.由图可知,5月-10月,该湖泊水的流出量小于流入量,水位上升,10月份湖泊水相对流出量等于相对流入量,湖泊水位最高; 11月份-次年5月,该湖泊水相对流出量大于相对流入量,水位下降;5月份湖泊水流出量等于流入量,湖泊水位最低。C正确,ABD错,故选C。
8.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应该属于亚热带地区,耕作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②④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区淋溶作用强烈,土壤表层颜色多呈红色;①③错误。A正确。故选A。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1·全国·高二期末)我国某条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2.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 B.下渗量较小
C.融雪量较少 D.地下水补给较多
【答案】1.A 2.B
【解析】1.读图分析该河的月平均径流量数值以及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可知,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径流变化除冬春季外,基本与降水量变化一 致,说明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汛期为夏季;而华北平原河流不存在春汛;内蒙古高原春季有积雪融水,夏季有大气降水,因此有两个汛期,且冬季气温低,河道封冻,会出现"连底冻"现象。故A正确,B、C、 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与7月相比,4月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7月为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相差不大;而径流量相差较大,是由于4月河道未完全解冻,径流的下渗量少,而7月河道已完全解冻,下渗量多导致的。地下水补给全年较为均匀,不会导致径流差异大。故B正确,A、 C、 D错误。故选B。
(2021·新疆·疏附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黄河包头河段首场凌汛发生的时间受前期大气环流、来水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1961~2019年11月首凌前期平均地面风速和水—气温差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时段中,黄河包头段首凌前期蒸发明显减弱的是( )
A.1965~1970年 B.1980~1985年 C.1996~2001年 D.2010~2015年
4.一般情况下,首凌越早( )
①槽蓄水量越大②槽蓄水量越小③封冻期冰层越厚④开河时间越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B 4.A
【解析】3.首先,蒸发明显减弱应体现在风速和水-气温差的规律性变化(风速大、水-气温差大,有利于蒸发)。1965~1970年间风速增大,且达最高值,有利于蒸发,A错,1980~1985年间,风速明显降低、水-气温差明显下降,蒸发量明显减弱,B正确,1996~2001年间风速虽然减小,但水—气温差明显增加,蒸发量不一定减弱,C错,2010~2015年间风速加大、水—气温差先增后减,蒸发量不一定减弱,D错。故选B。
4.首凌越早,凌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对上游来水的蓄积量越大,槽蓄水量越大,①正确,②错。首凌越早,受冷空气影响的时间越强,冷空气的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封冻期冰层越厚,③正确。开河时间的早晚主要与次年的气温条件相关,首凌越早并不能表明开河时间越早,④错。故选A。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全国卷·高考)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答案】1.A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高低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2022·湖南·高考)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温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4.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3.D 4.B 5.D
【解析】3.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4.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前面分布可知,20世纪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海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
6.(2021·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6.(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6.(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高中地理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秀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只参与陆地内循环的湖泊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陆地水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