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1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2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3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4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5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6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7页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浮力-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上,ρ液gV排,自身重力,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6×10-4,6×103,浮力的计算,达标检测,课后提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指南基础梳理实验突破重点突破达标检测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2.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F向上。)3. 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4. 称量法测浮力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即F浮=G-F拉。5.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液体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1. 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是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不同点是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下表:
    2. 浮力的应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    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3. 浮力的计算方法(1)称量法:F浮=G-F拉(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2个、水、圆柱体、盐水。四、实验过程1.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保证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体积不变,而且要保证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改变物体浸入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把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测力计示数是否变化。
    3.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保证浸入液体体积不变,先将物体浸入水中;再将物体浸入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五、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有关,跟物体的形状、密度、重力、物体浸在液体中深度等因素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018·北部湾经济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N。②比较序号   、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思路点拨】(1)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手会感到越吃力,说明饮料罐受到的浮力越大,说明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4。(2)①由称重法可知F浮=GA-F示=4 N-3 N=1 N;②要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除液体密度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图中a、d、e三图符合要求;③再分别计算出d、e两次实验中物体A的所受的浮力,比较a、d、e三次实验物体A所受的浮力大小可得出结论;④分别计算出a、b、c三次实验物体A、B、C所受的浮力,通过比较可得出结论;(3)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除控制物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不变,还应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小明的实验方案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一、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二、实验器材:测力计、溢水杯、细线、小水桶。三、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G及小水桶重力G桶。2. 如图,在溢水杯中盛适量的水(液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弹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3. 待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测出水与桶的重力G总,则有G排=G总-G桶。4. 计算物体所受浮力F浮=G-F拉=G排。四、实验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020·绥化)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____。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103 kg/m3),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____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填“甲”“乙”“丙”或“丁”)
    【思路点拨】(1)应先测物体重和小桶重,防止物体沾水和小桶沾水而造成实验误差;(2)由甲、乙可得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由丙、丁可得排开水的重力G排,比较F浮和G排可得出结论;(3)水面没有到达溢水口,这样物体放入后,溢出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4)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小,所以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变小,由(2)的结论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小;(5)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不需要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在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实心小球后,溢出了0.2 kg水,则小球的质量(   ) A.一定等于0.2 kg B.大于或等于0.2 kg C.一定大于0.2 kg D.小于或等于0.2 kg
    【思路点拨】小球放入水中时静止后可能漂浮、悬浮或沉入容器底部。当小球漂浮或悬浮时,其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小球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因此小球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若小球沉入容器底部,说明小球所受重力大于小球所受浮力,即小球的质量大于它排开水的质量。综上,小球的质量只能大于或等于小球排开水的质量。
    在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实心小球后,溢出了100 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 10 N/kg)(   )A.小球的体积肯定不会大于100 cm3 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100 gC.小球受到的浮力肯定等于1 N D.小球的密度肯定大于1×103 kg/m3
    (2016·南宁)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2 N的物体,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N,物体体积为   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3)。
    【思路点拨】(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 N-1.2 N=0.8 N。(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 = =8×10-5 m3,物体的体积V=2V排=2×8×10-5 m3=1.6×10-4 m3。
    如图,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 cm,待木块静止时,水从杯中溢出75 g。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 _kg/m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把体积为2×10-3 m3、重为12 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 N/kg)(  )A.物体漂浮,F浮=20 N   B.物体漂浮,F浮=12 N  C.物体沉底,F浮=20 N   D.物体悬浮,F浮=12 N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思路点拨】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后,只有先判断物体静止时是沉底、悬浮还是漂浮,才能正确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3 m3=20 N>12 N。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的条件知,受到的浮力F浮=G=12 N。
    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浮力可能大于B所受浮力B.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浮力C.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是最大的D.A下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方法技能】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加的浮力。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的理解与计算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浮力的理解与计算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竖直向上,GF浮+F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压强和浮力》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压强和浮力》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固体压强和流体压强,垂直作用,受力面积,单位面积,帕斯卡,液体压强,流动性,容器壁,各个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方向竖直向上,1浮力的定义,浮力产生的原因,F向上-F向下,桥墩受到浮力吗,一概念浮力,由①③④得,二实验,由①④⑤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