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两步读懂论述类文本课件
展开阅读步骤 两步读懂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说理性强,专业性也比较强,对有些考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不要求考生全面、透彻地弄懂相关专业知识。考生可按照下面两个步骤快速、有效地阅读文本。第一步 阅读全文,微观勾勒 一、勾画关键词语 1.勾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重要的修饰限定
词语、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等。 2.勾画有助于理解语句关系和层次关系的词语,如表示因果、转折等关系的词语。 二、勾画关键句子 1.勾画论点句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考生要关注开头和结尾的总结性句子,以及在“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词之后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论点句。
2.勾画论据 在阅读时,勾画带“如”“例”等字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勾画表引述内容的句子,可迅速把握道理论据。 3.勾画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并列等。考生要勾画一些标志性语句,如含有“首先”“其次”等词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考生可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
第二步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微观勾勒后,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言问题、事理或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等进行理解、分析和推断等。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①文本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②作者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情感态度是什么?③文本依照怎样的顺序来谋篇布局?文本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材料?行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阅读范例 [2021全国甲卷,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框线和下划线为编者所加)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
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
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
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
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技法演示 第一步 阅读全文,微观勾勒 第一段: ①“据我知见”体现文章语言的严谨性;第一句中的其他关键词阐明了作者对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基本情况的了解。②“与……相比”表示对比,“显然”一句对应第1题A项。③关键词“主题”是《中国目录学史》的组织方法。“十篇”,数量词。④第二处画波浪线句为关键句,意在介绍“主题分述法”。
第二段: ①第一处画波浪线句表明姚名达对中国目录学有理性的认识。②第二处画波浪线句举了吕绍虞用“断代法”编写中国目录学史的例子。考生要联系上下文,判断该论据证明的论点,第2题A项据此命题。③第三处画波浪线句是总结性句子。 第三段: ①第一处画波浪线句交代《叙论篇》《结论篇》在文中的具体位置,引出下文对它们的详细介绍,第1题C项据此命题。②考生要注意“首
先”“并”等关键词,理清语句之间的关系。③第二、三处画波浪线句分别对《叙论篇》《结论篇》进行总结。 第四段: ①“开创”“没有”“突破”均为第1题D项命题点。②“其实”有转折意味。③三处画波浪线句是对《中国目录学史》主体部分的分析与理解。 第五段: ①画波浪线句是对《中国目录学史》成书方法的补充评价。②“在
我看来”后面的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第二步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根据内容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由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的特点谈及他组织这本书所用的“主题分述法”。 第二部分(第二段):阐述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的原因和采用“主题分述法”的具体对策。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分别论述首尾两篇和全书主体的具体情况等。
第四部分(第五段):引用姚名达的自述指出《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确有创意。 2.论证方法 本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第一、二、五段还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 书体制暗合。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解析 B项,“缺点是强立名义”错,文章第二段提到“因为在他看来……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这是在说姚名达认为中国传统的“二千年来目录学”用“断代法”来写是“强立名义”,故“强立名义”不属于“《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的缺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解析 A项,“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错。文章第二段举吕绍虞用“断代法”编写中国目录学史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关于“划分时期,区别特点”的做法可以见仁见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2论证分析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2论证分析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分步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信息推断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信息推断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分步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