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诗词三首》教学方案
第1课时《行路难(其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以及乐府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作者豁达的思想境界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熟读成诵。
2.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作者豁达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作者豁达的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看看这首诗,有个名字想请大家帮忙填一填,一起来猜一猜吧!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同学们猜一猜,杜甫笔下这一位酒仙是谁呀?(李白)
过渡:是啊,于李白而言,酒是人生,人生如酒,人生何处不饮酒。他既是诗仙,亦是酒仙,可“酒仙”也有当美酒佳酿摆在眼前却难以下咽的时候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行路难》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李白的基本信息,拉近学生与李白之间的距离;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文学常识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它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制订乐谱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唐代以后,即把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称为古乐府。后代模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3.诗文朗读
(1)听读情境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金樽(zūn)清酒 停杯投箸(zhù) 将登太行(háng) 多歧(qí)路
(2)同桌接力朗读,其他同学进行点评。然后全班自由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通过反复多样地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古代诗词讲究韵律,诗词体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这首古乐府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何特点呢?请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边读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给诗歌划分节奏。
(3)结合分析,再次朗读,体会声调的抑扬、情感的变化。
3.成果展示
预设:
古乐府诗一般没有严格的押韵要求,这首诗前八句押“an”韵。
本诗除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外,其他句子都是“二二三”节奏。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教师点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是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此时写出了宴会极尽奢华,语调轻松欢快,应该扬。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指心中郁闷,我放下筷子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想而不得,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应该抑。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指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此时诗人希望能像前人一样得到赏识,是充满希望的畅想,有着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比较轻快,应该微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指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此句是三言句式,反复中带着强烈的悲愤,三字短句,直抒胸臆,与七字长句形成反差,句式的改变提示着节奏的改变,此时语速稍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指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诗人情感激越昂扬,乐观而满含希冀,读的时候应该高扬起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诗歌内在的韵律,体会古乐府诗歌的章句灵活自如,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一
过渡:《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诗歌的核心。
1.探究任务
李白借“行路难”这一古乐府诗题想表达的是“路难行”,到底是何路难行?他又借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材料,按“我从 中,体会出诗人 的情感”这一句式来交流分享。
材料: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2.过程安排
(1)自由朗读诗歌及材料。
(2)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进一步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分享交流,选择1到2位分析准确、表达流利的同学,在班级内汇报展示。
3.成果展示
预设1:
我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体会到了诗人的苦闷。
(此时,看到了一个奢华豪阔、欢乐无比的宴飨图的画面,这与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
教师点拨:“金樽”“玉盘”“值万钱”这样词语的夸张以及“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诗句的夸张都体现了诗人用浪漫的笔法抒写他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预设2:
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惆怅。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而此时却偏偏“冰塞川”“雪满山”,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教师点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如此意境的夸张伴随着浪漫而奇特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
预设3: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体会到了诗人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
(理想破碎,前途受阻,李白的痛苦是巨大的。是屈从现实,还是坚持自我,这是李白徘徊犹豫的根源。“垂钓渭水”“乘舟梦日”是充满希望的畅想。此处运用典故,姜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即使年老位卑,仍成大业,可自己满怀报国之志,却只能赐金放还。隐忍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
教师点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如此意境的夸张伴随着浪漫而奇特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
预设4: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体会到了诗人的徘徊与低沉。
(四字短句反复咏叹“行路难”,反复中带着强烈的悲愤,三字短句,直抒胸臆,与七字长句形成反差,是一种无望的艰难与痛苦。“多歧路,今安在?”又是一种迷惘。)
教师点拨: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笔法。
预设5: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昂扬。
(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充满坚定的信念,再次抬起头来,望向远方,情绪饱满,乐观而满含希冀。)
教师点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的夸张体现了诗人用浪漫的笔法抒写他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路难行”指的是仕途之路难行。表达了诗人虽遭贬谪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即使怀才不遇仍然想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提示:讲解后老师可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出诗人情感的起伏。
5.活动小结
这首古乐府诗歌虽然短,但它跳荡纵横,用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结合背景材料,具体诗句,咬文嚼字来体会诗人心灵颤抖,引导学生体悟诗人在绝境中打捞希望的不易和坚持自信昂扬的可贵。
(三)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
这首诗歌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那你们小组能声情并茂地演出来吗?
2.过程安排
(1)自主思考:诗人情感的变化应该如何用肢体语言表现呢?
(2)小组讨论设计表演脚本,注意在朗读准确有感情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表情、体态等。
(3)选派一位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并演绎。
3.成果展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语带夸张,目露狂放,挺胸呈昂扬之姿。)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语调低缓,仿佛陷入沉思,目光中有一种彷徨无措,做拔剑四顾的动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语调都是先上扬,后低沉,手势抬起又落下。)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目光望向远方,流露出一种神往之情。)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语速加快,重又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语调高昂,带着轻快与自信,手势平举并向上。)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综合能力,在反复的浅斟低唱中走入诗歌的氛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准字音,通读诗歌;我们读出节奏,诵读诗歌;我们更读懂情感,品读诗歌。在不知不觉中捕捉了诗人刹那间的心灵颤动,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绝望中依然昂扬的浪漫主义形象,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行路难·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赏析:这首《行路难》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
行路难·其三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赏析:前四句言人生须韬光养晦,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劝解求功恋位者。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行路难》这一组诗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你能试着背诵本诗吗?
2.课后作业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心中的李白。那在你的心中李白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课下搜集资料,做一期关于李白的手抄报吧!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加深对李白的理解。
【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积极乐观
复杂的心理历程
情感的起伏变化
希望
悲愤
自信
失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优秀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优秀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