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12560/0-16922630142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12560/0-16922630142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实践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2页、93页,探索图中各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数的规律,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一年级比起来,要复杂一些,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题1是与图形有关的数字规律,第一组图中,教材出现了3个三角形内的数字排列,让学生先找出其中的规律,再在兔博士的引导下,试着填下面的数。第二组图片中仍然利用三角形,但是,数字摆放的位置与个数与第一组不同,三角形每个角上有一个数,三角形中间有一个数,教材给出了三个填好数的图,三个 缺一个数的图,要求:找出图中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圈里填上合适的数。例题2找出数列的规律并按规律接着写数。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充分的交流自己发现额规律,并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合适的数。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图中各数与数列中隐含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索规律的活动有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找数字规律的方法。难点: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手偶小猴子)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聪明猴”,我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跟你们比一比,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我最擅长找规律了,那我们就来比一比找规律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手偶是一种操作简单而又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手偶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导入语,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找数的规律师:(手偶)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我给你们出的题目哦,你们能找出这其中的规律吗,找到就算你们赢了哦!(出示例1第一组图的前三个三角形)生1:我发现第一个三角形下面的两个数2和3相乘得到的积正好是上面的数6……生2:我也发现了,第二个三角形下面的两个数4和3相乘就等于上面的12……生3:是的,第三个三角形也是这样的规律,2和5相乘正好等于上面的10。师:(手偶)小朋友们真聪明,光找到规律还不行哦,你们看下面这三个三角形,你能根据刚才的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吗?你们可以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哦!(学生小组合作,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聪明猴”很佩服大家呢,这次老师来出题,你们和“聪明猴”一起来比试一下吧!(出示例1第二组图的前三个三角形)师:(手偶)哈哈,这次我看你们就赢不了我了吧,这回是四个数了哦,你们还能找到规律吗?生1:我发现了,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字加起来就是中间圈里的数字。比如第一个三角形7+5+6=18。生2:是的,第二个三角形上三个角上的数字10+9+4=23。师(手偶):呵呵,这次又没能难住你们,老师,快点再给他们出题,一定要难住他们……师:(出示有空白的三角形)小朋友们太聪明了,你们看,“聪明猴”被你们赢了还不甘心呢,你们就再完成下面这几道题吧!(学生讨论,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字。)2. 找数列中的规律。师(手偶):不要得意,我这里还有两个数列,你们要是能找出规律,我就真的佩服你们啦!(出示第一个数列)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生:我发现,前面的数字乘以2就是后面的数字。比如1×2=2,2×2=4……师:你们能按照这个规律再写几个数吗?(学生按规律写数)师(手偶):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不过还有一个数列呢,这个数列的规律比较简单,你能直接猜出来吗?(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生1:我发现这个数列中,前面的数减去7就是后面的数。生2:这个数列的规律就是连续减7。【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然后通过交流去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探索规律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实践新知1. 教材“练一练”第1题。2. 3. 按规律填数。63 54 ( ) 36 ( ) 1812 20 28 ( ) ( ) ( )4. 判断下面各组数据是(√)否(×)按规律排列。(1) 1 3 7 13 21 31 ( )(2) 1 2 4 8 16 32 ( )(3) 1 1 2 3 5 8 13 ( )(4)4 5 6 12 14 16 ( )答案:2. 16 3. 45 27 36 44 524. (1)×(2)√(3)√(4)×四、达标反馈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3.按规律写数。(1)5 10 15 20 ( ) ( )(2)1 2 3 6 10 ( ) ( )(3)2 4 8 14 ( ) ( ) (4)1 4 7 ( ) ( ) ( )答案:2. 15 6 3.(1) 25 30 (2)15 21 (3)22 32 (4)10 13 16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生1:我们学会了找图中数字规律的方法……生2:我们学会了找数列的规律的方法……六、布置作业
1. 2. 你知道“?”处应该写什么数字吗?
3.教材“练一练”第3题、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猜测等活动探索稍复杂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相比,二年级的数列排列本身是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并且数列中,排列的规律也更多样。本堂课我通过手偶与学生展开对话,使学生在玩中学数学,使学生乐学,并终于努力使学生善学。本节课上,本班学生也表现的较认真。大部分的孩子能找到相邻两数存在着的等差或者其他的数列关系,并能根据找到的规律填出缺少的数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8. 总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题为例,梳理复习,解决问题,巩固提高,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数和数列的规律_冀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实践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图形的排列规律_冀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新知,拓展巩固,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