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6.1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时练习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36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6.1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时练习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36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大单元】6.1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时练习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536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课时作业
地理大单元之第六单元自然灾害(一)
——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基础巩固】
2018年9月16日,第22号台风“山竹”正面袭击粤西。截至9月18日17时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个省(区)近300万人受灾,1200余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万千公顷,绝收0.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52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竹”造成巨大危害,成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正值高温多雨期 B.带来狂风暴雨
C.受灾区人口稠密 D.受灾区经济发达
2.对台风防灾减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打开窗户,避免强风吹坏 B.遇强风时,可在大树下避风
C.可趴在洼地,避免强风影响 D.防止雷击,迅速切断各类电器的电源
【答案】1.B 2.D
【解析】1.“山竹”台风风力大,带来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造成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交通中断等,损失巨大,B正确;A不是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C、D不是自然原因。故选B。
2.台风来临时,由于带来狂风暴雨,容易造成低洼地方水灾,狂风容易把人吹倒,因此台风来临应在坚固的建筑内躲避比较安全,C错误;台风来临时,风力太大,不适宜打开窗户,A错误;强风可能把大树刮倒,不可在大树下避风,B错误;为防止雷击,应迅速切断各类电器的电源,D正确。故选D。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袭击时会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读我国1951—2022年期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我国下列地区,寒潮最难以影响到的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海南岛
【答案】3.B 4.C
【解析】3.从1951~2022年期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可以判断,寒潮最少的季节是丁,为夏季,D错误。乙季节寒潮发生较多,且每月次数较均衡,因此应是寒潮源地较稳定的冬季,B正确。甲和丙各月寒潮发生次数差异较大,应是过渡季节,即春、秋季,AC错误。故选B。
4.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海拔高;我国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秦岭山地的阻挡;我国南部沿海、海南岛、云南南部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纬度低,距离寒潮源地远;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青藏高原海拔高,阻挡冷空气的爬升,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同山脉平行的构造谷地。在这段谷地内,垂直高度变化大,在背风、向阳缓坡的低海拔马蹄形谷地,谷地地形具有保温作用,是西藏最为温暖湿润的地区,为种植亚热带作物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谷底最难受到寒潮的影响,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5.关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干旱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伏旱为主,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
B.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季风气候,华北平原是大陆性气候
C.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发生在夏季,华北平原发生在冬季
D.两地干旱成因与亚洲高压有关
6.东北平原灾害多发区低温冷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B.纬度高,热量少
C.地势高,热量不足 D.受寒流影响
【答案】5.A 6.B
【解析】5.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伏旱为主,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A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都是季风气候,B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干旱是伏旱,发生在夏季,华北平原的干旱是春旱,发生在春季,C错误;我国华北平原很容易发生春旱,与亚洲高压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伏旱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D错误。故选A。
6.东北平原低温冷害是因其在全国纬度最高,太阳辐射较少,且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B正确;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A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东北平原地势低,C错误;寒流是洋流,影响不到东北平原,D错误。故选B。
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沙尘暴属于( )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D.天文灾害
8.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
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
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答案】7.A 8.D
【解析】7.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属于气象灾害,故A正确,海洋灾害有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故B错,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故C错,天文灾害包括陨石、星球撞击、磁暴现象,电离层扰动等,故D错,本题选A。
8.夜间风力不一定大,故A错,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不易形成浮尘,故B错,建筑工地大都在白天施工,白天气温高,气流上升,导致浮尘扩散,故C错,夜间气温低,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不易扩散,形成浮尘,故D正确,本题选D。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基斯坦气候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国内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境内有七千座大小冰山,所以不少人称其为世界上冰川规模最大的国家。每年六月到九月属于巴基斯坦雨季,降雨比较多,比较容易发生洪涝。2022年夏季北半球各地的异常高温,使得巴基斯坦雨季来得更早、更久、也更暴烈,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降临。据巴基斯坦灾害管理局9月15日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洪灾已造成1486人死亡,3300万人流离失所,洪灾覆盖了巴基斯坦超过十分之一的地区,170万间房屋被毁,还对大量的车辆、农作物和牲畜造成损失,损失估计达300亿美元。如图为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
(1)请分析巴基斯坦今年洪灾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
(2) 与巴基斯坦其它地区相比,甲地更容易受洪水威胁,请你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9.(1)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异常高温,降水量太大,雨季持续时间长;异常高温导致冰川融水大增,印度河水量暴涨。
(2)甲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甲地汇集上游支流的来水,水量大增。
【分析】9.(1)读题干”2022年夏季北半球各地的异常高温,使得巴基斯坦雨季来得更早、更久、也更暴烈,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降临。“,故由于大气环流持续异常,导致降水量是往年的3倍,由于强降水过程频繁、累计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强,造成巴基斯坦暴雨洪涝灾害严重;此外,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由于异常高温,导致今年的冰川融水量更大,河流暴涨。
(2)读图可知,甲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流经甲地区的河道汇集了上游几条河流的洪水,河流流量更大;甲地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对植被的破坏更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洪水威胁。
【素养提升】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中东部,地跨长江中游三省和长江下游三省一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区内以平原和丘陵山地为主,河渠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陆交通发达。研究发现,1991~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经济损失呈增加趋势,而经济损失率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各省市1991~2019年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情况下,每年的6~7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的集中期,这主要是由于( )
A.台风频繁登陆 B.正值梅雨季节 C.冷锋突然南下D.上游冰雪融水多
2.1991~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经济损失呈增加趋势,而经济损失率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
①经济水平较高,发展较快②经济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③防洪建设滞后,应急措施有限④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增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B 2.C
【解析】1.台风频繁登陆主要发生在7-10月,而且主要影响沿海地区,A错误;6~7月是初夏季节,长江流域出现梅雨,主要是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所引起,B正确;该季节冷锋突然南下主要发生在北方,C错误;上游冰雪融水多对中下游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快,经济规模大,人口、城市、经济密集,洪涝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①对,②错;同样是因为经济发达,该地区防洪建设较多,应急能力较强,应对灾害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③错,④对。故选C。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百帕、温度≥0℃和850百帕、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依据。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温垂直剖面(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
A.郑州 B.赣州 C.南昌 D.清远
4.“游人屦冻苍苔滑”诗句说明冻雨会( )
A.造成农业减产 B.破坏输电设施C.造成高速公路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信
【答案】3.B 4.C
【解析】3.常以700百帕、温度≥0℃和850百帕、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符合条件的范围如下图所示,重合处位于赣州,B对,A、C、D错。故选B。
4.“游人屦冻苍苔滑”诗句说明受冻雨影响,地面交通受阻。从现在情况来看,冻雨会迫使交通管理部门封闭高速公路,C对;诗句没有提到冻雨对农业的影响,对设施的破坏和无线电的干扰,A、B、D错。故选C。
某台风中心于8月1日凌晨1时50分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3级,8月1日中午前后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再次登陆,后移入北部湾,8月1日夜间到2日白天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到越南北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见下图)。受其影响,在不同海域出现12级及以上大风和强降水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材料,该台风( )
A.生成于夏威夷海域 B.受夏季风驱动移向西北
C.源地海面气温较高 D.在雷州半岛势力加强
6.8月1日12时受台风影响,海口可能( )
A.盛行东南风 B.晴朗无云 C.盛行西北风 D.出现狂风暴雨
7.图示四个时间中,昌茂镇风力最小的是( )
A.8月1日5时 B.8月1日12时 C.8月1日23时 D.8月2日5时
【答案】5.C 6.D 7.A
【解析】5.夏威夷海域夏季受夏威夷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大气稳定,不会形成台风,故A选项错误;图中区域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向西北方向移动,故B选项错误;台风主要生成于热带洋面,海面水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再加上风力作用,形成气旋,最后发展为台风。太平洋海域的台风主要发生在西北部热带洋面上,故C选项正确;台风登陆后势力一般会减弱,故D选项错误,故选C。
6.读图可知,8月1日12时,台风中心位于海口正北方向的雷州半岛,因为台风是气旋,近地面风呈逆时针辐合,所以此时海口的风向的西南风,故A选项错误;台风气流辐合上升运动,水汽大量凝结,云层很厚,多狂风暴雨,故B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时的海口是西南风,故C选项错误;台风所经地区,多为狂风、暴雨天气,极易形成洪涝灾害,故D选项正确;
7.台风是超强热带气旋,也就是台风中心的超强低压中心,风从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运动,风力非常大,破坏力强。但是在台风中心位置,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风力最小,甚至出现一块无云区,出现了白天可看到阳光夜晚可见到星星的少云天空,叫“台风眼”。读图可以看出,昌茂镇在8月1日5时,正好位于台风中心位置,也就是“台风眼”位置,风力最小。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8.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是印度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简述金奈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
(3) 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
【答案】8.(1)金奈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位于南亚孟加拉湾附近;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量大,且集中在10到11月;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地形: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
(3)变化: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
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是增加的,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分析】(1)据图2知,金奈地处8°N--16°N的低纬度热带地区;东临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半岛东侧沿海,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交通位置比较重要。
(2)据图2 分析可知,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大量降水。地形:“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说明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据图1可知,该地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夏季受季风影响,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加剧涝灾发生几率。
(3)对比1980年、2010年湿地、已开发区域面积可知,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对洪涝影响表现在:湿地减少,蓄洪区面积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汇水速度快,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优秀练习,共9页。
高中第一节 植被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植被精品达标测试,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优秀一课一练,共9页。