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铁路中学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对螺蛳粉中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米粉中的糖类,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B. 辣椒油属于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
    C. 蔬菜中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夜盲症 D. 腐竹中的蛋白质,是建造身体的原料
    2. 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用双层纱布包住,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轻轻揉挤,有白色物质从纱布中渗出。向烧杯中滴加碘液后出现蓝色,据此判断这种白色物质是(  )
    A. 无机盐 B. 膳食纤维 C. 淀粉 D. 维生素
    3.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无机盐和维生素 D. 氨基酸
    4. 藏人的EPAS1基因存在变异,使得他们能轻微提高红细胞水平,所以能提高(  )
    A. 运输氧的能力 B. 凝血止血能力 C. 吞噬病菌的能力 D. 运输葡萄糖的能力
    5. 血液循环系统是我们身体内一个繁忙的运输系统,担负着营养物质、废物及气体等的运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紧急情况下,AB型血可以输给A型、B型患者
    B. 身体有了炎症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C. 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D. 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不含纤维蛋白原
    6. 四位同学在探讨血液循环时提出以下说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 乙同学: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C. 丙同学: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D. 丁同学: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7. 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后,同学们想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个装置中,乙组装置更为合理
    B. 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
    C. 用相同质量的花生做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乙组的数值会低于甲组的数值
    D. 锥形瓶内的水不能太少,防止水在加热时出现沸腾
    8. 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甲流等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戴口罩,遮住口鼻,避免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下列关于呼吸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能温暖进入人体的空气
    C. 能过滤空气中的全部有害物质 D. 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畅通
    9. 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要对着检测仪吹气,此时体内(  )
    A. 胸腔容积扩大 B. 肺扩张
    C.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 D. 肺内气压降低
    10. 研究发现,新冠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肺部毛细血管损伤以及肾小管损伤,相应器官的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新冠重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不会出现(  )
    A. 糖尿症状 B.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减弱
    C. 动脉血颜色偏暗红 D.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增强
    11.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分泌汗液和形成尿液实现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状态,其中血液流经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并排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
    A. 血液—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 血液—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C.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D.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单位—输尿管—尿液
    12. 在炎热的夏天,出大量的汗液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 体内的代谢废物被排出 B. 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
    C. 体内无机盐排出,可降低体温 D. 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13. 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
    A. 缩手反射 B. 眨眼反射 C. 谈虎色变 D. 闻香垂涎
    14. 某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抓起了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了。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 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觉到烫
    C. 该反射活动是人先感觉到烫然后迅速松手
    D. 如果d受损,人不会及时松手,但会感觉到烫
    15.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感光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玻璃体 B. 视网膜、视觉中枢 C. 瞳孔、视觉中枢 D. 角膜、视网膜
    16. 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其结构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  )
    A. 耳蜗 B. 听小骨 C. 鼓膜 D. 咽鼓管
    17. 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导致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B. 遇到巨大声响时,应张口或闭嘴、堵耳
    C. 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触、痛、压等多种感觉
    D. 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
    18. 玲玲和父母一起观看冬奥会,当看到我国运动员夺冠时,一家人激动不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中产生的肾上腺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B. 此过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大脑的兴奋性
    C. 此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 此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只是肾上腺素的作用
    19. 婴幼儿时期若缺少某种激素,会引起侏儒症。下列有关该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成年时期缺少该激素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B.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
    C. 幼年时期该激素缺乏时,通过注射方式可以预防侏儒症
    D. 该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20.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烟不会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 B. 吸烟使大脑兴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吸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增大肺癌发生率 D. 吸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21.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直接杀死病原体
    22. 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患过腮腺炎的人不会再患该病 B. 补充含铁无机盐以预防贫血
    C. 给扁桃体炎患者注射抗生素 D. 给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23.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  )
    A. 吸烟 B. 高血压 C. 高胆固醇 D. 以上三项都是
    24.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自觉保卫蓝天、碧水和净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B. 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
    C. 大量排放污水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
    D. 为减少尾气排放,推广电动汽车
    25.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 如图甲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是肾单位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①______ ,由100多万个______ 组成。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图甲中[ ______ ] ______ 可以暂时储存尿液。
    (3)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升,而最终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与⑤______ 的______ 作用有关。
    (4)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比冬天还少,主要原因是部分水能以______ 的形式排出体外。

    27. 在印度举行的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0: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以3:2力克韩国队夺冠,时隔16年“铿锵玫瑰”再登亚洲之巅。女足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守门员看到球由远及近飞来,能快速做出反应,主要是因为眼球中[ ______ ] ______ 的曲度可以调节,物像会落在视网膜上,最后在[ ______ ] ______ 处形成视觉。
    (2)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大脑发出的信号,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随着______ 输送并发挥作用引起的。由此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______ 的共同调节。
    (3)看到女排夺冠的场面时,球迷激动地热血沸腾,庆祝时不小心膝盖被碰了一下,感觉到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______ →③→④→①(填数字和箭头)。
    (4)如图二所示,为了进一步研究视觉的形成,小葱跟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______ ,光屏模拟______ 。
    28.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科学家。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清肝炎,通过输血、血液、性接触传播或母婴传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会出现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等病症,会影响______ (选填“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
    (3)人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从免疫角度,疫苗属于______ 。但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变异程度大,目前尚未研发出丙型肝炎疫苗:我们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丙型肝炎。
    (4)从传染病角度,丙型肝炎患者属于______ ,我们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和丙型肝炎患者共同生活、同桌吃饭。
    (5)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的HCV感染率约为0.12%,为了预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我们自身可以采取如下措施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9. 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
    (2)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      的平衡。
    (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举一例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米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
    B、辣椒油是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B正确。
    C、维生素C具有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易患坏血病;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腐竹中的蛋白质是建造身体的原料,D正确。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掌握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与缺乏时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白面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淀粉是水溶性的,可以从纱布中露出溶于水,形成浊液。蛋白质不溶于水留于纱布内,其质地黏稠。故将少许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来在清水里用手反复揉挤,从纱布里渗出来的白色物质是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纱布内剩下的黄白色“面筋”是蛋白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
    掌握淀粉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因为小肠吸收严重不良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补充营养,输入的营养物质应当是营养物质的可吸收的形式。
    A、蛋白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所以不能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A符合题意。
    BCD、是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可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就可解答此题。

    4.【答案】A 
    【解析】解: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氧。藏人的EPAS1基因存在变异,使得他们能轻微提高红细胞水平,所以能提高运输氧的能力。
    故选:A。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红细胞能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红细胞的功能。

    5.【答案】C 
    【解析】解:A、A型血可接受的血型为A型、O型,B型血可接受的血型为B型、O型,因此紧急情况下,AB型血不可以输给A型、B型患者,A错误。
    B、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就是白细胞的一种,身体有了炎症会导致白细胞数量上升,B错误。
    C、血浆组成是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后,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D错误。
    故选:C。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液就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将营养物质运输到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运走。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输血的原则。

    6.【答案】C 
    【解析】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其他不相通,因此甲同学说法错误;
    B、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乙同学说法错误;
    C、毛细血管分布广,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小、血液速度慢,这些特点适于物质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因此,丙同学说法正确;
    D、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有静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也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有动脉血,因此丁同学说法错误。
    故选:C。
    血液循环途径:

    掌握心脏、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乙装置比甲装置合理,因为乙装置在锥形瓶外添加了易拉罐,能够减少花生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这样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B正确。
    C、由于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通过实验测出的食物中的能量,应该小于实际数值,乙装置在锥形瓶外添加了易拉罐,能够减少花生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用相同质量的花生做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乙组的数值会高于甲组的数值,C错误。
    D、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锥形瓶内的水不能太少,防止水在加热时出现沸腾,D正确。
    故选:C。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

    8.【答案】C 
    【解析】解:A.呼吸道是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正确。
    B.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B正确。
    C.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能过滤空气中的全部有害物质,C错误。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D正确。
    故选:C。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熟知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要对着检测仪吹气,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新冠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肾小管损伤,会影响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可能会导致出现糖尿症状,A不符合题意。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新冠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因此会严重影响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B不符合题意。
    CD、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新冠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肺部毛细血管损伤,因此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会减弱,动脉血颜色可能偏暗红,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2)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尿液形成的过程。

    11.【答案】A 
    【解析】解: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因此,尿液形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并排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血液→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故选:A。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因此,尿液形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掌握尿液形成及排出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A、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能够将人体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但是这与身体凉爽与否无关。故不合题意。
    B、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热量会减少,但是体内的热量不会较快散失,所以身体不会很快凉爽下来。故不合题意。
    C、体内热量能够随水分的排出而散失,但是无机盐排出,与降低体温无关。故不合题意。
    D、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同时,还通过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皮肤的主要功能。
    皮肤的功能经常作为考点出现在试题中,所以应加强记忆。

    13.【答案】C 
    【解析】解:ABD、缩手反射、眨眼发射和闻香垂涎,都是具体条件刺激的简单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D不符合题意。
    C、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C符合题意。
    故选:C。
    (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

    14.【答案】D 
    【解析】解:A.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B错误。
    C.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的神经冲动,先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脊髓灰质内的缩手中枢发出缩手的指令传至效应器,手便缩回来了,此反射弧短;人感觉到烫是因为传至脊髓内的神经冲动沿着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从而形成痛觉,此路径耗时更长,所以该同学会先迅速松手然后感觉到烫,C错误。
    D.d是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缩手反射无法完成,但神经冲动可由脊髓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烫的感觉,D正确。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掌握反射级弧的结构及反射的产生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如图所示: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16.【答案】A 
    【解析】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故选:A。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

    关键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17.【答案】C 
    【解析】解: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看手机会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A正确。
    B.咽鼓管连通了咽喉部和鼓室。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张口或闭嘴、堵耳,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相等,B正确。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感觉是在人的大脑皮层产生的,皮肤能感受刺激,但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D.味蕾是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D正确。
    故选:C。
    (1)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2)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辩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关于人体感觉器官的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8.【答案】C 
    【解析】解:A.此过程中产生的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A错误。
    B.此过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大脑的兴奋性,B错误。
    C.此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正确。
    D.此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引发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过程:大脑视觉中枢兴奋→传出神经→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和皮肤→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19.【答案】A 
    【解析】解:A.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缺碘造成的;​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能会出现身体生长缓慢,然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发育异常的情况等,A错误。
    B.激素的特点是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B正确。
    C.幼年时期生长素缺乏时,通过注射方式可以预防侏儒症,C正确。
    D.生长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D正确。
    故选:A。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人会患相应疾病。
    (2)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
    解答此题要掌握激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20.【答案】C 
    【解析】解:A、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A错误;
    B、吸烟损害大脑,会使思维迟钝,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B错误;
    C、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C正确;
    D、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不是一种交际手段,D错误。
    故选:C。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吸烟的危害,要拒绝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21.【答案】C 
    【解析】解: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接种疫苗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2.【答案】D 
    【解析】解: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这属于自然免疫,不是计划免疫。
    B.含铁无机盐不是疫苗,补充含铁无机盐以预防贫血不属于计划免疫。
    C.扁桃体炎不是传染病,此外,给扁桃体炎患者注射抗生素属于消炎,不属于计划免疫。
    D.给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可以预防百日咳等疾病,属于计划免疫。
    故选:D。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熟记计划免疫及其意义即可,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23.【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要从主导作用的因素解答。预防时要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坚持每天运动,还有就是保护血管壁不受损伤,清除多余的胆固醇,保持血管流血通畅。选项A、B、C都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故选:D。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24.【答案】C 
    【解析】解:A、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A正确。
    B、加强垃圾分类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效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
    C、随着人类的发展,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C错误。
    D、推广电动汽车,减少燃油车尾气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D正确。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5.【答案】D 
    【解析】解:A.增加森林覆盖率,不会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无法控制酸雨,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与酸雨的形成无密切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无法在实践中运用,C不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D符合题意。
    故选:D。
    酸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随降雨落下来的、pH小于5.6的雨水。
    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6.【答案】肾脏  肾单位  ③  膀胱  肾小管  重吸收  汗液 
    【解析】解:(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100多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是尿液排出却是间歇的,原因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3)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约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4)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比冬天还少,主要原因是部分水能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1)肾脏;肾单位
    (2)③膀胱
    (3)肾小管;重吸收
    (4)汗液
    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图甲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乙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出球小动脉,⑤是肾小管。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2  晶状体  ①  大脑  血液  神经系统和激素  ⑧→⑥  睫状体  视网膜 
    【解析】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图像)→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守门员看到球由远及近飞来,能快速做出反应,主要是因为眼球中的2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始终使物像落在眼球的3视网上,最后在①大脑处形成视觉。
    (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大脑发出的信号,促使图二中的C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随着血液输送并发挥作用引起的。由此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觉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看到支持的球员进球时,球迷激动地热血沸腾,庆祝时不小心膝盖被碰了一下,感觉到有些疼,此传导的过程是⑧感受器 →⑥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4)眼球成像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晶状体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故答案为:
    (1)2晶状体;①大脑。
    (2)血液;神经系统和激素。
    (3)⑧→⑥。
    (4)睫状体;视网膜。
    图一中1瞳孔、2晶状体、3视网膜、①大脑(大脑皮层)、②下行传导束、③神经中枢、④上行传导束、⑤传出神经、⑥传入神经、⑦效应器、⑧感受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8.【答案】特异性免疫  脂肪  抗原  不能  传染源  可以  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拒绝毒品;遵守性道德等) 
    【解析】解:(1)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2)肝脏的作用是分泌胆汁,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促进作用,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会出现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等病症,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
    (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丙型肝炎。
    (4)传染源是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从传染病角度,丙型肝炎患者属于传染源。由题干可知,丙型肝炎是通过输血、血液、性接触传播或母婴传播的,因此我们可以和丙型肝炎患者共同生活、同桌吃饭。
    (5)为了预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要注意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拒绝毒品。
    故答案为:
    (1)特异性免疫.
    (2)脂肪。
    (3)抗原;不能。
    (4)传染源;可以。
    (5)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拒绝毒品;遵守性道德等)。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免疫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29.【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  光合  碳-氧  随手关灯(或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解析】解:(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因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光合作用是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3)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
    (2)光合;碳-氧;
    (3)随手关灯(或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低碳生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掌握碳-氧平衡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包括“试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