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如图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表示的是远古时代的猿类
    B. 从①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能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 在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化石是唯一证据
    D. ⑦与①相比,大脑结构中特有的结构为语言中枢
    2. 女性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 卵巢 B. 睾丸 C. 子宫 D. 输卵管
    3. 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
    A.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D.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4. 食物中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维生素种类与缺乏症连线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A-佝偻症 B. 维生素B1-夜盲症 C. 维生素C-坏血病 D. 维生素D-脚气病
    5.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B.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6. 如图为人体的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 ②处阻塞,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C. ③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蛋白质
    D. ④中有多种消化液
    7. 中考第一天,妈妈特意为小君做了一份午餐,有米饭、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牛排。为了实现合理膳食,你认为这份午餐还需增加的是(  )
    A. 煎蛋 B. 叉烧包 C. 素炒青菜 D. 油条
    8.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
    B. 肺和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 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
    D.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避免人体吸入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9. 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该麻醉过程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
    10.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
    C. 为抢救病人可大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D.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1. 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网膜 B. 视网膜、大脑皮层 C. 大脑、大脑皮层 D. 大脑、视神经
    12.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功能的是()
    A. 大脑 B. 脊髓 C. 脑干 D. 小脑
    13. 下列关于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B. 人体内的激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患侏儒症
    D.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发育的作用
    14.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乙表示心脏,则甲为静脉,丙为动脉
    B. 若乙表示神经中枢,则甲为传入神经,丙为传出神经
    C. 若乙表示肾小球,则甲为动脉,丙为静脉
    D. 若乙表示胃,则甲为食道,丙为十二指肠

    15. 下列做法不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污水净化排放 C. 焚烧秸秆肥田 D. 退耕还林还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
    16. 图中的甲、乙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图丙是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 ______ (填器官),图乙模拟的是人体 ______ (填吸气/呼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图丙的CE段肺内气压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表示 ______ (填“吸气”或“呼气”)的过程;
    (3)通过模拟实验的探究可知: ______ 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或缩小,肺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相应降低或增大,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7. 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图,图乙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图丙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②]是 ______ 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李华扁桃体发炎去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图乙中[ ______ ] ______ 数量高于正常值。
    (3)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是 ______ 。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丙中血管⑤内的血流经肺后变成⑥内的 ______ 血。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______ 内被利用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5)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则药物进入人体到达病灶的先后顺序是:手臂静脉→ ______ →扁桃体处毛细血管(用图丙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18.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如图为成人正常排尿的完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 ______ 。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是[ ______ ] ______ 。
    (3)图中的B是脊髓,有反射和 ______ 功能。
    (4)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请写出排尿反射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______ (用图中的数字和字母加箭头表示)。
    (5)成人正常排尿活动是在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下完成的,成人正常排尿活动属于 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若图中⑧损伤,则此人能否产生排尿反射、能否产生尿意、能否控制排尿? ______ 。

    19.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序号①~⑧表示生理过程,甲~丁表示器官、系统或细胞,a~c表示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经①消化过程变为物质a ______ ,再经过② ______ 过程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2)图中过程⑤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请写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写出两点) ______ 。
    (3)尿的形成与图中的结构 ______ 有关(用序号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 ______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最终形成尿。
    (4)健康人的出球小动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后,血液中增多的物质有 ______ (多选)。
    A.葡萄糖
    B.水
    C.二氧化碳
    D.氧
    E.无机盐
    F.尿素
    (5)尿素是人体的代谢废物,图中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______ (用序号表示)。
    (6)若丁为胰腺中的某结构,它分泌的 ______ 能够降低血糖的浓度。
    20. 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李华选择了运动减肥的方式,他妈妈采取以大量的干果代替米饭为主食的方式进行减肥。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一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a过程发生在人体的 ______ (填器官)。
    (2)李华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多吃含有丰富 ______ 的食物,如鱼、肉、奶等。
    (3)贮存在人体内的 ______ 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李华积极参加运动,可以通过肌肉细胞的 ______ 作用消耗能量,有效预防肥胖。
    (4)李华为了让妈妈相信吃大量干果(如花生、核桃等)代替米饭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他动手实验来测定这些食物中的热量。实验装置如图二,实验结果如下表(1毫升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食物名称
    花生仁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1
    1
    1
    水(毫升)
    50
    50
    30
    温度上升(℃)
    2.2
    3
    1.3
    测定出的热量(焦)

    630
    163.8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减少实验误差,李华将每种实验材料都做了三次重复实验,数据处理时,取三次实验数据的 ______ 。
    ②计算李华测得的1克花生仁的热量是 ______ 。根据表中三种食物含有热量的数据分析,李华说服妈妈的理由是 ______ 。
    ③某同学对李华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质疑,他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3.7千焦,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______ (写出一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图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是远古时代的猿类,它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A正确。
    B.从①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开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促进了脑的发育,B正确。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它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是指构成生物的大分子生物,它们相似和差异的程度,可以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是生物进化的证据,C错误。
    D.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从①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复杂,使大脑越来越发达,脑容量的增加,形成特有的结构---语言中枢,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D正确。
    故选:C。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故选:A
    本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答题。
    女性生殖系统一些结构的功能,是中考的热点,要熟记。

    3.【答案】D 
    【解析】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图为胎儿在母体内:
    所以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为: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故选:D。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

    4.【答案】C 
    【解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动物肝脏含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维生素B1在稻米、豌豆、小麦、扁豆等粮食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
    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奶制品、鱼肝油、蛋黄中含丰富的维生素D
    故选: C。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过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分析解答。
    明确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导致的各种疾病即能正确答题。

    5.【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图中设计的是一个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以淀粉为主的馒头的消化作用。A错误。
    B、①内加入清水,②内加入等量的唾液,设计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能够探究唾液对馒头(或馒头内的淀粉)有消化作用。B正确。
    C、实验过程中,①内的清水对馒头内的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仍然存在滴加碘液会变蓝;②内的唾液将馒头内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已经不存在了,滴加碘液九不会变蓝了。C错误。
    D、图中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由题干可以看出,图中设计的是一个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以淀粉为主的馒头的消化作用。利用的是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6.【答案】B 
    【解析】解: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A正确。
    B、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图中②胆管处阻塞,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肠受阻,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B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能消化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物质的酶,C正确。
    D、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多种消化液,D正确。
    故选:B。
    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胆管,③胰腺,④小肠。
    关键是把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答案】C 
    【解析】解: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糖类类;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牛排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无机盐。还缺少维生素。所以这份午餐还需增加的是素炒青菜。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据此解答.
    关键点:食谱中的营养要均衡,注意荤素搭配.

    8.【答案】C 
    【解析】解:A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错误;
    C、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正确;
    D、由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够使空气温暖、湿润和清洁,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错误。
    故选:C。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即可,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气体麻醉剂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气体麻醉剂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起到麻醉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气体麻醉剂的作用对象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气体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识、痛觉等各种感觉和神经反射暂时消失,达到镇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答案】C 
    【解析】解:A、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正确。
    B、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正确。
    C、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O型血既可以输给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错误。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正确。
    故选:C。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11.【答案】B 
    【解析】解: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可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上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内膜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的是小脑。
    故选:D。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理解掌握小脑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人体内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A正确。
    B、研究发现,人体内每100毫升血液中,只有几微克(1微克=10-3毫克)激素,却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果幼年个体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过多可能患巨人症,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人体分泌腺的类型。①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熟记内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14.【答案】C 
    【解析】解:A、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若乙为心脏,则甲为上、下腔静脉或肺静脉,丙为肺动脉或主动脉,A正确。
    B、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若乙表示神经中枢,则甲为传入神经,丙为传出神经,B正确。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甲血管是入球小动脉,丙血管是出球小动脉,甲乙都为动脉,C错误。
    D、消化道依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若乙表示胃,则上连甲为食道,下连丙为十二指肠(小肠开始的部分),D正确。
    故选:C。
    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甲是动脉血管,乙是毛细血管,丙是静脉血管,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5.【答案】C 
    【解析】解:A、垃圾分类是按规定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正确。
    B、工厂污水净化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理念。B不正确。
    C、秸秆直接焚烧肥田,既污染空气,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又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不正确。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6.【答案】肺  吸气  大于  呼气  膈肌的收缩或舒张 
    【解析】解:(1)图甲中,①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②小气球模拟的是肺,③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跟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因此,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2)图丙曲线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
    (3)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刚好相反。通过模拟实验的探究可知:由于膈肌的收缩或舒张,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或缩小,肺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相应降低或增大,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肺;吸气
    (2)大于;呼气
    (3)膈肌的收缩或舒张
    (1)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2)图甲模拟呼气过程,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图乙模拟吸气过程。
    掌握呼吸运动中,膈肌状态的变化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毛细  红细胞单行通过  ②  白细胞  心脏  动脉  线粒体  8→1→2→5→6→3→4→7 
    【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2)当病菌侵入人体时,②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当患者患急性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
    (3)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产生动力,因此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5肺动脉内的血流经肺后,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5肺动脉内的静脉血变成6肺静脉内的动脉血。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来分解有机物,从而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某人患了扁桃体炎,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上臂静脉→8上腔静脉→1右心房→2右心室→5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6肺静脉→3左心房→4左心室→7主动脉→扁桃体处毛细血管,即上臂静脉→8→1→2→5→6→3→4→7→扁桃体处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1)毛细;红细胞单行通过;
    (2)②白细胞;
    (3)心脏;
    (4)动脉;线粒体;
    (5)8→1→2→5→6→3→4→7。
    (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2)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3)图丙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
    掌握血液、血管的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①  肾脏  反射弧  ③  膀胱  传导  ③→⑤→B→⑥→④  复杂  能、能、不能 
    【解析】解:(1)在泌尿系统的结构中,①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在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作用下,人就产生尿意,所以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是③膀胱。
    (3)脊髓有白质和灰质两部分。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缩手反射中枢。白质有神经纤维组成,能向上和向下传到兴奋。所以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4)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是:③→⑤→B→⑥→④,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5)健康成人的排尿过程需位于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活动,属于复杂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具有完整性,若图中⑧下行的神经纤维损伤,则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依然完整,此人依然能产生排尿反射,大脑皮层依然能产生尿意,却因为下行的神经纤维受损而不能控制排尿。
    故答案为:
    (1)①肾脏
    (2)反射弧; ③膀胱
    (3)传导
    (4)③→⑤→B→⑥→④
    (5)复杂;能、能、不能
    图中: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⑤传入神经,⑥传出神经,⑦上行的神经纤维、⑧下行的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神经中枢)。
    掌握反射弧的功能及排尿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氨基酸  吸收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乙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  ABCE  ⑦⑧  胰岛素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最后被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程①消化变为物质a氨基酸,再经过②过程吸收进入小肠绒毛腔内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2)过程⑤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
    (3)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尿的形成与图中的结构乙有关,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最终形成尿。
    (4)肾小管的作用是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也产生了部分二氧化碳。健康人的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小管处毛细血管网后,血液中增多的物质有A葡萄糖,B水,C二氧化碳,E无机盐。
    故ABCE。
    (5)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是④呼气、⑦排尿、⑧排汗;⑧排汗: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④呼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⑦排尿: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由此可知,图中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⑦和⑧。
    (6)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会使血糖浓度过高,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1)氨基酸;吸收;
    (2)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乙;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
    (4)ABCE;
    (5)⑦⑧;
    (6)胰岛素。
    图中:①消化、②吸收、③吸气、④呼气、⑤肺泡里的气体交换、⑥排出粪便、⑦排尿、⑧排汗、a氨基酸、b氧气、c二氧化碳、甲呼吸系统、乙肾单位、丙皮肤、丁组织细胞。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小肠  蛋白质  脂肪  呼吸  平均值  462J  花生仁和核桃仁等干果中的能量比大米高  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或简易装置下,食物燃烧不充分等)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所以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a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小肠。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3)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在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并消耗能量,有效预防肥胖。
    (4)①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②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因此,一克花生米燃烧,使50mL水上升到2.2℃放出的热量是:4.2×50×2.2=462J。根据表中三种食物含有热量的数据分析,李华说服妈妈的理由是花生仁和核桃仁等干果中的能量比大米高。
    ③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简易装置下,食物燃烧不充分等。
    故答案为:(1)小肠;
    (2)蛋白质;
    (3)脂肪;呼吸;
    (4)平均值;462J;花生仁和核桃仁等干果中的能量比大米高;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或简易装置下,食物燃烧不充分等)。
    图一:a消化;b吸收;c氧化分解;d转变;e合成。
    掌握营养物质的功能及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是, 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 真菌大都靠什么来繁殖后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一中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一中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