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倾和平方千米》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65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倾和平方千米》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65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倾和平方千米》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652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公倾和平方千米》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数学课程标准》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放入了第二学段。学生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前,已经在三年级下册有了面积及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基础,在图形面积的认识方法和直观表象的建立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
本单元内容在巩固面积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教材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景作为学习素材。例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面积,在“平方千米”的认识中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练习中,则有故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2.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
实际大小,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
换算。
4.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
会先估计后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
1.从生活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土地面积是一个比较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学校的操场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等等,但学生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米作单位表示即可。在此基础上,呈现一个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请学生尝试判断,使其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因为在表示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不太合适,那么用怎样的面积单位表示才比较合适呢?随之引出相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唤起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方法意识。
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表象的过程中,可以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以及1平方厘米的探究经验,分别以“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帮助学生建构“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表象。
3.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我们可以设计观察想象类、测量类、调查类的活动,为学生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积累感性经验,加深体验。
第1课时
公顷的认识
课时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
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运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的推算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知道并理解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情预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你知道下面这些物品的面积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分别填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最后一个应该填哪个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复习三个较小的面积单位,并通过感知校园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产生运用更大面积单位表示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初步建立公顷表象。
师:还记得数学活动课上,我们7个小朋友手拉手有多长吗?
【学情预设】大约长10米。
师:多少个小朋友手拉手能围成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呢?
【学情预设】28个。
师: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情预设】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如果围成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大约需要多少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条边上?四条边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朋友?
【学情预设】需要7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条边上,四条边一共需要280个小朋友。
师:这280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
学生自主想象,初步形成1公顷的表象。
师小结: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板书)
2.认识1公顷的大小。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有多大?
【学情预设】100×100=10000(平方米)。
师: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学情预设】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因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师小结: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学情预设】100平方米。
师:推想一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学情预设】100个。
师:(课件出示: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米)用计算器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学情预设】大约5个这样的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师:(课件出示: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再算一算,大约多少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学情预设】大约200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师:你能结合实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公顷的大小吗?
【学情预设】公园里的人工湖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师小结:公顷是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1公顷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逐渐清晰、
深刻,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
学生合作完成测量过程,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初步建立公顷的表象,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换算方法的说明。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3题。
结合实际场景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再次引导学生体会面积单位间的联系,同时了解故宫等著名景点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4题。
通过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是1公顷,帮助学生积累1公顷的感性经验。
光凭头脑想象1公顷是很困难的,学生不容易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概念,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体验1公顷的大小。引导学生猜测、推理,形成1公顷等于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100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引导学生推算出100个100平方米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和感性经验。
第2课时
平方千米的认识
课时内容
教材第35页例2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
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
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推理、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
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一、回顾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200个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80个我们学校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学情预设】有。
师: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这里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学情预设】平方千米。
师:是的,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板书课题:平方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1公顷有多大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探究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猜测想象,初步建立平方千米的表象。(课件出示)
师: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我们一起来试着说一说吧!
学生自主讨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合理猜想,主动构建1平方千米的表象。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预设】根据前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1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字面上的意思,学生能猜到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想象1千米的长度,使学生感知1平方千米大约是多大。
2.推理计算,加深认识。
师: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先独立探究,再与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班上汇报。
【学情预设】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师: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小结:由此可以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
学生自主推导,并在班上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1平方千米=100公顷。(板书)
3.通过对比,再次体会。
师:大家都知道,天安门广场是很大的,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公顷。1平方千米与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1平方千米=100公顷,也就是说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
4.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思考方法,并在班上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5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一步感知不同面积单位的适用范围。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6题。
巩固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单位间的联系。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7题。
进一步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丰富学生对1公顷、1平方千米的认识。
“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大,学生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首先,教师通过创设我国陆地领土面积这样的情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平方千米是个很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接着,教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进行猜测想象、推理计算等,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理解1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通过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鸟巢”占地面积等实例与1平方千米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更好地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公顷,自主探究,认识公顷,应用巩固,深化拓展,课堂拓展,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