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241/0-16925778929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241/0-16925778930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37241/0-16925778930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6页。
古诗阅读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C. 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D. 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12. 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 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 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D.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12. 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画面内容表现状态预期表现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动态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②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4分)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2分)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 。古诗阅读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C. 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D. 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12. 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答案】11. B 12. 合适。诗句意思是“希望你我二人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年年一起欣赏明月”,同时表达了思念和祝愿。【解析】【11题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诗人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领悟到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顺意的道理,启示我们要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带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故选B。【12题详解】考查诗句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婵娟”指的是月亮。“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由此可知,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 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 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D.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12. 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画面内容表现状态预期表现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动态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②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答案】11. C 12. ①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景
②静态【解析】【11题详解】C.两者意境并不相同。本诗句句写景,营造了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一派一机勃勃的意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了山河破碎,人迹稀少,草木疯长的荒芜意境。故选C。【12题详解】考查诗句赏析。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为: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前一句描摹了黄莺啼叫,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木的情景,可概括为:啼莺争树。后一句描摹了飞燕衔泥,在春风中飞舞的春景。可概括为:泥燕剪风。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是动态描写;这两句诗写乱花、浅草,是属于静态描写。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鉴赏(4分)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2分)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 。【分析】这首诗是作者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颈联写村民和服饰和风俗,表现了村民的勤劳和质朴,体现了作者的赞赏之情,并没有批判之意。“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前方好像没有道路。经过一座座的山,却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村庄。这句诗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
答案:
(1)B
(2)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可能会绝处逢生。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3年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