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苏州虎丘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苏州虎丘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苏州虎丘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18分)
1. 20+20+20+20+20=( )×( )=( )
【答案】 ①. 20 ②. 5 ③. 100
【解析】
2. 比625多327的数是( ),比625少327的数是( )。
【答案】 ①. 952 ②. 298
【解析】
【详解】略
3. 三位老师和36名同学一起去春游,每4人一个帐篷,共需( )个帐篷。
【答案】10
【解析】
【分析】36名学生,再加上三位老师,一共39人。
【详解】36+3=39(人)
39÷4=9(个)……3(人)
9+1=10(个)
所以共需10个帐篷。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5( ) 一枚1角硬币重2( )
小华身高135( ) ,体重30( )
【答案】 ①. 千克##kg ②. 克##g ③. 厘米##cm ④. 千克##k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的实际来填合适的单位,同时要分清该填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
【详解】一个西瓜重5( 千克 ) 一枚1角硬币重2( 克 )
小华身高135( 厘米),体重30( 千克 )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选择。
5. 已知△+○=□,如果△+○+□=64,那么□=( )。
【答案】32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所以□+□=64,用除法计算出□的值即可。
【详解】分析可知,2个□的和是64,则64÷2=32
所以,□的值是32。
【点睛】把△+○+□=64中的△+○换为□,再用除法算式求出□的值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 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_____厘米,宽是_____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厘米;也可能长是_____厘米,宽是_____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厘米.
【答案】 ①. 6 ②. 1 ③. 14 ④. 3 ⑤. 2 ⑥. 10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拼成的长方形分长6厘米,宽1厘米;长3厘米,宽2厘米两种情况求解.
【详解】①
(6+1)×2
=7×2
=14(厘米);
②
(3+2)×2
=5×2
=1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1厘米,周长是14厘米,也可能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10厘米.
故答案为6;1;14;3;2;10.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35+56( )56+35 ( )1 ( )
540÷6( )661÷7 150×3×0( )3×1 40÷2( )84÷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1)这两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5、56,所以它们的和相等;
(2)当分子和分母相同时(0除外),这个分数也就等于1;
(3)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4)、(5)、(6)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1)35+56=56+35;
(2)=1;
(3)>;
(4)540÷6=90,661÷7=94……3,则540÷6<661÷7;
(5)150×3×0=0,3×1=3,则150×3×0<3×1;
(6)40÷2=20,84÷2=42,则40÷2<84÷2。
【点睛】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值就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值就小;算式之间比较大小,可以先计算后比较,也可以根数算式中数的特点直接比较。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8. 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也得0( )
【答案】×
【解析】
【分析】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是0的数也得0,除数不能为0,据此解答。
【详解】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非0数也得0。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熟知除数不能为0。
9. 2000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石块重。( )
【答案】√
【解析】
【分析】1000克=1千克,据此把2000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再与1千克比较大小。
【详解】2000克=2千克
2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石块重,所以2000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石块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1000克=1千克的掌握与运用。
10. 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1. 左图中的阴影部分可用来表示。( )
【答案】√
【解析】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详解】该图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阴影部分可用来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2.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答案】×
【解析】
【分析】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举例:256×35=8960,这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但是积的末尾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末尾的0和因数的关系。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3. 一个西瓜重2( )。
A. 克 B. 千克 C. 分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据此判断出合适的单位。
【详解】据分析,一个西瓜重2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量单位,要结合实际、数据大小和计量单位来灵活选择。
14.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次,展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折”1次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对折”2次表示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展开后每份是这张纸的。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折”的意义。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梯的升降是平移现象
B. 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是平移现象
C. 轮船螺旋桨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
【详解】A.电梯的升降是平移现象,原题说法正确;
B.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原题说法错误;
C.轮船螺旋桨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特点,牢记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16. 将96人进行分组,其中( ),分的组数最多。
A. 每4人一组 B. 每6人一组 C. 每8人一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96÷4、96÷6、96÷8的商,哪个商最大,表示分的组数最多。
【详解】A.96÷4=24(组)
B.96÷6=16(组)
C.96÷8=12(组)
12组<16组<24组
将96人进行分组,其中每4人一组,分的组数最多。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17.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 如果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 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14
C. 16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个长方形能分成两个正方形,可以理解成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拼在一起时有一个边重合,这样每个正方形就减少了1条边,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共减少了2条边长,每个正方形还剩下3个边长,两个正方形一共剩6个边长,6个边长一共是24厘米,每一条边长为4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所以每个正方形的周长为4×4=16厘米。
四、计算题。(24分)
18. 直接写出得数。
63-36= 25×8= 72÷9= 33÷8=
+= 1-= -= 52÷6=
【答案】27;200;8;4……1
;;;8……4
【解析】
【详解】略
19. 用竖式计算。
19+203= 608×5= 750×7=
348-284= 241-166= 346+458=
【答案】222;3040;5250;
64;75;804
【解析】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作十,和原来数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减。
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用一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边,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详解】19+203=222 608×5=3040 750×7=5250
348-284=64 241-166=75 346+458=804
20. 脱式计算。
298+106+59 327+441+155
【答案】463;923
【解析】
【分析】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两道算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298+106+59
=404+59
=463
327+441+155
=768+155
=923
五、操作题。(9分)
21. 下面的图案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
( ) ( ) ( )
( ) ( ) ( )
【答案】(√)(√)( )
( )(√)(√)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 ( )
( ) (√) (√)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22.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米)
【答案】30米;30米
【解析】
【分析】如下图分别把两个图形右上角较短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平移之后就是一个长为10米,宽为5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详解】(1)(10+5)×2
=15×2
=30(米)
(2)(10+5)×2
=15×2
=30(米)
六、解决问题。(33分)
23. 李明在元旦放假三天中,第一天完成了所有作业的,第二天完成了全部作业的,两天一共完成了全部作业的几分之几?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24. 三一班40人去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每条船租金58元。问至少需租几条船?共付租金多少元?
【答案】7条;406元
【解析】
【分析】40人去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求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用40除以6,得6条船余数是4人,这4人也要占一条船,6+1=7,每条船租金58元,7条船多少元,由此得解。
【详解】40÷6=6(条)……4(人)
6+1=7(条)
答:至少需租7条船。
58×7=406(元)
答:共付租金406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带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无论余数是多少,都要加1,就是再多租一条船。
25.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210米,宽90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三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1800米
【解析】
【分析】先算出小华跑一圈多少米,也就是长方形操场的周长,再算跑三圈多少米。
【详解】(210+90)×2
= 300×2
= 600(米)
600×3=1800(米)
答:他一共跑了1800米。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26. 小华:“我有36张邮票”。小林:“我邮票比小华少7张。”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华的3倍多6张。”
(1)小军有多少张邮票?
(2)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答案】(1)114张
(2)小林有多少张邮票?29张
【解析】
【分析】(1)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华的3倍多6张。”也就是36张的3倍还多6张,即36×3+6;
(2)小林有多少张邮票?小林:“我的邮票比小华少7张。”也就是比36张少7张,即36-7。
【详解】(1)36×3+6
=108+6
=114(张)
答:小军有114张邮票。
(2)提问:小林有多少张邮票?(答案不唯一)
36-7=29(张)
答:小林有29张邮票。
【点睛】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再加上多的即可;
提问题,要根据题意,提出比较合理又简单的问题,然后再解答。
27. 鸿运超市运来600个火龙果,在搬运过程中坏了24个。如果每4个火龙果装一个水果篮,剩下火龙果一共可以装多少个水果篮?
【答案】144个
【解析】
【分析】用火龙果的总数减去坏掉的火龙果数量,求出剩下火龙果的数量,再除以4,即可求出剩下火龙果装篮需要的水果篮数量。
【详解】(600-24)÷4
=576÷4
=144(个)
答:剩下的火龙果一共可以装144个水果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下火龙果的数量。
28. 同学们去参观天文馆,三年级去了196人,是四年级去的人数的2倍,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去了12人。五年级去了多少人?
【答案】110人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196除以2,求出四年级去的人数,用四年级去的人数加上12,求出五年级去了多少人。
【详解】196÷2=98(人)
98+12=110(人)
答:五年级去了11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四年级去的人数,再进一步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苏州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计算题,按要求做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