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第三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课题 |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 | ||||||||||||||||||||||||||||
课型 | 新授课 | 授课时间 | 2022年10月 | ||||||||||||||||||||||||||
执笔人 |
| 审稿人 | 初二地理组 | 总第 12 课时 | |||||||||||||||||||||||||
课程标准 |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 ||||||||||||||||||||||||||||
学习目标 | 1.知道黄河的概况:发源地、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注入的海洋。 2.会读黄河水系图,识记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和省会城市。 3.简要分析黄河忧患的形成原因,并能提出治理措施。 | ||||||||||||||||||||||||||||
评价方案 | 采用纸笔形式,组内结对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结合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 随记 | ||||||||||||||||||||||||||||
【创设情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确立目标】学生阅读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任务一:黄河源流概况:阅读课本P55第一段及图2-53,完成下列各题。 1.用铅笔描出黄河的干流。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山北麓,干流流经的省级区域单位有(简称)_______、 、 、 、 、 、 、 、 等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___ 海。全长______千米,是中国第 河。 长江、黄河同时流经的省区有 。 2.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桃花峪。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上游是________高原、_________高原;中游是 高原;下游是_________平原。 长江、黄河同时流经的地形区是 。 3. 找出各河段的流入的主要支流:上游有 、 等;中游支流较多,有 、 、 、 等;下游无支流。 游的流域面积最为狭小,原因是: 。观察黄河干、支流沿岸的省级行政中心及重要水电站。
4.黄河干流“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该区域为 。 |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 随记 | ||||||||||||||||||||||||||||
5.讨论: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提示:结合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分析其径流量)
任务二:探究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 1. 阅读课本P55-57,归纳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
2.完成教材P58活动1。
3.______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宁夏、内蒙古的干旱区内,塑造了_______ 平原和_________平原,因得黄河水灌溉,称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4.读课文“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部分,思考:黄河最重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河段,该河段流经__________(地形区)。 5.从黄土高原的土质、降水、植被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对应完成教材P58“活动”2)
6.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7.黄河段历史上多灾的原因是 ,被称为“中国的忧患”。(对应完成教材P59活动4) 8.黄河上、中游河段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建成的水利枢纽工程有 ,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 ,下游河段的特点是_________。 任务三:黄河的综合治理 1.综合治理黄河,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 随记 | ||||||||||||||||||||||||||||
2.阅读教材P57“阅读”,了解黄河断流的原因及解决措施。P58“阅读”,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是位于 省的 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功能有哪些?
3.阅读教材P59活动3“黄河凌汛”,了解“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危害及防治措施。
【巩固训练】 1.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治沙 2. 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 ( ) A.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3.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 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 4.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5.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 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长江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 和“海”分别指(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A.气候干旱 B.形成地上河 C.地势低平 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8.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套平原 D.宁夏平原 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水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10. 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上游荒漠化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发生在下游的“地上河” C.由于黄河水的灌溉作用,使宁夏平原成为我国的“塞上江南” D.从流量上看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11.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 ) |
| ||||||||||||||||||||||||||||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 随记 | ||||||||||||||||||||||||||||
A.山东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12.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和四川 B.都自西向东流,分别注入东海和黄海 C.上游河段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重要分水岭 13.黄河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是( ) A.龙羊峡--青铜峡 B.源头—兰州 C.源头—银川 D.河口—旧孟津 A.内蒙古 B.河南 C.山东 D.河北 15.黄河某些河段出现凌汛,主要是由于( ) A.黄河水量大 B.黄河流速慢 C.黄河含沙量大 D.黄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16、读下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是我国黄河 河段(上、中、下游),主要在 、 两省境内,称为“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上、中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黄河支流的名称①_____ ,② 。 (3)黄河上重点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____水利枢纽。 (4)黄河发源于________省,入海处所在省的简称是 。 (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6)黄河中游存在的问题是 ,治理的措施中,采用的生物措施是 。 (7)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的原因是 。 【作业布置】绘制黄河简图。标注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水电站、流经的地形区和黄河流域的省会城市。 |
| ||||||||||||||||||||||||||||
参考答案:
1--5 DDDAA 6--10 BBACC 11--15 DBACD
16、下 河南省 山东省 地上河 进入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淤积
17、(1)B (2)渭河 汾河 (3)小浪底 (4)青海省 鲁 (5)华北
黄土 (6)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7)下游为地上河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优秀第三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优秀第三课时课时训练,共5页。
初中地理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精品随堂练习题,共5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