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小西对教室中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里的温度约为21℃ B. 一块橡皮的质量大约为500g
C. 监考教师步行的速度约是5m/s D.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2m
2. 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 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 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丁图中可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3. 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中倒影 B. 日食现象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
4. 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两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
B. 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C. 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D.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肯定不同
5.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成功落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比赛场地用水制冰,是升华现象需吸热
B. 运动员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C. 当气温低于0℃时用雪堆成的“冰墩墩”变小了,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D. 受伤的运动员用冰袋冷敷治疗,利用冰熔化吸热
7. 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对接天眼”——光学成像敏感器、红外成像光谱仪等设备全部运行正常。下面有关飞船及对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接天眼”的镜头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 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荧光效应”工作的
C. 对接过程中为确保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需要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D. 货运飞船的制造使用了密度小、耐温差的新材料
8.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 物体在2∼4s内的运动速度是5m/s
C.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D.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同
9.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0.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
11. 图中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______℃。
12. 2021年的4月至8月,云南亚洲象群的北移南归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亚洲象可以通过频率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信息。为了掌握象群的行踪,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上的成像系统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______线对其进行拍摄。
13. 假期小青和家人坐车去有着“天空之境”之称的茶卡盐湖游玩,小青通过湖面看到湖中有蓝天白云,湖中的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她用无人机航拍,当无人机在距湖面15m高处飞行时,空中的无人机和湖中看到的无人机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m。
14.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15. 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教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 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1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 cm。
16. 一块质量为1.8kg的冰块,它的密度是0.9×103kg/m3,它的体积是______ m3,如果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______ m3。
17. 2022年10月新冠疫情在西宁爆发,面对艰巨的抗疫任务,西宁市从上到下积极应对,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图甲为医护人员的眼罩,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眼罩表面发生了______ 现象,如图乙医护人员在每检测完一人之后都会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 热量。
18.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
19. 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平面镜水平置于凸透镜右侧且与主光轴重合,图中光线是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0. 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 ℃,在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用质量m1的海波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 (选填“b”“c”或“d”)。
21.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填公式);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sAC=90cm,sAB=40cm,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的A点、B点和C点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2.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 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酱油的密度为ρ=______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 。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华说: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______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3.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V声=340m/s)
24.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9.9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2)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人感觉较舒适的温度在23℃∼25℃左右,北方春秋季节教室里的温度约为21℃,故A符合实际;
B、一块橡皮的质量大约为5g左右,故B不合实际;
C、监考教师步行的速度约是1m/s,故C不合实际;
D、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3m,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的响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若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是为了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若要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需要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故A错误;
B.由图知,两列声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此可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2)卫星导航、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声学一些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在分析音调的变化情况时,明确振动的物体是什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明确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然后分析各个选项形成原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4.【答案】A
【解析】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与地面之间都有位置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故A正确;
B、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收割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战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答案】B
【解析】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B正确;
C、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C错误。
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明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6.【答案】D
【解析】解:A.比赛场地用水制冰,是凝固现象需放热,故A错误;
B.运动员呼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当气温低于0℃时用雪堆成的“冰墩墩”变小了,是升华现象需吸热,故C错误;
D.受伤的运动员用冰袋冷敷治疗,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答案】AD
【解析】解:A、“对接天眼”可以成像,它的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A正确;
B、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对接过程中为确保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需要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为了减轻飞船的总质量,应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太空中温差大,因此,飞船应使用耐温差的新材料,故D正确。
故选:AD。
(1)凸透镜可以成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3)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根据飞船工作要求和材料特点可做出判断。
本题围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考查了对光学知识、声学知识和材料特点的了解与应用,有一定综合性。
8.【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物体在0∼2s内的s-t图像是倾斜向上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4s内物体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此段时间内路程没有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段时间内的速度为0,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在6s内的路程s=15m,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st=15m6s=2.5m/s,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体在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物体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在后2s内的通过的路程是15m-5m=10m,所以,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小于后2s内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利用v=st可求出速度;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即利用v=st可求出6s内的平均速度。
(3)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速度相等。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运动图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需掌握: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中考的热点。
10.【答案】B
【解析】解: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用天平测量金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金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综上分析,可以完成的探究有:①②④。
故选:B。
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11.【答案】22
【解析】解: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5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2℃.它的读数为20℃+2℃=22℃。
故答案为:22。
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特别要注意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
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上表面是在是零摄氏度上方还是下方,然后再读数。
12.【答案】低于 红外
【解析】解: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因此亚洲象可以通过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信息;
在夜晚,无人机上的成像系统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红外线对其进行拍摄。
故答案为:低于;红外。
(1)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2)一切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摄像机可利用红外线来成像。
本题考查了对次声波和红外线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3.【答案】光的反射 30
【解析】解: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无人机距离湖面15m,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可知,无人机的像距离湖面15m,所以空中的无人机和湖中看到的无人机之间的距离是30m。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30。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问题,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远近等都没有关系。
14.【答案】3000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12×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vt=1500m/s×2s=3000m;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故答案为:3000;真空不能传声。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答案】凸 50
【解析】解:摄像机镜头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1m>2f,得f<0.5m=50cm。
故答案为:凸、50。
本题首先知道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相同;其次知道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
16.【答案】2×10-3 1.8×10-3
【解析】解:由ρ=mV可得,冰的体积:
V冰=m冰ρ冰=1.8kg0.9×103kg/m3=2×10-3m3,
当冰熔化成水后,m水=m冰=1.8kg,
故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1.8kg1.0×103kg/m3=1.8×10-3m3。
故答案为:2×10-3;1.8×10-3。
已知冰块的质量和密度,可以根据公式V=mρ求出冰块的体积。
冰完全熔化成水,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即水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为1.8kg,故此时也可根据公式V=mρ求出水的体积。
冰与水的熔化或凝固时,要抓住质量保持不变,但密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体积也变化了。
17.【答案】液化 汽化(蒸发)吸收
【解析】解: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眼罩表面发生了液化现象,由气态变为液态;
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酒精发生汽化(蒸发)现象,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蒸发);吸收。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8.【答案】解:首先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
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19.【答案】解:(1)图中提供的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该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对应的入射光线应与主光轴平行;
(2)图中的折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据此画出凸透镜前的入射光线;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最后的反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0.【答案】BC 48 不变 c
【解析】解:(1)如丙图,海波在 BC 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 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加热时间应延长,但是b、d 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 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C;48;不变;(2)c。
(1)根据晶体熔化图象,找到熔化的相关信息;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加热时间应延长。
本题考查了结合熔化图象分析海波熔化的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v=st 刻度尺 秒表 方便计时 0.180.25变速
【解析】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速度计算;
(2)根据v=st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的速度越大,故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4)全程长sAC=90cm=0.9m,
通过全程的时间tAC=10:35:05-10:35:00=5s,
全程的平均速度vAC=sACtAC=0.9m5s=0.18m/s,
下半段路程为:sBC=sAC-sAB=90cm-40cm=50cm=0.5m,
BC段的时间为:tBC=10:35:05-10:35:03=2s,
则vBC=sBCtBC=0.5m2s=0.25m/s;
(5)因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与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故答案为:(1)v=st;(2)刻度尺;秒表;(3)方便计时;(4)0.18;0.25;(5)变速。
(1)变速直线运动中根据公式v=st求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3)为了便于计时,应减小斜面的坡度,使小车下滑的速度减小;
(4)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小车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下半段路程除以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5)比较小车下半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
本题为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探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题,其中,计算平均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是一道中等题。
22.【答案】水平 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621.125×103 偏大 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所测体积偏小 装满水 m2-m0m1-m0⋅ρ水
【解析】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动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所示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酱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ρ=mV=45g40cm3=1.125g/cm3=1.125×103kg/m3;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则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mV可求得,水的体积V=m1-m0ρ水;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质量m酱油=m2-m0,
由于烧杯相同,且都是装满的,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
d、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mV=m酱油V=m2-m0m1-m0ρ水=m2-m0m1-m0⋅ρ水。
故答案为:(1)水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2)62;1.125×103;(3)偏大;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所测体积偏小;(4)b、装满水;d、m2-m0m1-m0⋅ρ水。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动到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酱油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ρ=mV求出酱油的密度;
(3)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粘有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4)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酱油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23.【答案】解:∵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
∴t=12×1.5s=0.75s,
∵v=st,
∴s=vt=340m/s×0.75s=255m.
答: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255米.
【解析】先求出声音从人传出到山崖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式计算该同学距山崖的距离即可.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声音从发出传到山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
(1)由题意和公式ρ=mV可得,桶中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时稻谷的体积:
V=V水=m水ρ水=9kg1×103kg/m3=9×10-3m3;
稻谷的密度:
ρ=mV=9.9kg9×10-3m3=1.1×103kg/m3;
(2)稻谷的总质量:
m'=ρV'=1.1×103kg/m3×5m3=5.5×103kg=5.5t。
答:(1)稻谷的密度是1.1×103kg/m3;
(2)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5.5t。
【解析】(1)知道桶里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体积,即桶中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时稻谷的体积;知道桶中的稻谷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稻谷的密度;
(2)知道稻谷的体积,利用公式m=ρV算出粮仓中稻谷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空桶平平的装满一桶稻谷时稻谷的体积就等于装满水水的体积。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幅图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