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第6课时)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13801/0-16922662435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第6课时)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13801/0-16922662436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1: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第6课时) 教案
展开3.3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0页,第46页的数学文化,练习十一1,2,3,5。
教学提示
进行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整理,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可以结合看书,想一想,议一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整理一下,用一定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清楚、明确的反映出来,表达的形式尽可能有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建立1~9的乘法口诀的整体认识,促进认知结构形成。
2.能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熟练地解决相应的乘法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探索乘法九九表的排列规律,促进对1~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了解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总结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数学文化,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动手又动脑,自己编完了整个乘法口诀表,把掌声送给自己!
教师:你们知道吗?其实乘法口诀在中国至少已经存在了3000多年,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通过课件1幅1幅地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数学文化“九九表”,学生观察阅读。
教师:了解了乘法口诀的历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发表感想。
教师:孩子们说得真好!对,乘法口诀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学好,用好!今天,我们就来对前面学习的乘法口诀等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的整理与复习是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把数学文化安排在前面,能让孩子们了解乘法口诀的历史,点燃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自主整理,探索规律。
1.整理乘法口诀表。
教师:我们先来把这个了不起的乘法口诀表补充完整好吗?我们来看第1个空,你觉得这里该填哪句口诀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该填二四得八,竖着看第1句是二二得四,第2句是二三得六,那么下面一句就该二四得八,下一句正好是二五一十。
学生2:横着看……
教师:孩子们会填后面的空了吗?请你们完成教科书上第40页乘法口诀表。
教师巡视,帮助那些不太会填的孩子。
教师出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让孩子们看着这个表格,检查自己是否都填对了。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填写第1个空格的口诀,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感悟补充口诀表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独立填写,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达到自主整理“九九表”的目的。
2.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1)观察口诀表的规律。
教师:你们知道吗?这张小小的乘法口诀表里,藏着很多很多的小秘密,你能发现吗?请你们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小秘密呢?
学生独立观察。
(2)4人小组里进行交流,最后总结,你们小组一共发现了几个小秘密。
(3)交流。
小组1:我们发现了这个乘法口诀表像一个阶梯,横着看,第1行有1句口诀,第2行有2句口诀,最后一行有9句口诀;竖着看,刚好相反,第1列有9句口诀,第2列有8句口诀,最后一列有1句口诀。
教师:这个小组首先从整体上进行了观察,像一个阶梯,并看出了口诀句数的规律,这种观察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小组2:我们是竖着观察的,发现第1列的第1个字都是一,第2列的第1个字都是二……第9列的第1个字就是九。简单点说,就是第1列是1的乘法口诀,第2列是2的乘法口诀……
小组3:我们是横着观察的,跟小组2刚好相反,每一行的口诀第2个字相同。例如第6行是一六,二六,三六……第9行是一九,二九,三九……
小组4:我们是斜着观察的,我们发现斜着看的时候,后面一句口诀,它的第1,2个字都比前一句增加一。
针对学生的发现,教师注意评价与激励。
教师:从这3个小组的发现来看,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有顺序,这样你能发现更多的小秘密哦!特别是小组4,他们的发现很不容易,掌声再次送给他们!
小组5:我们还发现了,每一列的第1句口诀,它们的前两个字都是一样的!
小组6:受到小组5的启发,我们发现了,每一列的第一句口诀都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而其他的口诀都可以计算2道乘法算式。
教师:小组6的孩子能认真听讲,并加以思考,得到新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啊!老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列第1句只能计算1道乘法,而其他就能计算2道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从不同角度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记忆乘法口诀。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横着背、竖着背乘法口诀表。
学生自由选择横着背或竖着背进行背诵。
(2)引导拐弯背。
教师:竖着看,1的口诀有9句,2的口诀有几句呢?
学生:8句。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拐弯背,也可以让2的口诀变成9句。横着背第2行,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然后就向下拐弯,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九十八。(教师结合乘法口诀表进行解释。)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在口诀表上拐弯读出3,4,…,9的乘法口诀。
教师:拐弯背口诀,一共要背多少句呢?(81句。)
教师:拐弯背,有些口诀就会重复,因此,同学们自己掌握,愿意这样记的课后自己试一试。
(3)师生间、生生间随意抽口诀对口令。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记忆口诀,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口诀中的规律。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2,3,5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反馈。
第1题,巩固乘法的意义。让孩子们再次体会,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道乘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时,就先说小数,后说大数,就知道用哪句乘法口诀了。还可以问,是不是所有的口诀都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呢?
第3题,用乘法的意义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再次巩固乘法的意义。
第5题,口算练习。做完后让孩子说说,做这样的口算题目,需要注意些什么?一是要看清楚运算符号;二是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可把第1步的答案写在下面。
3.学生评价。
学生每做对1道题,就给自己画一颗五星。最后比一比,谁得到的五星最多,就是今天的数学小高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列式计算与应用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积累计算经验,提高对表内乘法掌握的熟练度。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谈收获感受,教师注意强调:乘法的意义、应熟练记住口诀、如何应用口诀口算乘法等。
教师:外国小朋友怎么计算乘法的?请小朋友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利用网络、书籍,查一查好吗?
(五)布置作业
第***课时:
。
2.口算。
8×9=7×4=5×8=3×7=4×8=
5×9=8×3=7×6=9×9=5×6=
答案:
1.十八;十二;三十;十六;得六;得九;三十六;二十五;二十四。
2.72;28;40;21;32;45;24;42;81;30。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
略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每一组新乘法口诀时,老师不应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去记、去背口诀,而是利用知识的迁移、学法的迁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去探索乘法口诀的熟记秘诀。
学生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不仅能熟记乘法口诀,而且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去解决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而这一切,皆因教学时充分发挥数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数学的魅力,水到渠成地学会了所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