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下列疾病与其治疗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 B. 糖尿病——口服胰岛素
C. 贫血——多食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佝偻病——补充含钙的无机盐
2. 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 胃能暂时储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C. 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D. 小肠没有消化完的营养物质会被大肠继续消化
3. 酶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如图为科学家们所做的有关酶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斯帕兰扎尼分离出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B. 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了酶是一种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C. 科学家们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 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种成分为蛋白质的酶,实验过程还在进一步完善修正中
4. 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摄入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越多越好
B. 学生餐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的原则,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
C. 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
D. 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5. 饭后漫步在白浪河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过早调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溺水导致人停止呼吸,可以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 吸气时胸廓扩大,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 急救是指当有意外或急病发生时,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病者的生命。例如当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被救者进行急救。下列有关人工呼吸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
B. 吹气前应先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 吹气时应保证被救者鼻孔开放
D. 吹气时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
7. 课间操、跑步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能力。跑步时血液流经四肢肌肉后的物质变化为( )
A. 氧气增加 B. 二氧化碳减少 C. 葡萄糖减少 D. 尿素减少
8. 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色素多的小活鱼更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 用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C. 可根据血流方向和速度判断血管类型 D. 管径最细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9.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针对如图所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A血管不能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B. 乙图为某人心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此人的心率为75次/分
C. 丙图可以表示心脏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血液流动情况
D. 乙图中心室收缩用的时间约为0.3秒,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10. 心血管疾病是当代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阻塞(如图)会引发心梗。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冠状动脉阻塞会造成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右冠状动脉主动脉气,最终细胞缺少能量而坏死
B. 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分支,其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C. 心肌梗死导致心脏不能搏动,不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D. 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习惯可以预防冠状动脉阻塞
11.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 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 细胞①和③都不含细胞核
12. 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幼年时期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所用激素为( )
A. 生长激素 B. 胰岛素 C. 甲状腺激素 D. 性激素
13. 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 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
C. 若X为小肠,则饭后b内营养物质增加
D. 若X为肺,则a内氧气含量较低,为静脉血
14. 某实验小组分别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该结果能够表明( )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B. 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而降低
C. 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D. 用同一只水蚤,分别测烟草浸出液和酒精中的心率,可以减小误差
15.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如图为皮肤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包括[1]角质层和[2]生发层
B. B是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C. C层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产生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D. 汗腺形成汗液,排汗不仅能排出代谢废物还能调节体温
16.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静脉中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向心脏
B. 尿液的排除途径是甲→乙→丙→丁
C. 人体排尿,不仅排除代谢皮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分无机盐的平衡西
D. 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是因为丙的重吸收作用
17. 如图所示是人体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年后①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可能会患上肢端肥大症
B. ②所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多,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
C. ③所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流入血液,并被输送到全身各处
D. ④所分泌的激素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18. 第二届山东省自行车黄河挑战赛2023年4月2日在德州齐河举办。参赛选手们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骑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 骑行运动只由神经系统调节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C. 骑行途中,选手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 选手夺冠时,观众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9.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概念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20. 如图表示生物的某种生理过程,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若图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a在膀胱壁上,c是大脑皮层,e是由d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B. 若图表示视觉形成的过程,则a代表物体反射的光线,c是晶状体,e是视网膜
C. 若图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则a是淀粉,e是麦芽糖,b、d表示蛋白酶
D. 若图中c是甲状腺激素,b表示合成并分泌的过程,d表示发挥作用的过程,则a是甲状腺细胞,e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21. 为了关爱残疾人,我国多地采取了诸多措施,如许多城市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如图所示。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就可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 B. 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C. 阅读盲文属于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 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22. 下列对学校预防新冠肺炎措施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
A. 对密接者进行隔离——控制传染源
B. 鼓励学生积极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 要求学生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D. 教室每天开窗通风——控制传染源
23. 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补益气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到②的虚线表示自花传粉过程 B. ③是由②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④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 D. ⑤是由④中的胚发育而来的
24.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动植物标本的采集 B. 森林中野生动物的减少
C. 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 D. 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
25. 知识让生活更美好,学习了一年的生物学知识,你对健康地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动脉出血,拨打120并在远心端压迫止血
B. 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拒吸第一支烟
C. “是药三分毒”,所以当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
D. 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每餐只吃水果蔬菜,不吃面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0分)
26. 国槐有着丰富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其植物体的各部分均可入药,效用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所记载。
(1)槐花以白色和粉色为主,开花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并可产生花蜜,需要借助 ______ 进行传粉。传粉后,还需要经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______ 才能结出槐角。
(2)图2中的槐角是国槐的果实,呈念珠状,槐角由图3中[②] ______ 发育而来。从运输的角度,槐角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 ______ 运输而来。
(3)国槐的繁殖方式多样,可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 ______ 条件下,才能萌发。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______ ,将来发育成 ______ 。
27. 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会随之有规律的变化,进而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 ______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一乙所示的位置,则肺能随之 ______,从而吸入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如图二可知,每一次呼吸大约用时 ______秒。在ab、bc、bd三段曲线中,表示吸气的是 ______。
(3)图三中B处表示的是 ______过程,在此过程是通过 ______实现的。
(4)图三中C处⑥表示气体 ______。血液流经C处后,血液变为 ______血。
28. “健康中国梦,我们在行动”,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成为一种时尚,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健身运动过程离不开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等系统的协调配合,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 ______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小丽妈妈给她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面包中所含的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被彻底消化后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写出人的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经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然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肌肉等组织细胞内。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 ______ 。
(4)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二所示“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a.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______ 。
b.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 ______ 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c.部位②中,流出的液体与流入肾单位的液体相比,主要减少了 ______ 。
29. 如图是我们学习人体神经调节的有关图解。请据图回答(“[]”内填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在图一甲所示结构中,[ ______ ] ______ 表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2)在图一乙所示结构中,5代表的结构是 ______ ;2和4所示结构是由丙图中[ ______ ] ______ 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
(3)为研究饮水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规律,研究者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前,先将大鼠放入训练环境(隔音的暗箱)中3天,目的是避免环境突然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需要提前对大鼠进行限制饮水处理48小时,以保证实验开始时大鼠具有渴觉,大鼠口渴后会产生饮水反射,完成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为 ______ ,其神经中枢是由 ______ 构成的。
②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组大鼠在铃声后1.5秒(固定时间)时给水,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铃声后不固定时间给水,两组的训练次数均为100次/天。每天测量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CR),结果如图二,据图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实验组测量的CR变化逐渐增加。从第11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 ______ 。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大鼠 ______ 的能力。
30. 生物小组的同学们结合眼球结构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 ______ ] ______ ,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眼球的[8] ______ 通过调节水透镜模拟的眼球结构,使物像落在光屏上。图中实验成像的关键因素是 ______ 。
(2)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 ______ 。
(3)当长时间使用手机看电视,会造成眼球结构中[ ______ ] ______ 的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就会形成近视。预防近视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请写出两点预防近视的措施: ______ 。如近视可以佩戴 ______ 镜矫正。
31. 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的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1)吃馒头和米饭时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食物在消化道中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消化道中只有消化没有吸收能力的器官是 ______ 。列举一例此处发生的物理消化现象 ______ 。
(2)淀粉被彻底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的场所是 ______ ,葡萄糖被吸收后,经过血液中的 ______ 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______ 中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惯常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如图所示。
①图甲中 37℃水浴是在模拟 ______ ,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定时多次向图乙的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若现象为不变蓝了,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已被分解,即可完成此受试者的检验,记录检验次数,为减少实验误差,求 ______ 。
32. 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认识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3年春季,国家流感中心收到了多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该病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资料二: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其次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目前诺如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都还未有相应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H1N1流感的 ______ 。在人流大的公共场所,通常设置一米线标识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提示。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传染病感染率的原因是 ______ 。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已投入使用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属于 ______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成分是 ______ 。胃壁内的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 ______ 免疫。
(3)乳铁蛋白具有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分析图二结果可知,乳铁蛋白的浓度为 ______ mg/mL时,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判断依据是当乳铁蛋白为该浓度时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维生素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黏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A正确。
B、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疗效,B错误。
C、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因此,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C正确。
D、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所以,佝偻病需要补充含钙的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掌握营养物质的作用与缺乏时症状即可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A正确。
B.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暂时储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内有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C正确。
D.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
故选:D。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
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斯帕兰扎尼分离出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错误。
B、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了酶是一种无生命的化学物质,正确。
C、科学家们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正确。
D、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种成分为蛋白质的酶,实验过程还在进一步完善修正中,正确。
故选:A。
蛋白酶是一类酶的总称,这类酶能水解蛋白质里面的肽键.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实和微生物中。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直接考查对各种消化酶的理解认识,熟记各类消化酶的功能是解题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快的需要,而过多的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发胖,错误。
B、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饮食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正确。
C、营养保健食品既不能代替平衡膳食,也不能代替治病的药品,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全面的营养素,主要靠一日三餐的正常膳食来供给,如果想主要靠保健食品来获取营养,必然会造成营养方面的偏差,产生营养不良,错误。
D、“五果当为助”,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因为它们所含的物质是不同的,零食不可代替主食,主食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助身体健康,而零食不但没有益,吃得多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错误。
故选:B。
合理营养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荤素互相搭配。
全面营养是通过合理膳食来实现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含义。
5.【答案】A
【解析】解:A、人工呼吸不是气体扩散的原理,而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的一种急救措施。A错误。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正确。
C、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C正确。
D、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A。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肺是进行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6.【答案】C
【解析】解:A、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正确。
B、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正确。
C、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吹气时应捏紧病人的鼻孔。错误。
D、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正确。
故选:C。
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B.血流经四肢肌肉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AB错误。
CD.当血液流经四肢肌肉时,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被骨骼肌细胞吸收并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同时,组织细胞会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减少,尿素等代谢废物会增多,C正确、D错误。
故选:C。
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
①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
②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
③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观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实验中,应选尾鳍色素少的活鱼,A错误。
B、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要使用低倍物镜观察,B正确。
C、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血流速度较快,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正确。
D、管径最细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D正确。
故选:A。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9.【答案】C
【解析】解:A.甲图A血管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A血管是动脉,而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不是A血管,A正确。
B、乙图为某人的心动周期,从乙图看出,该人的心动周期是0.8秒,由此可见:该人的心率是60秒÷0.8秒=75次/分,B正确。
C、图丙可以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C错误。
D、乙图中心室收缩用的时间约为0.3秒,此时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D正确。
故选:C。
(1)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
(2)心动周期是指心脏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
(3)图中甲图A血管是动脉,乙图中一个心动周期是0.8秒,心房收缩0.1秒,心室收缩0.3秒。图丙可表示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变化以及心动周期的概念。
10.【答案】B
【解析】解:A、心脏的血液供应及营养物质、氧气的供应是靠冠状循环获取的,冠状动脉阻塞会造成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细胞缺少能量而坏死,A正确;
B、冠状动脉循环是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冠状动脉来自于主动脉的根部,内含动脉血,B错误;
C、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心肌不能收缩和舒张,导致心脏不能搏动,不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C正确;
D、冠状动脉阻塞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习惯可以预防冠状动脉阻塞,D正确。
故选:B。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掌握心肌梗死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A错误。
B、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的是③血小板,B错误。
C、①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
D、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只有②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所以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是正确的。
故选:D。
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12.【答案】A
【解析】解: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所以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所用激素为生长激素。A正确。
故选:A。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
13.【答案】A
【解析】解:A.若X是肾小球,肾小球是血管球,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互相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
B.若X为肾脏,当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B正确。
C.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吸收了大量营养物质,若X为小肠,则饭后b内营养物质增加,C正确。
D.X为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则b内氧气含量丰富,a内氧气含量较低,为静脉血,D正确。
故选:A。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解题关键是熟知探究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解答】
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据图可见: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浓度过高时,水蚤死亡(心跳为0);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逐渐加快。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的心率都有影响,因此不能用同一只水蚤,分别测烟草浸出液和酒精中的心率。可见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解:A、A是表皮,由1角质层和2生发层组成,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正确。
B、B是真皮,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里面含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正确。
C、B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但是不能产生感觉,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错误。
D、4是汗腺,能够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因此皮肤能够排出废物;此外汗液的蒸发能够降低体温,正确。
故选:C。
1、皮肤的结构是由A表皮和B真皮组成的,真皮下是C皮下组织,皮肤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汗腺是形成汗液的器官。
2、图中1是角质层,2是生发层,3是毛发,4是汗腺,5是血管,6是神经
解答此题要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16.【答案】D
【解析】解:A.根据体循环路径,肾静脉中血液通过下腔静脉流向心脏的右心房,A正确。
B.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图中,尿液在人体内形成和排出的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即甲→乙→丙→丁,B正确。
C.人体排尿,不仅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正确。
D.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丙是膀胱,能够暂时储存尿液,D错误。
故选:D。
观图可知: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尿液的形成。
17.【答案】A
【解析】解:A、生长激素是由①垂体分泌的,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A正确。
B、④胰岛分泌胰岛素,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激素在体内含量很少,B错误。
C、③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伴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C错误。
D、③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能够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D错误。
故选:A。
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图中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肾上腺、④胰岛。
掌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A正确。
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C正确。
D、运动员夺冠时,观众兴奋地手舞足蹈,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
19.【答案】B
【解析】解:神经系统包含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可见B正确。
故选:B。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牢记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概念关系图来理解记忆。
20.【答案】D
【解析】解: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图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以看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排尿反射的a感受器位于膀胱壁,c是脊髓,e效应器是膀胱壁和尿道括约肌,A错误;
B、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若图表示视觉形成的过程,则a代表角膜,c是视网膜,e是大脑中的神经中枢,B错误;
C、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所以若图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则a是淀粉,e是麦芽糖,b表示唾液淀粉酶,d表示肠液、胰液,C错误;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其靶细胞几乎为全身细胞。所以若图中c是甲状腺激素,b表示合成并分泌的过程,d表示发挥作用的过程,则a是甲状腺细胞,e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D正确。
故选:D。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1.【答案】D
【解析】解:A、皮肤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真皮内,A正确。
BCD、阅读盲文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杂反射,可知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表层,BC正确,D错误。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反射的类型、反射弧的概念、组成及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并能正确区分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以及熟记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及功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正确区分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以及熟记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及功能。
22.【答案】D
【解析】解:A、规定学生进校测体温,是为了寻找发现传染病患者及传染源,因此这一过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A正确。
B、鼓励学生积极接种疫苗,使其体内产生抗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
CD、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要求学生勤洗手、教室每天开窗通风,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错误。
故选: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要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相关知识。
23.【答案】D
【解析】解:A、自花传粉是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而图片中是两朵花之间的传粉,属于异花传粉,A错误。
B、③果实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胚珠发育为种子,B错误。
C、南瓜是双子叶植物,④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C错误。
D、⑤植株是由④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的,因为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体,D正确。
故选:D。
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2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对生物圈的影响。理解和掌握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等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如果对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将会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山体滑坡等灾害。
故选D。
25.【答案】B
【解析】解:A、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方向: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当动脉出血时应按压近心端止血,故A错误。
B、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①肺部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吸烟致癌。④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⑤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应拒绝吸第一只烟,故B正确。
C、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故C错误。
D、健康的生活要求合理膳食,要保证摄入的食物全面而均衡,故D错误。
故选:B。
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平时多练习。
26.【答案】昆虫 受精 子房 筛管 充足的空气 胚根 根
【解析】解:(1)槐花以白色和粉色为主,开花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并可产生花蜜,这是虫媒花的特点,因此需要借助昆虫进行传粉。绿色开花植物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才能结果。
(2)槐角属于果实由图3中②子房发育而来。槐角中的有机物是叶能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由筛管向下运输。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根。
故答案为:(1)昆虫;受精。
(2)子房;筛管
(3)充足的空气;胚根;根。
1.图3中①为花粉管,②为子房,③为胚珠。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本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膈肌 扩张 2 bc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作用 二氧化碳 静脉
【解析】解:(1)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当吸气时膈肌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一中B位置,则肺的中下部能顺利扩张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
(2)据图二可见:每次呼吸越用2秒,在ab、bc、bd三段曲线中,bc段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气,ab段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bd表示一次呼吸运动。
(3)图三B处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图三中C处表示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中的⑤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氧气和血红蛋白要分离,组织细胞产生的⑥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氧气浓度由高变低。
故答案为:(1)膈肌;扩张。
(2)2;bc。
(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
(4)二氧化碳;静脉。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图三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处表示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B处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熟知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正确识图是解答的关键。
28.【答案】房室瓣 小肠长约5~6m(或小肠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右心房 脑干 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③ 尿素、氧气
【解析】解:(1)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因此,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结合题图可知,在A、B之间和C、D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营养物质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长;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写1条,合理即可)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经肠静脉、下腔静脉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运离心脏,运至全身。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
(4)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可见,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有:血细胞、蛋白质(写1条即可)。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回到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结合题图可知,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③中流出。
c.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会减少。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氧气进入肾脏,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流出的液体与流入肾单位的液体相比,主要减少了尿素、氧气。
故答案为:(1)房室瓣;
(2)小肠长约5~6m(或小肠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3)右心房;脑干;
(4)a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b③;c尿素、氧气。
(1)图一中:1主动脉、2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⑤肾小球、⑥肾小管。
(2)图二中:部位①模拟肾小球、部位②模拟肾静脉、部位③模拟肾小管。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Ⅱ 大脑 效应器 c 神经纤维 反射弧 神经元胞体 消退 适应复杂环境
【解析】解:(1)Ⅱ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图乙表示的是反射弧,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1感受器接受信息,经2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3神经中枢,再由4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5效应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未梢,图丙中的c是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因此,2传入神经和4传出神经是由丙图中c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
(3)①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故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大鼠口渴后会饮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是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脊髓灰质内,由神经元胞体构成的。
②复杂反射亦称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果动物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则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会消退,并可重新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因此从第11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动物越高等,条件反射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故答案为:(1)Ⅱ大脑;
(2)效应器;c神经纤维;
(3)反射弧;神经元胞体;消退;适应复杂环境。
分析图可知:图甲中I脑干、Ⅱ大脑、Ⅲ小脑、Ⅳ脊髓;图乙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图丙中a细胞核、b细胞质、c神经纤维、d神经末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反射的类型等。
30.【答案】6 视网膜 睫状体 凸透镜与蜡烛以及光屏之间的距离 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2 晶状体 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 凹透
【解析】解:(1)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小,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在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中,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使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凸透镜固定的位置不当,无法使光屏置于像的位像。光具座的长度小于凸透镜4倍焦距,不能满足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条件。当蜡烛放在焦点上时,得到的是平行光,不会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像。蜡烛位于焦点以内(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在光屏上不成像。因此实验中成像的关键因素是凸透镜与蜡烛以及光屏之间的距离。
(2)在光屏上呈现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视觉影像却是正立的。这是因为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3)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
(1)6视网膜;睫状体;凸透镜与蜡烛以及光屏之间的距离
(2)眼球获取的图像信息要经过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视觉
(3)2晶状体;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凹透
图三中:1角膜、2晶状体、3虹膜、4巩膜、5脉络膜、6视网膜、7玻璃体、8睫状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眼球的结构和近视眼的原因及预防。
31.【答案】口腔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小肠 血浆 线粒体 人体口腔内温度 平均值
【解析】解:(1)口腔中有唾液,能够消化淀粉,但是没有吸收功能。牙齿能将食物咀嚼成食团属于物理消化现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
(2)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经过血液中的血浆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①图甲中37℃水浴是在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因为37℃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记录检验次数,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增加结论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1)口腔;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2)小肠;血浆;线粒体。
(3)人体口腔内温度;平均值。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步骤及其目的。
32.【答案】病原体 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抗原 蛋白质 非特异性 0.5 OD值始终稳定,没有明显上升,说明幽门螺旋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由此判断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解析】解:(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甲型HIN1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在人流大的公共场所,通常设置一米线标识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提示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能降低感染率。(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抗体。胃壁内的胃黏膜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这是人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由图二可知,第三组的OD值最低,菌体密度最小,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第三组乳铁蛋白的浓度为0.5mg/mL。
故答案为:(1)病原体;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抗原;蛋白质;非特异性;
(3)0.5mg;OD值始终稳定,没有明显上升,说明幽门螺旋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由此判断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1)人体的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嘴细胞,溶解、吞曝和消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质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掌握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是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区2023-2024学年7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及docx、七年级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