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 世界通用化学语言-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展开第04讲 世界通用化学语言
一、元素
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再如: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2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3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2.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如下图所示)。
【要点】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 元素 | 原子 |
概念 |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区分 |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
使用范围 |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
举例 | 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
4.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
(1)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 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描述为“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水”、“铁”、“元素”、“组成”等都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等都是微观概念。在描述时,注意宏观概念对应宏观概念,微观概念对应微观概念。
二、元素符号
1.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Cu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某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3.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名称 | 元素 符号 | 相对原子质量 | 元素 名称 | 元素 符号 | 相对原子质量 | 元素 名称 | 元素 符号 | 相对原子质量 |
氢 | H | 1 | 铝 | Al | 27 | 铁 | Fe | 56 |
氦 | He | 4 | 硅 | Si | 28 | 铜 | Cu | 63.5 |
碳 | C | 12 | 磷 | P | 31 | 锌 | Zn | 65 |
氮 | N | 14 | 硫 | S | 32 | 银 | Ag | 108 |
氧 | O | 16 | 氯 | Cl | 35.5 | 钡 | Ba | 137 |
氟 | F | 19 | 氩 | Ar | 40 | 铂 | Pt | 195 |
氖 | Ne | 20 | 钾 | K | 39 | 金 | Au | 197 |
钠 | Na | 23 | 钙 | Ca | 40 | 汞 | Hg | 201 |
镁 | Mg | 24 | 锰 | Mn | 55 | 碘 | I | 127 |
【要点】
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数字,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只有微观意义),不能表示该元素(没有宏观意义)。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见教材附录)。
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中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共7个横行)、16个族(共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要点】
1.在周期表上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每周期(从左到右)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50多种: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氢、氮,其质量分数大约分别为O—65%、C—18%、H—10%、N—3%,它们主要以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这4种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人体内含有20多种非常重要的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碘、氟等。此外,还有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钴、铬等对人体的健康也很重要。而有些却对人体有害,如铝、铅、汞等。
【要点】
1.一些元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元素名称 | 对人体的作用 | 摄入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钙 | 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人体必需元素,促进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兴奋 | 幼儿、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得骨质疏松症症 |
铁 |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 缺铁会引起贫血 |
锌 | 影响人体的发育 |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
硒 | 有防癌、抗癌作用 |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果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
碘 | 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
氟 | 能防止龋齿 |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
- 科学饮食是保证人营养合理的最重要途径,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入量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五、单质和化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氧化物(主讲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氧化铁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
4.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比较:
|
| 单质 | 化合物 | 氧化物 |
区别 | 宏观组成 | 由同种元素组成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 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 |
微观构成 | 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或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 |
化学性质 |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 |
分类 | 可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类 | 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
联系 | 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组成,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
【要点】
“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不一样,后者包含着前者。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是含氧化合物,如高锰酸钾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
一、填空题
1.单质: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氧气、氮气。
2.化合物: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3.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4.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④硫粉⑤氧气⑥5%的双氧水⑦空气⑧高锰酸钾.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表分 类摆放(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可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二氧化钛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6.下列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物质,请指出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①铜;②食盐;③空气;④二氧化碳;⑤牛奶.
7.元素的定义: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
9.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10.一种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______不同。例如氧元素与碳元素的区别就是______不同。
11.通过完成下列表格,全面比较元素和原子:
| 元素 | 原子 |
区别 | 是_________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_________,不讲_________。 | 是_________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 既可讲_________,又可讲_________。 |
适用范围 |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通常说成某物质是由几种_________组成。 |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通常说成某分子是由几个_________构成。 |
联系 | 元素是_____________的总称。 原子是元素的“个体”,而元素则是同一类原子的归类“集体”。 |
1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平均分成两类:
①氮气 ②五氧化二磷 ③氢气 ④碳 ⑤氧化铁 ⑥氦气 ⑦氨气 ⑧冰
(1)你选择的一种分类依据是_______。
(2)包含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_____;
(2)氧化铜_____。
14.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
A.冰 B.可燃冰 C.干冰 D.水银
16.氦气的化学式是( )
A.He B.H2 C.Hg D.N2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 C.氧气 D.煤
18.建立分类观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镁 B.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 D.空气
19.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20.下列医药用品中属于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氯 C.84消毒液 D.液氧
21.建立“分类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 B.氧气 C.四氧化三铁 D.金刚石
22.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A.硒 B.硅 C.铝 D.锡
23.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4.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酒精 B.水、矿泉水、海水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25.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成功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1731g样品带回地球。如图月壤样品成分分析表中的“氧、硅、铁、钙、铝、镁等”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H2O B.C60 C.KCl D.NaOH
2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总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8.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H2SO4 B.NaOH C.KMnO4 D.O2
29.如下图所示,是某营养品的成分表(局部)。其中的“钙、碘、镁、锌、硒、铜、锰、铬、钼、钾”指的是
钙 | 375mg |
碘 | 75mg |
镁 | 150mg |
锌 | 7.5mg |
硒 | 50mg |
铜 | 1mg |
锰 | 2.5mg |
铬 | 60mg |
钼 | 25mg |
钾 | 40mg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30.CO、CH4O2、C3H8O5 的混合物共 9.5g,其中C 元素的质量为 3g,则H 元素、O 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A.0.3g、6.2g B.0.5g、6g C.0.8g、5.7g D.0.9g、5.6g
31.已知在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的质分数为12%。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为
A.14% B.15% C.28% D.56%
32.有一种气体,它是由CO、CO2、C2O3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混合气体。现测定其中含碳元素30%,则该气体不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
A.CO和CO2的混合气体 B.CO和C2O3的混合气体
C.CO2和C2O3的混合气体 D.CO、CO2和C2O3的混合气体
三、多选题
33.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氧、干冰、双氧水 B.水银、蒸馏水、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空气 D.金刚石、海水、盐酸
34.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B.含两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
C.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是化合物 D.单质、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35.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肯定只含一种物质 B.可能含有多种物质
C.肯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36.已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是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A.9:20:5 B.18:40:33 C.2:5:3 D.5:6:3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1.4 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a href="/hx/tb_c1557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4 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优秀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原卷版docx、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8讲 氧气的制取-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08讲 氧气的制取-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第08讲氧气的制取原卷版docx、第08讲氧气的制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7讲 氧气的性质-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第07讲 氧气的性质-2023-2024学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同步课(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第07讲氧气的性质原卷版docx、第07讲氧气的性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