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牛油果根浅,抗风能力差,对土壤适应性强,在排水良好、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墨西哥米却肯州西邻太平洋,东部为山地,地势整体东高西低,该州牛油果产量全球第一,是美国重要的牛油果供应区。近几年,米却肯州牛油果输入美国的数量减少,导致美国牛油果价格上涨。下图示意米却肯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米却肯州盛产牛油果的独特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市场需求旺盛 B.气候湿热,病虫害较少
C.种植经验丰富 D.地势起伏大,气候适宜
2、与我国台湾省相比,米却肯州牛油果得以大量出口美国,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成本低 B.政策优惠 C.产量多 D.质量优
3、近几年,米却肯州牛油果在美国市场销售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米却肯州牛油果销往国内 B.美国民众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C.米却肯州的生态环境恶化 D.美国中部大规模种植牛油果
赣州市位于我国江西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98%。20世纪80年代初,该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山地面积的37%,经过30多年的治理,治山保水等措施初见成效,修筑梯田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下图示意赣州市某地区水平梯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赣州市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是( )
A.植物绿篱田坎 B.粉煤灰条块田坎 C.石坎 D.土坎
5、该地区梯田田坎的高度主要取决于( )
A.地表积温 B.地形坡度 C.年降水量 D.地埂的宽度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我国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示意该山区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a、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
A.15m B.25m C.45m D.55m
7、图中有一瀑布,随着时间的推移,瀑布将( )
A.靠近b,高差减小 B.靠近a,高差增大
C.靠近b,高差增大 D.靠近a,高差减小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6个月的在轨驻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三名航天员从进入天和核心舱到返回地面期间( )
A.太原的昼长先变短再变长
B.长春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先变大再变小
C.北京将进入芒种至大雪节气
D.香港日出方向由东南向正东一东北转变
9、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时,赤道上东半球处在白天的范围约占赤道的( )
A.1/3 B.1/4 C.1/5 D.1/6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总辐射为4860~6931MJ/m²,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下图表示意196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及各分区的代表站各季节气候倾向率(气候倾向率反应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表示太阳辐射呈上升趋势,“一”表示太阳辐射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 全年 | 春 | 夏 | 秋 | 冬 |
海拉尔 | -40.5 | -11.1 | -17.1 | -7.8 | -3.1 |
巴林左旗 | 9.3 | 3.1 | 8.1 | -2.7 | 1.9 |
额济纳旗 | -32.6 | -7.3 | -14.1 | -7.0 | -3.1 |
10、196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特征大致是( )
A.东北少西南多 B.东北多西南少 C.南多北少 D.分布均匀
11、据表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的太阳辐射( )
A.海拉尔站秋季太阳辐射对本区贡献最大
B.巴林左旗站太阳辐射冬季对本区贡献最小
C.额济纳旗站太阳辐射夏季对本区贡献最大
D.1961~2017年自治区太阳辐射整体呈下降趋势
12、下列因素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辐射的关系最合理的是( )
A.植被覆盖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 B.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
C.空气质量指数越高,太阳辐射越弱 D.风速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北极震荡造成北半球出现气象颠倒,会直接影响北半球的天气状况。科学家以北极震荡指数来衡量气压的变化,当这一指数是正值时,北极上空是低压,北极的寒流(冷空气)不会南下。据气候专家评估,2009年北极上空极地环流(如下图所示)是近60年来最弱的一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可知( )
A.北极上空出现低压 B.北极震荡指数为负值
C.北极震荡指数为正值 D.北极地区异常增温
14、推测2009~2010年北半球( )
A.2010年我国春季比往年暖干 B.冬季欧洲和亚洲地区羽绒服滞销
C.2009年美国冬季比往年暖湿 D.2010年春季我国降水较往年增多
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河流按弯曲度(S)分为顺直型(S∶1~1.05)、低弯型(S∶1.05~1.3)、高弯型(S∶1.3~2.0)和特高弯型(S∶>2.0)4类,某学者将沣河分为3段,其弯曲度分别为1.28、1.16、1.08。下图分别示意渭河部分支流水系及沣河西安段沉积体沉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对成语“泾渭分明”现象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渭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区 B.泾河主要流经沙漠地区
C.渭河南岸众多支流的汇入 D.渭河北侧地势高于南侧
16、右上图中点沙坝沉积物的主要特征是( )
A.颗粒物由北向南逐渐变细
B.颗粒物粒径变化小,主要由砾、砂组成
C.颗粒物由南向北逐渐变细
D.颗粒物粒径较均匀,主要由砂组成
17、沣河的类型为( )
A.顺直型 B.低弯型 C.高弯型 D.特高弯型
大陆性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沿地面运动的天然冰体,冰雪积累量小。海洋性冰川是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冰川,冰雪积累量大,运动速度较快。我国西藏南部同时分布有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下图示意该地两类冰川的融水月径流分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相较于海洋性冰川,大陆性冰川( )
A.8月融水径流量最大 B.消融期持续时间更长
C.夏季融水径流分配占比低 D.融水径流极大值出现早
19、我国西藏南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区别是( )
A.大陆性冰川雪线位置高 B.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反应滞后
C.大陆性冰川运动速度较快 D.海洋性冰川的冰雪积累量较小
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典型的黄土梁和黄土沟地貌,属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域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该流域采用坡耕地——草地——林地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发现植被根系分布深度、密度及植冠大小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沿垂直剖面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a、b、c三种植被分别对应( )
A.草地、坡耕地、林地 B.林地、坡耕地、草地
C.坡耕地、林地、草地 D.林地、草地、坡耕地
21、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水量( )
A.5~25cm土层深度内坡耕地上升最慢
B.25~40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降最快
C.50~70cm土层深度内草地下降最慢
D.5~70cm土层深度内三种土地类型均先升后降
22、维持该流域稳定的土壤含水量,最合理的措施是( )
①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体系
②倡导自然恢复植被
③建立以林地为主的植被体系
④倡导坡耕地大规模转变为果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80km,宽20~40km,平均水深44m,最大深度为114m。底部分布有200~300m厚的沉积物,海峡海水运动具有季节性变化。目前连接两岸的是粤海铁路通道(跨海铁路轮渡),我国从1994年开始规划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到现在仍在规划中。下图示意琼州海峡地理位置。
(1)一艘油轮要经过琼州海峡,推断该油轮冬夏季节时为节省燃料应航行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我国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的实际困难。
(3)指出跨海大桥和传统铁路轮渡各自的优点。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日本的粮食基地之一,人口密度约70人/km²。北海道岛冬季常遭受特大暴雪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可达4m,导致多地交通瘫痪。该岛部分地区利用地热调节大棚内的温度,生产热带水果供应冬季市场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北海道岛等高线地形分布及该岛多年年均降雪量分布。
(1)指出北海道岛多年年均降雪量的分布特征。
(2)分析北海道岛常遭受特大暴雪袭击的主要原因。
(3)说明北海道岛种植热带水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体北高南低,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也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下图示意高黎贡山自然带垂直分布。
(1)指出M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高黎贡山林线的分布特点。
(2)说明海拔1000m以下地区形成干暖河谷灌丛带的理由。
(3)推测高黎贡山成为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区域的原因。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滦河水系属年轻的山溪性河道,河水下切作用强烈,河道比降较大,河谷多呈“V”型,流经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中的山间盆地及河北平原,河道宽阔,河水较浅,曲流发育。滦河流出燕山山脉后,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在入海口形成冲积扇—三角洲一个完整的沉积体系,如下图所示。
(1)描述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物的特征。
(2)分析河北平原的河流多曲流发育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区域能够形成冲积扇—三角洲一个完整的沉积体系的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米却肯州位于墨西哥中南部,水热条件好,地形起伏较大,非常适宜牛油果的生长。
2、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与我国台湾省相比,米却肯州距美国较近,牛油果运输成本较低,使得牛油果得以大量出口美国。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牛油果需求量大、利润高,米却肯州进行牛油果的大规模种植,为促使其快速生长,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破坏本土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牛油果的产量及品质。美国中部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牛油果;美国民众饮食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4、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赣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物生长较快,采用植物绿篱田坎成本较低,且防治水土流失效果较好。该地区坡度较缓,粉煤灰条块田坎和石坎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宜用作修筑梯田;该地区夏季多暴雨,采用土坎易被坡面径流冲刷且破坏梯田结构。
5、答案:B
解析:梯田田坎高度与地形坡度相关,地形坡度越大,梯田田坎的高度越高。降水会对田坎起到冲刷作用,但不是其高度的决定因素;地埂与田坎的高度关系不大,地表积温与田坎高度无关。
6、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m,a地海拔范围为800~810m,b地海拔范围为760~770m,可知 a、b两地的高差范围为30~50m,结合选项可知a、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45m。
7、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b之间有等高线重合,且此处有河流经过,因而瀑布在a、b之间,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凸出方向判读可知,图中河流由a地流向b地,在河流的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下,随时间推移瀑布将向上游(a地)靠近,且瀑布的高差减小。
8、答案:C
解析: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时间段里,按“二十四节气”顺序,6月5日北京将进入芒种,12月上旬为大雪,故北京将进入芒种至大雪节气;太原的昼长为先变长再变短;长春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先变小再变大;香港日出方向由东北向正东一东南转变。
9、答案:B
解析: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白天的范围从6时所在经线到18时所在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50分,可求出18时所在经线为∶120°E—(20∶50—18∶00)×157/h=77.5"E,因此6时所在经线为102.5°W。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故同时满足条件的范围是20°W向东到77.5℃,所占经度除以360,占比约为1/4。
10、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特征大致是东北少西南多,整体分布不均匀。
11、答案:D
解析:据表可知,1961~2017年海拉尔站、额济纳旗站的全年气候倾向率均为负值,只有巴林左旗(除秋季)是正值,三个区域全年气候倾向率之和为负值,说明1961~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辐射整体呈下降趋势。海拉尔站冬季气候倾向率值最大,故冬季对本区贡献最大;巴林左旗站秋季气候倾向率值最小,说明秋季贡献最小;额济纳旗站夏季气候倾向率值最小,说明夏季贡献最小。
12、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太阳辐射越弱。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植被覆盖度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当有一定风速时,可以吹散云,增加太阳辐射,当风速大于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沙尘天气,影响能见度,使太阳辐射降低。
13、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及图分析可知,图中寒流(冷空气)南下,可知北极震荡指数为负值,北极上空不是低压,北极地区也未见异常增温。
14、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2009年北极上空极地环流为60年来最弱的一年,北极环流弱会导致大量的寒流(冷空气)溢出,故2009~2010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低于往年,2010年春季依然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导致降水较往年增多。大量寒流(冷空气)南下会导致2010年我国春季比往年冷干,冬季欧洲和亚洲地区羽绒服畅销,2009年美国冬季比往年冷干。
15、答案:A
解析:“泾渭分明”指渭河河水浑浊,主要原因是渭河北侧为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渭河南侧虽然支流较多,地势起伏大,但位于秦岭北坡,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不如渭河北侧。
16、答案:C
解析:沣河自南向北汇入渭河,点沙坝位于沣河边滩处,由于河流由凹岸到凸岸水流速度变小,颗粒物由南向北逐渐变细,颗粒物粒径变化大,主要由砾、砂组成。
1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沣河三段的弯曲度分别为1.28、1.16、1.08,可判断该河的弯曲度均在1.05~1.3范围内,为低弯型。
18、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大陆性冰川的融水径流极大值在7月,而海洋性冰川的融水径流极大值出现在8月,故大陆性冰川的融水径流极大值出现早;海洋性冰川消融早,消融期持续的时间更长,8月融水径流量最大;在6~8月大陆性冰川融水径流分配比例高。
19、答案:A
解析: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一路北上,给我国西藏南部部分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形成海洋性冰川,故海洋性冰川的雪线位置低,而大陆性冰川雪线位置高;海洋性冰川冰雪积累量大,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运动速度较快,而大陆性冰川冰雪积累量小,对气候变化反应滞后,运动速度缓慢。
20、答案:D
解析:三种植被相比,林地根系最深,树冠最大,蒸腾作用最强,耗水量最大,且该地气候较干旱,林地树木稀疏,植被覆盖率较差,透光性好,地表蒸发量大,土层深度5cm以下土壤含水量最小,故a为林地草地根系浅,蒸腾作用较坡耕地弱,加之草地植株密度较坡耕地大,土壤表层蒸发量较坡耕地弱,土壤表层含水量较坡耕地大,故b为草地,c为坡耕地。
21、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水量∶25~40cm土层深度内林地下降最快,5~25cm土层深度内坡耕地上升最快,50~70cm土层深度内草地下降最快,5~70cm深度内草地、坡耕地均先升后降,而林地是先降后升再降。
22、答案:A
解析:建立完整的植被演替体系,更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维持;倡导自然恢复植被,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小,利于维持稳定的土壤含水量;此区域缺水,而林地耗水量大,不适宜建立以林为主的植被体系;大规模的果园耗水量大,对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大,不利于维持该流域稳定的土壤含水量。
23、答案:
(1)航行方向∶冬季自东向西,夏季自西向东。理由∶冬季盛行东北风,油轮自东向西航行可顺风顺水夏季盛行西南风,油轮自西向东航行可顺风顺水。
(2)距离较长,耗资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沉积物厚,海水流动季节性变化大,建设难度大;因两岸地形地势特点,狭管效应强,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等。
(3)跨海大桥∶连续性好;效率高。铁路轮渡∶对海运和海洋生物、环境影响小;成本低。
解析:
(1)油轮节省燃料要顺风顺水,结合该地区冬、夏季盛行风风向分析即可。(2)可从海水深度、海底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材料信息回答。
(3)跨海大桥相对铁路轮渡连续性更好,且不需摆渡而效率较高;铁路轮渡对原始环境改造较小且无需修桥而成本较低。
24、答案:
(1)西部降雪多,东部降雪少;日本海一侧位于山地迎风坡降雪较多;大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或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2)西部地区位于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西部地势起伏大,对水汽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变化差异大;经过日本海,水汽丰富;气候异常导致降雪量增多等。
(3)北海道岛地热资源丰富,可用地热调控大棚温室温度,热量充足;冬季降雪量大,水源充足;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等。
解析:
(1)从北海道岛多年年均降雪量分布中可以直接看出,该岛降雪量整体上大致从西向东逐渐较少,西部降雪多,多在200-400mm之间,东部降雪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mm;日本海沿岸山地迎风坡地带降雪量较多,超过400mm。
(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的水汽,西部地区位于冬季风迎风坡,降雪多;由北海道岛等高线地形分布图中信息可知,北海道是一个岛屿,四面环海,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西部地势起伏大,来自日本海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气流上升,气温降低,形成降雪,雪量较大且降雪量变化较大;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导致降雪量增多等。
(3)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该岛屿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可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热量充足,可节约成本;地热区遍布火山,地表多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冬季积雪量大,也可利用地热能融化积雪,然后利用融雪后的水作为灌溉水源。
25、答案:
(1)M自然带名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林线分布特点∶北高南低。
(2)为夏季风的背风坡,山谷高差大,盛行下沉气流,焚风效应明显;谷地地形导致热量不易散失,蒸发旺盛,降水少;土壤及空气中水分含量少等。
(3)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南北跨度大,相对高度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位置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解析:
(1)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M自然带位于亚热带干暖河谷灌丛带之上、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之下,由此可推测M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林线为森林带的分布上限,因此图中的林线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和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带的分界线。由图可以看出,该线是北高南低。
(2)由材料“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可知,该河谷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焚风效应明显;另外由于局部的山谷风影响,白天垂直方向上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明显;再加上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谷地蒸发旺盛,降水少,土壤及空气中水分含量少,所以河谷出现亚热带干暖河谷灌丛带。
(3)高黎贡山成为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区域的原因可以从水热条件、生态环境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高黎贡山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合生存的物种多。由材料可知,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其南北跨度大,山体垂直高差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垂直地带分异明显,适合多种生物的生存。高黎贡山地处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生物保存好。
26、答案:(1)自冲积扇向三角洲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2)平原地形,流水侵蚀以侧蚀为主;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
(3)具有山地和滨海的地形,河道比降较大,可以提供足够的堆积物质条件;山地与滨海距离合适,具有形成冲积扇—三角洲的空间条件;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利于小粒径颗粒物的沉积等。
解析:(1)河流出山口和入海口处,地势变得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挟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入海口处有海水的顶托作用,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形成三角洲,最终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泥沙连接起来,因此自冲积扇向三角洲沉积物粒径逐渐变小;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2)河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沉积作用较明显,流水侵蚀以侧蚀为主;受地转偏向力和流水惯性影响,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使河岸更加弯曲,形成曲流。
(3)河流上游为山地地形,地形起伏大,流水下切作用强烈,河道比降较大,挟带的泥沙量大,流经地形平坦的滨海地区,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山地与滨海距离相对较近,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泥沙能够连接起来,具有空间基础;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且有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慢,利于小粒径颗粒物的沉积。
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文件包含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答题卡pdf、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pdf、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试题(月考)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试题(月考)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教研室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题pdf、教研室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月考)试题(一模)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月考)试题(一模)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教研室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试题pdf、教研室2023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一模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