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案
展开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
2. 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3. 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爱护,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1.蚯蚓的形态结构。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蚯蚓的运动和呼吸。
2.结合生物特征,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微课、活体蚯蚓、糙纸、玻璃板、镊子、烧杯、培养皿、棉签、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新课导入
| 教师在学生猜谜语的兴奋之余,进而提出疑惑。你知道蚯蚓属于哪类动物吗?环节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就以蚯蚓为代表一起学习环节动物。 | 猜谜语 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泥土中, 它是庄稼好朋友, 钻来钻去把土松。 观察、思考,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回答。 | 通过猜谜语,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和疑惑,激发学习兴趣。 | ||||||||||||||||||||||
(二) 新课教学
探究一: 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蚯蚓喜欢生活在哪里?生活习性怎样? 表扬学生良好的观察归纳能力。 设疑导入实验: 同学们对蚯蚓比较熟悉,但你触摸过蚯蚓吗?感觉体表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1)步骤一: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把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辨认它的体节、环带、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 2.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的腹面,有何感觉?用放大镜观察腹面你看到了什么? 强调注意问题: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蚯蚓体壁湿润。 巡回辅导,让学生大胆细致的进行观察,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 设疑: 如何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呢? 设疑导入: 环带与生殖有关,刚毛与运动有关,那蚯蚓是怎样运动的呢? (2)步骤二: 观察蚯蚓的运动。 把一条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运动方式,看哪端先运动。再把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比较蚯蚓在糙纸上与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和身体变化情况有何不同。注意:用湿棉签轻擦体表,保持体表湿润。 巡回辅导,鼓励学生认真细致的进行观察。 设疑:玻璃板上的蚯蚓为什么缓慢向前蠕动? 糙纸上的蚯蚓身体的长短和粗细在不断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总结:蚯蚓靠体壁肌肉的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的。 进行情感教育,实验结束将蚯蚓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去。 设疑导入呼吸: 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为什么呢?蚯蚓是怎样呼吸的? (3)步骤三:探究蚯蚓的呼吸 总结:蚯蚓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思考题: 大雨过后蚯蚓为何要爬到地面上来? | 通过课前采集蚯蚓交流蚯蚓的生活环境。 观看视频,进行表达和交流: 生活环境: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生活习性:白天在土中穴居,夜间爬出地面,以泥土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等作为食物。
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各小组分工合作,并做好观察记录表。
各小组交流观察结果。 观看视频,正确的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 离环带近的一端为蚯蚓身体的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光滑的一面是背面,粗糙的一面是腹面,腹面有刚毛。
学生猜测出刚毛与运动有关。 带着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各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观察记录:
带着问题思考,观看视频 表达和交流: 阐述玻璃板上的蚯蚓蠕动速度慢的原因玻璃板光滑,刚毛产生的摩擦力小,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描述蚯蚓的运动: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体壁肌肉舒张身体伸长长变细,前 端固定后,体壁肌肉收缩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随后的体节依次伸长缩短,这样整条蚯蚓就逐渐向前蠕动起来了。
带着问题思考,观看视频 分析得出: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可与溶于体表粘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 师生共同总结体壁粘液与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再渗进体壁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 雨水将土壤中的空气挤出去,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到地面利于呼吸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实验,对活体蚯蚓进行多感官参与的观察,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其真正充当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去观察、分析、思索,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和在实践中的亲知亲历,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素养。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见,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 ||||||||||||||||||||||
探究二: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常见的环节动物还有水蛭和沙蚕 通过以上的观察、比较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与线形动物特征作比较。 | 观看图片,了解水蛭和沙蚕的生活习性和形态。 倾听、记录、归纳、概括: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能正确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 概括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提升出环节动物的类群名称。 | ||||||||||||||||||||||
探究三: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设疑:蚯蚓是陆地上最常见的人类好朋友,你知道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提示关键词:健康、科学研究、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 观看视频、讨论、交流: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处理生活垃圾,消除环境污染。并且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还可做药用。 | 通过观看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爱护蚯蚓的情感意识。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 | ||||||||||||||||||||||
(三) 课堂小结
| 倾听、引导,进行合理的评价。 | 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进行表达和交流。 | 总结提升,加深印象。 |
五、板书设计 环节动物 1、身体呈圆筒形
一、代表动物 二、主要特征 2、由许多体节构成
生活环境和习性
1、蚯蚓 形态结构:体节、 环带、刚毛 3、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运动:肌肉和刚毛
呼吸:湿润的体壁 三、与人类的关系
2、沙蚕和水蛭
鲁科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特色,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病毒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病毒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